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亏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研究了亏损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发现亏损上市公司存在 以转回和计提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亏损,另一方面是为了进行 大洗澡(big bath)。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了《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已确认的资产减 值损失不得转回。文章研究表明新准则中禁止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做法有助于压缩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的制度空间,使得资产减值更好地反映其经济实质。
   关键词:亏损上市公司 资产减值政策 盈余管理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5-098-03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在“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下,投资者追求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外部力量和经济环境 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企业规避风险的内在动力,促使资产减值政策的产生和广泛应用。FASB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IASC(Internat 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Committee,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先后发布文告,对资产减 值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减值损失的转回给使用者提供了资产或 资产组合未来潜在利益更为有用的信息。
  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经过了由国家统一规定到企业自行确定,由小范围资产项目计 提到更大范围资产项目计提等一系列政策的调整。在1998年之前,我国上市公司执行的《股 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应收账款按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并且计提比例一般 为3‰~5‰。会计人员的判断空间很小。财政部1998年(财会字【1998】7号)颁布的《股 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H股)以及在境内发行外资股 的公司(B股),必须对应收账款(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存货、短期投资和长期 投资计提减值准备,计提方法和比例由公司自行确定;对于A股公司规定为自愿执行。1999 年财政部又通过《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问题处理补充规定》(财会字【1999】35 号),将强制性计提规定延伸到所有上市公司。此时公司会计人员需要较多的职业判断进行 相应的会计政策选择。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资产减值的范围增加了委托 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即八项减值准备,这进一步增大了计提资产减值准 备的范围。政策上允许上市公司针对以前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发生价值回升时,转回已经 计提的减值准备,同时可以对以往年度进行追溯调整。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 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政策作了较大的调整,其中主要变化有:(1)
  扩大适用范围。新准则规定“适用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以外的其 他减值的处理”。(2)新准则规定已计提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
  从近几年(2003年为止)上市公司的年报看,非经常性损益成为部分公司实现盈利的主 要筹码。其中,由于《企业会计制度》对各项准备的计提只作了原则上的规定,计提标准以 及比例的确定都由企业根据情况自行确定,这样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多提或少 提减值准备来影响利润,资产减值政策成为上市公司操纵会计利润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上市 公司可以通过少提来虚增利润,掩盖风险;另一方面,一些上市公司完全不顾公司本身的承 受能力,巨额计提减值准备,实行所谓的“休克疗法”,为来年转回减值准备,实现利润增 长埋下伏笔。这种情形大多出现在亏损上市公司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们具有为避免被ST、 暂停上市以及终止上市而利用减值准备操纵盈余的动机。因此,本文认为在中国目前的制度 环境下,新准则中关于禁止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规定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和稳健性。
  本文结合我国的政治和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对亏损上市公司是否以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 准备进行盈余管理做出实证研究,提供经验性的数据,希望以此来诠释《资产减值》准则不 允许转回资产减值损失的原因。
  
  二、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由于2000年1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所有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必须执行坏账准备 政策、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政策、存货跌价准备政策、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政策、固定资产减值 准备政策、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政策、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政策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政策。本文 认为亏损上市公司有明显的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为此,本文选取深市A 股满足以下条件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下简称样本公司):(1)非金融类上市公司 (因为金融类上市公司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其财务结构与其他类上市公司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本文将其剔除);(2)在2001年12月31日前公开发行上市;(3)2001年净利润为负 ,且2001年是首次出现亏损的年度。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有效样本48家。为了研究2001年样 本公司的资产减值执行情况是否具有特殊性,本文又为每一家样本公司根据行业相同、规模 相近且2001年盈利的原则分别选取一家控制公司。
  本文将样本公司根据2002年是否亏损分为两大组,2002年扭亏的记为A组,2002年继续 亏损的记为B组,再将A、B组根据2003年亏损与否继续划分为4个小组,其含义如表1所示:
  本文中采集的数据包括:股票代码、证券简称、行业类别、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净利润 、利润总额、总资产、各项减值准备的期初数、本期计提数、本期转回数、期末数、相应资 产的期末净值等。其中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并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注册会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意 见类型,而是审计报告中是否有注册会计师对本 年度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发表意见,观察公司的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得到注册会计师的认可 。文中的行业类别采用了科技证券大福星软件中显示的证监会行业标准,样本公司所涉及到 的行业共有23个小类,本文为方便数据分析,将其合并为3大类行业,即工业、服务业、综 合。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部分数据来源 于《中国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CSMAR)。本文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二)研究假设
  建立和发展股票市场是为了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投资者投资股票是为了获得超额报酬 ,而如果公司出现亏损,与投资者的期望相背,那么公司的股票价格将可能下跌,股东财富 也会减少。相应地,由股东大会决定的董事的报酬和由董事会决定的经理人员的报酬也将减 少,甚至还会危及经理人员的职位。更何况,公司一旦出现亏损后,公司的压力将大大加大 ,因为如果公司不能立刻扭亏为盈的话,它接踵而来的便是特别处理、暂停上市、终止上市 等现实问题。因此,为了使公司能较快地“扭亏为盈”,避免受到特别处理的处罚,公司便 会倾向于计提更多的资产减值准备。由此,我们提出本研究的第一个假设:
  假设一:亏损上市公司在首次出现亏损年度(2001年),具有亏损动机,会调减收益, 多计提、少转回资产减值准备。
  当出现亏损后,公司必须马上采取措施扭亏,若无法在1年内扭亏,那么公司将受到特 别处理;如果公司无法在两年内扭亏,那么公司将会被暂停上市,半年内仍不能盈利的公司 将受到终止上市的处罚。同时,如果公司持续亏损,经营状况难以得到明显改观,那么其股 票价格将会一路下跌,并面临被收购、兼并的风险。所以在公司出现亏损的第二年度,即本 文中的2002年,理论上来说,所有样本公司都具有扭亏动机,但是上市公司出现亏损绝非一 日之故,故积重难返,通常很难在短期(1~2年)内使其经营业绩有显著改善,在这种情况 下,部分样本公司利用现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所提供的灵活性实现了“扭亏”,另一部分 样本公司在第二年仍亏损时,做大亏损,以便来年进行巨额冲销,使公司在按有关法规规定 不受任何处理或处罚的亏损年限内“扭亏为盈”,因此,我们推论,在亏损公司被ST的当年 ,为免被暂停上市,会调增收益。据此,我们提出第二个和第三个假设:
  假设二:2002年度实现扭亏的公司(A组)采取调增收益的资产减值政策,少计提、多 转回减值准备。
  假设三:亏损上市公司在因连续两年亏损(B组)被ST的当年即2003年,会调增收益, 少计提、多转回资产减值准备。
  虽然在公布2002年年报后,因连续亏损而被处以特殊处理处罚的公司当年都有非常强烈 的扭亏动机,希望2003年能盈利,避免因三年连续亏损而被暂停上市,但是部分公司亏损面 较大,仍不能实现盈利,因此,为了能在未来的半年内扭亏为盈,避免被终止上市,我们有 理由相信他们具有强烈的巨额冲销动机,会选择在2003年做大亏损。据此我们提出第四个假 设:
  假设四:2001年、2002年、2003年连续亏损的样本公司(B2组)与前两年亏损、2003年 实现盈利的公司(B1组)在2003年采取有显著差异的资产减值政策,前者将多计提、少转回 资产减值准备。
  根据我国目前现有的证券监管法规,如果企业发生亏损,其股票交易将会受到相应的限 制,但法规只是将亏损与否作为限制条件,并未规定具体的亏损程度。也就是说,一般情况 下,企业的亏损程度加大,其所受的限制条件不会随之加大,即巨亏相对于一般亏损是没有 附加成本的。孙铮和王跃堂(2000)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也发现了亏损上市公司做大亏损 的证据。因此,在上述4个假设中具有亏损动机的样本公司都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来增加未 来收益。
  
   (三)相关各类减值指标定义
   本文主要设立了三类指标来考察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政策执行情况:资产减值比例(TA 、TA0、TA1、TA2、TA3、TA4、TA5、TA6、TA7)、当期计提比例(CA、CA0、CA1、CA2、CA3 、CA4、CA5、CA6、CA7)、准备影响比例(POE、POE1、POE2、POE3、POE4、POE5、POE6、P OE7)(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及相关说明见表2)。
  资产减值比例主要反映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占相关资产期末余额的比重,当期计提比例反 映当期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占相关资产期末余额的比重,这两大指标反映了上市公司的资产 质量状况,一般来说,资产质量较差的公司倾向于计提较多的减值准备,如果上市公司资产 质量较好,却计提了较多准备,则有可能出于其他目的而调节利润;反之亦然。当上市公司 存在增加(或不减少)当年度利润的动机时,可能在当年度计提较少的减值准备(即当期计 提比例偏低),而当公司存在增加(或不减少)以后年度的利润动机时,可能在本期计提较 高比例的减值准备(即较高的当期计提比例和资产减值比例),以保证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准 备可供转回。而准备影响比例反映各项减值准备的计提对当年利润的影响程度。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分别以总资产减值比例TA和当期计提比例CA为被解释变量,以可能影响公司会计政 策选择的各个因素(包括契约论的三大会计假设、证券市场监管政策、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 况、资产结构与质量、审计意见、行业因素以及公司上市历史长短等)为解释变量,建立模 型,对决定亏损上市公司选择执行资产减值政策的经济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2003年为 例),并针对分析结果进行说明。
  


  首先对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年度进行检验。
  从表3当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表示公司规模的资产总额常用对数与资产减值比 例、当期计提比例负相关,与政治契约假设一致,但其相关性不显著;八项减值资产占总资 产的比重与资产减值比例正相关,但其与前者的相关性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而与后者的相 关性在0.05的水平上显著;资产负债率与资产减值比例正相关,且相关性在0.01的水平 上显 著,而其与当期计提比例虽然也是正相关,但显著性各年份不等,与债务契约假设不符;资 产净利率与资产减值比例、当期计提比例都成反比,且相关性都在0.01的水平上显著;2002 年、2003年的扭亏动机与亏损动机和两个被解释变量之间分别呈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 且其相关性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2001年样本公司都具有亏损动机而扭亏动机都为零,所 以被作为固定常数,以及2003年扭亏动机与当期计提比例的相关性在0.05的水平上显著); 审计意见与被解释变量正相关,且在前两年相关性都不显著,2003年的相关性在0.01的水平 上显著;行业因素只有2001年与两个被解释变量在0.05的水平上相关,后两年的相关性不显 著,且方向也不固定;上市日期与资产减值比例负相关,且两者的相关性2001年和2002在0. 01的水平上显著,但是除2001年以外,上市日期与当期计提比例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且 方向不固定。
   在相关性检验的基础上,我们分别建立如下回归分析模型:
  


   a Cannot be computed because at least one of the variables is constant.
  TA=α01SIZE+α2RA+α3DR+α4ROA+α5KS+α6NK+α7AUDIT+α8HY+α9DATE+ε
  CA=β01SIZE+β2RA+β3DR+β4ROA+β5KS+β6NK+β7AUDIT+β8HY+β9DATE+ε
  SIZE:公司总资产取对数,表示公司规模;
  RA:八项减值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
  DR: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表示公司负债规模;
  ROA:公司的资产净利率,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
  KS:虚拟变量,当公司有亏损动机(当年净利润<0)时取1,否则取0;
  NK:虚拟变量,当公司有扭亏动机(前一年度净利润<0且本年度净利润≥0)时取1, 否则取0;
  AUDIT:虚拟变量,当注册会计师对公司计提减值准备发表意见时取1,否则取0;
  HY:公司所处的行业,工业取1,服务业取2,综合类取3;
  DATE:公司上市日期。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10 level (2-tailed).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所以得到回归方程为:
  TA=41.106+.003SIZE+.338RA+.016DR+(-.053)ROA+.052KS+(-.088)NK+.218AUDIT+.034H Y+(-2.076E-06)DATE
  CA=4.118+(-.002)SIZE+(-.042)RA+(-.012)DR+(-.146)ROA+.039KS+(-.034)NK+(-.088) AUDIT+(-.016)HY+(-2.011E-07)DATE
  本回归采用强迫引入法引入自变量,经检验(见表4),资产减值比例的回归方程复相 关系数为0.931,R2为0.867,调整R2为0.835,方差分析得到P值为0,说明该模型拟合 优度 较好。当期计提比例的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为0.916,R2为0.839,调整R2为0.800,方 差分析得到的P值为0,说明该模型拟合优度也较好。
  八项应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与资产减值比例在0.01的水平上显著 正相关,符合预测,而它与当期计提比例的相关性要弱一些,而且方向也不固定,因为八项 资产总额越大,不一定当期计提的减值准备就越大,当期计提比例更大程度上受到其他经济 因素的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对减值政策的选择有显著影响,从系数的符号为负可以发 现经营业绩越差的公司,资产减值的可能性越大,可能是管理人员出于某种目的利用减值政 策卸掉包袱,或者为经营失败寻找借口。亏损动机和扭亏动机是由证券市场的特别处理和暂 停交易等监管政策带来的,其中亏损动机与减值比例正相关,而扭亏动机与减值比例负相关 ,且相关性显著,说明有亏损动机或扭亏动机的公司会利用减值政策来操纵盈余。审计意见 、行业因素、上市日期对资产减值比例的影响较为显著,但对当期计提比例的影响不显著。 减值准备比例较高的公司即资产质量较差的公司被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提出意见的可能 性越大,也就是说绩差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政策操纵盈余,而注册会计师对这类公司进行审计 所面临的审计风险越大,因此它们所计提的减值准备被发表意见的可能性越大。行业因素与 资产减值比例显著相关并不难理解,不同的行业资产结构有显著差别,不同的资产结构造成 不同的资产减值比例。公司治理结构越差,执行资产减值政策的可能性越大,资产减值比例 越高,也证实了管理人员利用资产减值准备为经营失败寻找借口。
  
  三、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深市A股亏损上市公司首次出现亏损年度及其后续年度执行资产减值政策的 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每年会出于不同的经济利益驱动采取不同的资产减值政策来操纵 盈余,以逃避监管政策的处罚:
  1.亏损上市公司在首次出现亏损年度(2001年)具有亏损动机,在执行资产减值政策 上会选择多计提、少转回减值准备,与盈利公司存在显著差异。
  2.2002年度实现扭亏的公司确实具有利用资产减值政策实现扭亏的动机,当年采取少 计提、多转回减值准备的政策。
  3.亏损上市公司在因连续两年亏损被ST的当年即2003年,会调增收益,少计提、多转 回资产减值准备。
  4.2001年、2002年、2003年连续三年亏损的样本公司在2003年计提的减值准备显著大 于前两年亏损、2003年实现盈利的公司,因为他们有非常强烈的在来年转回减值准备实现扭 亏的动机,希望能够侥幸通过利用资产减值政策来调增收益,从而避免被终止上市。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新《资产减值》准则之所以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规定相悖而行 ,不允许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除了理论本身存在争议外,还必然有着深刻的国情背景 和现实解释力。新《资产减值》准则的适用主体是中国境内的企业,新准则具有一定程度的 规避和防范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政策倾向。
   新的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它是根据我国 的现实国情,不得已而为之的重大变革,这一点是与国际会计准则具有实质性差异的。新的 资产减值准则将有效地遏制利用减值准备作为“秘密准备”调节利润的情况。新资产减值准 则实施后,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空间将变得越来越小,利用计提手法调节利润将越 来越难。
  
  参考文献:
   1.李增泉.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政策的实证研究. 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1(4)
   2.戴德明, 毛新述等.中国亏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计提行为研究. 财经研究, 2005 (7)
   3.王跃堂, 周雪, 张莉. 长期资产减值: 公允价值的体现还是盈余管理行为. 会计研究, 20 05(8)
   4.薛爽, 田立新, 任帅. 八项计提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 06 (2)
   5.赵春光.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论《资产减值》准则的政策涵义. 会计研究, 2006( 3)
  6.葛家澍.创新与趋同相结合的一项准则. 会计研究, 2006( 3)
   7.刘玉廷, 戴德明.资产减值.大连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00)
  (责编:贾伟)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就 海南省某市参保职工的全部样本,对该市参保职工的医疗保险基本情况进行评价。 首先分别从参保率、筹资、支出和医疗服务利用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其次对住院职工次均费 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最后提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医疗保险 公平性 评价  中图分类号:F840.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5-049-02    公平性是社会医疗保险要遵从的首
期刊
摘 要: 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况及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随后,采用全要素生长 率和索洛剩余来衡量技术进步,利用1996—2005年我国中小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 了FDI对我国中小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我国中小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存 在一定程度的正面作用,但作用不大。独资企业和加工贸易比重上
期刊
摘 要: 从1998年抗洪抢险救灾到2003年爆发非典危机,再到2008年雪灾春运危机,社会转 型期的中国正面临公共危机频发的阶段。媒体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载体,是政府与公众沟通 的纽带,并且在危机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扮演着观察员、信息传递员、社会协调员、舆论引导 者等各种重要角色。媒体作为社会公共资源,其功能发挥的好坏决定公共危机公关成败。   关键词:雪灾春运 公共危机 媒体    中图分类号:C9
期刊
摘 要: 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UCP600在结构、形式和内容上对UCP500作了较大的调整 和修改,这些修订对各方当事人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从总体上看,UCP600做出的修订,更加 体现了该惯例的公正和合理性。这对我国广大出口商来说无疑是一个佳音。出口商通过对UC P600和UCP500的比较分析,充分掌握和应用新规定中对己有利的修订内容,有利于更好地维 护自身利益。   关键词:UCP60
期刊
摘 要: 2004年4月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根据修 订后的《对外贸易法》,从2004年7月1日起,中国的个人也可以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中 国修 订后的《对外贸易法》规定,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依 照修 订后的对外贸易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 织或者个人。这意味着7月1号以后,普通百
期刊
摘 要: 从PE及其契约管理和发展动力、PE投资的项目选择、PE对投资企业的监督,以及PE的 风 险资本变现效益等四方面,介绍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国外研究的成果,并分析了国内研究现 状。同时,归纳和探讨了目前国内外PE研究的特点和不足。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研究现状 评述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5-102-02    私募股权投
期刊
摘 要: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级文化建设不仅需要正确的教育思 想指导,也需要适用的管理理论指导。文章从管理学的视角在物质层、制度层、视觉层等三 个方面论述了班级文化的建设,并阐述了班级文化的设计和实施。   关键词:高校班级 班级文化 层次 设计 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5-121-02     高校班级是大学生
期刊
摘 要: 根据中国入世承诺,2006年银行业实现全面对外开放,文章拟从外资银行各组织形 式的准入条件入手,深入分析我国现阶段对外资银行准入的法律规制,并探讨其规定是否符 合WTO规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存在的问题,继而结合国外实践经验,提出符合我 国国情的规制措施。   关键词:WTO体制 外资银行准入 法律规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
期刊
摘 要:为 了在高校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中,不再出现音质问题或噪声问题,为广大师生创造更多音质优 良的厅堂,提供更多宁静的校园环境。文章以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教学楼为例,对其琴房的音质设计进行深 入的解析,以供艺术建筑工程项目声学设计者借鉴。  关键词:高等学校 教学建筑 琴房音质设计  中图分类号:F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5-124-02    山东大学艺术学
期刊
摘 要: 证券市场的风云变化,主要是证券市场的操作者翻云覆雨造成的。证券本身的运 作,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并产生效益,证券市场的收益的最终来源只能是资本附加劳动之后 的增值。如果证券市场严重背离了资本+劳动合成的实业市场,危机就发生了。文章通过实 业市场、证券市场和管理者的圆周模式建构与分析,透视证券交易诚信原则的基础性与重要 性。   关键词:实业市场 证券市场 投机 第一交易市场 第二交易市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