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130-01
《再别康桥》一文一直是高中语文课程的必选课文,语文课程改革后,全国各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或选修课文都收录,同时,该文也是作为经典文章引入中学语文教学。对于该文的教学,相信在很多同行的教学中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出奇招、各有精彩。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反复思量,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和学生共同探索,并由此引申到一个陈旧却富有意义的话题:语文教学应该如何从老师的语文转化到学生的语文。
语文教学逐步转变,老师由主动变为被动,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几乎已成为不可争议的理念,关键在于,在这个转变的过程通过哪些切入点才可以令学生更能发挥主动性,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再别康桥》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参阅了课文配备的备课资料后,我从网络上也获取了一定的信息,大体而言,都是从语言上和情感上进行文体、用词、情调等方面的分析,而过中,编者也大都认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形成一个全国语文届的大一统。而问题就出在这里,老师在所,教参在写,习题在强调,学生也就自然而言地接受了这些“大一统”的观点。
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任何一个有过写作经历的人都知道,一篇作品,除了作者本身,能在意图上引起共鸣的读者,便成为知音,而知音之求,在史上伯牙鼓琴,不求金堂玉马登高第,但愿高山流水遇知音足以证其难,而志摩之知音,世人谓舍徽因其谁,同样,一代文豪鲁迅先生自谓之知音亦不过是萧红,由此可见,时隔数十年,揣摩作者之写作意图,似乎有点时空隔世,边际难着。当然仁智之见,则另当别论。
既然说是仁智之见,我又在想,学生应不应也有一点仁智之见?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抛开了教参,也抛开了联系,回归课文本身。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通读课文,朗诵课文,王小波曾说:好的诗歌不应是看读的,应是朗诵的,否则其中的味道出不来。通过朗读,才可以更加接近作者写诗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更加能够体味情之所在,情之所寄和情之所深。
二是作者为什么寄托如此深情于此诗,剑桥给予了作者什么,何以令其赋诗以寄情,以致情之所溢,感怀后人。
三是学生自己认为诗之美,美在何处。
解决这三个问题,学生可真的大费周章。
朗诵固然成为《再别康桥》课堂教学的重头戏,顺水推舟,我也组织了全班性的诗歌朗诵比赛,目标倒是很简单,通过朗诵,逐步增加学生学语文的语文味。
探究就必然成为课堂外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大学总是让学生充满着期待,充满着追求,充满着想象的。剑桥作为世界大学不可动摇的历史和现实地位,学生自然会被她所折服,网络上的资料,图书馆里的书籍,一时间剑桥这个大学的象征也就充斥着学生的头脑。也通过自觉、兴趣的深入,学生真正了解到大学之道,也了解到徐志摩所言:“我眼是康桥叫我睁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振动的”(《吸烟与文化之辩》)。
探索的过程,必然是收获的过程,学生在这个研究性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思想也就百花齐放。学生的收获,包括对大学的向往由模糊到清晰,由学生甚至偷梁换柱地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来形容,却也未尝不妥;有的学生则认为,自己不赞同有云徐志摩恋剑桥,实则恋人,并举出了一系列的例证;更有甚者认为,徐志摩于《再别康桥》中所语,实际上体现的乃是相比之下,为当时中国不能有此学府而深深叹息。学生之言,或许幼稚,却颇有见地,作为老师,从教多年,我就没有学生这一种研究的深入和独立的思想。
我想,《再别康桥》的教学,在研究性学习而言,做到这一点,学生已经不简单,从本质而言,学生已经由课内到课外,建立起了自己的学习思想,并且由这种学习思想扩展到对大学的追求,对大学的理解,对大师的追求,初步对大学之“大”有了认识,而事实上,较之当前不少在校大学生,一个高中生的理解,也并不肤浅,甚至更为深刻。
最后一个问题,关于诗之美,这一点,自然是更让人省心。作为老师,我想,我也就只有插上自己的理解,剩下的,有学生自己去谈论、去辩论,美,乃是发自内心啊。所以,传统的课文分析这一步骤,就让人省心,反倒是自己从学生身上学会了不少、感悟了不少。
本文之旨,并不在于强调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做到作为老师的,不合学生争地盘,该属于学生的,还是还给学生。相信学生,就是相信自己,有时候蹲下来,听听学生的论点,也就发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真义。
老师的语文并不到表学生的语文,但学生的语文,很大程度上就能到表了真正的语文,也是老师的语文,所谓语文,或许也就是让学生能言语、立文。
《再别康桥》一文一直是高中语文课程的必选课文,语文课程改革后,全国各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或选修课文都收录,同时,该文也是作为经典文章引入中学语文教学。对于该文的教学,相信在很多同行的教学中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出奇招、各有精彩。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反复思量,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和学生共同探索,并由此引申到一个陈旧却富有意义的话题:语文教学应该如何从老师的语文转化到学生的语文。
语文教学逐步转变,老师由主动变为被动,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几乎已成为不可争议的理念,关键在于,在这个转变的过程通过哪些切入点才可以令学生更能发挥主动性,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再别康桥》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参阅了课文配备的备课资料后,我从网络上也获取了一定的信息,大体而言,都是从语言上和情感上进行文体、用词、情调等方面的分析,而过中,编者也大都认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形成一个全国语文届的大一统。而问题就出在这里,老师在所,教参在写,习题在强调,学生也就自然而言地接受了这些“大一统”的观点。
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任何一个有过写作经历的人都知道,一篇作品,除了作者本身,能在意图上引起共鸣的读者,便成为知音,而知音之求,在史上伯牙鼓琴,不求金堂玉马登高第,但愿高山流水遇知音足以证其难,而志摩之知音,世人谓舍徽因其谁,同样,一代文豪鲁迅先生自谓之知音亦不过是萧红,由此可见,时隔数十年,揣摩作者之写作意图,似乎有点时空隔世,边际难着。当然仁智之见,则另当别论。
既然说是仁智之见,我又在想,学生应不应也有一点仁智之见?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抛开了教参,也抛开了联系,回归课文本身。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通读课文,朗诵课文,王小波曾说:好的诗歌不应是看读的,应是朗诵的,否则其中的味道出不来。通过朗读,才可以更加接近作者写诗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更加能够体味情之所在,情之所寄和情之所深。
二是作者为什么寄托如此深情于此诗,剑桥给予了作者什么,何以令其赋诗以寄情,以致情之所溢,感怀后人。
三是学生自己认为诗之美,美在何处。
解决这三个问题,学生可真的大费周章。
朗诵固然成为《再别康桥》课堂教学的重头戏,顺水推舟,我也组织了全班性的诗歌朗诵比赛,目标倒是很简单,通过朗诵,逐步增加学生学语文的语文味。
探究就必然成为课堂外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大学总是让学生充满着期待,充满着追求,充满着想象的。剑桥作为世界大学不可动摇的历史和现实地位,学生自然会被她所折服,网络上的资料,图书馆里的书籍,一时间剑桥这个大学的象征也就充斥着学生的头脑。也通过自觉、兴趣的深入,学生真正了解到大学之道,也了解到徐志摩所言:“我眼是康桥叫我睁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振动的”(《吸烟与文化之辩》)。
探索的过程,必然是收获的过程,学生在这个研究性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思想也就百花齐放。学生的收获,包括对大学的向往由模糊到清晰,由学生甚至偷梁换柱地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来形容,却也未尝不妥;有的学生则认为,自己不赞同有云徐志摩恋剑桥,实则恋人,并举出了一系列的例证;更有甚者认为,徐志摩于《再别康桥》中所语,实际上体现的乃是相比之下,为当时中国不能有此学府而深深叹息。学生之言,或许幼稚,却颇有见地,作为老师,从教多年,我就没有学生这一种研究的深入和独立的思想。
我想,《再别康桥》的教学,在研究性学习而言,做到这一点,学生已经不简单,从本质而言,学生已经由课内到课外,建立起了自己的学习思想,并且由这种学习思想扩展到对大学的追求,对大学的理解,对大师的追求,初步对大学之“大”有了认识,而事实上,较之当前不少在校大学生,一个高中生的理解,也并不肤浅,甚至更为深刻。
最后一个问题,关于诗之美,这一点,自然是更让人省心。作为老师,我想,我也就只有插上自己的理解,剩下的,有学生自己去谈论、去辩论,美,乃是发自内心啊。所以,传统的课文分析这一步骤,就让人省心,反倒是自己从学生身上学会了不少、感悟了不少。
本文之旨,并不在于强调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做到作为老师的,不合学生争地盘,该属于学生的,还是还给学生。相信学生,就是相信自己,有时候蹲下来,听听学生的论点,也就发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真义。
老师的语文并不到表学生的语文,但学生的语文,很大程度上就能到表了真正的语文,也是老师的语文,所谓语文,或许也就是让学生能言语、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