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当时不太明白,不过现在觉得慢慢能理解他了。正如他一生踟蹰于“回去”,还是“不回去”那样,他的艺术也不一辈子都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徘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谈何容易。
为什么视觉艺术是全世界各种语言的人都会接受的东西?因为艺术是不需要语言,它是通过人的感官眼睛去接受的。一个好的艺术作品会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喜爱,人们能从多中角度去理解,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的国际艺术节、艺术展能吸引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教育背景的人都热衷地参与甚至狂热地追逐的原因。首先是因为艺术可以打动人,让人感动。
最近大家在讨论美术和美学这两个词,一个是Aesthetics,翻译为美学,一个是Arts翻译为美术,两个翻译是错误的,因为Aesthetics的希腊字根意思是Esthetic,Sensitive,Sentient,是“我感觉、感到”的意思。西方现代艺术离开现实主义,进到心理层面。如果非要跟美相关,也是“感觉到的美”。
我看到我的朋友说“美再加上一个术本身就是很矛盾的翻译”,因为一加上来,就把它变成一种有匠气的东西,而艺术更注重的是个性的表达,是应该以人文精神为基础、以独立表达为手段、以自由创作为目的的一种行为。没有人文精神和独立表达就不能称作为艺术。
我在工作室设计了几张桌子,用中英文写了不同国度的哲人和文学家等在不同历史时期讲的话,你会发现它们如此相像。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通讯那么不发达,他们不可能互相知道对方,但他们的语言,他们想表达的意思竞同出一辙,可见这些伟人的精神世界是相通的。
我二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东西方之间,我有三个家,一个在天津,一个在上海,一个在慕尼黑。我常常说我们这些人都是“国际自由人”。我的作品有明显的“杂交”痕迹。生物学研究早就证明“杂交”的生物更有生命力。
从物种角度来说,越远亲交配,才越有生命力,近亲交配只有使这个“生命”慢慢畸形,文化或者艺术这些领域近亲繁殖只有把它引向死路。 我想这是我们这批旅居海外的艺术家作品共同的特点是有“东方的血脉和西方的营养”。
“杂交”的艺术家也有他们的问题,那就是可能“东不成西不就”。我年轻的时候较为浅薄,偶有心得,便沾沾自喜。但随着岁月流逝,我越往深里走,就越觉得力不从心。我记得前些年见到熊秉明先生,他与吴冠中先生既是同窗又是至交,熊秉明先生旅居法国六十多年,先是画画,后又做雕塑,书法,写作,比较研究东西方艺术。我一直将他奉为大师,在其涉猎的领域,成就都很高,但他晚年却很苦恼,觉得自己一事无成。那年,他回中国办展览,赢得一片赞誉,在“粉丝”们的包围和无数光环的照耀中,他却显得有点孤独。
我当时不太明白,不过现在觉得慢慢能理解他了。正如他一生踟蹰于“回去”,还是“不回去”那样,他的艺术也不一辈子都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徘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谈何容易。其实,不仅是熊秉明先生,也是一代一代旅居海外的艺术家难以摆脱的命运。所以,我们熟识的一些名画家多少年不再画画,一些名作家多少年不再写小说,大约也是有同样的困惑。孔子曰“四十而不惑”,而我年龄越长,困惑也越多,不知何时才能从这样困惑中走出来。
为什么视觉艺术是全世界各种语言的人都会接受的东西?因为艺术是不需要语言,它是通过人的感官眼睛去接受的。一个好的艺术作品会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喜爱,人们能从多中角度去理解,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的国际艺术节、艺术展能吸引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教育背景的人都热衷地参与甚至狂热地追逐的原因。首先是因为艺术可以打动人,让人感动。
最近大家在讨论美术和美学这两个词,一个是Aesthetics,翻译为美学,一个是Arts翻译为美术,两个翻译是错误的,因为Aesthetics的希腊字根意思是Esthetic,Sensitive,Sentient,是“我感觉、感到”的意思。西方现代艺术离开现实主义,进到心理层面。如果非要跟美相关,也是“感觉到的美”。
我看到我的朋友说“美再加上一个术本身就是很矛盾的翻译”,因为一加上来,就把它变成一种有匠气的东西,而艺术更注重的是个性的表达,是应该以人文精神为基础、以独立表达为手段、以自由创作为目的的一种行为。没有人文精神和独立表达就不能称作为艺术。
我在工作室设计了几张桌子,用中英文写了不同国度的哲人和文学家等在不同历史时期讲的话,你会发现它们如此相像。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通讯那么不发达,他们不可能互相知道对方,但他们的语言,他们想表达的意思竞同出一辙,可见这些伟人的精神世界是相通的。
我二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东西方之间,我有三个家,一个在天津,一个在上海,一个在慕尼黑。我常常说我们这些人都是“国际自由人”。我的作品有明显的“杂交”痕迹。生物学研究早就证明“杂交”的生物更有生命力。
从物种角度来说,越远亲交配,才越有生命力,近亲交配只有使这个“生命”慢慢畸形,文化或者艺术这些领域近亲繁殖只有把它引向死路。 我想这是我们这批旅居海外的艺术家作品共同的特点是有“东方的血脉和西方的营养”。
“杂交”的艺术家也有他们的问题,那就是可能“东不成西不就”。我年轻的时候较为浅薄,偶有心得,便沾沾自喜。但随着岁月流逝,我越往深里走,就越觉得力不从心。我记得前些年见到熊秉明先生,他与吴冠中先生既是同窗又是至交,熊秉明先生旅居法国六十多年,先是画画,后又做雕塑,书法,写作,比较研究东西方艺术。我一直将他奉为大师,在其涉猎的领域,成就都很高,但他晚年却很苦恼,觉得自己一事无成。那年,他回中国办展览,赢得一片赞誉,在“粉丝”们的包围和无数光环的照耀中,他却显得有点孤独。
我当时不太明白,不过现在觉得慢慢能理解他了。正如他一生踟蹰于“回去”,还是“不回去”那样,他的艺术也不一辈子都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徘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谈何容易。其实,不仅是熊秉明先生,也是一代一代旅居海外的艺术家难以摆脱的命运。所以,我们熟识的一些名画家多少年不再画画,一些名作家多少年不再写小说,大约也是有同样的困惑。孔子曰“四十而不惑”,而我年龄越长,困惑也越多,不知何时才能从这样困惑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