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太”,是一颗向上生长的树,方太厨具蝉联德国“红点”设计大奖,创新引领中国厨具设计巅峰。站在国际领奖台上,方太成就了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夯实了在中国人在设计领域的国际地位。作为民营企业,面对如此殊荣,董事长茅理翔深有体会地说:“民营企业不搞家族制不行,完全家族化更不行。方太走的路子是‘淡化家族制’。”
创业初期,不能没有家族制
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是商界的传奇人物,被称为“世界点火枪大王”。他一手建立起“中国厨具行业第一品牌”,专注于集成厨房、吸油烟机、燃气灶具、电磁灶具、消毒碗柜、燃气热水器等几个领域,秉承“独特、高档、领先”的产品研发方针,成为专业的高品质家庭厨房解决方案提供者。
茅理翔认为:民营企业创业初期,家族制起到很大的作用,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靠血缘(亲戚)、地缘(同乡)、学缘(同学)共同创业。民营企业资金有限,相当一部分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小而散的作坊生产经营形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家族中辅助劳动力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农民根据实践经验,创造出民营企业的多种经营模式,浙江南部的家庭经营企业——温州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加工业、轻工业和小商品生产,千家万户齐上阵,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在家庭工业之间,既有细致的分工,又有多种形式的合作,一个乡、一个村,以生产一种产品为主,乡与乡、村与村、户与户之间通过市场形成一条龙配套生产。
这种由血缘、地缘、学缘关系上结成的强大联盟,蕴含了共同的需求、利益和情感。大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上下级之间是平等合作关系。他们相互扶持、共谋发展。当企业出现挫折时,共同的利益把他们凝聚在一起,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方太第一次创业时,是能人治厂时代。董事长、总经理、销售员,一人全包单打独斗。为了加强管理,茅理翔把太太作为人才引进来了。她是一个针织厂的生产厂长,精通管理与财务,出任方太副厂长,约法也要有三章,她的兄弟姐妹、亲戚都不能进方太,更不能担任干部或在有实权的岗位。
方太第二次创业,创立方太厨具搞吸油烟机,事实上那是一个非常冒险的行动。当时,吸油烟机市场基本上形成了三个著名品牌垄断的局面,再搞吸油烟机风险可想而知,弄不好就可能成为“滑铁卢”。没有人愿意参与投资,只有夫人、儿子和女儿理解并支持。
儿子茅忠群刚从上海交大硕士毕业,正打算去美国攻博。为了投身方太事业,主动放弃出国留学、留校任教的机会。为什么?因为全家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利益,有无法割舍的血缘关系。
自然,家族制成为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初期首选的企业模式,往往是惟一的选择。为了方太的成功,茅忠群费尽心血,无论是在新品开发还是营销工作中都亲临前线。方太这几年的成功轰动了整个行业,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投资史上的一个典型。
做大以后,要坚持淡化家族制
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淡化家族制,不淡化就无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次创业时期,市场经济成熟了,方太企业发展了,也算蒸蒸日上了,茅理翔越来越感到在凶险的市场经济面前,民营企业要想站稳脚跟,必须打破过去传统的小生产的观念及粗放的管理,打破家族制的窠臼,向现代企业制度进军,广招人才,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方太事业,茅理翔在金钱、招工、外协件等问题上,得罪了很多亲人,曾使80高龄的母亲大发雷霆,大骂不孝之子。几年前,茅理翔的姐姐来家照料母亲,叮嘱他必须给她下岗的女儿安排销售员工作。茅理翔没有做到,只是拿出数万元钱叫她自己去淮南开店、修房子。
茅理翔认为,即使是家族制企业,也要明晰产权。茅理翔有一个理论叫“口袋论”,将家族的生意分解成不同的“口袋”,把拥有共同利益的人“装”进同一个“口袋”里,既可以做到戮力同心,也避免了可能的利益冲突。
在“茅氏家族”生意的布局中,茅理翔将夫人和儿子装在同一“口袋”——方太;他给女儿另外一个“口袋”——飞翔;对于跟随自己打江山、劳苦功高的老部下,茅理翔做了第三个“口袋”——在方太外围成立了外协厂家,分别由以前的战友和部下掌管,与方太只有业务上的联系,没有产权联系。
茅理翔为女儿和儿子提供初期支持和资金,帮助他们处理外围公共关系,包括政府关系和媒体关系,为家族的企业营造了和谐的外部环境。通过“口袋”来实现合理分流,家庭文化、血脉联系,可以促使家族不同企业之间找到“合力”的“甜蜜点”,借此来最终实现在家族企业内部的利益共同体。
身处“家家做生意,户户有企业”的浙江慈溪,茅理翔目睹了民营企业在一、二代企业家之间的传承陷入混乱甚至消亡的实例。他说,“我希望能在方太经验的基础上,去探索和打造符合中国国情和当下现实的现代家族的理论体系和管理模式”。
方太淡化家族制,目的为了使经营管理走上良性运作轨道。父母兄妹之间的产权清晰了,经营权和所有权清晰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家族制企业最直接、最棘手的弊端。一个企业经营得再好,如果内耗太大,就会岌岌可危,给企业埋下一颗“定时炸弹”,最终导致家族和企业的分裂。谁也不愿看到一手创建起来的事业,因为内耗而毁于一旦。
现有阶段,否定家族制不太可能
按中国民营企业的现状,要彻底否定企业家族制,特别在经营接轨的问题上,还不太可能。中国尚未形成职业经理人阶层,法律尚不健全,创业者不可能将自己千辛万苦创下的资产,交给家族以外的人去经营,必然会考虑让子女接班,这也是东方文化的一个特色,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第一代企业家如果从六十年代算起,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到今天,已是年近花甲的半老头子了。这个年龄,对国营企业来说,早就应该让位了。民营企业家的固有特质,仍然独当一面,举旗挂帅,奋战沙场,这个客观事实不容忽视。六十年代奋斗至今的厂长所剩无几,有的败走麦城,有的小富即安解甲归田,有的彻底倒掉,有的出国定居,有的积劳成疾离开人世。
剩下来的企业家,年龄在50岁到65岁之间,真可谓沙里淘金、百炼成钢,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他们领导的企业形成相当规模,在国内或同行中有相当威望。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大部分为初中生;他们敢于吃苦,善于经商,与现代化营销的思路差距很大,有的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势。
这些企业家以家长制管理模式为主,年轻一代对他们意见较大。他们老谋深算,社会经验足,社会关系好,社会贡献大,在当地政府与老百姓中享有较高的威望,他们都有一本酸甜苦辣、受人传颂的创业故事。
赶快培养接班人,赶快做好交接班,这是摆在民营企业面前的大事,也是关系到整个民营企业后继有人、继往开来的大事。在交接班过程中,即使是老子与儿子,都有一个痛苦的磨合期,有交接失权的痛苦,有用权磨擦的苦恼。第一代企业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苦奋斗几十年,吃尽了千辛万苦,用尽了千方百计,创立了国内有一定地位的大企业,企业就是自己生命,对企业有多少感情,旁人无法理解。
在交接班中,交班人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最好儿子接班,二是接班能否成功,往往放心不下,总想指手画脚问这问那,这很正常。接班人自恃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勇于冒险,文化程度较高,新观念接受快,对老一代偏于保守、问这问那产生摩擦,这是必然的;接班人经验不足,出现失误,也很正常。要多沟通,多做内部协调,切忌两个中心,否则后患无穷。交者要敢于放手,接者要善于学习,敢于实践,勇于挑战,不断改进,当接者出现失误和挫折的时候,交者要站出来敢挑重担,帮助他接受教训、勇于改正。只有这样,交接班才能顺利完成。
方太使命:让家的感觉更好。方太通过不断地开发健康、舒适、环保、节能、安全、方便的厨房家用产品,不断为人类提供更新、更好的厨房和家居文化与生活方式。方太走了一条淡化家族制,让千万家庭享受更加幸福生活的企业创新之路。
创业初期,不能没有家族制
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是商界的传奇人物,被称为“世界点火枪大王”。他一手建立起“中国厨具行业第一品牌”,专注于集成厨房、吸油烟机、燃气灶具、电磁灶具、消毒碗柜、燃气热水器等几个领域,秉承“独特、高档、领先”的产品研发方针,成为专业的高品质家庭厨房解决方案提供者。
茅理翔认为:民营企业创业初期,家族制起到很大的作用,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靠血缘(亲戚)、地缘(同乡)、学缘(同学)共同创业。民营企业资金有限,相当一部分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小而散的作坊生产经营形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家族中辅助劳动力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农民根据实践经验,创造出民营企业的多种经营模式,浙江南部的家庭经营企业——温州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加工业、轻工业和小商品生产,千家万户齐上阵,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在家庭工业之间,既有细致的分工,又有多种形式的合作,一个乡、一个村,以生产一种产品为主,乡与乡、村与村、户与户之间通过市场形成一条龙配套生产。
这种由血缘、地缘、学缘关系上结成的强大联盟,蕴含了共同的需求、利益和情感。大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上下级之间是平等合作关系。他们相互扶持、共谋发展。当企业出现挫折时,共同的利益把他们凝聚在一起,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方太第一次创业时,是能人治厂时代。董事长、总经理、销售员,一人全包单打独斗。为了加强管理,茅理翔把太太作为人才引进来了。她是一个针织厂的生产厂长,精通管理与财务,出任方太副厂长,约法也要有三章,她的兄弟姐妹、亲戚都不能进方太,更不能担任干部或在有实权的岗位。
方太第二次创业,创立方太厨具搞吸油烟机,事实上那是一个非常冒险的行动。当时,吸油烟机市场基本上形成了三个著名品牌垄断的局面,再搞吸油烟机风险可想而知,弄不好就可能成为“滑铁卢”。没有人愿意参与投资,只有夫人、儿子和女儿理解并支持。
儿子茅忠群刚从上海交大硕士毕业,正打算去美国攻博。为了投身方太事业,主动放弃出国留学、留校任教的机会。为什么?因为全家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利益,有无法割舍的血缘关系。
自然,家族制成为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初期首选的企业模式,往往是惟一的选择。为了方太的成功,茅忠群费尽心血,无论是在新品开发还是营销工作中都亲临前线。方太这几年的成功轰动了整个行业,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投资史上的一个典型。
做大以后,要坚持淡化家族制
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淡化家族制,不淡化就无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次创业时期,市场经济成熟了,方太企业发展了,也算蒸蒸日上了,茅理翔越来越感到在凶险的市场经济面前,民营企业要想站稳脚跟,必须打破过去传统的小生产的观念及粗放的管理,打破家族制的窠臼,向现代企业制度进军,广招人才,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方太事业,茅理翔在金钱、招工、外协件等问题上,得罪了很多亲人,曾使80高龄的母亲大发雷霆,大骂不孝之子。几年前,茅理翔的姐姐来家照料母亲,叮嘱他必须给她下岗的女儿安排销售员工作。茅理翔没有做到,只是拿出数万元钱叫她自己去淮南开店、修房子。
茅理翔认为,即使是家族制企业,也要明晰产权。茅理翔有一个理论叫“口袋论”,将家族的生意分解成不同的“口袋”,把拥有共同利益的人“装”进同一个“口袋”里,既可以做到戮力同心,也避免了可能的利益冲突。
在“茅氏家族”生意的布局中,茅理翔将夫人和儿子装在同一“口袋”——方太;他给女儿另外一个“口袋”——飞翔;对于跟随自己打江山、劳苦功高的老部下,茅理翔做了第三个“口袋”——在方太外围成立了外协厂家,分别由以前的战友和部下掌管,与方太只有业务上的联系,没有产权联系。
茅理翔为女儿和儿子提供初期支持和资金,帮助他们处理外围公共关系,包括政府关系和媒体关系,为家族的企业营造了和谐的外部环境。通过“口袋”来实现合理分流,家庭文化、血脉联系,可以促使家族不同企业之间找到“合力”的“甜蜜点”,借此来最终实现在家族企业内部的利益共同体。
身处“家家做生意,户户有企业”的浙江慈溪,茅理翔目睹了民营企业在一、二代企业家之间的传承陷入混乱甚至消亡的实例。他说,“我希望能在方太经验的基础上,去探索和打造符合中国国情和当下现实的现代家族的理论体系和管理模式”。
方太淡化家族制,目的为了使经营管理走上良性运作轨道。父母兄妹之间的产权清晰了,经营权和所有权清晰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家族制企业最直接、最棘手的弊端。一个企业经营得再好,如果内耗太大,就会岌岌可危,给企业埋下一颗“定时炸弹”,最终导致家族和企业的分裂。谁也不愿看到一手创建起来的事业,因为内耗而毁于一旦。
现有阶段,否定家族制不太可能
按中国民营企业的现状,要彻底否定企业家族制,特别在经营接轨的问题上,还不太可能。中国尚未形成职业经理人阶层,法律尚不健全,创业者不可能将自己千辛万苦创下的资产,交给家族以外的人去经营,必然会考虑让子女接班,这也是东方文化的一个特色,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第一代企业家如果从六十年代算起,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到今天,已是年近花甲的半老头子了。这个年龄,对国营企业来说,早就应该让位了。民营企业家的固有特质,仍然独当一面,举旗挂帅,奋战沙场,这个客观事实不容忽视。六十年代奋斗至今的厂长所剩无几,有的败走麦城,有的小富即安解甲归田,有的彻底倒掉,有的出国定居,有的积劳成疾离开人世。
剩下来的企业家,年龄在50岁到65岁之间,真可谓沙里淘金、百炼成钢,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他们领导的企业形成相当规模,在国内或同行中有相当威望。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大部分为初中生;他们敢于吃苦,善于经商,与现代化营销的思路差距很大,有的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势。
这些企业家以家长制管理模式为主,年轻一代对他们意见较大。他们老谋深算,社会经验足,社会关系好,社会贡献大,在当地政府与老百姓中享有较高的威望,他们都有一本酸甜苦辣、受人传颂的创业故事。
赶快培养接班人,赶快做好交接班,这是摆在民营企业面前的大事,也是关系到整个民营企业后继有人、继往开来的大事。在交接班过程中,即使是老子与儿子,都有一个痛苦的磨合期,有交接失权的痛苦,有用权磨擦的苦恼。第一代企业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苦奋斗几十年,吃尽了千辛万苦,用尽了千方百计,创立了国内有一定地位的大企业,企业就是自己生命,对企业有多少感情,旁人无法理解。
在交接班中,交班人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最好儿子接班,二是接班能否成功,往往放心不下,总想指手画脚问这问那,这很正常。接班人自恃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勇于冒险,文化程度较高,新观念接受快,对老一代偏于保守、问这问那产生摩擦,这是必然的;接班人经验不足,出现失误,也很正常。要多沟通,多做内部协调,切忌两个中心,否则后患无穷。交者要敢于放手,接者要善于学习,敢于实践,勇于挑战,不断改进,当接者出现失误和挫折的时候,交者要站出来敢挑重担,帮助他接受教训、勇于改正。只有这样,交接班才能顺利完成。
方太使命:让家的感觉更好。方太通过不断地开发健康、舒适、环保、节能、安全、方便的厨房家用产品,不断为人类提供更新、更好的厨房和家居文化与生活方式。方太走了一条淡化家族制,让千万家庭享受更加幸福生活的企业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