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华丽只属于自己与落日

来源 :中外生活广场surfa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ju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的孤独华丽而缓慢,像一轮雄壮的落日,下坠的弧线里,全是骄傲。
其他文献
以佐藤大(Oki Sato)为首的Nendo日本设计事务所近期非常活跃,作品源源不断,他们曾经以“鸟舍树屋”这个有趣的设计进入我们2012年的年度盘点。这次应米兰三年展设计博物馆之邀创作了“颤动的碗”(Shivering-bowls),以平常而又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性这个主题的思考。  策展人在访谈里特别提到Nendo,对其首席设计师的一种近乎极致的认真态度有深刻印象。佐藤大曾经提到自己的创作流程
期刊
这就是西班牙青年设计师纳乔·卡博内尔(Nacho Carbonell)为KAMA.性与设计展览专门设计的作品 “Unknown Shell”。卡博内尔先后毕业于西班牙埃雷拉红衣主教大学(Universidad Cardenal Herrera CEU)和荷兰埃因霍温设计学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 ,并于2009年荣获迈阿密设计博览会的“未来设计”奖项 (Award f
期刊
玛塔丽·克拉赛特(Matalie Crasset)是来自法国的工业设计师,女性的身份、利落的短发,加上特立独行的风格、敢于挑战的姿态,为她赢来了一个特别的绰号:“设计界的圣女贞德”。她的作品,拒绝任何界定的形式,始终在不断尝试挑战生活中的种种约定俗成,创造着一场又一场全新的剧情。  玛塔丽为本次展览设计了一件名叫“秘语甜言” (Murmurs)的装置作品。这件作品通过室内单元构建出一个空间,让特定
期刊
性感的红唇、妖冶的红发、牛奶般丝滑的肌肤、撩拨的眼神……她可不是一般的模特。曾几何时,她的确有过做模特和演员的经历,但一切最终让位给了她所钟爱的设计领域。她就是美国设计师贝托妮·弗农 (Betony Vernon) 。  弗农1968年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个山区小镇。在身为民权活动家、艺术史学家的妈妈和飞行员、发明家爸爸的影响下,弗农从小就爱上了艺术与设计。1990年她以优异成绩从弗吉尼亚州立联
期刊
瑞士建筑师三人组HHF是最早一批被邀请至中国进行设计的瑞士建筑事务所。早在2003 年,初出茅庐的他们便接到中国艺术家艾未未的邀请,为金华建筑艺术公园设计概念建筑。以凝练与强烈风格著称的HHF 事务所,将艺术性注入理性的架构,使建筑的灵魂清晰可见。“无论你是英国人、法国人还是中国人,对建筑师来说,结构就是一门通用的语言。”HHF 建筑事务所的Simon Hartmann说。  瑞士建筑事务所HHF
期刊
28岁的法国设计师Jean-Baptiste Fastrez是工业设计领域的后起之秀。2011年他在帕拉多设计比赛(Design Parade in Hyères)中赢得冠军。他的参赛作品——手工玻璃热水壶,打破了人们对这一司空见惯的日用品固有的看法,巧妙地将科技对原材料的改造与传统工艺设计结合在一起。这种改造带来的 “反差性” 也成为Fastrez独特的设计风格。  Fastrez在Ronan
期刊
里昂·克里尔(Leon Krier),生于卢森堡,是当今知名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理论学家。在一个到处都是现代主义者的世界里,他坚持着古典主义者的立场。  里昂·克里尔对阿尔伯特·斯皮尔(Albert Speer)的建筑作品情有独钟,而后者原本是德国纳粹首领希特勒的首席建筑师,日后又成为第三帝国的部长大臣。1981年,斯皮尔在去世之前将所有材料都留给克里尔。“他说,‘你想要什么就拿走。’”克里尔回忆
期刊
黎明还没醒,就陷入了黄昏。  黄昏还未亮,便陷入了深沉的夜。  雾,是想绕行的一段时光,越积越重,横亘在每一个伸出去的路口。  霾,是一团无法消化的秘密,越堆越厚,再大的风,也吹不动。  而它们是人类的造物,终抽象成一种情绪,一种关系。  倏忽来去,不清不楚。
期刊
北欧设计师丹尼尔·瑞巴肯(Daniel Rybakken)试图通过设计人造日光,让人们感觉好点儿。  作为一名设计师,挪威出生的丹尼尔·瑞巴肯(Daniel Rybakken)的创意往往与材料或形式不那么相关。他将注意力集中在好设计形成的场域效应,那些无形的愉悦氛围。他的某些设计不会立刻被认为是物体,很多作品是对日光的模拟,本质上是制造人脑关于光的幻觉。  “在斯堪的纳维亚,室外总是一片漆黑,每年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