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b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幸听了特级教师刘德武上的“斐波那契数列”一课,感觉获益良多,刘老师的教学方法新颖、独特、富有哲理。他把很难解决的“斐波那契数列”问题,让学生从简单的做起,通过体验、猜疑、验证,把发现规律到运用规律的全过程呈现了出来。整堂课学生不仅学会了解决“斐波那契数列”问题,而且学会了做事的方法——化难为易,懂得了“天下难事做于易”的道理,现撷取几个片段与同仁共赏。
  片段一 在交流中习得方法
  师:兔子问题怎么会有趣呢?
  生: (读题)假定一对刚出生的小兔一个月后就能长成大兔,再过一个月便能生下一对小兔,并且以后每个月都生一对小兔。如果在一年内没有发生死亡,那么由一对刚出生的兔子开始,12个月后会有多少对兔子呢?
  师:读懂了吗?谁愿解释解释到底是怎么回事?
  生:首先这对小兔子一个月后会生下一对小兔子,以后十个月每个月都会生下一对小兔子。以此类推,问题问的就是12个月后包括这对兔子会有多少对小兔子?
  师:不错,咱们实话实说,这个问题比起平常遇到的、研究过的问题有点怎么样?
  生:有点难,有点复杂。
  师:老子说过一句话,这句话对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有所帮助。老子说(板书)
  生:天下难事做于易。
  师:天下难事做于易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说:遇到一件困难的事情,躲开不做,做一件更容易的事情。是这样吗?
  生:不是
  师:哪是什么意思?说说看。
  生:就是把一件难事化成简单的事来做。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师:真会解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什么是“了”呢?了就是好,好就是了。把事情做好了就了啦。这件事咱们要做起来的话,前几个月研究起来比较易呀还是后几个月比较易呢?
  生:前几个月。
  师:没有问题,前几个月应该相对容易些,那咱们就从前几个月开始研究。
  赏析面对困难,刘老师引出了老子的话:“天下难事做于易”。这句话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懂,刘老师问:“天下难事做于易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说:遇到一件困难的事情,躲开不做,做一件更容易的事情,是这样吗?”生说:“不是。”师:“那是什么意思?”生说:“就是把一件难事化成简单的事来做。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刘老师接着又问:“……这件事咱们要做起来的话,前几个月研究起来比较易呀还是后几个月比较易呢?”生:“前几个月。”化难为易的方法就在这师生交流中习得“,原来天下难事做于易”。
  片段二 在探究中寻找规律
  师:前几个月相对容易,那咱们就从前几个月开始研究。怎么研究我不管,自己研究,不商量,不讨论,自己做自己的,你用文字来描述也可以,用符号来表示也可以,什么连个线,画个图,做个表都不管,你觉得用什么方式能解决你就开始研究。
  师:也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说说它们的身世是怎么来的?
  生:前两对大兔子还是大兔子,第三对大兔子是小兔子长大的,小兔子是大兔子生的。
  师:同意吗?真挺好。其实我们可以不断贴下去,说下去,一直说到12月份,贴到12月份,可以不可以这样做?
  生:可以。
  师:我们完全可以,我们不在乎这个时间,它有意义。但是我们学习数学,研究数学还真的不是这种方式。并不要一直贴到12月份,有5个月够了。看看1~5月份,它究竟是什么状态,我们来小结一下。第一个月,不分大小几对?
  生:1对。
  师:第二个月?
  生:1对。
  师:真好,我特别怕同学说两对,第三个月呢?
  生:两对。
  师:第四个月?
  生:3对。
  师:第五个月?
  生:5对。
  师:读读这些数,再读一遍。
  生:1、1、2、3、5。
  师:重读第三遍,我不说停就读下去,准备开始。
  生:1、1、2、3、5、8、13、21(师板书8、13、21)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后面是8、13、21,谁来说说这8是怎么来的?
  生:我们可以从前面找到规律,就是前两个数相加等于后一个数,所以3+5=8。
  师:他说了一句非常非常有价值的话,也是我们很多很多同学的心声。就是从前面的研究当中我们找到了什么?
  生:规律。
  师:对了,我们发现规律了,我写下来,这太重要了。(板书:发现规律)
  赏析知识本身不能作为学习的目的,知识只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载体,通过认知,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形成智慧才是最终目的。面对研究的问题,先鼓励学生独立自主探究,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觉得合适可行的方式去尝试探索解决未知的问题,这其实就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再来展示学生探究的作业,学生有的用文字表达,有的用画图,最终没有找到解题的方法。刘老师此时说:“12个月当中好像1~5月份应该容易,但对每个同学来说,并不是真正的“易”。因为我们是个体研究,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要是发挥了集体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也许这事就能做得更好些。”最后请学生贴兔子图,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建立起直观的数列模型。
  片段三 在运用中感悟方法
  师:我们发现了规律,同学们。注意到了我们是在哪个阶段发现规律的吗?在整个问题当中是难的那部分还是容易的阶段?
  生:容易阶段。
  师:对了,我们是在易当中发现规律的。发现规律就是我们的研究、我们学习的目标了吗?难道我们的学习就是为了发现规律?当然不是,发现规律不是目的,只是过程,是手段。发现规律是为什么呢?
  生1:为了要解决问题。
  生2:我觉得应该还要想这规律怎么被发现的,知道规律怎么发现的就能知道解决这个较“难”问题的方法。
  师:我们发现了这个规律,不是就停止不前了。我们在研究怎么发现的同时,我们还要前进一步,要运用规律。刘老师说了四个字很重要,我不知道大家听到了没有,说一遍。
  生:运用规律。
  师:我们发现规律决不是目的,第二步是运用规律(板书),用我们发现的规律加以运用就能够解决这个“难”的问题。
  ……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打算结束了。我们跟大家实话实说,斐波那契数列只是在人教版当中有,北师大版,苏教版都没有,其他的同学没有学过这内容,是不是就说他们不是合格的小学生呢?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知识,知道可以,不知道其实也完全可以,那我们今天学习他还有什么用?今天除了斐波那契数列知识以外,还有什么新的收获?
  生:我知道老子的那句名言“天下难事做于易”。
  师:“天下难事做于易”决不仅仅表示我们能解决今天这个问题,我们今后还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天下难事做于易”是一种很重要的、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赏析]数学课不仅仅是只有知识性目标,还要有思维性目标,刘老师的课就体现了这种理念。他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愿望,而且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知识,知道可以,不知道其实也完全可以。“天下难事做于易”决不仅仅表示我们能解决今天这个问题,我们今后还可能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天下难事做于易”是一种很重要的、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以上两句话体现了刘老师数学课不仅仅是在教知识,更要有的是让学生懂得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古人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某一个问题解决的办法,并不是最终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我们真正的教学目标。(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工人新村小学)
  □责任编辑 孙恭伟
  E-mail:jxjyjxsxl@126.com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推进小学英语课程改革,提高全县小学英语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构建学科教学的有效模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于都县首届小学英语“立体式”说课比赛在天润实验学校成功举行。全县500余名小学英语教师现场观摩了决赛。  本次比赛涵盖了词汇、会话、阅读、故事等多种课型。全县33名选手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说课。选手们时而是讲解者,时而是呈现者,时而是表演者,时而是反思
期刊
为切实解决边远农村教师问题,德兴市教育工会采取四个措施,推动城乡教师互动交流。一是引进人才。近年来,德兴市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新教师211名,且全部充实到农村边远山区学校任教;另外,从江西师大等师范院校引进46名优秀毕业生,解决高中专任教师紧缺问题。二是定向培养。该市大力实施边远学校教师定向培养工程,所有定向生一律安排到边远学校任教,并签订任教合同。目前,累计录取定向生85名,已安排50名大学毕
期刊
“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吉安市学科带头人邓老师在教学这节课时,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过程与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多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边做边获得一些数学体验,从而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会关爱,在引入中体验生活  (课件显示“学会关爱”图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做一个调查:近三年来同学们给自己父母过1次生日的、2次生日的、3次生日的
期刊
师:请同学们把课本看一遍,然后根据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想一想:练习题要求我们掌握的知识哪些可不用教?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小声议一议,互相交流。(生看课文,讨论后纷纷举手)  生:我认为课文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可以不用教。  师:说说理由。  生:作者为了使说明更加具体准确,用了一些数字来说明海水含盐量高,如“135.46亿吨氯化纳、63.07亿吨氯化钙”,还有“各种盐占死海全部海水23%~25%”等,这些
期刊
有幸赴广州参加了第三届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研讨观摩会。会上,赵志祥老师的《伯牙绝弦》让笔者真正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不由从内心发出感慨:名师不愧为名师!  师:(指课题)谁能用“绝”组一个比较“绝”的词?  生:绝对。  师: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都是相对的。这个“绝对”太“绝”了。  生:拍案叫绝。  生:精美绝伦。  生:络绎不绝。  生:绝技。  师:这个词和我们今天上课有关系,一起写——(师板
期刊
听了特级教师贲友林的“小数乘整数”一课,真正见识到了贲老师对计算教学的领悟和把握。他在教学中,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过程中得到提高,真是让人赞叹不已,现撷取几个教学片段与大家共享。  能力在交流中提高  师:(出示购物场景图)请看屏幕,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铅笔,每支0.3元;橡皮筋,每根0.06元;羽毛球,每只0.8元。  师:(出示问题“买2支铅笔要多少元?”)  师:你会算吗?  生:0.
期刊
听了特级教师吴正宪“平均数”一课,深深地被她对学生的“大爱”所感动,她用真情与诚心打动了听课师生的心,短短40分钟,她的情感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每一个学生,真情在课堂中流淌,达到了教学无痕的境界。  交流中显示真情  师:小朋友们好!(鞠躬)  (学生茫然)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深鞠躬)  生:老师好!  师:终于睡醒了,小朋友们,我姓吴,来自北京,我的第一句话应该说 “对不起了,原谅我
期刊
兴趣指兴致,是指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兴趣在实践活动中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然而这种兴趣在课堂上出现,又与课堂无关时,我们又该如何呢?  教师对学生兴趣的认识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发现”,发现兴趣只是知道学生喜欢干什么;第二个层次是“读懂”,是指能有效利用兴趣后面隐藏的对课堂有用的因素。  《菜根谭》云:“成佛不难妙在心转,西方不远一念之间。”只要我们真正读懂学生的兴趣
期刊
特级教师黄爱华“圆的认识”一课,以问题引领思维,启发成就高效。不愧为名师,看似简单的设计,处处蕴含着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提出的问题,仿佛远方的灯塔,引领学生探究、摸索,带动学生思维飞翔。现撷取其几个教学片段与大家共享。  问题引发思维的求异性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  生:圆。  师:下面老师要给大家看一些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  师:这就是我
期刊
在高寒偏僻的寻乌山区,绽放着一朵傲霜斗雪的梅花,跃动着一个顽强高洁的师魂。他一路跋涉,一路高歌,在35载艰苦漫长的教育生涯中,披荆斩棘,锐意进取,用一颗赤诚之心,谱写了一曲震撼人心的奉献者之歌。他就是江西省中小学优秀校长、寻乌县留车中学校长赖梅灵。  赖梅灵17岁就投身教育,当上了“孩子王”,迄今有35个春秋。他无怨无悔地把最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故乡,以高尚的师德、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对教育事业执着的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