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统编本四上)教学及评析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u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师生合作朗读课文,读准“风筝”“水磨坊”两个轻声,了解贾平凹名字的读法及原因。
  2.能梳理故事情节,简洁而有条理地说清楚作者围绕“风筝”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选择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地方与同学交流、带着体会朗读,重点围绕“憧憬”“千呼万唤”想象说话。
  3.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作者是怎样把放风筝的过程写清楚的,重点体会“我们—风筝”交替写作的特别之处。
  4.能围绕“孩子们找到风筝了吗?心情怎样?”大胆猜想故事的结局,产生阅读原文《风筝——孩提记事》的兴趣和期待。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课题和作者怎么念
  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
  生:《风筝》。
  师:“筝”常用的组词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古筝”,念第一声;还有一个就是“风筝”,念轻声。词连读不拖音,谁来读好课题?
  (生个别读、齐读。师点评:短促、响亮、好听、整齐。)
  师:知道我是谁吗?
  (师板书自己的姓名并强调读音变化)
  师:还有比我的名字更难念的,看,是谁呀?
  生:贾平凹。(有的读āo,有的读wā。)
  师:大家都笑了。这个名字怎么念?有同学研究过吗?
  生:应该念贾平凹(wā),陕西人方言都念“wā”。
  师:此处应该有掌声。学习就要像她这样,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原来陕西人方言中就念“wā”。我在贾平凹的自传中看到介绍说,贾平凹还有个名字叫贾平娃,母亲喊他平(二声)娃(一声),希望他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但是贾平凹后来觉得这个名字有点俗气,不太正式,就换成“凹”这个字。方言的读音还是wā,但是意思却大不一样,贾平凹觉得人生需要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但更需要面对一些——
  生:面对一些坎坷。
  生:面对一些磕磕绊绊。
  生:面对一些艰难险阻。
  生:面对一些挫折失败。
  师:真棒!你们都是贾平凹的知音,也是了不起的哲人。
  二、整体性阅读: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师生合作朗读全文,教师注重用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带动学生朗读的情绪。朗读过程中正音一次:“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坊”在这儿念轻声。)
  师:刚才,我们合作朗读了这篇课文,作者围绕“风筝”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谁来跟大家说
  一说?
  生:课文先讲了做风筝,再讲了放风筝,最后找风筝。
  师:发现他讲话的优点了吗?
  生:他讲话简洁明了,很概括。
  生:他还用了“先、再、最后”这样的词语,讲得很有条理。
  师:曹老师要提取三个字写在黑板上,谁来帮帮我?
  生:(板书)做→放→找。
  师:这小家伙不得了!你们发现了吗?
  生:他还添加了箭头。
  师:刚才那位同学是用“先、再、最后”来表示先后顺序的,这个同学却用箭头来表示。
  师:对于故事的内容,大家有没有要补充的呢?我知道课后思考题直接就三个括号,大家不要被这个限制了。学习要真学,你们再看看第4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呢?
  生:写的是从早晨到下午,放风筝的时间。
  师:都是在写放风筝吗?(指板书:放→找)从放风筝到找风筝,中间还有什么小波折?
  生:风筝还丢了。(板书:丢→)
  师:现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我们做了个蝴蝶风筝,高兴地去放,可是风筝线断了,风筝丢了,于是我们去寻找风筝。
  师:她用了两个词就把句子紧密联系起来了。听出来了吗?
  生:一个“可是”,一个“于是”。
  师:这俩同学,一个会说,一个会听,这就叫会学习。
  三、体验性阅读:故事中有哪些有意思的地方
  师:(指着板书)在做风筝、放风筝、丢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就像文章开头写的那样,一起读——
  生:(读)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师:下面同桌合作朗读第2~8自然段,你读一句,我读一句,读完相互说一说有哪些有意思的地方。
  (生同桌合作朗读,师巡视。)
  1.做风筝的“有意思”
  生:“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精心”体现了我们的用心和专心。
  师:很用心、专心地做风筝,怎么就有意思了呢?大家要认真倾听,看看同学之间是怎样互相补充的。
  生:因为后面还有一句“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意思是我们互帮互助,专注地做着,到最后却什么也不像,我觉得很有意思。
  (生纷纷鼓掌)
  师:刚刚为什么鼓掌?
  生:她说得很完整。
  师:你是说她善于把前后内容怎么样?
  生:联系起来思考。
  师:前面这位女同学发言关注了“我们精心做着”,这是行为的本身;但后面这位同学还关注了事情的结果。认真地做,最后却什么也不像,多有意思!谢谢三位同学!学习就是这样,相互倾听、相互补充、相互学习。
  生:从“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看出,他们做风筝时就在想象放风筝时有多么快乐,他们希望自己的风筝飞得特别特别高。
  师:太了不起了。你能通过文字想象出背后的东西。通过这个憧憬,他就仿佛看到这些孩子想象到美好的未来了。现在也请同学们帮这些孩子憧憬一下。他们一边做,一边说:我要做个蝴蝶样的,给它取个名字叫“幸福鸟”,还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你们觉得这些孩子还会憧憬什么?(指名说)   生:我没有什么憧憬。
  师:(充满期待和鼓励)你可
  以有!
  (该生站起来)
  师:你这一站,代表的就是信心和勇气。想象一下,你们几个同学在一起做蝴蝶风筝,这时候你会想什么呢?
  生:我在想,我们做出来的蝴蝶风筝一定很好看。
  师:同学们,他讲得怎么样?(生鼓掌)我们做的蝴蝶风筝一定是整个天空中最绚丽的风景,因为这是我们亲手做的。(对该生)小伙子,记住了,以后不要轻易放弃自己。
  师:如果联系下文,把它叫作“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你还会憧憬什么?
  生:我会憧憬,我的梦想也能和风筝一样,飞得又高又远,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宇航员。
  生:我会憧憬,蝴蝶风筝带着我的梦想越飞越高,告诉天上的神仙、天上的星星。
  师:这样你就会梦想成真,心
  想事成。多么幸福、美好的憧憬啊!让我们体会着做风筝的“有意思”,放声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
  (同桌两人合作练读、全班展示、互动点评。)
  2.丢风筝、找风筝的“有意思”
  生:“千呼万唤”,那个场景一定非常热闹、壮观,到处都在呼喊“你不要走”“你快回来”,这边喊累了那边喊,女生喊累了男生接着喊,此起彼伏,很有意思。
  生:一大帮孩子找了半天,啥
  也没找到,就在这时大家看到了水磨坊,就像看到了新的希望,这样的故事结尾很有意思。
  师:同学们能从这些地方看到“有意思”的东西,我觉得很欣慰。其实,老师小时候也放过风筝,那会儿到处都是树啊,电线杆啊,根本放不高,一会儿风筝就绕到树上、电线杆上去了,然后还要想尽各种办法拿风筝,有时还提心吊胆,担心触电什么的。现在回想起来,这些经历恰恰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3.放风筝的“有意思”
  生:风筝飞得很高很高,我觉得很有意思。
  师:大家看看课文,作者用了哪些句子来写风筝飞得高?
  生:(读)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生:(读)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
  生:(读)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生:(读)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
  师:四人小组合作着读一读这几个句子,看哪个小组能把风筝越飞越高给读出来。
  (四人小组合作练读、全班展示、互动点评。)
  师:我们是怎么放风筝的?谁来读读文中的描写?
  生:(读)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
  生:(读)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
  生:(读)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生:(讀)从早晨玩到下午,我
  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
  师:现在你们自己读读第3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样把放风筝
  的过程写清楚的,有什么特别的地
  方吗?
  生:作者把放风筝的动作写得很具体。
  生:作者还写了风筝越飞越高的样子。
  师:有道理,但还不是最关键的。这样,我们再合作着读一读课文。我先来读,你们听听我读的是什么。
  师:(读)一个人用手托着,另
  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
  师:我读的是什么?
  生:这是写放风筝。
  师:(读)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师:这写的是什么?
  生:这写的是风筝飞上天的样子。
  师:(读)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
  生:这是写我们放风筝。
  生:(读)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
  师:这写的是什么?
  生:写的风筝。
  师:(读)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这写的是
  什么?
  生:写的是我们。
  师:现在,你发现了什么?
  生:作者写作是有规律的,一
  次写我们,一次写风筝。
  师:是的,他总是交替着写。一会儿写我们,一会儿写风筝。其实在写丢风筝的时候,也有这样的特点。(板书:我们/风筝)
  四、猜测性阅读:故事的结尾我们找到风筝了吗,心情怎样
  师:如果说做风筝、放风筝的心情是快活、快乐的,那么丢风筝、找风筝呢?
  生:丢风筝时很着急、惊慌。
  生:找风筝时很伤心、失望。
  师:这个不难体会,大家一读就懂。现在我们做一个有意思的猜测。课文结尾说,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大胆地猜测下,故事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
  生:我觉得是他们找到了风筝,心里特别开心。
  生:有可能找不到风筝。
  生:可能找到了风筝,但是掉到了水里,够不着了。
  生:可能找到了风筝,但是坏了,很沮丧、很难过。
  生:有可能只找到了些碎片。
  生:水磨坊的主人知道风筝落在哪里,但是没有落在水磨坊里,是经过一波三折才找到的。
  师:她觉得水磨坊的主人很关键。我觉得你很有意思,有小说家的潜力。
  生:没找到风筝,觉得很失望,但是不灰心,会再去做一个风筝。
  师:我很欣赏你的这种态度。
  生:风筝可能落在木轮上了,
  木轮把风筝卷到水里碾碎了。
  师:老师给大家读一小段原文中的话,你们认真听,看看你听明白了什么。(出示)   今天夜里,“幸福鸟”是住在哪一朵云上呢?那里是不寂寞的,是快乐的,它应该飞去啊!它飞去了,带着我们的名字,我们在那个白的天上,一定也是快乐的了。
  生:我听懂了,没有找到风筝。
  生:我听出了他们很想念风筝。
  师:女孩子特别有情。
  生:我听出了他们为风筝有一个好的归宿而感到开心。
  师: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的结尾又是怎样的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原文《风筝——孩提记事》(板书)。下课。
  教学评析
  用欣赏的姿态从头到尾徜徉在充满童趣的课堂中,而且这种童趣又兼顾朴素——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读书阵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笑声不断。曹老师用40分钟很朴实、很真实的课堂向我们传递他的教学风格与理念,这不仅需要勇气,我想更需要智慧。给我感触最深刻的是曹老师通过课堂教学所折射的儿童视角。
  第一,我觉得曹老师特别了解儿童学习的心理。儿童在公开课这个特定的现场,他们的学习心理是什么呢?我选择了三个关键词,即需要、兴趣和表现。
  儿童需要什么?他需要安全。很多孩子也许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场合,他们需要执教老师能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曹老师首先选择的是“贾平凹”这个名字的来历,和学生进行互动,学生既感到新奇,又收获满满。尤其是在课堂伊始,让学生在短短几分钟时间里,对汉语的轻声、变调、方言和含义等有了生动的感性认识,这是值得赞许的。四年级的课堂,曹老师依然选择师生合作读的方式开启课文学习的旅程。我猜想曹老师的用意一定是希望这种师生的合作、小组的合作,包括同桌共同学习的时间增加,能够给学生营造安全的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曹老师深谙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在陌生的环境里学习这样一篇文章,得靠什么来支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曹老师把文章的主线问题设计成学生喜欢的话题,这个话题就是“同桌两人合作朗读第2~8自然段……有哪些有意思的地方”,这就把学生的生活很好地与学习联结在了一起,学生自然会感兴趣。课堂上无论是交流分享,还是朗读展示,学生总是全情投入,兴致勃勃。
  第三个关键词就是表现。我选择为他诠释的三个要点是倾听、表达和评价。在這样的场合中,曹老师一再强调听。在倾听的同时,曹老师始终坚持指导学生如何表达,每次表达都能够有一个相对比较真实的反馈,同时还在指导学生如何评价。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充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让每一个在场学习的学生都刷了“存在感”,顿生一种成就感和价值感。
  第二,曹老师的儿童视角表现在他非常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节点和终点,教学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去,如何抵达。曹老师的课堂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整节课凸显了为了“这一个”的量身定做。
  曹老师非常清晰地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清楚地知道儿童已经知道什么。学生能较为准确地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借助自己的能力理清文章的顺序,能够借助文章小标题,提取文章核心信息。这个环节的学习,教师重在倾听,重在肯定。
  曹老师非常清楚地知道学生能学会什么,所以他在课堂上主要做的就是给予和保证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如,曹老师设计了这篇文章中什么地方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主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学习,对主问题进行交流。学生能自己知道的,一定要通过自我学习来获得,而教师则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这其实就是对儿童自我和协同学习力的充分彰显。
  曹老师清楚地知道学生未知的东西是什么。这节课曹老师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要带着学生探知未知的语言形式的奥秘,也就是第3自然段作者运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承载了放风筝这个内容。也正如曹老师所知,学生在这部分的学习中遇到困难,而这个困难的解决,就是在教师领读、对读、启发下,学生品味到了课文中语言组织的精妙。
  曹老师更是特别清楚地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学到的东西。比如,这篇文章是贾平凹先生作品中的节选,而且有大幅度的改动。曹老师尊重儿童的心理,尤其是儿童学习的规律,课堂上没有就文本的内涵要义作深入的理解分析,而是把它放在了学习课文后的阅读拓展中。课堂上拿出5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猜想性阅读,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原文,而在于让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在这里汇聚,让猜测性阅读点燃儿童阅读的兴奋点。
  一节好课,有很多的评价角度和标准,我仅从“儿童学习”和“儿童视角”的角度进行思考与评析,在课堂上与曹老师在“尊重”和“规律”中相遇!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一小学/辽宁省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教材解读】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用夸张的笔调、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前两句从视觉感受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之高;后两句从听觉上想象“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发挥大胆而夸张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危”等6个生字,书写“危
在不少教师甚至部分专家眼里,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是相对“肤浅”的,更多的只是外在教学形式的丰富多样,究其教学内容,无非是识字写字、朗读,即使有一些阅读理解和写话训练,也是浅显易懂的。其实并非如此,如果教师能基于“学情”设计教学,改进课堂,低年级语文也可以学得有深度。  一、尊重学情,识字探究讲深度  现在大部分孩子在进入小学前都已经不是“零识字”状态,虽然国家倡导起始年级要“零起点”教学,但这與尊
一、目标导入  1.认识单元导读  师:(出示导读页面)大家看,这是本单元的导读页面,提出了两个学习目标。其中第一条是本次阅读课的学习目标,请各位读一读,了解一下接下来我们要学什么。  生:(读)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2.认识小说学习目标  师:可见,本节课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三个方面——  生:第一个是情节,第二个是环境,第三个是人物形象。  师:这就是小说的三要素,我们逐一关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蔡”字的造字方法,能够工整、端正地书写“蔡”字。  2.能借助表格整理第5自然段  的主要信息,理解课文的内在逻辑。  3.能运用已知的“亡羊补牢”的寓意说出本文的寓意。  教学过程:  课前出示:  亡羊补牢 讳疾忌医 防微杜渐 防患于未然  (评析:这组成语有助于学生“简约”表述课文的寓意,课前出示,下课前重复,帮助学生体验从“知道”到“懂得”的过程。) 
读书是个人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对教师,阅读就是发展;对学生,阅读就是成长;对学校,培养真正的读者是“育人”的一个要素,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知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努力
本课生字  要认的字:洪 毒 蛇 兽 伤 灾 难 继 续 退 训 恢 被 认 仍  要写的字:洪 灾 难 道 认 被 业 产  教学设计  一、视频导入,析解课题  1. 播放大禹治水短视频,让学生说说短片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做了什么事情。展示大禹图片,介绍其人其事。  2. 引出课题,析解有关字词。  (1)什么叫“治水”?出示《千字文》中的句子“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洪荒”就是在远古常常洪水泛
统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字词句运用”板块,第一次向学生呈现了思维导图。这在过去的老版教材里是找不到的,它是一种学习工具的介绍,更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改变。教材有意向我们渗透的意思是识字教学一定要将字置身于词中理解,而词语因不同应用场合而有着不同的词性关系。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不了什么是词性。思维导图却能将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内容可视化,这有助于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  在这幅图里,第一
你一定会喜欢我的师父,梁琳老师。  从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的那个暑假,我懵懵懂懂又满怀期待地来到钱塘小学。刚入校,初见她,娇小玲珑的少女身姿,穿衣很有风格:简单,恰到好处的点缀,从头到脚,清爽而明亮。少女般的笑容那般迷人,有种说不上来的特别。有一天,她拿着一张表格对我说:“你选一位语文老师做你师徒结对的导师吧,同学科骨干、带头人都行。”我来钱塘之前是听说过她的教学美名的,当时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莫名
【设计理念】  本单元整合设计后,学生将在“打开诗文画卷”“解密文中画面”“珍爱身边环境”“描绘内心图景”“博览大美自然”的学习历程中,体验并表达自然之美。  课文、整本书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与“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实践活动”,统一在人文主题之下,各部分打通联系、相互借力。  课堂学习方式上,通过任务驱动、预习提问、合作学习以及多元评价等,促进学生在阅读联想与想象、倾听与对话、朗读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而这一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出真正的魅力。所谓品读,就是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读让学生辨文章思路,尝文章内涵,评词句运用之巧妙。因此,“品”含“辨”“尝”“评”之意。品读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一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