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铺垫一个实验”保证了课堂的成功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r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季更替》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中的一课。本课编写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活动对地球公转及公转所引起的四季变化形成整体的、宏观的认识。
  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探究既是小学科学教学的目的又是主要的教学方式。本课是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的很好的一个课例,很适合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但相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课内容很抽象,要达到教学目标,着实不容易。
  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要上好这一课,关键点有两个:一是做好两个铺垫;二是做好一个实验。
  一、做好两个铺垫
  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这几个步骤。
  在引导学生猜想假设前,要做好第一个铺垫——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直射和斜射的概念。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地球公转轨道的半长轴为14,900万千米,半短轴为14,958万千米。其偏心率为0.0167%,这些数据说明地球公转轨道是高度接近于正圆形的一个椭圆。 对于全长94000万千米的地球公转轨道来说,这点偏心率完全可以忽略。也就是说,在探究昼夜更替的原因时,完全可以将地球公转轨道视为一个正圆。
  让学生理解直射和斜射概念的理解,十分很重要。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探究认识到:北半球夏季温度高是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冬季温度低是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如果不做这个铺垫,大部分学生一看到这个课题,立即会说那是因为夏天地球离太阳近,冬天地球离太阳远。其实,学生正好说反了。一般说来,离热东西越近越暖和,比如烤火。地球在冬天比夏天离太阳要近几百万千米,但是地球离太阳实在是太远了,差这么几百千米不算什么。真正的原因是,地球绕太阳一周需要一年的时间,夏天虽然地球离太阳稍远一点,但阳光是直射地球表面的,同样大小的地方得到的阳光多,天气就热。而冬天,阳光斜射地球表面,同样大小的地方得到的阳光很少,天气就冷。
  做了这个铺垫后,可以避免学生进入一个假设的误区:四季更替是因为地球距太阳远近不同而形成的。
  第二个铺垫是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角度保持不变。正因为这样,才有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变化,地球的四季就产生了。
  做好这两个铺垫,为整堂课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做好一个实验
  做好实验这个环节,是验证猜想假设,上好这堂课的关键。
  教材上设计的实验是一个学生持地球仪,一个学生持手电筒,持地球仪的学生绕着持手电筒的学生转。我认为,这样的设计很不严谨,以前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样设计,效果并不好。
  经过反复思考、尝试,我对课本上的实验做了如下改进。
  每个小组都提前做了一个圆形的纸盘,其边缘作为地球公转轨道。纸盘上每隔90度设定一个点,共设定四个点,作为春夏秋冬四季的节点。用激光手电筒代替了普通手电筒,这是因为普通手电筒光线太分散,很难观察照射在地球仪上的位置。让地球仪与手电筒保持在同一高度。每个小组准备好实验记录表,做好实验分工。
  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以后,实验正式开始了。一个学生负责让地球仪在纸盘边缘绕激光手电筒转动,转到四个节点时,负责记录的学生分别记下光线投射到地球仪上的位置。转过一周后,学生很清楚地发现: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春季和秋季,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学生结合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顺利地总结出了四季更替的原因。课上得十分成功。
  反思上课成功的原因,我认为就是做好了上述两个铺垫,一个实验。
  由此,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青岛版教材突破了传统的以学科知识点为中心和以讲授为主要形式的体系,将科学知识的学习较好地融入了精心设计的各类活动为中,以及重视科学探究、目标弹性化,背景和空间广阔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也体会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科书仅仅是个“学材”而已,教科书上也有需要动脑改进的地方,我们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作者单位:胶州市马店小学 山东】
其他文献
一、有效情境,启发阅读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作文教学中,最令教师头疼的莫过于学生对作文的厌倦、排斥,逼一点写一点,写的作文不是如挤牙膏般断断续续,就是千篇一律,毫无自己的构想,自己的语言,针对这一情形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一、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写作兴趣  在习作中,只有当习作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才会对其感兴趣,兴趣是学生习作的主要内驱力,让学生为趣而动(调查、访问、观察、查寻),为趣而写(日记、摘抄),加强练笔,形成积累。学生对自
在众多教育方法中,激励教育是近年提出并在小学教育中提倡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和理念,这种教育方式充满人文关怀的全新教育理念。有的小学现在正在实行这种教育方法。我所实习的小学就是一个典型。因此,我对我对所在小学的老师进行了深度访谈,来了解当前小学教育中激励教育的运用现状、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来做进一步的研究,完善激励教育,让老师合理的运用激励教育,从而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一、实践中的关键:解构激励教育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兴味盎然地提到在童年时代曾带给他无限趣味的百草园,那里有“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大自然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它的美随处可见,那些随处可见的美好事物带给了童年的鲁迅多姿多彩的“视觉熏陶”,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得天独厚的拥有了鲁迅先生的“百草园”。我结合孩子们的爱好,以《我的菜园》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绘画主题的活动,引导孩子们以多种丰富多彩
教学反思,就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得失,以期在后继的教学实践中予以改进。翻开伴随身边的厚厚的反思录,回首走过的足迹,发现自身的成长是与所撰写的反思几乎同步向前的。从稚嫩的课后小结,到刻板严肃的教学设计意图说明,再到让人忍俊不禁的自我欣赏式反思,我走过了的是一条曲折的反思之路。反思绝不仅仅是回顾或者是记录,它必须伴随着思考,然而思考什么、怎样思考,即如何让思考更有价值,是我十年反思历程后
语文学习是在“言语形式——言语内容——言语形式”的循环往复中涵养语言,丰富情感。越是细节末梢处,越发可见作者对生活真实的细致观察与准确把握。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提出了“文本细读”的口号,所谓“文本细读”就是立足于文本的充分阅读。“新批评”后期代表人物克林斯·布鲁克斯提出的“adequate reading”,即“充分阅读”,就是要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的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通过
小学生较单纯,心里想什么,嘴上会说出来,荣誉感容易被调动,也容易获得满足感;小学生也很犟,生气了就爱哭,老师不容易进入他们童年的世界,老师问了半天,他们就是不说,急死老师;小学生的眼里世界是魔幻的,春夏秋冬就是一个万花筒,课外读物就是一个神奇的城堡。在小学生心中老师应该是《哈利波特》中的一个个神通广大的魔法师。一个有三十年教龄的我,一直都在读这部“童话世界”,一直也在续写这部“童话世界”。我笔下的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而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轻松地引导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所创设的氛围中来,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使课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注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成为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现象  根据观察与体会,许多语文教师在运用提问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时,还存在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古典文化修养:通过对古代人创造出来的经典文化(如:古典诗词、经典小说等)的吸取、学习,有了研究、分析、掌握的技能,可以独立思考、剖析、总结并得出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一种能力,在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水平,且养成了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  鉴于中国古典文化修养下的“诗意阅读”的行动研究: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富有情趣充满诗意的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在诗意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音乐的灵魂,是节奏把音乐各要素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如果没有节奏,音乐就会杂乱无章。因此,在音乐里节奏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达到掌握节奏的目的,音乐课堂中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循序渐进地进行节奏训练。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节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节奏。奥尔夫认为:一切音乐的开始和基础,便是节奏。他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本着奥尔夫与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我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