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名具有区域性,人们对一个地方的命名,自然会受到所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以及地形地貌的约束与影响,从而使大部分地名打上区域性特征的烙印。位于洞庭之滨的湖益阳地名词语带有典型的湖乡特征,“湖”、“河”、“塘”、“港”、“垸”、“洲”、“坝”、“堤”、“湾”、“滩”、“桥”等字眼作为地名通名,与“水”的关系十分密切,生动再现了洞庭湖地区典型的湖乡特征。
关键词:益阳地名;区域特征;湖乡特征
什么是地名?搜狗百科做了比较明确的解释:“地名,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1]从这一解释中可以看出,地名不是天然的,它是人们赋予的后来经过社会约定俗成的一种语词符号。地名是人们对地理实体的专有称呼,每一个地理实体都与一定的时空关联,有它自己的发展历程、空间位置、范围大小以及形态特征,只要人类能够活动或思维能及的地方,不管是自然的还是带有人类文化印迹的,人们几乎无一例外都会约定一个语词符号来称呼它。地名不会凭空产生,其存在都有一定的命名理据。地名自产生之日起,都带有一定的特性,综观古今中外地名,地名一般具有时代性、区域性、民族性、社会性以及代表性等特征。考察环洞庭湖益阳赫山、资阳两区地名词语,从中可以窥探出益陽地名具有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一、地名词语的区域性特征
地名具有区域性,可以说这是地名最突出的特征。人们对一个地方的命名,自然会受到所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以及地形地貌的约束与影响,从而使大部分地名打上区域性特征的烙印。如山区最常见的地名带有“山、岗、墩、岭”等字眼,如位于苏北淮安区的山区和丘陵地有曹家山、青莲岗、小岗、蛟龙岗、蛟龙墩、金牛墩等地名。湖南湘西北地区多山,地形地貌比较复杂,表示山区地理特点的“山、界、岗、峪、岩、峡、谷、洞、峰、坳”等字眼比较常用,湘西常见的地名就有天门山、天子山、张家界、杨家界、袁家界、跑马岗、索溪峪、黄虎峪、金鸡岩、黄龙洞、十八洞等。而湖区水乡最常见的地名是带有“川、水、湖、江、河、洲”等字眼,如湖北这样常见的地名有利川、汉川、浠水、广水、溾水、洪湖、枝江、潜江等。
二、湖南益阳地名词语反映的湖乡区域特征
益阳是湖南中部偏北的一个地级市,境内水系发达,河流湖泊众多,水面占比面积较大,农业、渔业发达,是典型的鱼米之乡。湖南境内四大水系“湘、资、沅、澧”基本穿过或靠近益阳,如资水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安化、桃江,过资阳和赫山两区直接向东流入南洞庭湖;沅水、澧水加上另外一条长江支流藕池从西或南成网状交叉穿越沅江、南县境内,最后注入南洞庭湖。湘水在益阳东面交界的湘阴县注入洞庭湖。除了河流以外,益阳大小湖泊众多,沟港湖汊溪谷林立。益阳境内特别是赫山、资阳两区为洞庭湖淤积平原,这里土地肥沃,适合人类居住,益阳人民在先秦时期就在这里开疆辟土,繁衍生息,地名词语中含有与“水”相关的地名较多,充分反映出典型的湖乡特色。
益阳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实体湖泊众多,但后来大部分都兼做了地方名称或行政区划名称。作为地名,主要根据其颜色、方位、形态、历史、宗姓归属等来命名,湖乡特色尽显其中。千家洲乡垸内有“三十六湖,七十二港”之说,如“青羊湖、东湖、西湖、沙滩湖、芳兰湖、柘栏湖、澄家湖、大面湖”等,它们既是湖泊实体本身的名称,同时也代表了地理位置,因此大部分直接做了行政村的村名。赫山资阳两区大大小小的河流较多,有部分沿河居住的当地人直接用“河”当做本地地名的通称。
三、结语
从以上地名词语中发现,益阳赫山、资阳两区地名的命名大部分采取“专名+通名(类名)”格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地理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诸如河道变窄,堤坝塌陷,水面缩小,湖泊消失,滩涂变小,池塘填埋,桥梁缺损,实体的“湖”、“河”、“塘”、“港”、“垸”、“洲”、“坝”、“堤”、“湾”、“滩”等也随之发生变化,有的消失,有的变小,但赫山、资阳两区这些地名还在,地名是地理变迁的活化石,这些地名或多或少都与“水”有着一定的联系,并且大部分都还较好地保留了洞庭湖地区历史上的水文特征,因此透过这些现存的地名,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洞庭湖区典型的湖乡特色。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sogou.com/v1747164.htm?fromTitle=地名.
[2]http://zx.hnhs.gov.cn/ArticleDetail_15816.html
[3]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266.
[4]中共益阳市委党史委,《当代益阳》[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5]《益阳地区志》[M],新华出版社,1997.
[6]李晓虹,《地名文化初探》[J],《中国民政》2016(16):281-282.
[7]彭雪开,《益阳地名源流考》[J],《中国地名》,2014(2):52-55.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益阳地名;区域特征;湖乡特征
什么是地名?搜狗百科做了比较明确的解释:“地名,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1]从这一解释中可以看出,地名不是天然的,它是人们赋予的后来经过社会约定俗成的一种语词符号。地名是人们对地理实体的专有称呼,每一个地理实体都与一定的时空关联,有它自己的发展历程、空间位置、范围大小以及形态特征,只要人类能够活动或思维能及的地方,不管是自然的还是带有人类文化印迹的,人们几乎无一例外都会约定一个语词符号来称呼它。地名不会凭空产生,其存在都有一定的命名理据。地名自产生之日起,都带有一定的特性,综观古今中外地名,地名一般具有时代性、区域性、民族性、社会性以及代表性等特征。考察环洞庭湖益阳赫山、资阳两区地名词语,从中可以窥探出益陽地名具有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一、地名词语的区域性特征
地名具有区域性,可以说这是地名最突出的特征。人们对一个地方的命名,自然会受到所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以及地形地貌的约束与影响,从而使大部分地名打上区域性特征的烙印。如山区最常见的地名带有“山、岗、墩、岭”等字眼,如位于苏北淮安区的山区和丘陵地有曹家山、青莲岗、小岗、蛟龙岗、蛟龙墩、金牛墩等地名。湖南湘西北地区多山,地形地貌比较复杂,表示山区地理特点的“山、界、岗、峪、岩、峡、谷、洞、峰、坳”等字眼比较常用,湘西常见的地名就有天门山、天子山、张家界、杨家界、袁家界、跑马岗、索溪峪、黄虎峪、金鸡岩、黄龙洞、十八洞等。而湖区水乡最常见的地名是带有“川、水、湖、江、河、洲”等字眼,如湖北这样常见的地名有利川、汉川、浠水、广水、溾水、洪湖、枝江、潜江等。
二、湖南益阳地名词语反映的湖乡区域特征
益阳是湖南中部偏北的一个地级市,境内水系发达,河流湖泊众多,水面占比面积较大,农业、渔业发达,是典型的鱼米之乡。湖南境内四大水系“湘、资、沅、澧”基本穿过或靠近益阳,如资水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安化、桃江,过资阳和赫山两区直接向东流入南洞庭湖;沅水、澧水加上另外一条长江支流藕池从西或南成网状交叉穿越沅江、南县境内,最后注入南洞庭湖。湘水在益阳东面交界的湘阴县注入洞庭湖。除了河流以外,益阳大小湖泊众多,沟港湖汊溪谷林立。益阳境内特别是赫山、资阳两区为洞庭湖淤积平原,这里土地肥沃,适合人类居住,益阳人民在先秦时期就在这里开疆辟土,繁衍生息,地名词语中含有与“水”相关的地名较多,充分反映出典型的湖乡特色。
益阳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实体湖泊众多,但后来大部分都兼做了地方名称或行政区划名称。作为地名,主要根据其颜色、方位、形态、历史、宗姓归属等来命名,湖乡特色尽显其中。千家洲乡垸内有“三十六湖,七十二港”之说,如“青羊湖、东湖、西湖、沙滩湖、芳兰湖、柘栏湖、澄家湖、大面湖”等,它们既是湖泊实体本身的名称,同时也代表了地理位置,因此大部分直接做了行政村的村名。赫山资阳两区大大小小的河流较多,有部分沿河居住的当地人直接用“河”当做本地地名的通称。
三、结语
从以上地名词语中发现,益阳赫山、资阳两区地名的命名大部分采取“专名+通名(类名)”格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地理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诸如河道变窄,堤坝塌陷,水面缩小,湖泊消失,滩涂变小,池塘填埋,桥梁缺损,实体的“湖”、“河”、“塘”、“港”、“垸”、“洲”、“坝”、“堤”、“湾”、“滩”等也随之发生变化,有的消失,有的变小,但赫山、资阳两区这些地名还在,地名是地理变迁的活化石,这些地名或多或少都与“水”有着一定的联系,并且大部分都还较好地保留了洞庭湖地区历史上的水文特征,因此透过这些现存的地名,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洞庭湖区典型的湖乡特色。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sogou.com/v1747164.htm?fromTitle=地名.
[2]http://zx.hnhs.gov.cn/ArticleDetail_15816.html
[3]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266.
[4]中共益阳市委党史委,《当代益阳》[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5]《益阳地区志》[M],新华出版社,1997.
[6]李晓虹,《地名文化初探》[J],《中国民政》2016(16):281-282.
[7]彭雪开,《益阳地名源流考》[J],《中国地名》,2014(2):52-55.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