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罗森塔尔效应”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angyun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胖胖的儿子有一天阴差阳错的报了学校的舞蹈社团,当老师在班上宣读名单时,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儿子说当时很尴尬,真想找个缝儿钻进去。我听了也是哈哈大笑。第一次舞蹈课后,我想听听儿子遇到的挫折,令人惊讶的是,他兴冲冲的回来后,让我给他买舞蹈服,还说老师表扬他基础好,让他做示范。我想也许就三分热气吧。有个兴趣也好,这老师还真有办法,让跟舞蹈不沾边的学生爱上他。此后每到社团训练的日子他都早早在里面穿好练功服,外面套上校服,一次不落。我非常奇怪,他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再一次问他的上课情况,他说老师参加过很多比赛,专业基本功强,每次都给我们亲身示范,再一一指导我们,上课充满激情,老师说我们是这几届学生里最优秀的学员,我们上课一点都不觉得累。儿子崇拜老师,也喜欢老师表扬他,因此爱上他的课,回来还主动做练习。我明白了,老师正在这些孩子身上践行"罗森塔尔效应",这个世界上伟大的实验,确实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孩子们的认知。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学校里,老师对学生抱有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給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如此循环往复,以致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
  如何践行罗森塔尔效应?
  首先,要学习,再加以运用
  “罗森塔尔效应”是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其理论价值远远没有得到老师们的普遍重视。从这个期望效应中我们可以获得一点启示,那就是老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期望,还应该把这种效应用于学生身上。老师要让学生对自己增强自信心,对自己的人生前途更充满希望。
  在教学实际中,用对待聪明学生的态度方法对待所有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积极的期待,学生将会越来越聪明。同时也建议凡是学生能自己办到的事,坚决不替代;如在我的美术课堂上,能少讲的就少讲,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体验和实践的机会,把学习的自由权交还给学生。至于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是重表扬还是重批评呢?各类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关注自己的学生,会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和赞扬。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来自于信任、期待,来自于赞扬,来自于——爱。当然,这种信任和期待应当是积极、现实的,而不是盲目的。教学中,这种运用不是让老师对孩子盲目的期待,而是理智的适当的鼓励表扬。
  第二,我们要认识到,罗森塔尔效应不是单方面的一种效应,他对于负面效应同样起作用
  因此,我们不要只看到其正面的积极的效应,还要注意到其反面也会带来同样的期待效应。即教师和家长也不可以每天对着孩子说一些消极的话,因为这些消极的话对孩子也有心理暗示,同样也会带来期待效应,也会影响他人的行为。如:在日常最热门的话题是辅导孩子写作业,不少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时候,都是你鸡飞狗跳、有的甚至心梗了,但是一点效果也没有,孩子反而越来越差,大人孩子都崩溃了?这就是负面效应,强化了孩子的认知,即我是最差劲的我怎么学也打不到父母的期望,恶性循环了。我们可以表扬孩子使他们朝自己希望的目标发展,培养好的技能。例如:当孩子不好好检查作业的时候,可以夸他字写得真认真,可以再流畅、完美一点;而且,当我们希望身边的人改进行为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这种效应,比如有一个当淘气的男孩上课总是挤眉弄眼、发出噪音,我们可以说:今天你的声音挺小的啦,在周围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好多了,但要是你不做小动作,我们组的听讲效果就更好啦!简单积极的提示,比一脸嫌弃的说“从一上课你就没闲着,不知道周围同学忍你多久了吗?还这么不自觉”,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要注意的是不能过于夸大的表扬孩子
  表面上看,罗森塔尔效应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爱和期待所引发的。这也由此造成一些人片面夸大教师的爱和期待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甚至有学者提出期待和爱是教育的全部。如此,则不仅把复杂的教育问题简单化了,而且极有可能因此而轻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弱化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一线教师,有时碰到一些行为特别的孩子:有的不跟伙伴交流;有的对别人具有强烈的攻击行为,要以对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面对问题,除了倾注爱心,高度负责以外,还要持有一种研究的心态。要有真正的专业水平,科学的思维方式。
  最后,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孩子要对家长和老师的期待做出区别反应
  要帮助孩子不能一味的高看自己,也不能一味的贬低自己的能力。即要对这些赞扬或批评有自己的判断。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的儿童备受家庭的宠爱.他们从小受赞扬多,受批评少,过分的保护使他们不知受挫的滋味是什么,面对困难无所适从、惊惶失措.可巧妙地创设环境,制造挫折,使学生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既不是望而生畏、束手无策,也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而是需付出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后才能取得,以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懂得如何迎接困难的挑战。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善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素质已成为构 的整体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目标.在重视小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更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学校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以迎接21世纪新的挑战.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教育教学中,我们有意践行”罗森塔尔效应”.让期待效应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发展,将为学生的整个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其他文献
一、求助者的基本信息  姓名:明明  性别:男  年龄:8岁  年级:小学低学段  二、求助者的问题表现  学习问题:注意力涣散,考试焦虑,学习焦虑。  情绪问题:易激动,经常控制不住地大笑,管不住自己的情绪。  行为问题:总是爱追别人,动手打别人,而且力气很大,但自己认为是和别人玩。  人际关系问题:由于他总是爱追着别人打,班里很多同学都怕他,很少有人主动和他玩。  心理成长问题:心理自卑,认为
期刊
摘要:求助者皮皮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频繁吸吮手指,引起了老师的关注。老师向家长详细了解情况,并结合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理论,指导家长正确对待问题并充分理解孩子,要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和心理需求。经过一学期持续不断的关注,家长和老师的紧密配合,皮皮吸吮手指的次数明显减少,并且能自信地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和玩耍了。  关键词:焦虑;接纳;情绪;心理需求  第一章 求助者的信息  皮皮 男孩 6岁 一年级
期刊
教育的全部秘诀是爱,走上班主任工作岗位,让我深深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集体;工作时间的特殊性——在我看来生命不息、教育不止;工作方法的特殊性——不是力量与速度的对抗,而是心与心的碰撞。我觉得教师做的就是播洒爱的工作,同时,还要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生成长。  一、情况分析  有一天课间,我们班的张翔悄悄过来找我,趴在我的耳边轻声对我说:“高老
期刊
摘要:本文是一例小学生因为妈妈的缺位,爸爸的偏执导致的行为、人际和学习出现问题的案例。老师通过营造温暖的、接纳的、包容的班级氛围,给予妈妈般的关注和照顾,促使妞妞建立与老师内心的连接;同时积极与家长沟通,为其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使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最后她在学校和家庭双方的努力下,走出了自己的世界,愿意和老师亲近,并且交上了朋友,成绩也提高了很多。  关键词:沟通;包容;接纳;关注  一、
期刊
摘要: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中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教师采取多种策略进行培养与激发,令人不容乐观的现状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着或者越来越弱、或者过强,教师需要更多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方法。ARCS动机设计模式是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凯勒提出的,这一模式认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四类,即注意、切身性、自信和满
期刊
摘要: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植树问题中创设情境为例,作者在设计的四稿不同情境中感受到首因效应的影响,产生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首因效应;教学;创设情境  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组织、理解
期刊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用心去雕塑每一位学生。14年斗转星移,14载杏坛春秋,世事已变化。不变的是一如既往对“爱”的追求,坚守的是对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初心。操场上,我和同学们一起运动;节日里,我和同学们一起排节目;活动中,我和同学们一齐参与;比赛中,我和同学们一齐呐喊助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教师耐心、细致地研读,用充满魔力的“师爱”开
期刊
摘要:对于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六年级孩子们来说,一部分青春期问题,也会困扰着某一些孩子,他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一个被“分手”而陷入迷茫中的孩子找到了我,想寻求帮助,了解到了孩子的问题,通过谈话与孩子共情、对孩子情绪的疏导以及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应对的方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时期。  关键词:青春期;情绪疏导  本学年主要教六年级的心理课,面对这些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也会面临青春期的一些问题困
期刊
摘要: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源于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他们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是很难与周围的生活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怎样才能真正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呢?这就要求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从学生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會,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生活实际;内心世界;个性发展;激发潜能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
期刊
第一次听说小Z是在午餐时由一位同事提起的,她说:初一X班有个带着白框眼镜的孩子可奇怪了,见到谁都会过去抓住他的手,还总是笑嘻嘻的。当时我并没太在意,没想到没过几天我就和他有了一面之缘。那天,我走在楼道里,发现有个男生在班门口站着,笑嘻嘻的。我走过时他主动跟我打招呼,然后又迎上来,抓住了我的手腕。说实话,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有点排斥的,毕竟人与人之间有基本的人际距离,我们跟自己亲密的人身体接触时才感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