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导演、影评人路易·德吕克创造了一个法语词“cinéphilie”。
这个词特指人对电影所产生的独特迷恋,这种“迷恋”比普通的影迷、电影爱好者所能产生的对电影的感情更深。
借用苏珊·桑塔格的描述:“这种迷恋不仅仅是喜欢,而是一种电影的审美品位,建立在大量观看和重温电影辉煌历史的基础之上。”
后来,国内电影研究者为以这种方式爱电影的人起了个名字:“迷影人”或“影痴”。
文化之都的北京是“迷影人”的乐园。他们自然也光顾商业院线最新上映的大片,但商业电影远远无法满足他们的看片需求,隐藏在这个城市各个角落的大大小小的艺术片放映场所,则成了他们愿意日日泡在其中的惬意之地。
看电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对于他们而言,观影行为是具有神圣感的,他们觉得,如果在电影院看电影是在吻一个姑娘,那么在家里看盗版碟则充其量是吻一个姑娘的照片。他们相信,在公共空间,集体观影这件行为会发生奇妙的光合作用。
正如张宏森所说:“在黑暗的空间,我希望和银幕光亮同时渗透出来的生命光芒产生光合作用,一部电影真正的完成是在观众的光合作用中完成的。”
在这个以艺术电影为核心的网络里,无论是看电影的人,还是放电影的人,他们都对电影本身有着虔诚的态度。
一个高级影迷的观影生活'
学电影出身的小安是一个铁杆影迷,她毕业后在北京一家电影公司就职。虽然工作跟电影相关,但她依然会遗憾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耽误了她看电影的时间。
由于本身是电影从业者,所以小安能看到大量院线电影的首映场和提前场。“但是说实在话,院线电影的好片率并不是太高,有很多片子别人不请我去看我也不会去看,一个真正的影迷还是要在院线电影之外寻找看电影的机会。看电影的钱我基本上不会省下来,这部分钱我基本上都花在非院线电影上了。”
很多个周六日,她会一天看五场电影,从早上9点钟一直看到晚上7点半那场,“达到了一天在影院的极限”。每次走出影院的时候,她会感觉到“非常非常幸福”。但是,这样酣畅看电影的时光比读研时少得多了。“研二我一年能看700多部电影,工作以后就算尽力维持,也只能达到300部的量。”小安有时会特别向往去当一名文娱记者,这样看电影不仅成了工作上的便利,更重要的是,记者非坐班制的职业特性,让她不至于错过心仪的电影放映活动。
研二是小安看电影看得最猛的一年,这一年她自封为“京城看片活地图”。因为功课不多,她拥有了大量的自由时间,几乎跑遍了京城大大小小的艺术片放映场所,除了最常跑的百老汇电影中心和中国电影资料馆,法国文化中心、798尤伦斯等“有文艺片放的地儿”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在百老汇电影中心办理了会员卡,仅三四个月,她就花掉了两张千元卡。
当然她也会去一些更小的民间放映场所,这些放映场地多隐藏在某个酒店、文化餐吧或文艺书店里,常支持纪录片放映。不过,除了碰到少数大名鼎鼎的纪录片如张经纬的《音乐人生》,小安不会特地去赴一场纪录片,因为“纪录片质量参差不齐,我更愿意把有限的时间用在看那些总也看不完的好电影上面”。
艺术影院泡久了,小安每次都会遇到一些熟面孔。电影院就像一个亲切的契约之地,散场以后,她们会彼此打招呼,不光聊一聊刚结束的电影,也会问问对方最近都在忙什么、最近看了些什么好片子。这些艺术影院的常客职业各异,不过最多的还是高校里学电影的学生、圈子里的电影策划人、编剧和长期泡在艺术影院里的影迷。
法国文化中心是小安常去的观影场所,虽然这个地方影厅“最多能容纳100人”,且放映中途常会出故障,但“片单一直非常好,既能看到新浪潮也能看到当代法国电影,主题性非常鲜明,甚至一度好过中国电影资料馆”。在这个不算豪华的影院里,她曾在黑暗中默默流泪,也曾笑得前俯后仰——比如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了讲述地域差异笑料的法国喜剧片《欢迎来东北》,让她知道了“当代法国电影居然可以如此幽默,并且是一种高级幽默”。
而中国电影资料馆的片单虽然让小安觉得“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系列感不强”,但她也理解排片人员的安排。“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照顾主流观众,这些年好不容易艺术片的市场做起来了,培养起了一批愿意在主流院线之外多看电影的观众——哪怕是初级的影迷群体,所以电影资料馆是非常可贵的存在。”
小安对电影怀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刚开始确实是初级影迷心态,单纯追求看片量,觉得我看的电影很多,有一种充实感,现在我越来越感觉到电影能给我一种归属感,如果说我的存在跟别人有一点点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因为电影这个东西。我坐在电影院里会有一种神圣感,觉得我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作为一个选择了以电影作为学业和事业的人,我觉得自己不仅是影迷,还有一种使命感。”
到现在为止,小安已经用完了四张百老汇电影中心的千元会员卡。“电影给我的是远离现实生活的东西,不会让人特别失望、焦虑、手足无措,它不是站在大地上的,是飘起来的。它制造一种美好,让你暂时远离那些乱七八糟的现实。”
一个电影活动策划人的心路'
在这张看片地图上,中国电影资料馆是最有人气的地方之一。
提到电影资料馆的艺术影院,就不得不提到这里的电影活动策划人“奇爱博士”。在网络上,这个ID在影迷群体中大名鼎鼎,在豆瓣网、时光网等聚众性网站上,电影资料馆的电影放映信息通常都由他发布。微博兴起后,他更成为了影迷中间的活跃分子。
“奇爱博士”本名沙丹,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硕士毕业以后,他留在了资料馆工作。沙丹被公众熟知的身份是电影资料馆影院的选片人和排片人,即他在微博上的简介“节目策划”,实际上,“节目策划”只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毋庸置疑的是,由于自己本身是一个纯正的影迷,他对这份工作投注了最大的热情。
在网络上,沙丹几乎以一个人的力量,担当了资料馆电影活动的宣传者,而这本来不在他的必要工作范畴之内。他笑称这是“瞎折腾”,但他的成就感在于,发布在聚众性网站上的信息“把文艺青年男女们集合起来了”,微博兴起之后,信息更是以口口相传的形式,“让压根不知道资料馆的人知道北京还有这么个地方”。 作为国家事业单位,资料馆电影放映的性质跟百老汇电影中心不同,属于学术性和公益性放映。作为电影国库,资料馆现在仅华语电影就存有两万多部,“这就意味着一天放一部的话,现有的影片都能放五六十年不重样的,更不要说每年还有几百部新的影片补充进来”。此外,资料馆的票价很低,一般西片是20元,国片10元,还有很多电影甚至是免费观看,“去年的侯孝贤影展就是免费的”。
对于日常的放映活动,他和其他工作人员对成本核算“不是特别在意”,因为国家负担了大量的人员、财力和物力。整个资料馆有7个电影放映厅,但用于公众放映的仅有两三个,“有时只来50个人,也是用大厅。水电暖消耗下来,每一场成本都在1500元左右。10元钱一张票,来了50人,根本不可能收回成本,更别说赚钱了。但由于在体制内工作,这些支出有时候我们就忽略了”。 在沙丹看来,电影资料馆的事业体制既是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劣势。
“我们的劣势主要在于服务水平。”沙丹想,如果按照百老汇的运作模式,三个影厅可以做得“非常活泼有生气”,但是电影资料馆目前吸引观众的主要是电影本身和影院硬件条件。“有没有舒服的休息区?有没有免费借阅的DVD?有没有三五人聚会的环境?目前资料馆这方面差距还很大。”
沙丹明白,观众到资料馆看电影是一种很朴素、很纯粹的行为,他们并没有对影院提出多高的要求。但作为工作人员,当看到下着雪的冬天里观众在户外排着队等候购票,他总感觉抱歉,“我们做得不够好,能不能让影迷不受那么多劳苦就能看到想看的电影?”
去年资料馆一共放映了200多场电影,上座率达到90%以上的有50场左右,有时候,全场600个座位的票一个小时就能卖完。拿去年12月份来说,一共放映了10场电影,其中5场爆满。他坦言,从资料馆工作人员的角度考虑,人越少意味着他们的工作越轻松,“卖票的人不会那么累,场子里大家也不会因为抢座而争吵,出现安全隐患”。但是,他依然期待电影的满场,“这样的局面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鼓励”。
从事排片工作这几年,沙丹对影片卖座程度的前瞻性越来越强了,这也是他的策划思路所在。有时资料馆的片单会遭遇一些高级影迷吐槽“片子太主流了”,但他始终认为,“艺术电影放映不是一件完全阳春白雪的事情”,电影资料馆首先是大众的电影资料馆,并不只是为一小撮文艺分子和研究者服务,更有把多元电影文化普及给大众的使命。
这份工作并不简单。做电影活动策划,尤其是做专业电影人的回顾展,是一件特别累的事,版权和片源是最大障碍,“为什么杨德昌的电影做不起来?据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放映一场的版权授权费用就要五六千美金,加上宣传费用、人员费用、水电费用和押片费用,放映一场的成本大约在五万块钱左右,对于资料馆来说,如果一张票不卖到100块钱的话,是无法回本的,但是这么高的票价观众肯定不答应,毕竟他们对电影活动组织策划的复杂性是不了解的”。
不过他总会尽自己的努力去促成每一次排片策划的实现,并期待每一次的热烈反响。他还向本刊透露,为更好地为观众服务,电影资料馆马上就要开周末场了。电影满场给沙丹带来的好处无非是赚钱与赔钱的影片达到一个平衡,“这样单位领导就可以'纵容'排片了。在这种体制之下,我是以纯粹的心态去做这件事,也从中得到快乐”。
一个艺术影院经理的喜与忧'
位于东直门附近的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是这张看片地图上的一个地标性存在。作为北京唯一一家商业化运作的艺术影院,它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富伟建是百老汇电影中心的一位影院经理。他了解这家影院的优势,“经常会举办一些国际影展和一些小众影片的展映,以及影片的交流会、导演的见面会。效果最好还是各个国家的影展,这是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
“2012年我们差不多举办了13个影展,平均每个月都会有一个影展,包括巴西、法国、朝鲜、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影展。影展的上座率普遍比较高,最少的场次也会在80%左右,像法国影展、欧盟影展和英国影展,上座率是最高的,基本上场场爆满。”
《到阜阳六百里》和《碧罗雪山》,是百老汇电影中心去年放得最好的两部小众电影,也是去年放映场次最多的影片。“《到阜阳六百里》去年全年总共放映了24场,《碧罗雪山》是17场,这些影片一星期一场或两场,票房基本都在两三万左右。”富伟建回忆说。
除了艺术片,百老汇电影中心也会同步上映进口大片和国内的一线大片(恶搞型的片子除外),以及品质相对上乘的中小成本影片。“基于我们的定位,对于能够公映的艺术影片我们肯定会多排,会调整一下跟商业片的比重。比如无声电影《艺术家》在普通院线场次会少一些,我们这里相对来说会多一些。”跟普通影院不一样,百老汇的艺术片往往比商业片票房高得多,这一点让富伟建很骄傲。
不过,由于影院放映的都是通过广电总局审查的“龙标”电影,片源成了百老汇电影中心在排片上的一大困难。“像国外一些优秀的艺术片我们现在还是拿不到手里的。”
百老汇电影中心的老板江志强认为,这家影院存在的意义远远大过它能带来的利润。但负责影院商业运营的富伟建对营业额比较在意。“从2009年12月开业,到2011年上半年,这一年多时间我们的营业额是负数,到了2011年下半年以后,我们才出现了能收支平衡的情况,到2012年基本上能达到微利状态,2013年我们的目标是逐年递增。”
“从商业角度来说,我们希望它能够盈利。因为我们既然开了这样一家艺术影院,希望不光能有一个地方看艺术电影,如果能盈利的话,会给更多艺术影院投资者带来信心。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专业人士来切磋这方面。更多影院建设起来,观众选择的余地会更多一些。”富伟建说。
富伟建还有一个小小的遗憾,那就是百老汇电影中心“地理位置不大好找”,但他也很欣慰,即使交通不是非常便利,依然有越来越多的影迷习惯了来百老汇看片,“到今年年初,持会员卡的观众已经过万了”。 一个电影餐吧老板的经营之道'
除了艺术影院,一些民间经营的艺术片放映空间也是生机勃勃的所在,多依托酒吧、餐厅、书店、画廊等商户存在,但有些是为商业添彩,有些则是依托商业的支持而生存下来。影像放映的类型也十分多元化,有的是国产老电影,有的偏重国外经典影片,有的偏剧情片,有的偏纪录片,还有的偏实验性。据统计,北京至少有20个以上的民间放映场所,而猜火车电影餐厅是其中颇有特色的一家。
“猜火车”位于国子监南侧的方家胡同。方家胡同有个别称为“胡同里的798”,因为其中的文化创意街坊而出名。“猜火车”就在这条街坊里,在它的周围,还有一个小剧场,一些酒吧餐馆和一个宾馆,构成了一条别开洞天的文艺休闲生活地带。
猜火车电影餐厅的主人名叫贺中,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老贺”。最开始,老贺在望京开了间半地下室的猜火车酒吧,在酒吧里举办了个与朋友畅聊的文化沙龙。这里成了北京较早做独立电影放映的地方,电影是文化沙龙的通道,“因为影像是最直接、最给力的媒介”。当时,除了影像活动之外,音乐和诗歌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
2009年,“猜火车”搬到了方家胡同,酒吧也变成了餐厅,因为老贺认识到,餐厅比酒吧盈利能力要强。空间变化以后,做活动的时间压缩为一周一次,主要变成了电影放映,“因为一年好片子挺多的,放不过来,其他活动就做不过来了”。
很多投资人都有做文化餐厅、文化酒吧的想法,但是根据老贺的观察,真正做成功的并不多,经营时间大多不长,能坚持一年以上已属不易,“没有一个可行性的商业模式,靠热情,靠兴趣,靠一点理想主义,能坚持多久?”
经过实践,老贺摸索到了一个可持续之道,即把活动区和餐饮区分开,各自经营。“活动不参与任何盈利,但这个公益的时间缩短,每周一次,其他时间正常营业,按正常餐饮经营模式走。我如果靠活动来招揽人消费,肯定餐饮做不好,活动也做不好,事情的性质也变了。很多投资人失败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来参加活动的人目的很明确,就是来看电影的,肯定不会喝酒消费什么的,把两个混淆在一起肯定会赔钱。”
老贺对中国独立纪录片有着持续的热情。“从1990年到现在,估计有800部成型的片子拍摄出来,这是一个挺大的数字,绝大多数都是公众没有看过的,如果这部分片子都可以在艺术影院放的话,养活两三个影院是没问题的,只能放一部分擦边球的片子,对生存有难度。”老贺坚信,如果影院真能放开的话,纪录片是能创造票房的,“有些纪录片很好看,也有趣味性,像《铁西区》这样的片子,我觉得未必没有人看,可惜这些片子都没能在市场上检验过”。
但也正因为艺术影院的局限性,给民间放映机构提供了很大的空间。2012年“猜火车”大约放了40多部片子,除了在圈子里有一定影响力、在国外影展有所斩获的独立电影以外,有四分之一都是年轻人主动送过来的片子,这些片子从未和公众见过面,在“猜火车”首映。去年“猜火车”还做了一次第六代导演张元的早期作品展映,包括《儿子》、《北京杂种》、《东宫西宫》等无法公映的电影都得以在这次展映中跟观众见面,导演还亲自过来做交流,场面火爆。
老贺的电影餐厅目前平稳发展,餐厅的盈利为活动的运转提供了经费支持,而活动的有声有色开展又为餐厅打造了商业价值,不久的将来他有开分店的计划,他还计划做“第三届新青年影像年度展”,不亦乐乎。
你会出现在哪里?'
同为文艺青年,身在北京,你最常出现在哪个看片地点?主导的因素大致是电影本身的吸引度、地理位置、硬件条件和票价。
在北京电影学院就读研究生的小康每天泡在学校里看片看得“忙死了”,因为电影学院的标准放映厅每周都会有学术性的电影放映,而且不少片子是独此一家,例如徐皓峰的新片《箭士柳白猿》还未发行,她在电影学院放映厅已经可以提前尝鲜,这是作为电影学院师生的特权。
一家出版社的电影书编辑周先生在繁忙的编稿之余,最爱去百老汇电影中心看片,哪怕有时候需要“拖着快散架的身体,踏上赴电影的漫漫征途”。吸引他的是百老汇的片单,以及那里的时尚优雅环境。在等待电影开场的时间里,他常常会靠在二楼图书区的沙发上,取一本他钟爱的电影书打发时间。
作为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忠实粉丝,小喻干脆租房住在了电影资料馆边上。作为文娱记者的她,常常宅在家里写稿直到傍晚时分,然后关上电脑出门。不消几分钟,她就可以走到资料馆旁边的小馆子“没名儿生煎”,享受完价廉物美的晚餐,便走进资料馆艺术影院等待电影开场。她从不觉得那些建国前的国产黑白老电影有何乏味之处,反而被那种生动活泼的影像深深吸引。
【特色看片场所推荐】
法国文化中心
北京的一些外国驻华使馆、文化中心常会有电影展映活动,法国文化中心是活动最具吸引力的一处,因为法国艺术电影享誉世界。文化中心坐落于商业繁华、使馆聚集的朝阳区。一年一度的“中法文化之春”是中心的重要文化盛会,期间会有优秀的当代法国电影展映,法国影人代表团也会亲临现场交流。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位于798艺术区的尤伦斯常年举办各类展览、沙龙,艺术影院是其组成部分之一。这里会定期放映一些国内的独立电影,同时组织国际电影交流项目和艺术家交流活动。该影院全年放映200多场,但只有一个放映厅,最多容纳139人。尤伦斯资金来源主要是尤伦斯夫妇的赞助,所有项目均免费或低价向公众开放,商业收入微薄。
金鸡百花影城“老电影沙龙”
每周日上午10:00 ,在位于和平东桥的金鸡百花影城会举办“老电影沙龙”活动,放映一部国内外老电影。怀旧性和低廉票价(仅为10元)是这个沙龙的特点。片单规律性不明显,比如2012年7月放映的是《开天辟地》、《昨天》、《夜半歌声》、《花样年华》和《追捕》。这个沙龙形成了一个小圈子的联谊会,偶尔会举办户外活动。
剧角映画私人观影室
剧角映画实际上是一家新锐的电影营销公司,这个团队十分年轻,有不容小觑的创造力。剧角私人观影室创建于2012年3月,这个观影室虽小,每次只能容纳20人,但居然可以实现3D/IMAX效果,座椅可坐可躺,舒适度很高。创办至今已与凤凰娱乐、豆瓣小站等成功合作举办了30余场免费观影活动。王千源曾带着他主演的《钢的琴》来到这里与影迷交流。
文津“清影放映”
“清影放映”是由清华大学清影工作室发起,主要放映场所在清华大学附近的文津酒店内。“清影放映”的可贵性在于有专用资金支持人文性纪录片拍摄,并提供放映和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将那些难以进入商业院线的优质纪录片、学生作品和独立作品,带到观众的眼前。
这个词特指人对电影所产生的独特迷恋,这种“迷恋”比普通的影迷、电影爱好者所能产生的对电影的感情更深。
借用苏珊·桑塔格的描述:“这种迷恋不仅仅是喜欢,而是一种电影的审美品位,建立在大量观看和重温电影辉煌历史的基础之上。”
后来,国内电影研究者为以这种方式爱电影的人起了个名字:“迷影人”或“影痴”。
文化之都的北京是“迷影人”的乐园。他们自然也光顾商业院线最新上映的大片,但商业电影远远无法满足他们的看片需求,隐藏在这个城市各个角落的大大小小的艺术片放映场所,则成了他们愿意日日泡在其中的惬意之地。
看电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对于他们而言,观影行为是具有神圣感的,他们觉得,如果在电影院看电影是在吻一个姑娘,那么在家里看盗版碟则充其量是吻一个姑娘的照片。他们相信,在公共空间,集体观影这件行为会发生奇妙的光合作用。
正如张宏森所说:“在黑暗的空间,我希望和银幕光亮同时渗透出来的生命光芒产生光合作用,一部电影真正的完成是在观众的光合作用中完成的。”
在这个以艺术电影为核心的网络里,无论是看电影的人,还是放电影的人,他们都对电影本身有着虔诚的态度。
一个高级影迷的观影生活'
学电影出身的小安是一个铁杆影迷,她毕业后在北京一家电影公司就职。虽然工作跟电影相关,但她依然会遗憾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耽误了她看电影的时间。
由于本身是电影从业者,所以小安能看到大量院线电影的首映场和提前场。“但是说实在话,院线电影的好片率并不是太高,有很多片子别人不请我去看我也不会去看,一个真正的影迷还是要在院线电影之外寻找看电影的机会。看电影的钱我基本上不会省下来,这部分钱我基本上都花在非院线电影上了。”
很多个周六日,她会一天看五场电影,从早上9点钟一直看到晚上7点半那场,“达到了一天在影院的极限”。每次走出影院的时候,她会感觉到“非常非常幸福”。但是,这样酣畅看电影的时光比读研时少得多了。“研二我一年能看700多部电影,工作以后就算尽力维持,也只能达到300部的量。”小安有时会特别向往去当一名文娱记者,这样看电影不仅成了工作上的便利,更重要的是,记者非坐班制的职业特性,让她不至于错过心仪的电影放映活动。
研二是小安看电影看得最猛的一年,这一年她自封为“京城看片活地图”。因为功课不多,她拥有了大量的自由时间,几乎跑遍了京城大大小小的艺术片放映场所,除了最常跑的百老汇电影中心和中国电影资料馆,法国文化中心、798尤伦斯等“有文艺片放的地儿”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在百老汇电影中心办理了会员卡,仅三四个月,她就花掉了两张千元卡。
当然她也会去一些更小的民间放映场所,这些放映场地多隐藏在某个酒店、文化餐吧或文艺书店里,常支持纪录片放映。不过,除了碰到少数大名鼎鼎的纪录片如张经纬的《音乐人生》,小安不会特地去赴一场纪录片,因为“纪录片质量参差不齐,我更愿意把有限的时间用在看那些总也看不完的好电影上面”。
艺术影院泡久了,小安每次都会遇到一些熟面孔。电影院就像一个亲切的契约之地,散场以后,她们会彼此打招呼,不光聊一聊刚结束的电影,也会问问对方最近都在忙什么、最近看了些什么好片子。这些艺术影院的常客职业各异,不过最多的还是高校里学电影的学生、圈子里的电影策划人、编剧和长期泡在艺术影院里的影迷。
法国文化中心是小安常去的观影场所,虽然这个地方影厅“最多能容纳100人”,且放映中途常会出故障,但“片单一直非常好,既能看到新浪潮也能看到当代法国电影,主题性非常鲜明,甚至一度好过中国电影资料馆”。在这个不算豪华的影院里,她曾在黑暗中默默流泪,也曾笑得前俯后仰——比如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了讲述地域差异笑料的法国喜剧片《欢迎来东北》,让她知道了“当代法国电影居然可以如此幽默,并且是一种高级幽默”。
而中国电影资料馆的片单虽然让小安觉得“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系列感不强”,但她也理解排片人员的安排。“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照顾主流观众,这些年好不容易艺术片的市场做起来了,培养起了一批愿意在主流院线之外多看电影的观众——哪怕是初级的影迷群体,所以电影资料馆是非常可贵的存在。”
小安对电影怀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刚开始确实是初级影迷心态,单纯追求看片量,觉得我看的电影很多,有一种充实感,现在我越来越感觉到电影能给我一种归属感,如果说我的存在跟别人有一点点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因为电影这个东西。我坐在电影院里会有一种神圣感,觉得我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作为一个选择了以电影作为学业和事业的人,我觉得自己不仅是影迷,还有一种使命感。”
到现在为止,小安已经用完了四张百老汇电影中心的千元会员卡。“电影给我的是远离现实生活的东西,不会让人特别失望、焦虑、手足无措,它不是站在大地上的,是飘起来的。它制造一种美好,让你暂时远离那些乱七八糟的现实。”
一个电影活动策划人的心路'
在这张看片地图上,中国电影资料馆是最有人气的地方之一。
提到电影资料馆的艺术影院,就不得不提到这里的电影活动策划人“奇爱博士”。在网络上,这个ID在影迷群体中大名鼎鼎,在豆瓣网、时光网等聚众性网站上,电影资料馆的电影放映信息通常都由他发布。微博兴起后,他更成为了影迷中间的活跃分子。
“奇爱博士”本名沙丹,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硕士毕业以后,他留在了资料馆工作。沙丹被公众熟知的身份是电影资料馆影院的选片人和排片人,即他在微博上的简介“节目策划”,实际上,“节目策划”只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毋庸置疑的是,由于自己本身是一个纯正的影迷,他对这份工作投注了最大的热情。
在网络上,沙丹几乎以一个人的力量,担当了资料馆电影活动的宣传者,而这本来不在他的必要工作范畴之内。他笑称这是“瞎折腾”,但他的成就感在于,发布在聚众性网站上的信息“把文艺青年男女们集合起来了”,微博兴起之后,信息更是以口口相传的形式,“让压根不知道资料馆的人知道北京还有这么个地方”。 作为国家事业单位,资料馆电影放映的性质跟百老汇电影中心不同,属于学术性和公益性放映。作为电影国库,资料馆现在仅华语电影就存有两万多部,“这就意味着一天放一部的话,现有的影片都能放五六十年不重样的,更不要说每年还有几百部新的影片补充进来”。此外,资料馆的票价很低,一般西片是20元,国片10元,还有很多电影甚至是免费观看,“去年的侯孝贤影展就是免费的”。
对于日常的放映活动,他和其他工作人员对成本核算“不是特别在意”,因为国家负担了大量的人员、财力和物力。整个资料馆有7个电影放映厅,但用于公众放映的仅有两三个,“有时只来50个人,也是用大厅。水电暖消耗下来,每一场成本都在1500元左右。10元钱一张票,来了50人,根本不可能收回成本,更别说赚钱了。但由于在体制内工作,这些支出有时候我们就忽略了”。 在沙丹看来,电影资料馆的事业体制既是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劣势。
“我们的劣势主要在于服务水平。”沙丹想,如果按照百老汇的运作模式,三个影厅可以做得“非常活泼有生气”,但是电影资料馆目前吸引观众的主要是电影本身和影院硬件条件。“有没有舒服的休息区?有没有免费借阅的DVD?有没有三五人聚会的环境?目前资料馆这方面差距还很大。”
沙丹明白,观众到资料馆看电影是一种很朴素、很纯粹的行为,他们并没有对影院提出多高的要求。但作为工作人员,当看到下着雪的冬天里观众在户外排着队等候购票,他总感觉抱歉,“我们做得不够好,能不能让影迷不受那么多劳苦就能看到想看的电影?”
去年资料馆一共放映了200多场电影,上座率达到90%以上的有50场左右,有时候,全场600个座位的票一个小时就能卖完。拿去年12月份来说,一共放映了10场电影,其中5场爆满。他坦言,从资料馆工作人员的角度考虑,人越少意味着他们的工作越轻松,“卖票的人不会那么累,场子里大家也不会因为抢座而争吵,出现安全隐患”。但是,他依然期待电影的满场,“这样的局面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鼓励”。
从事排片工作这几年,沙丹对影片卖座程度的前瞻性越来越强了,这也是他的策划思路所在。有时资料馆的片单会遭遇一些高级影迷吐槽“片子太主流了”,但他始终认为,“艺术电影放映不是一件完全阳春白雪的事情”,电影资料馆首先是大众的电影资料馆,并不只是为一小撮文艺分子和研究者服务,更有把多元电影文化普及给大众的使命。
这份工作并不简单。做电影活动策划,尤其是做专业电影人的回顾展,是一件特别累的事,版权和片源是最大障碍,“为什么杨德昌的电影做不起来?据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放映一场的版权授权费用就要五六千美金,加上宣传费用、人员费用、水电费用和押片费用,放映一场的成本大约在五万块钱左右,对于资料馆来说,如果一张票不卖到100块钱的话,是无法回本的,但是这么高的票价观众肯定不答应,毕竟他们对电影活动组织策划的复杂性是不了解的”。
不过他总会尽自己的努力去促成每一次排片策划的实现,并期待每一次的热烈反响。他还向本刊透露,为更好地为观众服务,电影资料馆马上就要开周末场了。电影满场给沙丹带来的好处无非是赚钱与赔钱的影片达到一个平衡,“这样单位领导就可以'纵容'排片了。在这种体制之下,我是以纯粹的心态去做这件事,也从中得到快乐”。
一个艺术影院经理的喜与忧'
位于东直门附近的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是这张看片地图上的一个地标性存在。作为北京唯一一家商业化运作的艺术影院,它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富伟建是百老汇电影中心的一位影院经理。他了解这家影院的优势,“经常会举办一些国际影展和一些小众影片的展映,以及影片的交流会、导演的见面会。效果最好还是各个国家的影展,这是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
“2012年我们差不多举办了13个影展,平均每个月都会有一个影展,包括巴西、法国、朝鲜、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影展。影展的上座率普遍比较高,最少的场次也会在80%左右,像法国影展、欧盟影展和英国影展,上座率是最高的,基本上场场爆满。”
《到阜阳六百里》和《碧罗雪山》,是百老汇电影中心去年放得最好的两部小众电影,也是去年放映场次最多的影片。“《到阜阳六百里》去年全年总共放映了24场,《碧罗雪山》是17场,这些影片一星期一场或两场,票房基本都在两三万左右。”富伟建回忆说。
除了艺术片,百老汇电影中心也会同步上映进口大片和国内的一线大片(恶搞型的片子除外),以及品质相对上乘的中小成本影片。“基于我们的定位,对于能够公映的艺术影片我们肯定会多排,会调整一下跟商业片的比重。比如无声电影《艺术家》在普通院线场次会少一些,我们这里相对来说会多一些。”跟普通影院不一样,百老汇的艺术片往往比商业片票房高得多,这一点让富伟建很骄傲。
不过,由于影院放映的都是通过广电总局审查的“龙标”电影,片源成了百老汇电影中心在排片上的一大困难。“像国外一些优秀的艺术片我们现在还是拿不到手里的。”
百老汇电影中心的老板江志强认为,这家影院存在的意义远远大过它能带来的利润。但负责影院商业运营的富伟建对营业额比较在意。“从2009年12月开业,到2011年上半年,这一年多时间我们的营业额是负数,到了2011年下半年以后,我们才出现了能收支平衡的情况,到2012年基本上能达到微利状态,2013年我们的目标是逐年递增。”
“从商业角度来说,我们希望它能够盈利。因为我们既然开了这样一家艺术影院,希望不光能有一个地方看艺术电影,如果能盈利的话,会给更多艺术影院投资者带来信心。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专业人士来切磋这方面。更多影院建设起来,观众选择的余地会更多一些。”富伟建说。
富伟建还有一个小小的遗憾,那就是百老汇电影中心“地理位置不大好找”,但他也很欣慰,即使交通不是非常便利,依然有越来越多的影迷习惯了来百老汇看片,“到今年年初,持会员卡的观众已经过万了”。 一个电影餐吧老板的经营之道'
除了艺术影院,一些民间经营的艺术片放映空间也是生机勃勃的所在,多依托酒吧、餐厅、书店、画廊等商户存在,但有些是为商业添彩,有些则是依托商业的支持而生存下来。影像放映的类型也十分多元化,有的是国产老电影,有的偏重国外经典影片,有的偏剧情片,有的偏纪录片,还有的偏实验性。据统计,北京至少有20个以上的民间放映场所,而猜火车电影餐厅是其中颇有特色的一家。
“猜火车”位于国子监南侧的方家胡同。方家胡同有个别称为“胡同里的798”,因为其中的文化创意街坊而出名。“猜火车”就在这条街坊里,在它的周围,还有一个小剧场,一些酒吧餐馆和一个宾馆,构成了一条别开洞天的文艺休闲生活地带。
猜火车电影餐厅的主人名叫贺中,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老贺”。最开始,老贺在望京开了间半地下室的猜火车酒吧,在酒吧里举办了个与朋友畅聊的文化沙龙。这里成了北京较早做独立电影放映的地方,电影是文化沙龙的通道,“因为影像是最直接、最给力的媒介”。当时,除了影像活动之外,音乐和诗歌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
2009年,“猜火车”搬到了方家胡同,酒吧也变成了餐厅,因为老贺认识到,餐厅比酒吧盈利能力要强。空间变化以后,做活动的时间压缩为一周一次,主要变成了电影放映,“因为一年好片子挺多的,放不过来,其他活动就做不过来了”。
很多投资人都有做文化餐厅、文化酒吧的想法,但是根据老贺的观察,真正做成功的并不多,经营时间大多不长,能坚持一年以上已属不易,“没有一个可行性的商业模式,靠热情,靠兴趣,靠一点理想主义,能坚持多久?”
经过实践,老贺摸索到了一个可持续之道,即把活动区和餐饮区分开,各自经营。“活动不参与任何盈利,但这个公益的时间缩短,每周一次,其他时间正常营业,按正常餐饮经营模式走。我如果靠活动来招揽人消费,肯定餐饮做不好,活动也做不好,事情的性质也变了。很多投资人失败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来参加活动的人目的很明确,就是来看电影的,肯定不会喝酒消费什么的,把两个混淆在一起肯定会赔钱。”
老贺对中国独立纪录片有着持续的热情。“从1990年到现在,估计有800部成型的片子拍摄出来,这是一个挺大的数字,绝大多数都是公众没有看过的,如果这部分片子都可以在艺术影院放的话,养活两三个影院是没问题的,只能放一部分擦边球的片子,对生存有难度。”老贺坚信,如果影院真能放开的话,纪录片是能创造票房的,“有些纪录片很好看,也有趣味性,像《铁西区》这样的片子,我觉得未必没有人看,可惜这些片子都没能在市场上检验过”。
但也正因为艺术影院的局限性,给民间放映机构提供了很大的空间。2012年“猜火车”大约放了40多部片子,除了在圈子里有一定影响力、在国外影展有所斩获的独立电影以外,有四分之一都是年轻人主动送过来的片子,这些片子从未和公众见过面,在“猜火车”首映。去年“猜火车”还做了一次第六代导演张元的早期作品展映,包括《儿子》、《北京杂种》、《东宫西宫》等无法公映的电影都得以在这次展映中跟观众见面,导演还亲自过来做交流,场面火爆。
老贺的电影餐厅目前平稳发展,餐厅的盈利为活动的运转提供了经费支持,而活动的有声有色开展又为餐厅打造了商业价值,不久的将来他有开分店的计划,他还计划做“第三届新青年影像年度展”,不亦乐乎。
你会出现在哪里?'
同为文艺青年,身在北京,你最常出现在哪个看片地点?主导的因素大致是电影本身的吸引度、地理位置、硬件条件和票价。
在北京电影学院就读研究生的小康每天泡在学校里看片看得“忙死了”,因为电影学院的标准放映厅每周都会有学术性的电影放映,而且不少片子是独此一家,例如徐皓峰的新片《箭士柳白猿》还未发行,她在电影学院放映厅已经可以提前尝鲜,这是作为电影学院师生的特权。
一家出版社的电影书编辑周先生在繁忙的编稿之余,最爱去百老汇电影中心看片,哪怕有时候需要“拖着快散架的身体,踏上赴电影的漫漫征途”。吸引他的是百老汇的片单,以及那里的时尚优雅环境。在等待电影开场的时间里,他常常会靠在二楼图书区的沙发上,取一本他钟爱的电影书打发时间。
作为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忠实粉丝,小喻干脆租房住在了电影资料馆边上。作为文娱记者的她,常常宅在家里写稿直到傍晚时分,然后关上电脑出门。不消几分钟,她就可以走到资料馆旁边的小馆子“没名儿生煎”,享受完价廉物美的晚餐,便走进资料馆艺术影院等待电影开场。她从不觉得那些建国前的国产黑白老电影有何乏味之处,反而被那种生动活泼的影像深深吸引。
【特色看片场所推荐】
法国文化中心
北京的一些外国驻华使馆、文化中心常会有电影展映活动,法国文化中心是活动最具吸引力的一处,因为法国艺术电影享誉世界。文化中心坐落于商业繁华、使馆聚集的朝阳区。一年一度的“中法文化之春”是中心的重要文化盛会,期间会有优秀的当代法国电影展映,法国影人代表团也会亲临现场交流。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位于798艺术区的尤伦斯常年举办各类展览、沙龙,艺术影院是其组成部分之一。这里会定期放映一些国内的独立电影,同时组织国际电影交流项目和艺术家交流活动。该影院全年放映200多场,但只有一个放映厅,最多容纳139人。尤伦斯资金来源主要是尤伦斯夫妇的赞助,所有项目均免费或低价向公众开放,商业收入微薄。
金鸡百花影城“老电影沙龙”
每周日上午10:00 ,在位于和平东桥的金鸡百花影城会举办“老电影沙龙”活动,放映一部国内外老电影。怀旧性和低廉票价(仅为10元)是这个沙龙的特点。片单规律性不明显,比如2012年7月放映的是《开天辟地》、《昨天》、《夜半歌声》、《花样年华》和《追捕》。这个沙龙形成了一个小圈子的联谊会,偶尔会举办户外活动。
剧角映画私人观影室
剧角映画实际上是一家新锐的电影营销公司,这个团队十分年轻,有不容小觑的创造力。剧角私人观影室创建于2012年3月,这个观影室虽小,每次只能容纳20人,但居然可以实现3D/IMAX效果,座椅可坐可躺,舒适度很高。创办至今已与凤凰娱乐、豆瓣小站等成功合作举办了30余场免费观影活动。王千源曾带着他主演的《钢的琴》来到这里与影迷交流。
文津“清影放映”
“清影放映”是由清华大学清影工作室发起,主要放映场所在清华大学附近的文津酒店内。“清影放映”的可贵性在于有专用资金支持人文性纪录片拍摄,并提供放映和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将那些难以进入商业院线的优质纪录片、学生作品和独立作品,带到观众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