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学技能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cl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倘若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可操作的学习内容,既可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一、把课堂搬到教室外面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生活本身的摹本,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对于以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匮乏的小学生来说,难以达到透彻的理解。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摸得到、听得到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理解感念,使知识、技能同步发展,相得益彰。
  在教学“米、千克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量一量跳绳、旗杆、课桌椅等,称一称他们自己带来的轻便的物品,如盐、味精、苹果等,然后总结。我讲得唇焦舌燥,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在练习的时候,还有很多学生无法下手。如床长()米,宽()米;一只鸡重()千克;一千克鸡蛋有()个等等。
  由此,我想到了,能在教室里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事实在是太少了,很多生活中的物品无法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对于米、千克的认识,学生得到的感性认识实在是太少了,。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把课堂搬到教室外面去。第二节课时,我就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小皮尺去量学校里的任何东西,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去量讲台、课桌、黑板的长和宽,有的走出教室去量花坛,还有的小朋友去量篮球场。下课回到家后,学生还在家里继续量。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一千克的感性认识,我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跟家长一起去菜场买菜,通过买菜,切实感受物体的重量。学生回校后汇报了他们的经历,并说出了由于单个东西的大小不同,所以一千克物品的个数也不相同的体验。如:一千克鸡蛋大约有10只,而一只鸭却有二千克等。再做练习时,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因为“1米”、“1千克”的概念在他们头脑中已经形成,并且相当坚固。
  上课,不一定要在教室,有的课搬到外面去上,会与生活更接近,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在生活体验中,培养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有利于学生收集信息,又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如教学“圆柱和球”后,我让学生来个收集图形的大行动,找出生活是圆柱形和球形的物体,再比较各种物体的异同点。这样教学的好处是,迫使学生用书上所学的关于“圆柱和球”的知识,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的感知,进行有选择地、有目的地收集,不仅使学生更好得掌握和了解圆柱和球的知识,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在生活体验中,培养表达能力
  生活中有许多关于数学的知识,让学生将生活中捕捉到的信息说出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
  如教学“元、角、分”时,我让学生在课前去收集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在课堂上,大家讨论、交流、汇报了收集的信息,了解了人民币的种类繁多:有纸币,有硬币,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等不同面值;以及人民币的广泛用途等。另外,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时”,我在课前布置了一个任务———收集生活中有万以内数的信息。同学们都积极地投入到准备中。课堂汇报时,同学们纷纷说出了所收集到的信息,如学校操场一圈的长度是250米,电冰箱的价格是2500元,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米等等,信息包括了生活中各个方面,学生也很好地了解了万以内数在生活中的体现,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总之,数学教学应时时关注熟悉的生活素材,不断地沟通数学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与生活紧紧相连,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学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的是笔者在担任某班班主任期间,如何利用集体活动中的宝贵资源,达到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目的。  【关键词】集体活动 资源 班级 凝聚力  如何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我认为,一个重要途径是抓住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的许多态度、言行、事件、问题、情境等意外的教育资源,并及时地收集、整理、加工,将其艺术地升华后回馈给学生,激起他们的情感,鼓起他们的斗志。这里主要介绍我利用班委、团支部组织的演讲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一个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这是处于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教师的共识,也是新课改下教职工最关注的焦点,实践证明,提高教师素质,培养教师能力,调动教师积极性、创造性,公开学校管理的透明度,是增强学校发展活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源泉。那么,怎样才能管理好一个学校呢?我认为:  一、通过各种渠道全面了解教师的情况  办好学校、办好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期刊
2010年寒假在阿勒泰参加继续教育时所学的课程中有一本《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这本书,有幸拜读了这本书,感受颇深。这本书从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课堂教学预设的关键问题及解决、课堂教学行为的关键问题及解决、课堂教学策略的关键问题及解决、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问题及解决等几个方面较为完整的介绍了我们如何去做到有效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本人的点滴看法:  一、教学目标要具备:准确、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需要美,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呢?  一、
期刊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是班级的核心。班主任就像一个家庭成员中的户主,其工作是复杂而艰巨的。尤其是小学班主任会有这样的体会:大事小事烦琐的事情都得管,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越来越难管了。当今社会进步了,环境变化了,我们的学生也自然会发生改变了。关键在于我们班主任如何用适合的方式方法去管理好聪明好动的孩子。一个好班的形成主要靠班主任这个核心人物去统领,笔者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十多年,感悟颇多,也总
期刊
仿佛是历史的召唤,2001年,当充满人文关怀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进学校时,人们除了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思想冲击外,并没有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就要到来。直到党的十六大召开后,“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正式成为一个国家的执政理念,大家才恍然大悟——教育“面向未来”,实至名归!  仿佛是时代的召唤,在20多年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任凭外围改革大刀阔斧,轰轰烈烈,课堂始终岿然不动,直到10年前,一场自上
期刊
笔者认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应具备这样三个特色:有创新,有魅力,有品位。  第一个特色:有创新。要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教育思想,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开创教学新局面。一是要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所体现的教育理念是先进的,是符合新课改精神的。二是要创设平等、民主、自由、愉悦的氛围。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
期刊
作文一直是令师生头痛的事。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仍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水平不高已成了长期困扰我校作文教学的严重问题。于是我校针对这个问题,成立作文课题小组,制定研究方案,组织组内教师认真开展个性化作文实验。  基于此,我用爱心和童趣引导学生写真话抒真情。《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试看今日学生,他
期刊
小学数学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基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和静态化的弊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可见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现行教材图文生动鲜活,富有生活情趣;内容直观形象,课堂活动丰富,实践活动特色鲜明;提前渗透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概念,注重数学文化。如果依旧停留在以教师为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风起云涌的课堂教学改革之火已经蔓延到了农村,其重点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低年级学生对教师的“教”依赖性强,尤其需要教师从多方面下手,改变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式,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本文将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 自主 合作 探究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改革是当前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