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杰的诗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fount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边
  白天都走不过的荒原
  何必到长夜里去摸索
  如果梦想都已死去
  还拿什么献给春天
  无论寒风将吹多久
  阳光也终会出现
  再回首,寂静中
  企盼的依然是飞雪
  雪花落过
  新年和你,便已来临
  沉默年代的歌
  昨日的喧嚣已然褪去,
  今日彷徨依旧。
  幸福总是喜忧参半,
  下一刻,是喜悦还是悲伤?
  没有住所,就意味着流浪;
  离开故土,便注定风雨飘摇。
  孤独是无边的美景,
  可惜未曾能够分享。
  明天期待与我们相见,
  或是长眠不起,或是继续歌唱……
  无须想象,也没有时间想象,
  郊外花草芬芳。
  太阳走到尽头,
  车站汽笛声正响。
  火車驶过黄昏,
  向着金色的远方。
  当幸福不再沉默,
  希望也不在田野上游荡。
  何时归来
  清晨的阳光
  散落在宁静而遥远的山岗
  我转身眺望
  熟悉又陌生的家乡
  温柔的土地
  你着实让我眷恋、浮想
  而今日
  我将出门远去
  再难归来
  将我挽留吧
  将我挽留吧
  我不能只留下背影
  陪伴寂寞的合欢
  岁月又不曾允许
  我的半点拖沓
  那就说再见吧,说再见吧
  我的口中却始终难以说出我爱你
  那就说再见吧
  我知道幸福不是永远的等待
  我终将追随它的步伐
  成长不是那般一帆风顺
  就为我送别吧
  请不要让我带走你们的牵挂
  就像离巢的雨燕
  不带走故乡的一树一花
  (责任编辑:游离)
其他文献
在江南,小寒,  像一头狮子蹲在冬天的城墙下,  它的爪子轻轻拨拉一下墙根,  瞬间,寒冷的翅膀,  和候鸟一起飞向南方。  一路上,它抖落雨雪和北风,  让村庄里的炊烟贴着屋脊消失,  祖母家的炭炉燃得正旺,  厨房里荡漾着温黄酒的甜香。  而雪花像初恋,  伸出洁白的双臂,  輕轻拥抱你,  拥抱树木、湖泊和大地,  如爱情一样不设防。
期刊
时间跨过千禧年,生活似乎撕成了两截,一切大约有了新的开始。  这一年,我21岁,在甓湖镇的新民钢瓶厂工作已有三年。  中元节的晌午,天空密布着乌云,像午后贪睡的杂交狗。整条心香街像罩在了蒸笼里。大地燠热,喘着粗气。热气渐次从地面蒸腾起来,聚在了一块,贴在人身上,连汗毛都快喘不过气了。  连续忙了两个日夜,父亲的丧事终于忙定。  堂屋里设了灵堂,朱红色雕花木盒里装着父亲的骨灰,像传家宝似的,郑重其事
期刊
一  他们漫无目的地在铁轨上晃荡,云朵还能感觉到烟的刺激性气味。尼古丁像一群非法移民,带着浑身的苦涩,滞留在每一根鼻毛上。当年祖父书桌上的石楠烟斗,云朵好奇,叼着装模作样吸一口,满嘴都是呛人的异味。她赶紧跑进厕所,衔住龙头不断往口里灌水,这股味道赖着不走,还多出一股余氯的工业气息。她不由得想起祖父,祖父经常开一个玩笑,说,云朵,你的耳朵是猪八戒的耳朵。直到今天,云朵都觉得自己的耳朵总是呼扇呼扇,肥
期刊
良渚,美丽的水中之洲。  初识良渚,应该是二十多年前的事,那时良渚文化博物馆刚刚建成不久,与文联和作协的同事一起去参观,看着那些雕琢精美的玉器,磨制的石器和陶器,以及博物馆外那大片待发掘遗址的封土,总有一种按捺不住的自豪油然而生:看哪!这就是我们的先人生活过的土地,这就是我们祖先创造出的灿烂文化!  2019年7月,当我看到“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新闻,那一刻,我愈发为良渚骄傲,为中华五
期刊
一  旧时城西西溪路一带,山坞连连,除“沿山十八坞”外,至西溪源头还有山坞二十余处。沿山十八坞坞内碧峰叠翠,溪水铮淙,茶山梅园,茂林修竹,古井山泉,名庵古刹,文人别业,名士墓茔,一曲溪流一曲烟,不仅秀色可餐,而且历史人文资源丰厚。  1、王家坞  从新凉亭西行里许便是王家坞,坞口原有一口名叫小方井的古井,井西有一溪涧,溪水淙然作声,其上架一石板小桥,常见村民跨桥而过。坞口西侧,有民国初期由陆慕周、
期刊
《未曾命名的世界》我写得比较轻松,半个月写完。本来可以更快些,但那会儿我正写硕士毕业论文,因此每天只写两个小时小说。论文和小说同天提笔,同天写完,字数也差不多。写完后我通读了一遍,觉得小说比论文要好,这可能是因为写作时间的改变。我之前早晚写小说,下午学专业,在那半个月正好掉了个个儿。结果论文写得像小说,小说写得像毕业论文。当然,我更愿意把这篇小说当作是自己的毕业论文,借以思考二十岁以后的时光。  
期刊
《西湖》杂志的编辑在“十一”前后发微信说要我找一个作家,然后我写他,他写我。我回好。挂掉微信,我想,找一个作家不难,我的通讯录里明明有一大堆作家,甚至我自己还被一些人说成作家,有一些显然是比我更像作家的作家,可是想来想去,我竟然一个作家都想不到了。  终于我想到狗子,想到狗子是因为能凑够字数,但他到底算不算作家呢?狗子的东西我是非常喜欢的,我想,像我这样喜欢的人可能也为数不少,但要说很多人都喜欢,
期刊
“〇八年夏末……”,小说是这样开始的。  以一个准确的年份来开篇,必然使得这个中篇更多地富有“写实”的品格。老实说,这并不讨巧。考虑到作者的年龄,他这样的青年写作者群体,被褒赏的方向,似乎总是在于“想象力”一路,评论者期待他们以青年奔突的血浇灌出一朵朵匪夷所思的花,以此,来矫正或者反击文学现场的平庸。于是,“三〇〇八年”之类的想象力,仿佛才具有了文学的“正当性”。那不仅仅是“想象力”爆棚的显明佐证
期刊
很多朋友,一旦写起来,你会发现你并不认识他/她,越是亲近的越是如此,于一爽就是这样。据说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认识你自己”,那么次难的我想就是认识你身边最亲近的人喽?道理可能同一:我们觉得无需“认识”,厮混着就是了,除非出现了问题,对自己来说就是病了或精神危机了,对朋友来说就是闹别扭甚至闹矛盾了。我跟于一爽一直没问题,脸红都没有过,这么一说,似乎又没那么亲近了。  我们都管于一爽叫小于。张弛说当年小
期刊
春天的爱情  允许舌头抽出枝条吧  让所有的欲言又止都颤抖起来  不要承诺什么,不要试图  延长花朵的生命,不要独自  躺在泥地里,给另一个人打电话  只需回应彼此的狂喜!  此刻群鸟起飞,而时间奔流  如身体内部的一场大雨  我们用双手绞拧着黑夜  直到星光滴落下来  大雪之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场大雪  几分钟、几天、或者  一辈子。像白色的利齿  紧紧咬住血肉——最深的疼痛  永远滋生于内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