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浅探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学生、学校和家庭、社会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关系 问题 措施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是人与人最基本的交流活动。大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大学生与校园内外各社会成员、群体、阶层之间的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础,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就业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处理好大学生人际关系意义重大。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总体来说是健康的,但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自我为中心。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感受着家庭的温暖、亲人的溺爱,很自然地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人生观,习惯于站在自我的立场看待和处理问题,忽视他人和集体,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不能或者不愿深入地了解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常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
  2.自卑与退缩。经济基础、文化基础甚至身体素质的差别很容易在学生心理上形成层次感。个别来自农村或者小城镇的学生,在来自大城市或者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学生面前抬不起头来;部分同学悲伤于自己长相不好,口才欠佳,缺乏幽默感等等。他们对人际交往特别敏感,对交往中的负面因素考虑太多,总是极力回避,久而久之,逐渐形成自卑与退缩的性格,陷入焦虑、痛苦、自卑并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这类学生虽然相对较少,但危害极大,不容忽视。
  3.情绪化倾向。情绪化是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不足的体现,表明了个人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幼稚。有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过于情绪化,习惯于感情用事,高兴时满面春风,称兄道弟;不高兴时冷若冰霜,拒人千里。随自己心情的好坏决定对待他人的态度,不顾及他人感受,这就很容易伤害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使人感到不快,在心理上产生隔阂。
  4.缺乏交往技巧。人际关系本身的复杂性、多面性对部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障碍,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相对中学时代来说较为宽松和富有弹性。生活和环境的巨大变化使这些交往需求迫切但交往技巧相对不足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挫折而导致情感的损伤,这在大学新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
  
  二、 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对策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强烈地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塑造健康的身心和形成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要条件。因此,探索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意义重大,措施如下:
  1.优化人格。改造不良人格,培养和优化良好人格,这是建立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第一步。大学生一定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发现和总结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培养热情开朗、积极果敢、自信宽容等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人格魅力,同时,要善于向那些人际关系好的同学学习,使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步提高,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当然,人格的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反复地总结,不断地修正自己,才能日趋成熟。
  2.加强指导。发挥大学“德育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开设适合大学生需求的心理课程进行集体辅导和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学会从大学生的衣食住行等各个环节上,把握他们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关注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把握他们的潜在意识和心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此外,还要配置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及时解答学生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困惑,使他们能及早走出心中的阴影,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在心灵上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3.提升校园文化建品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大学生间正常的人际交往。举办各种讲座联谊会和其他形式的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众多人际交往的机会。这就使他们既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又在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的群体氛围中协调、感受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为他们的人际交往向纵深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是很多的,仅仅依靠大学师生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和社会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从家庭的角度来说,要让孩子有一个健康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让孩子感受到亲情的美好并学会爱;对社会而言,要营造一个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并尽最大的可能减少贫富差距,从而使大学生们能及早走出心中的阴影,满怀信心地投入到正常的交往中去。
  
   参考文献
  (1)张进辅.青年心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所说之文,即指“文采”,此言强调的就是“文采”对于文章内容的重要性。要想写出好文章,除了要掌握好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的技巧外,还要具备好的语言,也即是要富有感染力、震慑力和穿透力的语言。如何才能使语言具有这种效果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懂得锤炼句式    汉语的句式的多种多样,其中综合运用整句、散句以及四字句,较易受到读者青睐。整句是相对于散句而言
期刊
在蛇山沟小学,望着徐徐开进校园的军车,看着从车中蹒跚走下的老干部们,全体师生顿觉无比的亲切和激动。多少次的无偿捐助,多少次不远百里的探望, 让全体师生牢牢铭记了这样一群特殊的“教师”,他们是沈阳军区联勤部第四干休所的老前辈们。他们多年的付出,不仅改变了蛇山沟小学的教育教学条件,更使蛇山沟小学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踏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政府牵线,军校联谊    1997年6月,经法库县县
期刊
[摘 要]笔者从辅导员肩负的使命出发,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并进一步结合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辅导员 思想政治    大学阶段对于学生而言是世界观、人生观成熟的时期,他们在吸取校园文化知识的同时开始涉足于社会,并开始尝试着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判断在社会中遇到人与事,大学阶段对学生思想的正确的引导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趋势。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
期刊
[摘要]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近几年国内外对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的研究作了简单的介绍,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指标体系 构建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当前研究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萧红一生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十一个春秋,但是她以她强烈的生命之火,留下了近百万生动而丰富的文字。她的散文虽少,却有不少是难得的杰作。收录在《商市街》中的《小偷、车夫和老头》便是这样的一篇。这篇文章的最突出之点,便是全文中流出的对于生命的深切的关爱,体现出了对人的生命的终极追求和对人性的终极追问,是饱含着生命体验的“人的文学”。    一、启蒙姿态下的国民性批判    萧红的一些散文中,启蒙的立场也是非
期刊
[摘要]职业教育着重实践性和技能性,而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本文就职业教育中如何进行计算机教学,提出了两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实践教育 教学方法 多媒体 网络教学    职业教育有别于其它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即实践教学,而计算机教学又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学,计算机教学应该着重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职校计算机学科强调结
期刊
[摘要]高校扩大招生,高校中的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在高校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成为发展高等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高校 教育 教师队伍 建设    科教兴国,教育是基本;教育之计,教师是关键。师资队伍水平作为高校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在高校办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被公认,前辈有云:所谓大学,非大楼,乃大师也。好的教师,对正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处于求知欲高峰时期的学生们,具有不可估
期刊
[摘要]社会体育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合格的社会体育人才不仅是深化体育教育改革的一个课题,也是面向21世纪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为此,我们借鉴北美的CBE系统,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CBE 体育人才 应用    CBE是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的英文缩写,其涵义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最
期刊
[摘 要]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更积极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惠及全体人民。目前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是重农村经济建设和倾斜投入农村教育,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育公平 农村教育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首先就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作为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
期刊
教育哲学学科体系的问题,关系到学科自身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为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教育哲学在学科体系上必须有严谨的内在逻辑,而这也正是我国教育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就为此长期争论不休,各自提出了不同的体系建构。这种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发展时期:    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建设    80年代,我国教育哲学处于恢复与重建时期,这一时期教育哲学的学科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