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几个词的辨析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6C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关于《念奴娇》词牌
  《念奴娇》,词牌名。“念奴”本是唐代天宝年间一个倡女的名字。唐人元稹在《连昌宫词》中写道:“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句下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众乐为之罢奏。”后来,人们就用“念奴娇”作为词曲的名称,用来描述念奴之美。这是《念奴娇》的“本意”。
  宋人苏轼用《念奴娇》作词牌写出“赤壁怀古”,因为有“大江东去”“一尊还酹江月”的词句,所以《念奴娇》这一词牌又有《大江东去》《酹江月》的别称。同时,又因为词中写到公瑾、小乔的事,所以又叫《赤壁谣》。另外,《念奴娇》还有别的许多名称,如曾觌的《壶中天慢》,戴复古的《大江西上曲》,姜夔的《湘月》,韩淲的《寿南枝》,张翥的《百字令》,张辑的《淮甸春》,丘长春的《无俗念》,游文仲的《千秋岁》,《翰墨全书》词名《杏花天》。虽然名称不同,但是用的都是《念奴娇》的格律,所以都可以看作是《念奴娇》的别称。
  二、关于四个赤壁
  林藜在《萍踪识小·黄冈赤鼻访坡仙》中谈道:“我国‘赤壁’之名很多,在湖北即有四个:一个在湖北嘉鱼县东北江滨,《水经注》谓‘江水石迳赤壁山’即此。其地名‘石头关’,当长江南岸,石山隆起,形如长垣,陡入江滨,上镌‘赤壁’二字,周瑜破曹军于此。《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瑜等……当在嘉鱼赤壁之对岸。一个在武昌县东南七十里,也叫赤矶或赤圻;一个在汉阳县沌口的临幛山,有峰名叫乌林,俗亦称为赤壁。至于苏轼所游的,则是黄冈县城汉川门外,屹土江干,截然如壁,且山石尽成红色的赤鼻矶。”
  湖北黄冈县城汉川门外的赤鼻矶,是苏轼“赤壁怀古”的地方,而不是周瑜败曹军处。赤鼻矶高可百步,土尽红色,顶上有大石头负土而出,上有坡仙亭、祠堂等遗迹;下为一带荷塘,荷香扑鼻,彩云自动,风景撩人。
  胡珪《赤壁考》中说:“子瞻适齐安(即黄冈)时所游,乃黄州城外赤鼻矶,当时误以为周郎赤壁耳。”
  清人邵长衡也说,赤鼻矶风景并不很美,与《赤壁赋》描写的大异其趣。其实,苏轼也知道这里并非周瑜败曹军处,不过因景起兴,借史事以发议论罢了。他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明白告诉我们他也是并不以为然的。
  三、周郎与“小乔”
  周郎即周瑜。《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瑜长壮有姿貌。……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策親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
  乔本作“桥”。汉末三国时期,庐江郡皖县(今安徽省潜山县)的桥公有两个女儿,都非常美丽。大的称大乔,嫁给孙策为妻,小的称小乔,嫁给周瑜为妻。《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
  四、关于羽扇纶巾
  羽扇又称毛扇,是用羽毛做的扇子。纶巾,用青丝绶做的头巾。晋人裴启《语林》记载:“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视武侯,乃乘素舆,着葛巾,持白羽扇,指麾三军,各军随其进止。宣王闻而叹曰:‘可谓名士也。’”
  手执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饰。诸葛亮是如此,周瑜也是如此。因为诸葛亮特别有名,所以这种头巾也称“诸葛巾”。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东关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饱含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感和思想,渗透了他们对生活及人生的思考。由于学生阅读方法、阅读积累等的欠缺,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后,应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语言和文字去赏析和深入理解课文,进而实现延伸阅读,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下面笔者就自己的课堂教学提供几个通过文本解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品析语言,挖掘文中隐含的重要信息  1.抓住句式和标点  在解读文本时,很多教师都会把注意力
期刊
一、走近作者,培育学生对自然的探索精神  了解《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熟悉作者的传奇人生,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索精神。学生在阅读《昆虫记》前,需要了解作者法布尔三个方面的情况。1.法布尔的成长经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被世人称为“昆虫诗人”。法布尔观察昆虫、研究昆虫经历了几个十分重要的时期。2.法布尔痴迷昆虫的传奇故事。一个人用自己的一生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是一个奇迹,而法布尔专为昆虫写下
期刊
一、国际课程母语教学整本书阅读与教学的概况与项目化学习  1.国际课程母语教学整本书阅读与教学的概况  在目前国内的国际课程体系中,对母语教学有明确规定与要求的是IB国际文凭课程体系。而其他的课程体系,如剑桥A-Level国际课程体系、中加国际课程体系、中美课程体系等,要么没有母语课程的教学,要么汉语只是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但根据各地方教育部门对中学教育的要求,即便是国际课程,关于母语及其相关学科
期刊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两卷四十七章,是“凡尔纳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小说主要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这本书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的推荐阅读书目。笔者指导学生快读原著,然后从三个角度设计专题,开展师生共议,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探究这部小说的价值所在。  一
期刊
“补白”板块是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助学系统”的支架之一,主要涉及:语法知识34处,占比约59.6%;修辞知识4处,占比约7.1%;文化知识19处,占比约33.3%。从随文类型看,教读课文后有43处,自读课文后有14处。“补白”板块的随文学习,可促进学生形成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  一、遵循教材体例  统编教材“补白”板块的设置与编写,符合“新课标”对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要求,于循序渐进中培养
期刊
一、融入真情,加工细节,让作文丰润起来  学生作文中常见的失误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无‘我’”,即“我”在画面之外,仅是可有可无的旁观者;2.“无情”,即感情平淡乏味、矫揉造作、消极低沉,实属无病呻吟;3.“无趣”,即素材陈旧、人云亦云、一眼见底。  要想升格学生的作文,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有“我”,即“我”是在画面中的,文中有“我”的情感体验以及与“我”有关的人、事、物、景;2.有情,
期刊
赏析诗歌就是欣赏分析出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情感。然而,准确地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挑战,鉴赏者需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以翻译为纬,以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为经,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全方位立体地剖析,才能最大限度地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本文即以此法分析杜甫的《春望》一诗,抓住“望”这一“诗眼”,体会作者其时的复杂思想感情。  一、原作的翻译  春望  杜甫  国破
期刊
事物本有自己约定俗成的称呼,但有时出于某种需要,不直接使用该事物的固有名称,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密切联系的另一事物来代替它,这就叫作代称。代称与比喻都是古代汉语中的重要修辞手法,但代称又不同于比喻。比喻是用乙事物来说明甲事物,其作用重在对甲事物的刻画;而代称则是将甲事物叫作乙事物,其作用重在对甲事物的称代。  代称在古书中的运用范围很广,下面我们先介绍代称的一些常见方式,然后再着重介绍一种特殊的割
期刊
愚公是《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当之无愧的主人公,文章“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寓意正是通过他的形象塑造来诠释与呈现的。智叟则是人物关系设定中的最大“反派”,文章用他的大愚若智来衬托愚公的大智若愚,突出愚公的发展眼光与奋斗精神。妻子则与智叟及“杂然相许”的支持者们有不一致的表现,因而总是被后人用来与智叟、支持者们做比较。以上三个人物分别是语文课堂中文本分析的主角、一类配角与二类配角,在教
期刊
一、学生自读作品,提出疑问  师:下面开始自读作品,把看不懂的字词句画出来。(学生阅读,标出不懂的字词;教师在PPT上展示作品。三分钟后师生开始交流)  师:下面我们开始交流,哪些字词句比较难懂,请提出来。  生:“未尝征于声色”中的“征”;“诡告”的“诡”;“骂之亦可警将来 ”中的“警”。  生:“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整个句子。  生:“因实告邻翁”中的“因”字。  生:“鸭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