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梦想带上云霄

来源 :中学生百科·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学校周一到周五都要穿一身黑,周末才能穿自己的衣服,而且可以学飞行。一个叫霍格沃茨魔法学院,还有一个叫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在这个我们习惯称之为“航校”的地方,有许许多多足以满足每一个孩子对蔚蓝天空的终极幻想——天空中呼啸而过的教练机,摆放于教学楼前的退役飞机,收藏于图书馆的A380模型,通往E栋的“凌云大道”,运动场上的活滚悬梯,穿在身上的笔挺制服……
  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航飞行员培养基地。超过一半的中国民航飞行员从这里走出。而那个在生源地万里挑一,在整个暑假里意气风发的我,走进这里才发现,曾经倍感骄傲的自己竟是如此渺小,根本不值得一提。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有着承袭于军校的校园文化,学习理论的大一、大二期间仿佛是一场遥遥无期的军训。每日整理内务、晨跑、自习、一天三次集合、穿制服排队上课、熄灯后不许说话玩手机……条条框框严苛得让人厌烦。我们总是用“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来安慰自己。飞行员这样一个特殊的职业,更看重人的纪律性而不是个性。
  另一个特别的体验便是航空体育,如果说五千米跑只是路程长了点儿,那么各式各样的器材和花样繁多的玩法则会让人大开眼界,目不暇接。除了传统的单杠、双杠,我们还要掌握活滚、固滚、悬梯,不仅要在规定时间内凭借自己的力量让器械动起来,还要让其动得足够快,才能达到要求。在练习的过程中,免不了会将自己弄得伤痕累累,高速旋转的不适也让人气馁,可每每看到女飞行学员和女乘务员也在拼命练习,你又有什么可抱怨的?
  学飞行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自我怀疑与自我实现。回首往事,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在那些日子里,我究竟是怎样坚持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对我来说高不可攀的挑战的。然而与“下分院”相比,校本部的辛苦不过是“刚刚开始”。
  在校期间,我总会从不同人口中听到一句话:“要学飞行,先学做人。”所谓做人,唯有“低调”二字。一个格外需要注意的细节便是,绝对不能自称飞行员,因为你连飞行学员的边儿都没摸到。只有结束理论学习。“下分院”才是真正接触飞机的时候。然而,不到毕业的那一天,谁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停飞。永远离开“飞行员”这个职业。
  刚下分院时,一切都是陌生而压抑的。我们总是低着头走路,见人就叫师兄好,连大声说话都不敢。不管你准备得有多充分,只要上飞机后听到发动机的阵阵轰鸣。就好像一条金鱼,瞬间失去了所有记忆。飞行结束后师父失望的神情,接二连三的理论考试,随时都可能到来的停飞。种种折磨使得飞行对于我们这些新人来说更像是一场噩梦,压力大得几近崩溃。
  与心理上的焦灼相比,身体上的疲劳仿佛已经可以忽略。停机坪是季节特征最明显的地方,冬日里寒风凛冽,天还没亮我们已经冒着严寒将飞机推出机库;夏日里骄阳似火,踩在柏油地上的皮鞋好像已经融化,空旷的机坪上一览无余,我们只能在机翼下躲太阳。刚去的时候没经验,随手拿起耳机戴在头上,没想到经过太阳暴晒的耳机异常滚烫。我惨烈地大叫,惹得师父同伴哈哈大笑。
  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单人单飞,独自驾驶飞机遨游在蓝天白云之上,那些已经烂熟于胸的风景便再一次鲜活起来,山峦、水库、建筑、大桥都焕发出与往日不同的别样色彩。在飞行上渐入佳境的我完全没有恐惧,有的只是轻松自由与无限惬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经过一系列严酷的训练,我终于可以开始享受飞行。
  当然,对于整个飞行过程来说,最关键的在于落地。为了这次单飞,师父已经带着我飞了无数个起落,“拉开始,拉平,柔和出姿态”,我熟练地操纵着飞机,仿佛师父依然坐在我的身边,不厌其烦地指导我。
  飞机平稳落地,我惊异地发现师父还在那里等我。他微笑着朝我点头,说我做得不错。那一刻,我终于清晰地意识到,在这片蓝天下,有一个人比我更加紧张。是啊,不管你飞得多高飞得多远,都仿佛有一条看不见的风筝线存在,你总会被一些人牵挂着。
  结束飞行训练后,我又回到校本部继续学习剩下的理论课程。那一年是我在航校最悠闲的日子,终于可以稍稍停歇,仔细欣赏属于航校的风景。河对岸成片的油菜花,行走在天桥上的空乘美女,篮球馆里进行格斗训练的空保同学,还有从各个分院归来重聚的兄弟。
  陆陆续续,我也得到了一些同学被停飞的消息。私商仪执照考试,十三小时筛选,单飞……一路下来不断有人离开飞行这条路。
  他们说那天结束训练后回到宿舍,看到空荡荡的床铺很不是滋味。那个同学走的时候留下一张字条和一个挂件,挂件里是米粒刻字,刻的是“冲上云霄”,字条上说:“我没能实现的梦想要靠兄弟们帮我实现了。你们第一个放单的人帮我把这个带上飞机,然后……扔了吧。”现实就是这般残酷。哪怕是在大四那年已经拿到民用航空器驾驶员执照,也可能因为无法通过飞行人员英语考试和航线理论考试而转入通航。
  停飞的原因有很多,停飞后的表现也各有不同。有人如释重负,转入空管等专业,重新践行自己的蓝天梦;有人自暴自弃,选择退学从此杳无音信;也有人不愿放弃,每每提起飞行便会表现出无限憧憬。可是飞行技术这个专业就是如此,不讲人情,也没有意外。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真正走入这一行的人来说,大学四年也只是帮助他们粗浅地认识飞行,进入航空公司后才是一个飞行员职业生涯的真正起点。飞行技术注定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专业。
  如今的我已经是航空公司的一名副驾驶。一切都像刚刚入校的那一天,什么都是新的。我又做回了一名茫然无措、无足轻重的新人,重新学习新的规章制度、新的机型、新的人。每次飞行回来,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会感受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每当我有所懈怠的时候,一想到那些白发苍苍的老机长依然在坚持学英语、看飞行手册,恍惚中又充满了动力。
  随着我国对民航飞行员需求的不断提升,体检标准在逐步放宽,培训渠道也日益多元,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加入到驾驶民用航空器的行列中。只是,选择飞行技术不只是选择一份荣耀,一份职业,更意味着一份即将承担一生的责任。
  亲爱的你,准备好了吗?
  ■延伸阅读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位于成都平原的腹地——四川省广汉市,是中央部属高校、联合国重点推广的“MPL”课程试点单位,被誉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中国民航管理干部的“黄埔”。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学校,1987年11月,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是夏天,觉得在繁星满天的夜晚可以遇见所有美好的事情。  夏天可以没有萤火虫,可以没有盛夏凉风,但一定要有一张小竹床,就搭在家里二楼的小房顶上。那时候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会把小脚丫搭在屋瓦上,仿佛要踢到天上的星星。  喔,一定很有趣对不对?其实不是的!  通常情况下爸爸会端坐在我们旁边,摇着蒲扇,一脸严肃的样子。那时候我们常常大气不敢出,说起话来像做贼心虚,怪里怪气。所以每次到最后一家
期刊
高三开学第一天夜里,奶奶去世了。那个夜里,我在学校宿舍,家里没有别人。奶奶是因为什么去世,是否想要与我说几句话,这些情况一概不知。但她的遗体竟然是在床下被发现的,面部表情扭曲,衣服全湿,我想,她弥留之际一定是非常痛苦。  父亲给我打电话说奶奶去世,我不敢相信,对着电话大声喊: “你说什么,我听不清楚。”父亲大声重复了一遍。我又质疑他是否搞错。直到奶奶葬礼前,哪怕我看着她躺在棺材里,还是觉得她还会醒
期刊
一  古静有三个愿望,第一个是长大后能够进公益公司,既能做慈善,又能拿工资;第二个是能够成为旅游达人,既能见识世界,又能够拿工资;第三个是成为一个作家,幻想一切都能拿工资。三个都有拿工资,然后除却生活之外,全部捐给公益机构,然后就这样一直一直循环下去……  只不过现在她还小,没有完成学业对她来说是一个限制。更重要的是,她没有得到实现以上三个愿望的机会。于是她每天每天都来打扰我,每天重复这三个愿望。
期刊
老妈蒸包子,蒸好后端着一盘包子进屋。我伸手就要吃,老妈打了我下,说:“一边去!先让你爸吃!”坐在一旁的老爸得意地拿过一个包子,说: “看到没?这就是老婆!”老爸吃完一个包子后接着要吃时,老妈把包子端到我面前说: “吃吧,看来是熟了!”我无视一脸黑线的老爸,淡淡地说:“看到没?这就是妈!”为天下所有的妈妈点赞!哈哈!!
期刊
时光流转,又一个夏天如约而至,校园里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穿着学位服合影留念的身影,或嬉笑,或严肃。毕业的喜悦和离别的感伤都交织定格在这一瞬间。有时在办公楼前会“偶遇”照相的同学,落落大方地邀请我一起合影。品味同学们身着学位服的文雅气质,看着年轻脸庞绽放出的奕奕神采,对比几年前入学时的羞涩腼腆、怯手怯脚,我由衷地为你们感到高兴。能在镜头前站在你们身旁见证你们的成长,我非常荣幸。  “时间太瘦,指缝太宽”
期刊
一  是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上看到这样的词牌名:相见欢。字音短促,余味深长,像一杯清浅的绿茶,只教人从心底生出欢喜来。  可惜我看不懂。那时候。老师对这样的三个字无非是匆匆带过,然后再三强调诗人的情感和其中的名句赏析;李煜的词意又太过哀婉,国破家毁,如何念也念不出欢喜的深意来……我便只能把书往桌子上一推,真正把这三个字当作一个单纯的词牌名记下,哪怕它们那么美。  说到底。又有什么好欢喜的呢?  那时候
期刊
1  “姐,我想买辆车,资金还差两万,你跟老爸商量下,要他支援一下呗。大恩大德,日后定报!”我被弟弟突如其来的索钱电话惊住了。这么多年以来,我对弟弟的秉性了如指掌,他素日里沉默寡言,一旦有求于人。嘴巴就像抹了蜂蜜一样香甜。两万块钱在他眼里,像是两百块钱那样轻松自如,好像我跟老爸一说,他分分钟就会从柜子里拿出来一样。  “自己几斤几两不知道吗?借钱买车,亏你说得出口!凭自己本事你买别墅我也不管。没钱
期刊
我从小身体不好,体弱多病,据我妈说,是因为出生八天时罹患的那场新生儿肺炎,几乎要了我的命。她总说,我是一个从鬼门关上抢下来的孩子,所以在成长的道路上磕磕绊绊。没少受苦。  那些大病小灾,我多半已经不记得了。只是幼儿时期的照片上,头上总是会鼓出一块块青紫色的包,有时还挂着触目惊心的血渣渣。我妈说,因为我儿时好动,输液时总是跑针,那会儿扎针都在头上,每次跑针都渗出好多的血。她说这些的时候,偶尔也会哽咽
期刊
宋朝有一个俗语,叫“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在我国古代是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它深入各民族、阶层,是古代文艺青年和拥有小资情怀的人最欢迎的饮品。那么问题就来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我们不得不说的是茶的“生日”。那真叫一个众说纷纭,什么样的奇葩故事、江湖传说都有。学者们经过激烈的辩论后达成了一个较为一致的意见,那就是西汉以前,我国已经有了茶。为什么这么说呢?
期刊
如果不去考虑具体语境,我想,“患得患失”可能并不总是一个贬义词。  “患得患失”出自《论语·阳货》,孔子批评那些对官位垂涎欲滴的人:“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所以在文中,“患得”就是“患不得”,担心自己得不到;“患失”是指担忧自己失去。后来引申为一味纠结于个人得失,对利益斤斤计较。  孔子在当时语境下的意思是,一些人过于看重名利,一心只想升官加爵,便没有心思辅佐君王,而且为了保全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