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的《华尔街日报》上刊登了一篇调查与评论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国人想了解国家账本”,说得明白一点,就是想知道“国家账本”是怎么花钱的,民营企业缴纳的税都到哪去了?
说实话,外国人看中国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所有纳税人都关切的。以前民企老板们是不敢问政府怎么花钱的,若干年后,这些信息又将都属于保密的范畴。现在,中国政府也开始公开透明开支,“三公费用”也能拿出来晒了。人们对于政府究竟是怎么花钱的知情欲望越来越强。
税收收入去向复杂
华尔街日报引证中国财政部2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89720.31亿元,同比增长22.6%。想知道这接近九万亿元的税收收入将怎么花,过去的税收花在哪里,并不简单。就如同万条小溪汇入大海一样,政府财政收入就是大海,而税收、国债、国有资产收益、收费收入、国有土地转让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一并构成了财政收入的来源。它们糅合成一块蛋糕,经过国家各部门的财政预算,分给各个部门。
税收收入不等同财政收入。但显然,税收收入是这块蛋糕的最主要原料。依据最新的数据,2011年1-12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同年税收收入89720亿元,占财政收入的比例86.5%。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问税收的去向实际上是问国家财政收入的去向。
这块价值不菲的收入蛋糕是如何划分的呢?以2011年中央财政预算表为例,下辖的项目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外交、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等。
虽然近几年国家用于民生的投入有增加,总体民生支出已经超过了中央财政支出的60%。但就整体支出项目而言,都是大数目,一般很难对单个数据有直观上的理解。如果单项投入而言,2011年教育2963亿元,占财政预收入的3%。医疗和卫生1727亿元,占财政收入的2%。远低于美国日本欧洲的比例。
政府那么多钱主要去哪了呢?
有一部分是机关事业单位开支、军费、外交等。还有一部分用于国有企业、国有银行,有一部分转移支付到地方等等。但很复杂,不容易说清楚。早期,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都是由财政注资,以后也进行过注资补贴。2008年金融危机,政府大手笔投入4万亿元刺激经济,其受益的对象也大多数为国企、大型国家项目和地方政府企业、地方项目。
政府应不应该拿财政收入,包含纳税人的钱来支援商业、金融?政府包揽事务太多,支出庞杂。除了通常理解的政府应该承担的司法、治安、国防、外交、社会救济等职能,政府还包揽了农业、林业、交通运输、工商金融等一些不该由纳税人埋单的职能。
总体而言,中国政府花钱有个特点,投入经济建设和政府行政支出的比重过大,挤压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公共服务的投入份额。
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高福利国家相比,中国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的比重不能算高。但也应看到,这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仍须以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有重要关系。要转变花钱分蛋糕的习惯,还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行政费用高
国外媒体常常发出这样不逊的评论:“中国政府的账本就跟糊涂账本一样,复杂,不清楚。”这话有点难听,但是,特别对政府行政费用中一些项目的具体花法,民营企业老板们很想知道具体的内容。
2012年深圳市财政预算报告显示,2012年深圳市预算支出总额为1113亿元。市一级行政费用是180多亿元,占预算总额16%。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深圳区县和街道的行政支出。
以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预算为例。这里一共有行政编制53人,雇员4人,总数57人。预算支出2374万。基本支出,工资补贴费用办公一共1546万。“相当每人25万多。就算拿掉三分之一的办公费用,人均还是有十八万的年收入。”此外还有项目支出828万,重要文件起草26万,课题调研153万,市港澳经济研究费15万,印刷费10万,市改革办公费用150万,内刊编辑费50万。
这些钱怎么花的?有没有重复的项目职能?这些都云里雾里。
华尔街日报的评论说,中国庞大的公务员机构吃掉的财政收入、2010年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医疗、退休、公车、公务招待、公出和办公经费等等,总计为29425亿元。当年,对行政事业单位投资为8104.8亿元,其中行政机关投资为3166.1亿元,占全部行政事业投资的39.06%。一般性开支和投资开支,是政府预算内收入的75%,占全部政府实际收入的44%。与中国的情况相比,日本行政公务开支占全部预算比例在2.5%左右,美国只有15%左右!
三公消费疑团
三公经费是行政费用中最神秘的一部分,犹如潘多拉的盒子,打开就生事儿。2011年,网上对三公经费的热议,掀起了不少涟漪。广东中石化购茅台82万元、洋酒近百万元、徽电力为干部配私车、上海卢湾区红十字会高额餐费……外国人对此评论“看不懂!”
“三公”经费由来已久,指的是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本来三公经费只是正常的行政费用中的一部分,但很多时候,不恰当的、奢华的三公经费开支为公职人员生活特殊化、享乐提供了粮草,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引发社会矛盾。
华尔街日报评论说,“中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曾在新闻节目中透露,“中国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公车开支一年9000亿,占这个行政开支的30%。这巨大的数据不仅让主持人甚为惊讶,也让国际媒体吃惊!”
2011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要求九十八个中央部门要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增加部门预算和决算公开的内容,并要求到6月底公开“三公经费”和其他行政经费支出情况。2011年6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审议关于2010年中央决算的报告,首次审查了中国政府中央财政“三公”经费决算支出的情况。中国最高权力机构剑指公款消费乱象。
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这似乎并没有给中国的民企老板们了解、监督三公经费使用情况打开方便之门。根据“中国预算网”统计,截止到目前为止,98个中央部门,只有69个部门公开了部门预算。有的部委如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公布信息较为详细;有些部委只公布了大致的表格,有的部委甚至只有简单的文字概括。根据“中国预算网”的计算,2011年中央部委已经公开三公经费的总和达560,071万元。有专家估计,这大致相当于总体中央部委三公消费的一半。”
信息公开在走回头路?
政府行政开支大、不合理的三公消费抢占了太多资源,引发社会情绪。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方面,引发政府和普通群众的关注,形成监督力量。另一方面,在一些政府机构眼里,三公经费越来越敏感了,想方设法不公开,少公开。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报道说,“如果中国财政预算都不公开,如何保障政府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何保障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中国预算网”的创办人吴君亮,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预算全部列出,走上了一条致力于推动政府财政信息公开的道路。但是,人们很快发现,吴君亮的路走不通,因为政府的财政信息公开才走了几步,又回头几步。”
我们从国内媒体的报道中看到,2008年至今吴君亮一直在推动政府预算信息公开。四年来,不管是朝内朝外都认可预算要公开了,之前接触上海政府部门,以前回复说是国家机密,去年也公开了,公开得不错。还有很多城市陆续公开,面上是进步。但具体的点上,实质上是退步,各部门公开的数据越来越模糊。广州市2009年的公开的预算和深圳市2008年公开的预算,专业人士能明白八九成。现在绝大部分预算信息都不充分,不能看到真实全面的情况。而绝大多数的县、市的预决算报告并没有在网上,你找不到,预算透明度太低。
华尔街日报的评论说得对,没有监督,保证不了效率。这里面又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由谁监督?二是如何监督?从法律上而言,1994年中国颁布的老的预算法是一个比较粗框架的法律,缺乏实施细则。但,新的法律又只听呼喊,未见中国政府公布。在这个问题上,全世界都在看中国!
说实话,外国人看中国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所有纳税人都关切的。以前民企老板们是不敢问政府怎么花钱的,若干年后,这些信息又将都属于保密的范畴。现在,中国政府也开始公开透明开支,“三公费用”也能拿出来晒了。人们对于政府究竟是怎么花钱的知情欲望越来越强。
税收收入去向复杂
华尔街日报引证中国财政部2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89720.31亿元,同比增长22.6%。想知道这接近九万亿元的税收收入将怎么花,过去的税收花在哪里,并不简单。就如同万条小溪汇入大海一样,政府财政收入就是大海,而税收、国债、国有资产收益、收费收入、国有土地转让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一并构成了财政收入的来源。它们糅合成一块蛋糕,经过国家各部门的财政预算,分给各个部门。
税收收入不等同财政收入。但显然,税收收入是这块蛋糕的最主要原料。依据最新的数据,2011年1-12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同年税收收入89720亿元,占财政收入的比例86.5%。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问税收的去向实际上是问国家财政收入的去向。
这块价值不菲的收入蛋糕是如何划分的呢?以2011年中央财政预算表为例,下辖的项目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外交、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等。
虽然近几年国家用于民生的投入有增加,总体民生支出已经超过了中央财政支出的60%。但就整体支出项目而言,都是大数目,一般很难对单个数据有直观上的理解。如果单项投入而言,2011年教育2963亿元,占财政预收入的3%。医疗和卫生1727亿元,占财政收入的2%。远低于美国日本欧洲的比例。
政府那么多钱主要去哪了呢?
有一部分是机关事业单位开支、军费、外交等。还有一部分用于国有企业、国有银行,有一部分转移支付到地方等等。但很复杂,不容易说清楚。早期,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都是由财政注资,以后也进行过注资补贴。2008年金融危机,政府大手笔投入4万亿元刺激经济,其受益的对象也大多数为国企、大型国家项目和地方政府企业、地方项目。
政府应不应该拿财政收入,包含纳税人的钱来支援商业、金融?政府包揽事务太多,支出庞杂。除了通常理解的政府应该承担的司法、治安、国防、外交、社会救济等职能,政府还包揽了农业、林业、交通运输、工商金融等一些不该由纳税人埋单的职能。
总体而言,中国政府花钱有个特点,投入经济建设和政府行政支出的比重过大,挤压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公共服务的投入份额。
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高福利国家相比,中国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的比重不能算高。但也应看到,这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仍须以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有重要关系。要转变花钱分蛋糕的习惯,还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行政费用高
国外媒体常常发出这样不逊的评论:“中国政府的账本就跟糊涂账本一样,复杂,不清楚。”这话有点难听,但是,特别对政府行政费用中一些项目的具体花法,民营企业老板们很想知道具体的内容。
2012年深圳市财政预算报告显示,2012年深圳市预算支出总额为1113亿元。市一级行政费用是180多亿元,占预算总额16%。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深圳区县和街道的行政支出。
以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预算为例。这里一共有行政编制53人,雇员4人,总数57人。预算支出2374万。基本支出,工资补贴费用办公一共1546万。“相当每人25万多。就算拿掉三分之一的办公费用,人均还是有十八万的年收入。”此外还有项目支出828万,重要文件起草26万,课题调研153万,市港澳经济研究费15万,印刷费10万,市改革办公费用150万,内刊编辑费50万。
这些钱怎么花的?有没有重复的项目职能?这些都云里雾里。
华尔街日报的评论说,中国庞大的公务员机构吃掉的财政收入、2010年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医疗、退休、公车、公务招待、公出和办公经费等等,总计为29425亿元。当年,对行政事业单位投资为8104.8亿元,其中行政机关投资为3166.1亿元,占全部行政事业投资的39.06%。一般性开支和投资开支,是政府预算内收入的75%,占全部政府实际收入的44%。与中国的情况相比,日本行政公务开支占全部预算比例在2.5%左右,美国只有15%左右!
三公消费疑团
三公经费是行政费用中最神秘的一部分,犹如潘多拉的盒子,打开就生事儿。2011年,网上对三公经费的热议,掀起了不少涟漪。广东中石化购茅台82万元、洋酒近百万元、徽电力为干部配私车、上海卢湾区红十字会高额餐费……外国人对此评论“看不懂!”
“三公”经费由来已久,指的是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本来三公经费只是正常的行政费用中的一部分,但很多时候,不恰当的、奢华的三公经费开支为公职人员生活特殊化、享乐提供了粮草,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引发社会矛盾。
华尔街日报评论说,“中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曾在新闻节目中透露,“中国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公车开支一年9000亿,占这个行政开支的30%。这巨大的数据不仅让主持人甚为惊讶,也让国际媒体吃惊!”
2011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要求九十八个中央部门要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增加部门预算和决算公开的内容,并要求到6月底公开“三公经费”和其他行政经费支出情况。2011年6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审议关于2010年中央决算的报告,首次审查了中国政府中央财政“三公”经费决算支出的情况。中国最高权力机构剑指公款消费乱象。
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这似乎并没有给中国的民企老板们了解、监督三公经费使用情况打开方便之门。根据“中国预算网”统计,截止到目前为止,98个中央部门,只有69个部门公开了部门预算。有的部委如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公布信息较为详细;有些部委只公布了大致的表格,有的部委甚至只有简单的文字概括。根据“中国预算网”的计算,2011年中央部委已经公开三公经费的总和达560,071万元。有专家估计,这大致相当于总体中央部委三公消费的一半。”
信息公开在走回头路?
政府行政开支大、不合理的三公消费抢占了太多资源,引发社会情绪。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方面,引发政府和普通群众的关注,形成监督力量。另一方面,在一些政府机构眼里,三公经费越来越敏感了,想方设法不公开,少公开。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报道说,“如果中国财政预算都不公开,如何保障政府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何保障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中国预算网”的创办人吴君亮,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预算全部列出,走上了一条致力于推动政府财政信息公开的道路。但是,人们很快发现,吴君亮的路走不通,因为政府的财政信息公开才走了几步,又回头几步。”
我们从国内媒体的报道中看到,2008年至今吴君亮一直在推动政府预算信息公开。四年来,不管是朝内朝外都认可预算要公开了,之前接触上海政府部门,以前回复说是国家机密,去年也公开了,公开得不错。还有很多城市陆续公开,面上是进步。但具体的点上,实质上是退步,各部门公开的数据越来越模糊。广州市2009年的公开的预算和深圳市2008年公开的预算,专业人士能明白八九成。现在绝大部分预算信息都不充分,不能看到真实全面的情况。而绝大多数的县、市的预决算报告并没有在网上,你找不到,预算透明度太低。
华尔街日报的评论说得对,没有监督,保证不了效率。这里面又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由谁监督?二是如何监督?从法律上而言,1994年中国颁布的老的预算法是一个比较粗框架的法律,缺乏实施细则。但,新的法律又只听呼喊,未见中国政府公布。在这个问题上,全世界都在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