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饱含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感和思想,渗透了他们对生活及人生的思考。由于学生阅读方法、阅读积累等的欠缺,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后,应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语言和文字去赏析和深入理解课文,进而实现延伸阅读,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下面笔者就自己的课堂教学提供几个通过文本解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品析语言,挖掘文中隐含的重要信息
1.抓住句式和标点
在解读文本时,很多教师都会把注意力放在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上,对文中一些表达特殊含义的句子关注不够。句子都有语气,语气是说话人根据需要所采取的说话方式,文本中有一些反问句、感叹句,暗含了作者的某种观点和情感,还有倒装句这样的变式句,目的是为了强调句子的某个部分,阅读时要细细比较和体会;标点符号是用来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等,有的甚至具有文字所不及的表达效果,因而也是我们在阅读时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
分析《猫》的主题时,师生往往会得出“不要主观臆断”的结论,从文章中我们不难找出印证这一结论的相关语段:
一定是猫,一定是猫!
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
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仔细阅读会发现,感叹、反问、倒装等句式的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以及叹号、问号等标点的使用无不表现出整个过程中“我们”一家人妄下断语的情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句式、标点等角度深挖句子的内涵,甚至变换句式进行对比,以此来提升学生对文字的感知和分析能力。
2.扣住副词的使用
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着眼于句子的字面意思或者作者所抒发的具体情感,而忽略了一些表示程度的副词,其实这些词所隐含的意思或情感更值得让学生赏析玩味,以助于深度理解文本。
《猫》中最令人动容的就是“我”的悔过,最痛心之处是“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就像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中对母亲刻骨铭心的追忆,鲁迅在《风筝》中对弟弟“无处安放”的悔意,这样的遗憾无法弥补。这种复杂沉重的人生际遇和逝去不可再得的痛悔是正值青春年少的初中生难以读懂和理解的。
在教学时,笔者首先出示了相关的语句,让学生分组批注,提示可以从用词、语气等方面着手,学生自然而然注意到了“永不”“永无”“真的”等副词,大家互相探讨和补充,最后进行总结。学生通过副词的品读被带入作者怜爱却终将失去,愧疚却不可言说的复杂的情感氛围中。
二、品读人物,体察作者隐匿的情感和态度
1.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很多文章中主人公的情感都不是始終如一的,他们对某一事物或事件的态度变化其实暗含了作者想表达的某些观点。找到情感反差的原因就能把握住文章的内涵。
《猫》中三次亡失猫的过程依靠“我”情感的逐步加深而串联起来。我们不妨将三次亡失猫后“我”的情绪变化的语句找出来。
学生一边默读一边在书上圈画,他们抓住了“一缕”“怅然”“愤恨”“刺我良心的针”“永不”等关键词,从这些细微处读出作者情感由惋惜到遗憾再到无法原谅的变化,层层深入,直击心灵最柔软处。这对比中凸显出的,正是“我”作为知识分子的自省精神。一旦学会这样“见微知著”的阅读方法,学生自然就已经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度解读文本了。
2.关注“小人物”的反应
文本中“小人物”的观点和情感态度与主人公往往有所不同,这样的对比中暗藏了作者的某些隐匿的情感和态度,暗指某些更为深刻的中心思想。《猫》中的三妹是一个出场不多、寡言少语的角色,作为一个对照者,一个普通人,她与“我”的情感恰恰相反,更能凸显出“我”情感的与众不同和难能可贵,这样的内涵含蓄蕴藉,需要反复体会作者藏于文字中的点滴感悟。当学生开始学会比较阅读和思考,并在阅读中获得了成就感,有了新的发现和收获时,课外阅读相关文章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定会上一个台阶。
三、品评关键语段,深化主题理解
一个作家的作品,无论是怎样的体裁,里面都会掺杂着作家对生活、对社会的某些观点和反思。郑振铎的《猫》亦是如此,写猫就是写人,对猫的偏见也是对人的偏见。笔者在课堂的最后深入文章的中心,抛出文中与张妈相关的第18—19段和23—24段文字,学生阅读后得出结论:明明已经尽责尽力地看管猫,但当鸟被猫吃了之后,面对女主人“张妈!为什么不看好猫?”的责问时,张妈却只能默默无言,第三只猫的遭遇即一切微小生命和弱势群体的遭遇。笔者最后总结:生活中,如果我们不改变人性中的丑陋和弱点,我们都有可能成为施暴者——“我”或“我”的妻子,在遇到比我们自己更加强势的人时,我们也都有可能是“第三只猫”。
最后,笔者布置了一个当堂写话的任务:“假如现在有一个机会对第三只猫表白,请同学们代表‘我’,对第三只猫说些什么吧。”学生水到渠成地说出了“不要主观偏见,要平等博爱”的主旨。
由《猫》的课堂教学可以看出,朗读、默读、圈画、批注、写话都是语文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手段,是最为基础和质朴的教学方法,但当它们建立在教师对文本深度解读的基础之上时,教师便可以带着学生向文本纵深处前进。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厂中学)
一、品析语言,挖掘文中隐含的重要信息
1.抓住句式和标点
在解读文本时,很多教师都会把注意力放在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上,对文中一些表达特殊含义的句子关注不够。句子都有语气,语气是说话人根据需要所采取的说话方式,文本中有一些反问句、感叹句,暗含了作者的某种观点和情感,还有倒装句这样的变式句,目的是为了强调句子的某个部分,阅读时要细细比较和体会;标点符号是用来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等,有的甚至具有文字所不及的表达效果,因而也是我们在阅读时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
分析《猫》的主题时,师生往往会得出“不要主观臆断”的结论,从文章中我们不难找出印证这一结论的相关语段:
一定是猫,一定是猫!
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
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仔细阅读会发现,感叹、反问、倒装等句式的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以及叹号、问号等标点的使用无不表现出整个过程中“我们”一家人妄下断语的情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句式、标点等角度深挖句子的内涵,甚至变换句式进行对比,以此来提升学生对文字的感知和分析能力。
2.扣住副词的使用
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着眼于句子的字面意思或者作者所抒发的具体情感,而忽略了一些表示程度的副词,其实这些词所隐含的意思或情感更值得让学生赏析玩味,以助于深度理解文本。
《猫》中最令人动容的就是“我”的悔过,最痛心之处是“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就像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中对母亲刻骨铭心的追忆,鲁迅在《风筝》中对弟弟“无处安放”的悔意,这样的遗憾无法弥补。这种复杂沉重的人生际遇和逝去不可再得的痛悔是正值青春年少的初中生难以读懂和理解的。
在教学时,笔者首先出示了相关的语句,让学生分组批注,提示可以从用词、语气等方面着手,学生自然而然注意到了“永不”“永无”“真的”等副词,大家互相探讨和补充,最后进行总结。学生通过副词的品读被带入作者怜爱却终将失去,愧疚却不可言说的复杂的情感氛围中。
二、品读人物,体察作者隐匿的情感和态度
1.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很多文章中主人公的情感都不是始終如一的,他们对某一事物或事件的态度变化其实暗含了作者想表达的某些观点。找到情感反差的原因就能把握住文章的内涵。
《猫》中三次亡失猫的过程依靠“我”情感的逐步加深而串联起来。我们不妨将三次亡失猫后“我”的情绪变化的语句找出来。
学生一边默读一边在书上圈画,他们抓住了“一缕”“怅然”“愤恨”“刺我良心的针”“永不”等关键词,从这些细微处读出作者情感由惋惜到遗憾再到无法原谅的变化,层层深入,直击心灵最柔软处。这对比中凸显出的,正是“我”作为知识分子的自省精神。一旦学会这样“见微知著”的阅读方法,学生自然就已经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度解读文本了。
2.关注“小人物”的反应
文本中“小人物”的观点和情感态度与主人公往往有所不同,这样的对比中暗藏了作者的某些隐匿的情感和态度,暗指某些更为深刻的中心思想。《猫》中的三妹是一个出场不多、寡言少语的角色,作为一个对照者,一个普通人,她与“我”的情感恰恰相反,更能凸显出“我”情感的与众不同和难能可贵,这样的内涵含蓄蕴藉,需要反复体会作者藏于文字中的点滴感悟。当学生开始学会比较阅读和思考,并在阅读中获得了成就感,有了新的发现和收获时,课外阅读相关文章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定会上一个台阶。
三、品评关键语段,深化主题理解
一个作家的作品,无论是怎样的体裁,里面都会掺杂着作家对生活、对社会的某些观点和反思。郑振铎的《猫》亦是如此,写猫就是写人,对猫的偏见也是对人的偏见。笔者在课堂的最后深入文章的中心,抛出文中与张妈相关的第18—19段和23—24段文字,学生阅读后得出结论:明明已经尽责尽力地看管猫,但当鸟被猫吃了之后,面对女主人“张妈!为什么不看好猫?”的责问时,张妈却只能默默无言,第三只猫的遭遇即一切微小生命和弱势群体的遭遇。笔者最后总结:生活中,如果我们不改变人性中的丑陋和弱点,我们都有可能成为施暴者——“我”或“我”的妻子,在遇到比我们自己更加强势的人时,我们也都有可能是“第三只猫”。
最后,笔者布置了一个当堂写话的任务:“假如现在有一个机会对第三只猫表白,请同学们代表‘我’,对第三只猫说些什么吧。”学生水到渠成地说出了“不要主观偏见,要平等博爱”的主旨。
由《猫》的课堂教学可以看出,朗读、默读、圈画、批注、写话都是语文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手段,是最为基础和质朴的教学方法,但当它们建立在教师对文本深度解读的基础之上时,教师便可以带着学生向文本纵深处前进。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