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老师的语文到学生的语文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ldf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130-01
  
  《再别康桥》一文一直是高中语文课程的必选课文,语文课程改革后,全国各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或选修课文都收录,同时,该文也是作为经典文章引入中学语文教学。对于该文的教学,相信在很多同行的教学中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出奇招、各有精彩。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反复思量,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和学生共同探索,并由此引申到一个陈旧却富有意义的话题:语文教学应该如何从老师的语文转化到学生的语文。
  语文教学逐步转变,老师由主动变为被动,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几乎已成为不可争议的理念,关键在于,在这个转变的过程通过哪些切入点才可以令学生更能发挥主动性,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再别康桥》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参阅了课文配备的备课资料后,我从网络上也获取了一定的信息,大体而言,都是从语言上和情感上进行文体、用词、情调等方面的分析,而过中,编者也大都认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形成一个全国语文届的大一统。而问题就出在这里,老师在所,教参在写,习题在强调,学生也就自然而言地接受了这些“大一统”的观点。
  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任何一个有过写作经历的人都知道,一篇作品,除了作者本身,能在意图上引起共鸣的读者,便成为知音,而知音之求,在史上伯牙鼓琴,不求金堂玉马登高第,但愿高山流水遇知音足以证其难,而志摩之知音,世人谓舍徽因其谁,同样,一代文豪鲁迅先生自谓之知音亦不过是萧红,由此可见,时隔数十年,揣摩作者之写作意图,似乎有点时空隔世,边际难着。当然仁智之见,则另当别论。
  既然说是仁智之见,我又在想,学生应不应也有一点仁智之见?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抛开了教参,也抛开了联系,回归课文本身。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通读课文,朗诵课文,王小波曾说:好的诗歌不应是看读的,应是朗诵的,否则其中的味道出不来。通过朗读,才可以更加接近作者写诗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更加能够体味情之所在,情之所寄和情之所深。
  二是作者为什么寄托如此深情于此诗,剑桥给予了作者什么,何以令其赋诗以寄情,以致情之所溢,感怀后人。
  三是学生自己认为诗之美,美在何处。
  解决这三个问题,学生可真的大费周章。
  朗诵固然成为《再别康桥》课堂教学的重头戏,顺水推舟,我也组织了全班性的诗歌朗诵比赛,目标倒是很简单,通过朗诵,逐步增加学生学语文的语文味。
  探究就必然成为课堂外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大学总是让学生充满着期待,充满着追求,充满着想象的。剑桥作为世界大学不可动摇的历史和现实地位,学生自然会被她所折服,网络上的资料,图书馆里的书籍,一时间剑桥这个大学的象征也就充斥着学生的头脑。也通过自觉、兴趣的深入,学生真正了解到大学之道,也了解到徐志摩所言:“我眼是康桥叫我睁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振动的”(《吸烟与文化之辩》)。
  探索的过程,必然是收获的过程,学生在这个研究性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思想也就百花齐放。学生的收获,包括对大学的向往由模糊到清晰,由学生甚至偷梁换柱地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来形容,却也未尝不妥;有的学生则认为,自己不赞同有云徐志摩恋剑桥,实则恋人,并举出了一系列的例证;更有甚者认为,徐志摩于《再别康桥》中所语,实际上体现的乃是相比之下,为当时中国不能有此学府而深深叹息。学生之言,或许幼稚,却颇有见地,作为老师,从教多年,我就没有学生这一种研究的深入和独立的思想。
  我想,《再别康桥》的教学,在研究性学习而言,做到这一点,学生已经不简单,从本质而言,学生已经由课内到课外,建立起了自己的学习思想,并且由这种学习思想扩展到对大学的追求,对大学的理解,对大师的追求,初步对大学之“大”有了认识,而事实上,较之当前不少在校大学生,一个高中生的理解,也并不肤浅,甚至更为深刻。
  最后一个问题,关于诗之美,这一点,自然是更让人省心。作为老师,我想,我也就只有插上自己的理解,剩下的,有学生自己去谈论、去辩论,美,乃是发自内心啊。所以,传统的课文分析这一步骤,就让人省心,反倒是自己从学生身上学会了不少、感悟了不少。
  本文之旨,并不在于强调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做到作为老师的,不合学生争地盘,该属于学生的,还是还给学生。相信学生,就是相信自己,有时候蹲下来,听听学生的论点,也就发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真义。
  老师的语文并不到表学生的语文,但学生的语文,很大程度上就能到表了真正的语文,也是老师的语文,所谓语文,或许也就是让学生能言语、立文。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052-01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因此,在化学学习中必须学会对实验进行正确的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实验改进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所以,强化实验实践,才能提高创新能力。  一、实验改进与创新  新人教版必修1中“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这是一个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058-02    一、问题的提出    宁波市江东区外国语实验小学创办于2005年春。学校地处城市东扩“桥头堡”,是新宁波市行政、商业、国际  会展、软件研发、高科技(博士)创业园区、CBD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聚集了较多外国专家和“海归”人士。社会各界对学校发展及办学特色寄予深切关注和期待。尤其希望学校在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079-01     自小学启蒙,到高中即将毕业,教过我的老师有几十位,他们都曾或多或少地占据过我的心灵,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我的启蒙老师。   我出生于一个非常偏僻的小山村,这里山高林密,人烟稀少。方圆几十里也就那么三四十户人家。几条曲曲折折坎坷不平的小山路把全村分散的几十幢小木屋联结在一起。我们村唯一的小学就坐落在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078-01    随着幼教事业的发展,许多教师被选拔到领导岗位。她们大多有较高的文化专业素质,工作有热情有干劲,能处处以身作则,幼儿园的管理很有起色。但也有一些园长,虽然辛辛苦苦地工作,却没能有效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有时还会感到有人与自己“对着干”,使自己难以开展工作。她们常常为此而苦闷,感到当园长真难,产生这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095-01    现代教育要求我们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在语文课堂上,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开辟出现代教学技术的新天地,就一定能够迅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由  “苦学”变为“乐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兴趣    语文教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现代青少年的“文化偶像”评选结果进行分析,认为当今青少年缺乏信仰。信仰的缺乏对青少年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评选结果暴露出的问题并试图探讨出青少年信仰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在分析树立青少年正确信仰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后,对如何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信仰观从社会、家庭、学校三个角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文化偶像 信仰 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4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104-01    中国学生写作文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一直写到高中,大概写了八、九年之久,可是就其质量和水平来看,都令人非常不满意。而且95%学生对写文章都怀有畏惧心理。我们觉得很奇怪,用了八、九年的时间去学习写作,不仅学生整体写作水平低下,而且学生越写越害怕?当我们不能从自身的教学中找原因时,我们不妨与外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学会关心”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爱心教育活动,取得了实效。  关键词:爱心 90后学生 实践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106-01    新时期,如何提升高中德育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是广大一线德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德育多元化的时期,面对90后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里有保姆式的服务,长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109-01    在讲授人教版历史必修1《抗日战争》一课后,我感觉到不够完美,虽然新课标把“全民族抗战对于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作用”作为重点,把“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作为难点,但是在完成了这两个重要课标之外,我还组织了一个探究活动,插入了一个非常具有历史使命感及现实意义的内容,题为“不忘国耻,理性爱国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123-01    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个子特点,体会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特点,感悟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