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准二元不及物动词及物性结构之比较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we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配价理论和论元理论出发,对汉英运动类“准二元Vi”及其宾语构式进行探讨。我们发现正是“准二元Vi”本身的特殊性,即由不及物动词向及物动词方向飘移,引起了宾语构式的变化。通过比较,本文发现汉语运动类“准二元Vi”及其宾语构式和英语运动类“准二元Vi”及其宾语构式在句法结构和语义表达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两者都是通过介词隐现改变宾语构式和突显语义焦点,汉语的句法结构比较复杂,但介词隐省前后的语义变化不大;而英语运动类“准二元Vi”在介词省去前后的语义变化相对明显,句法结构变化却相对单一。
  关键词:准二元动词 介词宾语 处所宾语 论元增容 宾语构式
  
  一、引言
  语言中动词的及物用法和不及物用法一直处于动态发展中,不及物动词的及物用法逐渐成为英汉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成为学界近年来颇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国内外一些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如Rissanen(2002)认为,在英语的发展历程中,动词的及物用法和不及物用法一直处于不断波动的状态,就不及物运动动词而言,其后介词的丢失是导致这类动词具有及物用法的原因之一;Biber,D.et al(2000),Givón(1984)等对英语中不及物动词及其处所宾语句进行了探讨;关于不及物动词不带宾语的问题,王力(1985)、吕叔湘(1979)、陆俭明(1991)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释;赵元任(1986)、朱德熙(1982)指出,不及物动词是可以带宾语的,只是和及物动词相比,所带的宾语不同而已;黄伯荣和廖序东(2002)认为,不及物动词一般不带宾语,但可以带一些特殊的宾语。其他学者则摈弃不及物动词能否带宾语以及带什么样的宾语这样的问题,认为不及物动词能接宾语,并运用西方语言学的新观点、新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其加以说明,试图解释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形成的原因。如温宾利和陈宗利(2001)从生成句法的角度论述了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生成原因;徐盛桓(2003)认为,要从句法结构以及动词与宾语所表示的语义成分之间的常规关系和事理关系两个层面上来考察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结构;刘晓林(2004)指出,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这一结构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语法结构追求“经济”原则;刘正光和刘润清(2003)则从认知的角度进行了阐释,认为对于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而言是非范畴化弱化了及物与不及物之间的区别;王珍(2006)从概念整合和语法整合两个方面考察了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存在的理据;杨永忠(2007)专门讨论了“VI+NP”中NP的句法地位,认为NP的句法地位是充当句法宾语,旨在满足概念系统和句法系统之间的对称要求及句子对整个概念系统和句法系统的要求。其他学者对此也做了研究,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纵观以上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学界对不及物动词的及物性问题所持的观点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从否认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到认可这一用法,再到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并解释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形成的原因。这表明汉英语言中的确存在着不及物动词的及物性用法。但通过考察以往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很多学者在探究这一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时,很少涉及到一类特殊的不及物动词及其及物性问题,这类特殊的不及物动词,即是准二元不及物动词。因此,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探讨不及物动词的及物性用法,我们要对汉英语言中存在的准二元动词展开讨论,为行文方便,我们仅讨论汉英运动类准二元不及物动词。本文拟从配价论元理论出发去探究并比较分析汉英语言中准二元不及物动词的及物性结构及其形成的内在动因。
  
  二、准二元动词
  
  袁毓林(1998:237)指出,现代汉语中有这样一类动词:它要求两个名词性成分与它发生强制性的句法联系,并且当这两个名词性成分与之共现(coocurrence)时,其中有一个名词性成分必须用介词来引导。这类动词就是所谓的准二元动词①(记作V)。相应地,由准二元动词构成的句子,我们称之为准二元动词句(记作S)。例如:
  (1)a.我为大家服务。
   b.* 我服务。
   c.* 我大家服务。
  (2)a.我明天和他交手。(引自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P238)
   b.* 我交手。
   c.*我明天他交手。
  (3)a.这批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引自《现代汉语虚词用法小词典》,P233)
   b.*这批学员来。
   c.*这批学员来全国各地。
  (4)a.我们长在新中国。
   b.*我们长。
   c.*我们长新中国。
  以上例句显示,在S中,一个名词性成分出现在句首(记作NP1);另一个名词性成分出现在V的前面或后面(记作NP2),NP2由介词(记作P)引导。当“P+NP2”出现在V前面时,便出现句式“NP1+P+NP2+V”;当“P+NP2”出现在V后面时,便出现句式“NP1+V+prep+NP2”。于是便形成了准二元动词的两种基本句式:
  S1:NP1+P+NP2+V
  S2:NP1+V+P+NP2
  需要注意的是,例句(1)b,(2)b,(3)b和(4)b中,NP2是必有的成分,去掉P+NP2后,句义不够完整、清晰,S往往不能成立;同样,例句(1)c,(2)c,(3)c和(4)c中,去掉介词P后,句法结构或句义表达都与原句相去甚远,使人不知所云。
  由此可知,准二元动词存在着一些限制性条件,正如袁毓林(1998:238)所提到的准二元动词在句法配列上的两个同现限制(coocurrence restriction)条件:
  A.必须有两个名词成分(NP1、NP2)与它(V)发生强制性的句法、语义联系;
  B.其中有一个名词性成分(NP2)必须由介词(prep)来引导。
  通过观察发现,汉语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类准二元动词,该类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我们暂且称为“准二元不及物动词”,为行文方便,本文中简称为“准二元Vi”。“准二元Vi”后常接“P+NP2”,形成S2句式,即 “NP1+V+P+NP2”;与此同时,该类动词还能省去介词,介词省去后,句义基本不变,句法结构仍成立。如:
  (5)a.近来,男生留宿于女生寝室的现象时有发生。(引自张斌、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P136)
   b.近来,男生留宿女生寝室的现象时有发生。
  (6)a.我们必须着眼于未来。(引自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P271)
   b.我们必须着眼未来。
  (7)a.我飞往广州。
   b.我飞广州。
  (8)a.留学于外国。(引自《汉语知识讲话》,P21)
   b.留学外国。
  由例(5)~(8)可以看出,此时,介词省去与否,句意基本不变。但通过认真考察我们发现,这类特殊的“准二元Vi”在省去其后的介词后,句子的文体有所变化。如例(5)~(8)中的a倾向于书面语体,而各例句中的b句则更易出现于口语中。而且,这类动词多为准二元动词中的針对动词。袁毓林(1998:240)根据准二元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句法表现,将其分为协同动词和针对动词。所谓协同动词,是指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状态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协同作用形成的,例如“结婚”是男女双方经过合法手续成为夫妻;所谓针对动词,是指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状态是由一个体对另一个体发生作用而形成的,例如“挑战”是一方向另一方挑战;“留宿”是一人留住于另一个人的地方;“飞”也是某人或某物有针对性地飞向某个地方。
  像“准二元Vi”这样的用法虽然不多,但毕竟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中,为了更好地探讨和了解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必须对其进行探究。本文拟对汉英“准二元Vi”(主要针对针对动词)及其宾语构式进行阐述、对比分析,并探究该语言现象形成的内在动因。如无特别说明,下文所探讨的“准二元物Vi”及其宾语构式是指有及物性倾向的运动类“准二元Vi”及其宾语构式。
  
  三、从配价和论元角度看汉英语准二元不及物动词及其宾语构式
  
  (一)汉语运动类“准二元Vi”及其宾语构式
  “配价”一词原属于化学概念,化学上的化合价和配价学说给语言学家描写语言中句子的结构提供了启迪。语言学家借用“价”(valence)指动词与其连用的一定数量的名词性成分(记作NP)之间的关联性。其中动词是核心,是支配成分;名词性成分是被支配成分,是从属成分。袁毓林(1998:4)认为,从属成分又叫配价成分(简称“价”[valent]),或配项(dependency constituent)。当一个动词能支配n个NP时,我们就认为它是n价的。一般认为,不及物动词只能跟一个NP,因此是一价动词(monovalent verb);及物动词能跟两个NP,因此是二价动词。我们在此所阐释的“准二元Vi”是一类特殊的不及物动词,该类动词处于不及物动词与及物动词之间,其价位会随着其及物性与否而呈现动态变化。
  这里的一价动词和二价动词即逻辑学上的一位动词与二位动词。一位动词只带一个主目语,而二位动词带兩个主目语。所谓主目语(argument),温宾利(2002:43)认为是谓词所涉及的对象。宋国明(1997)把argument译为“论元”(转引自温斌利[2002:44])。据此可见,“准二元Vi”的论元结构会随着介词的省去与否而发生变化。例如:
  (9)a.飞机降在二号跑道上。(引自《动词用法词典》,P382)
   b.飞机降二号跑道上。
  (10)a.他俩常常漫步在江边。(引自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P271)
   b.他俩常常漫步江边。
  (11)a.少年时代他曾漂泊在外乡许多年。(引自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P271)
   b.少年时代他曾漂泊外乡许多年。
  (12)a.那个女孩跳到水里了。
   b.那个女孩跳水里了。
  (13)a.汽车奔往八达岭。(引自《动词用法词典》,37)
   b.汽车奔八达岭。
  (14)a.飞向上海。
   b.飞上海。
  由上文已知,该类准二元动词在句法配列上有两个同现限制(coocurrence restriction)条件,其中一个条件为NP2必须由介词(prep)来引导。结合例(9)~(14)中的a句,我们发现,动词“降”“漫步”“漂泊”“跳”“奔”和“飞”都为一位动词,常带一个论元(即外主目语②);但是,由于自身的准二元性,必须后用介词引出NP2,以满足句法结构上的两个同现限制条件。于是,“P+NP2”构成介词短语,作动词的补语。但例(9)~(14)中,b句的介词却可以省去,动词直接后接NP2,这时,动词便由一位动词转为二位动词,带两个论元(即外主目语和内主目语②)。此时,句子的句法结构虽有变化,但语义基本不变。在例(9)~(14)中,句b与句a相比,动词省去介词后,开始由不及物动词向及物动词方向飘移,后直接接位置宾语,形成处所宾语。为便于阐述,我们将(9)a、(10)a、(11)a、(11)a、(12)a、(13)a和(14)a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叫做介词宾语,各句a为介词宾语句;相应地,把(10)b、(11)b、(11)b、(12)b、(13)b和(14)b中加着重号部分之类的结构称为处所宾语,各句b为处所宾语句。
  为了更直观地观察例(9)~(14)的句法结构变化规律,我们将其绘制成图表,详见如下。(图表中的括号表示NP1在具体语境中可省去)
  (NP1)+V+P+NP2 飞机降在二号跑道上
  飞向上海
  (NP1)+V+NP2 飞机降二号跑道上
  飞上海
  (NP1)+P+NP2+V 飞机在二号跑道上降
  向上海飞
  
  据此,我们发现上面讨论的运动类准二元动词有四个特征:其一,可以在介词的帮助下支配处所等从属成分,在这种情况下,动词是支配能力较弱的准二元动词,只有借助介词才能顺利地支配在语义上从属于它的成分;其二,由于语言的发展,许多准二元动词的配位方式发生变化,逐渐省去介词,跟从属成分直接结合,这大大地扩充了它们的支配能力,使其向真二元动词(及物动词)方向飘移;其三,句式(NP1)+V+P+NP2一般有一个平行的构式(NP1)+P+NP2+V,即这两种句式可相互转换,句义不会发生变化,如:
  汽车奔往八达岭﹤——﹥汽车往八达岭奔
  飞向上海﹤——﹥向上海飞
  该特征不在我们的论述范围之内,所以对其不再做过多的阐述;其四,句式(NP1)+V+P+NP2常出现在书面体中,而为了言语的简洁、凝练,在口语表达中人们更喜欢使用句式(NP1)+V+NP2。
  (二)英语运动类“准二元Vi”及其宾语构式
  根据伦道夫·夸克、西德尼·戈林鲍姆、杰弗里·利奇、简·斯瓦特维克等人编著并由苏州大学的王国富、贺哈定、朱叶等人翻译的《英语语法大全》(1988),我们知道英语中有这样一类动词:该类动词常包含后随介词的含义,常有可能将这个介词省略;这时动词变成了及物动词,介词补足语变成了直接位置宾语(引自《英语语法大全》,1988)。如:
  (15)a.Tom roams around the city.
   b.Tom roams the city.
  (16)a.The thief fled from the city.
   b.The thief fled the city.
  (17)a.He turns round a corner quickly.
   b.He turns a corner quickly.
  (18)a.Two little boys cross over a street.
   b.Two little boys cross a street.
  (19)a.Snails creep across the ground.
   b.Snails creep the ground.
  (20)a.My young brother leaps over the fence.
   b.My young brother leaps the fence.
  例句(15)~(20)反映了该类动词一般都表现出明显的“准二元Vi”的性质。该类动词一般后接介词引出宾语,形成介词宾语句;也可省去介词,直接接处所宾语,形成处所宾语句。根据例(15)-(20)中各句a句的句法结构,我们发现,动词roam、flee、turn、cross、creep、leap由于自身的一位性,常带一个外主目语;又由于其呈现出的“准二元Vi”的特性,必须满足“准二元Vi”的两个允准条件,即必须有两个名词性成分与之发生联系(NP1&NP2),其中NP2必须由介词来引导。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这种语言现象也表现出了动态的发展趋势。如例(15)~(20)中,各例句b中的介词隐含,于是,句子格局发生变化,形成了新的句式,处所宾语句便代替了介词宾语句。
  在许多情况下,像例(15)~(20)中的句a与句b这样的结构有意义上的差别,正如《英语语法大全》(1988)所认定的,即带介词的结构注重于过程(process),而直接宾语结构却具有完成意义,表示已经达到。试比较:
  (21)a.Let’s swim across the river.
  b.She was the first woman to swim the channel.
  从例(21)可以看出,a中“swim”应为不及物动词,后需接介词方能引出宾语“the river”,介词“across”的出现凸显了“游的过程”这一语义内容;b中,介词“across”省去,“swim”开始转为及物动词,后直接接宾语“the channel”,也正是介词“across”的省略,才使“游完”这一语义前景化,此时,“swim”带有显著的结果意义。
  与汉语比起来,该类“准二元Vi”在句法结构上相对简单,如下表所示:
  NP1+V+P+NP2 Tom roams around the city.
  Let’s swim across the river.
  NP1+V+NP2 Tom roams the city.
  Let’s swim the river.
  
  通过分析以上例句,我们发现英语中该运动类“准二元Vi”在句法结构和语义表征方面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为了实现语义知足和句法结构的完整,该类动词需要在介引的作用下引出NP2,这时,动词为及物性很弱的准二元动词;其次,由于动词与介词在语义上的融合,介词隐现,动词开始由一位向二位方向飘动,处所宾语开始充当内主目语,论元呈现增容现象;再次,在语义表达上,“NP1+V+P+NP2”句式突出了明显的过程意义,而句式“NP1+V+NP2”则强调了显著的结果意义。
  
  四、汉英运动类“准二元Vi”及其宾语构式比较结果分析
  
  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发现汉语运动类“准二元Vi”及其宾语构式和英语运动类“准二元Vi”及其宾语构式在其各自的句法表征和语义表达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第一,人类具有的相同的生理结构和相似的客观世界使得人类在对事物的认知上有相似之处,从而在语言的使用和感知方面表现出共性。比如,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汉英运动类“准二元Vi”都呈现出相近的句法结构变化规律,即由句式NP1+V+P+NP2向句式NP1+V+NP2转变的动态的发展过程。第二,在句法结构方面,相对于英语运动类“准二元Vi”的宾语构式而言,汉语运动类“准二元Vi”的宾语构式相对复杂。如:句式(NP1)+V+P+NP2不但可以变为NP1+V+NP2,而且,一般情况下,当介词是“往”“在”“向”等时,句式(NP1)+V+P+NP2亦可转换成(NP1)+P+NP2+V。例如:
  划向对岸 ﹤——﹥ 向对岸划
  飞往北京 ﹤——﹥往北京飞。
  英语的句式发展变化相对单一,显现了由构式NP1+V+P+NP2向构式NP1+V+NP2发展的轨迹。在英语中,该类动词一般不出现在句式(NP1)+P+NP2+V中,如:*Tom around the city roams.这表明汉英民族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因为思维与语言紧密相连,语言是思维的表现。第三,在语义表达方面,动词后接介词时,汉语凸显了动作的方向、处所,而英语侧重了动作的过程;介词隐去时,汉语弱化了动作的方向性,英语则强调了动作的结果意义。第四,在文体方面,介词出现时,汉语中,句式(NP1)+V+P+NP2多用于书面语;介词隐省时,汉语中,句式句式(NP1)+V+NP2多出现在口语中。在英语中,介词使用与否,似乎与文体关联不大,对此问题,在此不做过多的阐述,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第五,在介词由出现到隐省的过程中,汉英运动类“准二元Vi”都实现了由不及物动词向及物动词方向的飘移,即由一位动词变为二位动词,处所宾语开始充当动词的内主目语,动词实现了论元增容③。
  
  五、结语
  本文从配价论元角度出发,对汉英运动类“准二元Vi”及其宾语构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正是由于“准二元Vi”本身的特殊性(向及物动词方向的飘移)引起了宾语构式的变化。从认知角度来说,语言的发展离不开人类认知的影响。语言与思维紧密相连,正如王寅(2006:67)所说,语言是思维的一种物质外壳和表现形式,并将思维固定下来;思维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语言是思维这种心理活动的终极产品的表达形式。汉英民族在认知和思维方式上的共性和个性决定了其语言表征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说,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一般都遵循经济性原则,能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形式传达信息时,就会删繁就简。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往往提取双方所关注的主要信息点,也就是抓住承载主要信息的关键词,把它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上。就汉英运动类“准二元Vi”与随后介词而言,正是二者具有相似的语义特征和虚词比实词更容易简化的特点,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为追求“经济”就省略了介词。从句法角度来说,正是运动类“准二元Vi”价位的变化引起了句法结构的变化;从语义角度来说,也正是运动类“准二元Vi”与随后介词在语义上的融合与分解促使其宾语构式在句法层面上的特殊性与善变性。正是汉英运动类“准二元Vi”在句法或语义上的特殊性,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这样有助于把握其语用特征,从而提高学习的精确性和准确性。由于本文篇幅有限,沒有对其他准二元动词的及物性进行分析,这是一个遗憾,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进一步完善。
  
  注 释:
  ①注意准二元动词与二元动词不同。二元动词能关联两个从属成分
  (dependent constituents),其中一个是施事(agent)、或主题(theme),另一个是处所(location)、或结果(result)、或受事(patient)。
  ②温宾利(2002:60)认为,宾语主目语在结构上处于动词短语
  之内,称为内主目语(internal argument),得到的题元角色为内题元角色(internal theta role);主语在动词短语之外,叫外主目语(external argument),得到外题元角色(external theta role)。
  ③当介词省去后,动词由一价动词转为二价动词。此时,句子在动
  词变价的基础上经历了论元增容。各例中b句分别增加了一个论元(或曰配价成分),在句法层面上实现为双价动词,分别形成了两个不同的配价集。
  
  参考文献:
  [1]Rissanen,M.Syntax[A].In Lass,R.(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Volume III)[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Biber,D.et al.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Givón,T.Syntax:A Functional-typological Introduction[M].
  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84.
  [4]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陆俭明.现代汉语不及物动词之管见[A].语法研究和探索(五)
  [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
  [7]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8.
  [8]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2.
  [10]温宾利,陈宗利.领有名词的移位:基于MP的分析[J].现代外
  语,2001,(4).
  [11]徐盛桓.常规关系与句式结构研究——以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
  语句式为例[J].外国语,2003,(3).
  [12]刘晓林.也淡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问题[J].外国语,2004,(1).
  [13]刘正光,刘润.VI+NP的非范畴化解释[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41).
  [14]王珍.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存在的认知理据[J].汉语学
  报,2006,(3).
  [15]杨永忠.Vi+NP中NP的句法地位[J].语言研究,2007,(6).
  [16]王自强.现代汉语虚词用法小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7]孟宗,郑怀德,孟庆海,蔡文兰.动词用法词典[Z].上海.上海
  辞书出版社,1987.
  [18]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
  [19]汉语知识讲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20]温宾利.当代句法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韩瑞娟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李长锋 河南省周口幼儿师范学校 466700)
其他文献
摘 要:漫画中的象声词使用频繁,种类繁多,是漫画情节的需要与象声词的特点共同决定的。漫画中的象声词具有两种修辞效果:其一,通过补充声音,增强画面的形象性,借以弥补纸质媒介的局限性。其二,推动情节的发展,成为故事情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象声词 漫画 《加菲猫》 修辞    漫画是以图像为主、以文字为辅的平面无声的作品,每个画面之间藉由框格之间的扣连产生意义。经过多年的发展,漫画已经形成了
期刊
摘 要: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几”和“多少”可以互换使用的句子,这容易给他们带来误解,认为“几”和“多少”在意义和使用上是一样的。本文立足于语料库研究方法,针对汉语二语习得,对表示疑问的“几”和“多少”作简要分析,力图找到其中的分布规律。  关键词:几 多少 表疑问 数量 动量    一、前言  关于“多少”和“几”在表疑问时用法上的异同,王力先生曾在《中国语法理论》里指出:“古代
期刊
摘 要:《走进汉语》是短期培训系列教材之一,《读写本》和《听说本》配套使用。教材的话题选择和顺序安排精当,内容丰富,语言点简洁明了,与课文配合自然,版面设计新颖,人性化的目录设计也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和学习者的使用。  关键词:短期教材 《走进汉语》 教材编写    一、引言    在世界掀起“汉语热”的大环境下,每年来华进行短期汉语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根据朱志平等(2008)对1998年到2008年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拉康的“他者”理论出发,通过“我是一个他者”和“我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来分析意识语言中认知性隐喻和体验性隐喻产生的心理原因,揭示隐喻是无意识的结构,这种无意识结构在意识语言中产生了大量的能指游戏,即隐喻。  关键词:隐喻 拉康 他者 无意识 能指    一、引言    随着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在其奠基之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把隐喻定义为“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期刊
黄树先教授致力于汉藏语研究,而以文章名世。与同行学者比,其不少文章似在“雕虫”,多实证。凡喜读其文者,多因其论从史出。中国传统语文学素重实用。然而重实用则有时难免望文生训,结果越是难通之处越多歧解,所以古书中语词歧解者颇多。黄树先教授的文章发奥赜而辨疑议,解决了不少聚讼纷纭的问题,很值得读。  众所周知,我们至今没有自己的语言观与方法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思想方法原非土生土长,用于汉语研究多方枘圆凿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句法——语义界面入手考察英汉结果构式的Rpastp制约,旨在借助词义分野和语义互动探究其语义缘由。研究发现:第一,过去分词承继了根词的语义结构,并对其进行凸显和侧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语义结构:隐性[+事件]义和显性[+状态]义,两者在句法相关性和Rpastp制约强度上存在差异;第二,Rpastp制约是语义互动和竞争的结果,通常,过去分词的[+事件]义与结果补语的[+状态]义存在冲突,其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乌鲁木齐市青少年独特的言语现象为语料,分析了青少年言语现象的特征、来源,探讨了其社会性征。语言是生活的反映,从青少年语言中可以分析出他们的独特心理,以此深入了解青少年,使家长及教育工作者能与青少年进行更好的交流。  关键词:青少年 自说自话 言语行为    笔者近期在和乌鲁木齐市一些中学生近距离接触时,发现他们当中流传着一些成人世界从不使用的言语,有时根本就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比如,
期刊
摘 要:廓类(qualia)的语用现象表现了主体对表达中事物的性质或现象的特性的感知。在语用上体验一个廓类,往往是难以言传的,但人们总会自然地求助于语言系统中最能表征的词语以类比的方式来表达这种体验。因此,带有自身本质特性的廓类又有了许多语用意义上的附加特征,正是这些附加特征具体体现了人类语言表征的心智演绎的微妙与深奥,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相关问题,需要人们去探索。  关键词:廓类 类比 语言表征 
期刊
摘 要:本文对《说文解字》“戈”部字作了穷尽式的考察,明确其义类归属,梳理其词义的孳乳演变,指出《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在释义某些“戈”部字时存在的尚可待商榷之处。  关键词:《说文解字》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戈”部 义类     《说文解字》“戈”部文二十六,本文对此二十六字一一加以分析,指出其义类归属,梳理其词义的引申变化,并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此类字释义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商
期刊
摘 要:对联历来被定性为文字笔墨游戏、文学样式、民间文学、艺术形式等,这些观点大都是从文学、美学、民俗学等角度进行审视的。本文认为,对联是一种对称、简短、诗性的言语行为模式,对联的使用实质上是以“联”行事,传达特定的交际意图和执行特定的施事行为。对联的使用遵循了“言语求美策略”,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  关键词:对联 言语行为 以“联”行事    一、引言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言行一致”,实际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