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普遍存在表达能力不强,写作不得体、错别字连篇的问题。高校课程的设置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本身的观念是存在问题的原因。合理设置课程、确立课程教学的新目标是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语言运用能力;原因;建议
高等院校教学的目的是将学生塑造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普通本科院校的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不仅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而且要培养符合市场发展需要的人才。从社会需求来看,提升大学生能力包括语言运用能力日渐成为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本文作者根据多年从事高校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的教学实际,力求能给目前高等院校在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教育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语言是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体现着民族发展的生命历程。作为高等教育下的当代大学生,准确地把握语言,并且灵活地使用语言是体现大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和造就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必须重视大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为了能较深入地研究目前大学生语言能力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笔者对本校的部分专业的大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这次调查涉及了20个专业,共向150名学生发出了问卷,并对其中的10名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否熟练使用普通话进行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能否准确地把握双方交谈的主题;对于目前学校课程的设置是否满意;语文和写作课程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中的作用。调查结果如下:
1.普通话的使用情况,90%的同学不用方言,完全使用普通话作为交际语言; 7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普通话较为标准,2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普通话一般,还有10%的同学的普通话很差。其中95%的同学想要通过学校组织的普通话测试来检验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2.对于高校课程的设置,80%的同学认为目前的课程设置大体上能够令他们满意,稍显不足的是大学阶段专业课和英语占用的课时间太多,而另一方面提高中文语言运用能力水平的课程太少,减少了和母语接触的机会,认为应该适当增设一些与提高汉语语言运用相关的课程。
4.对于语文和写作课程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作用:80%的同学认为语文课程应该为摆脱中学语文的应试教育为主改变为以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语言运用的自觉性为主而设置;应用文写作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对于不同于非应用文写作的能力的提高为主导来进行,在口语的运用和写作能力水平方面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得出大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校园语言环境不和谐。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语言的使用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普通话的使用关乎到书面语的运用,普通话说得好的人写作才有可能好;相反,普通话不好,想写作好确非易事。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于本校本地学生居多,用方言并不影响交流。
2.语言运用缺乏有效的途经,学校除了部分院系开设“大学语文”和“应用文写作”等与语言文字表达接近的课程之外,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接受相关的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教育。大学语文课程由多侧重育文化知识的传递,忽视了语言运用的教学。写作教学程式化,对写作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忽视了以写作能力提高为目的的教学。所以这些课程在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中成效甚微。
3.大学生本身对口语和写作这语言运用的两个方面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语文和写作经过小学和中学的学习已经驾轻就熟,无需再学。
二、提高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对策
针对目前高等院校大学生语言文字存在的问题,根据笔者几年来从事语文和写作的教学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规范课程设置,推进课程改革。学校是孕育人才的摇篮,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综合性人才,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语言能力对学生的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数院校都设置了大学语文课程,这对于提高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同学对于语文的兴趣不是特别浓厚,出现了教和学分离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大学语文课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的运用不仅包括传统的语文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语言意识的培养。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加大,毕业生人数的增加,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传统的语文知识的教学只能起到间接的提高语文知识水平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口语和写作的提高作用甚微。针对这一点笔者认为应该在语文教育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语文学习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的重要方面,而且对于自己今后的就业求职以及确立自己的未来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改变目前学生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的现状,更进一步使学生自觉自愿加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从社会需求看,应用文写作应该成为应用型高校教学的重点。目前学生在写作中暴露的问题很多,错别字几乎占据的文章的大部分内容,不得体的语言处处显示了语言水平的下滑。而高校却把大量的课时给予了专业课的学习,写作课在这种情况下显得如同鸡肋,自然也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应用文是联系和沟通社会方方面面的桥梁,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用型高校应该重视应用写作的教学,有必要在课程设置上对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有所倾斜。
2.改革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范文阅读为主题,学生不能在课堂上起到主导作用,被动地接受知识,致使学生对语文课的产生厌烦情绪,纯粹为了上课而上课,失去了语文是为了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在这种教学情况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只能听之任之,很年达到语文教育所期待的结果。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首先,确定学习主体的地位,若以学生为主导,则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独立欣赏典范文章的能力。若以课程作为主导,确定课程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为目标。其次,学生要一改以往学习的习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和教师进行双向交流,参与课堂教学,发挥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一点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或者让学生组织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3.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认识到学生语言文字水平,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运用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问题。在加强训练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展专项活动,比如诗文朗诵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系列活动。学校可以将学生使用普通话与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结合起来,使语言文字的训练与学生的发展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高校学生的语言运用问题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的瓶颈,希望高校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这一问题,从社会的需求出发,以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手段,不断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周金聪.对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3) .
[2]张国民,武英耀,赵付明. 应重视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J]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3) .
[3]李薇. 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 2009 年第2 期
注:此文章为江苏省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论文。课题编号:09SJD880027
关键词:语言运用能力;原因;建议
高等院校教学的目的是将学生塑造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普通本科院校的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不仅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而且要培养符合市场发展需要的人才。从社会需求来看,提升大学生能力包括语言运用能力日渐成为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本文作者根据多年从事高校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的教学实际,力求能给目前高等院校在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教育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语言是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体现着民族发展的生命历程。作为高等教育下的当代大学生,准确地把握语言,并且灵活地使用语言是体现大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和造就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必须重视大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为了能较深入地研究目前大学生语言能力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笔者对本校的部分专业的大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这次调查涉及了20个专业,共向150名学生发出了问卷,并对其中的10名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否熟练使用普通话进行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能否准确地把握双方交谈的主题;对于目前学校课程的设置是否满意;语文和写作课程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中的作用。调查结果如下:
1.普通话的使用情况,90%的同学不用方言,完全使用普通话作为交际语言; 7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普通话较为标准,2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普通话一般,还有10%的同学的普通话很差。其中95%的同学想要通过学校组织的普通话测试来检验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2.对于高校课程的设置,80%的同学认为目前的课程设置大体上能够令他们满意,稍显不足的是大学阶段专业课和英语占用的课时间太多,而另一方面提高中文语言运用能力水平的课程太少,减少了和母语接触的机会,认为应该适当增设一些与提高汉语语言运用相关的课程。
4.对于语文和写作课程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作用:80%的同学认为语文课程应该为摆脱中学语文的应试教育为主改变为以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语言运用的自觉性为主而设置;应用文写作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对于不同于非应用文写作的能力的提高为主导来进行,在口语的运用和写作能力水平方面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得出大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校园语言环境不和谐。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语言的使用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普通话的使用关乎到书面语的运用,普通话说得好的人写作才有可能好;相反,普通话不好,想写作好确非易事。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于本校本地学生居多,用方言并不影响交流。
2.语言运用缺乏有效的途经,学校除了部分院系开设“大学语文”和“应用文写作”等与语言文字表达接近的课程之外,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接受相关的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教育。大学语文课程由多侧重育文化知识的传递,忽视了语言运用的教学。写作教学程式化,对写作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忽视了以写作能力提高为目的的教学。所以这些课程在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中成效甚微。
3.大学生本身对口语和写作这语言运用的两个方面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语文和写作经过小学和中学的学习已经驾轻就熟,无需再学。
二、提高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对策
针对目前高等院校大学生语言文字存在的问题,根据笔者几年来从事语文和写作的教学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规范课程设置,推进课程改革。学校是孕育人才的摇篮,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综合性人才,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语言能力对学生的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数院校都设置了大学语文课程,这对于提高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同学对于语文的兴趣不是特别浓厚,出现了教和学分离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大学语文课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的运用不仅包括传统的语文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语言意识的培养。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加大,毕业生人数的增加,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传统的语文知识的教学只能起到间接的提高语文知识水平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口语和写作的提高作用甚微。针对这一点笔者认为应该在语文教育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语文学习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的重要方面,而且对于自己今后的就业求职以及确立自己的未来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改变目前学生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的现状,更进一步使学生自觉自愿加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从社会需求看,应用文写作应该成为应用型高校教学的重点。目前学生在写作中暴露的问题很多,错别字几乎占据的文章的大部分内容,不得体的语言处处显示了语言水平的下滑。而高校却把大量的课时给予了专业课的学习,写作课在这种情况下显得如同鸡肋,自然也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应用文是联系和沟通社会方方面面的桥梁,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用型高校应该重视应用写作的教学,有必要在课程设置上对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有所倾斜。
2.改革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范文阅读为主题,学生不能在课堂上起到主导作用,被动地接受知识,致使学生对语文课的产生厌烦情绪,纯粹为了上课而上课,失去了语文是为了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在这种教学情况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只能听之任之,很年达到语文教育所期待的结果。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首先,确定学习主体的地位,若以学生为主导,则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独立欣赏典范文章的能力。若以课程作为主导,确定课程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为目标。其次,学生要一改以往学习的习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和教师进行双向交流,参与课堂教学,发挥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一点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或者让学生组织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3.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认识到学生语言文字水平,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运用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问题。在加强训练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展专项活动,比如诗文朗诵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系列活动。学校可以将学生使用普通话与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结合起来,使语言文字的训练与学生的发展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高校学生的语言运用问题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的瓶颈,希望高校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这一问题,从社会的需求出发,以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手段,不断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周金聪.对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3) .
[2]张国民,武英耀,赵付明. 应重视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J]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3) .
[3]李薇. 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 2009 年第2 期
注:此文章为江苏省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论文。课题编号:09SJD88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