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被誉为“美文”,美在结构,美在语言,美在意境。这三美正是我们在散文教学中要抓的特点、重点和难点。
一、散文教学要抓住“结构美”这个特点
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这一点,秦牧的《土地》比较典型:作者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时间上从今天延伸至近代、上一世纪、2600多年前乃至100多万年前:空间上扩展到平原高山、边疆岛屿乃至世界各地。内容涉及历史掌故、现实风貌、风土人情、趣闻轶事,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天上人间,应有尽有。但如此丰富的材料并非“散珠碎玉”,而是用“土地”之线将它们贯穿起来;作者构思也并非“脱缓之马”,而以热爱土地、建设土地、保卫土地这一“僵绳”收拢”野马”。这就是散文结构美的神韵。
分析散文的结构美要抓住文眼,教学才能收到“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梦丝之乱”的效果。文眼既是全文主旨,又是行文线索。《石钟山记》的文眼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故都的秋》的文眼是“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净,来得悲凉”;《荷塘月色》的文眼在篇首——“这几天,我的心里颇不宁静”,以它总领全文;《雨中登泰山》的“我们敢于在雨中登泰山……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这“雨趣”二字,乃文之瞳孔,不仅画出了泰山的“雨趣美”,道出了登山者的“雨中志”,而且更突出了全文结构美的神韵。
二、散文教学要抓住“语言美”这个重点
散文的语言优美洗练,人们常用“余音袅袅的洞萧、明净元尘的水晶、色彩鲜明的玛瑙”来比拟它;散文的语言质朴而自然,人们又用“甘冽清澈的山泉、曲径通幽的园林、烟波云海的扇画”来形容它。散文教学,品尝语言美是重点。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咬文嚼字,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情韵,引导学生深入一层挖掘有关修辞方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表情达意作用。《天山景物记》中有“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鲜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的句子。在这里,用“华丽”描绘“织锦”、用“耀眼”刻画“彩霞”,用“绚烂”形容“长虹”既准确又生动。《荷塘月色》“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一句,“哼着”的情味与“迷迷糊糊”的情态一致;“微风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一句,通感的运用尽显其妙。
三、散文教学要抓住“意境美”这个难点
散文既有诗一般的语言,又有诗一般的意境。古人云:“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散文亦然。这里所说的“境界”就是“意境”。何谓意境?散文中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必须有所寄托,或借景以抒情,或托物以言志,或因事以明理。这可寄托的景、物、事就是“境”。意境,即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产生与作者的境界相似的感受,引起心灵的共鸣。可见,单纯的景物描写谈不上意境,意境应该是外在的境界、景物,与作者心中的境界——喜怒哀乐高度统一,是外物与内情自然融合,是饱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正如古人所云:“说景即是说情,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相关。”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因此是散文教学的难点。我们还是举形象的例子来说明:读《荷塘月色》,谁都会感叹作者笔下的景色太美了.那“淡淡”的月光,那“亭亭的像舞女的裙”一样的荷叶、那“明珠、星星”一般的荷花,那“远处楼上渺茫的歌似的”清香,那“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似的光和影……一切的一切都“像笼着轻纱的梦”。作者之所以要创造一种朦胧美的环境,是因为这环境正是他此刻的心境。因为“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尽管景色“恰是到了好处”,尽管“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但是我仍然“什么也没有”。在此,作者欣赏到了“无边的荷香月色,心里涌起了几丝淡淡的喜悦。但眼前的美景仅使他暂得偷闲而已,那暂时排遣又不能完全排遣的几丝淡淡的忧愁始终缠在胸间。这喜也朦胧、忧也朦胧的心境,不正和月下荷塘朦朦胧胧的环境丝丝相扣吗?这就是环境与心境的统一、景和情的统一、意和境的统一。散文教学到了这一步,我们才算是引导学生凭借语感,透过字里行间,通过联想和想象走进了作者创作的意境之中,欣赏到了散文的意境美。这当然属高层次的文学鉴赏范畴,有一定的难度。但既然大纲要求学生“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那么我们就该在散文教学中努力追求之,给学生一些“跳一跳够得着”的东西。要指导学生欣赏散文中的意境美,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文艺理论修养和较广的知识面。例如:在备课中应把握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鲁迅散文的深邃、郭沫若散文的浪漫、茅盾散文的俊健、巴金散文的热烈、朱自清散文的隽永、冰心散文的婉丽、杨朔散文的精巧、刘白羽散文的奔放……教师如能对这些大家的风格心中有数,教学中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位作家,写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的作品,其风格也会各呈异彩。
一、散文教学要抓住“结构美”这个特点
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这一点,秦牧的《土地》比较典型:作者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时间上从今天延伸至近代、上一世纪、2600多年前乃至100多万年前:空间上扩展到平原高山、边疆岛屿乃至世界各地。内容涉及历史掌故、现实风貌、风土人情、趣闻轶事,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天上人间,应有尽有。但如此丰富的材料并非“散珠碎玉”,而是用“土地”之线将它们贯穿起来;作者构思也并非“脱缓之马”,而以热爱土地、建设土地、保卫土地这一“僵绳”收拢”野马”。这就是散文结构美的神韵。
分析散文的结构美要抓住文眼,教学才能收到“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梦丝之乱”的效果。文眼既是全文主旨,又是行文线索。《石钟山记》的文眼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故都的秋》的文眼是“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净,来得悲凉”;《荷塘月色》的文眼在篇首——“这几天,我的心里颇不宁静”,以它总领全文;《雨中登泰山》的“我们敢于在雨中登泰山……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这“雨趣”二字,乃文之瞳孔,不仅画出了泰山的“雨趣美”,道出了登山者的“雨中志”,而且更突出了全文结构美的神韵。
二、散文教学要抓住“语言美”这个重点
散文的语言优美洗练,人们常用“余音袅袅的洞萧、明净元尘的水晶、色彩鲜明的玛瑙”来比拟它;散文的语言质朴而自然,人们又用“甘冽清澈的山泉、曲径通幽的园林、烟波云海的扇画”来形容它。散文教学,品尝语言美是重点。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咬文嚼字,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情韵,引导学生深入一层挖掘有关修辞方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表情达意作用。《天山景物记》中有“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鲜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的句子。在这里,用“华丽”描绘“织锦”、用“耀眼”刻画“彩霞”,用“绚烂”形容“长虹”既准确又生动。《荷塘月色》“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一句,“哼着”的情味与“迷迷糊糊”的情态一致;“微风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一句,通感的运用尽显其妙。
三、散文教学要抓住“意境美”这个难点
散文既有诗一般的语言,又有诗一般的意境。古人云:“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散文亦然。这里所说的“境界”就是“意境”。何谓意境?散文中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必须有所寄托,或借景以抒情,或托物以言志,或因事以明理。这可寄托的景、物、事就是“境”。意境,即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产生与作者的境界相似的感受,引起心灵的共鸣。可见,单纯的景物描写谈不上意境,意境应该是外在的境界、景物,与作者心中的境界——喜怒哀乐高度统一,是外物与内情自然融合,是饱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正如古人所云:“说景即是说情,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相关。”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因此是散文教学的难点。我们还是举形象的例子来说明:读《荷塘月色》,谁都会感叹作者笔下的景色太美了.那“淡淡”的月光,那“亭亭的像舞女的裙”一样的荷叶、那“明珠、星星”一般的荷花,那“远处楼上渺茫的歌似的”清香,那“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似的光和影……一切的一切都“像笼着轻纱的梦”。作者之所以要创造一种朦胧美的环境,是因为这环境正是他此刻的心境。因为“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尽管景色“恰是到了好处”,尽管“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但是我仍然“什么也没有”。在此,作者欣赏到了“无边的荷香月色,心里涌起了几丝淡淡的喜悦。但眼前的美景仅使他暂得偷闲而已,那暂时排遣又不能完全排遣的几丝淡淡的忧愁始终缠在胸间。这喜也朦胧、忧也朦胧的心境,不正和月下荷塘朦朦胧胧的环境丝丝相扣吗?这就是环境与心境的统一、景和情的统一、意和境的统一。散文教学到了这一步,我们才算是引导学生凭借语感,透过字里行间,通过联想和想象走进了作者创作的意境之中,欣赏到了散文的意境美。这当然属高层次的文学鉴赏范畴,有一定的难度。但既然大纲要求学生“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那么我们就该在散文教学中努力追求之,给学生一些“跳一跳够得着”的东西。要指导学生欣赏散文中的意境美,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文艺理论修养和较广的知识面。例如:在备课中应把握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鲁迅散文的深邃、郭沫若散文的浪漫、茅盾散文的俊健、巴金散文的热烈、朱自清散文的隽永、冰心散文的婉丽、杨朔散文的精巧、刘白羽散文的奔放……教师如能对这些大家的风格心中有数,教学中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位作家,写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的作品,其风格也会各呈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