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两章

来源 :大众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00934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位的压力,还要承受来自学生、家长、社会的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并不随着下班而减轻。因此,在长期巨大的压力下,老师们难免产生职业疲倦感,更是有很多人无奈地选择跳槽。高老师呼吁: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多地关注这些“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生活现状。
  
  母亲逝世周年祭
  
  半夜醒来,常常再也睡不着,因为梦见母亲。母亲,你离开我已经整整一年,从看你入土,我没再到你坟上去过。今天是你的周年,我在遥远的关外,只有把无穷的思念断断续续地记写在纸上,作为对你的祭奠。
  
  1
  在一年来的反复回忆中,我才意识到母亲是多么坚强,那不是一般的坚强。世间有一些所谓“铁女人”,而我的母亲是钢,钢铁一般耐得住磨练,耐得住生活的重压。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来不曾年轻过。虽然母亲生我时刚刚34岁,在我记事时也不过38岁,但我不记得你曾经年轻,似乎多少年没有一点变化。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在我儿时,当我试图跟弟弟争奶吃的时候,当我一害怕就躲进母亲怀里的时候,母亲肯定还没有白发,也没有满脸的皱纹,但在我的印象里,却是从记事开始,直到母亲去世,四十多年,母亲的形象似乎是不变的:很少有轻松和欢笑的时刻,永远是那样默默地劳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如今的女人还有那样的能力吗?养大五个孩子,吃的,穿的,都要自己一手操办。所谓操办,也与今天大不相同。那时没有人买衣服穿,也没有地方可买,所有衣服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起来的,鞋,袜子,也是母亲自己做的。做鞋要先纳鞋底,要先准备做鞋底的材料,把破布在木板上一层层粘在一起,打成壳子,一张张存起来,以备用它做鞋,做鞋帮,做鞋底。纳鞋底需要麻线,麻线也要自己搓。在夏日的阴雨天,把麻弄潮湿了,在腿上搓,搓成一根根麻线,然后缠起来,系成长长的一串,以备全年之用。所以,在炎热的夏天的中午,人们都睡午觉,母亲却总是在大门过道底下搓麻线。在寒冷的冬夜,人们都早早休息了,当我一觉醒来,总是看到母亲坐在炕上,昏暗的油灯忽明忽暗,灯光下,母亲在纳鞋底,做针线,缝缝补补。就是这样,我小时候穿的鞋子,竟然用红绿丝线绣了花;我的蓝布小褂儿,口袋边是用绿丝线镶口的。生活的艰难没有压倒母亲,物质的贫困没有压倒母亲,你仍然那样爱美,那么好强,不愿你的孩子衣冠不整地出现在众人面前,而希望他们穿得整齐,漂亮。我知道,你很骄傲,看不起那些让孩子露着脚趾头在外面跑的女人,看不起那些有好好的布料却把衣服做得不合体的女人。你说过,孩子是娘的脸。
  为一个七八口人的家庭操办吃的,是件容易事吗?在那些饥饿的年月,做饭尤其艰难。今天的人所谓做饭,常常只是下厨房,其他一切都是现成的。甚至青菜都是切好的,水饺都是包好的。在母亲为一家人操劳的年代,这一切都无法想象。如今的年轻人有谁推过碾?有谁推过磨?在那时候,所谓做饭并不只是做饭,而是从头开始的。首先要把粮食变成面粉,那么,就要推磨,就要推碾。推碾,在我的记忆中是一件大事,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八口之家,几天推一次碾?大概三两天总要推一次。在夏季阴雨天,已经长了绿毛的地瓜干很潮湿,碾子压着一点声音都没有。但没有办法,只有久久地、反复地碾压,直到让它成为面粉。在记忆中,母亲总是天不亮就起来摊煎饼。一张又一张,常常一直摊到中午。一家人每天需要多少煎饼?这笔账是好算的。摊一尺高的一摞,不够两天吃的,所以就要经常摊。
  说起做饭,就想起烧的。不知到底是因为什么,在那个年代,烧柴总是那样缺。如今的农村,我们的村外,到处都是烂掉的柴草,成堆的玉米秸都烂掉了,没有人要,满地的麦秸,有人干脆点一把火,烧在地里做肥料。而在我的青少年时代的记忆中,人民公社的大地却是连草也不愿意长。夏天正午的烈日之下,人们跑到野地里去割草;秋风落叶的早晨,人们奔向村头扫落叶。路边,沟底,崖畔,干枯的草根被女人们的笆子和扫帚收拾得精光。在这些女人之中,有我的母亲,一个要养活五个儿子的母亲。
  默默地劳作,望不到头的困苦,然而,母亲永远不失风度,从不让人看到自己的困苦和艰辛。而且,你真做到了。许多人没吃的,我们有吃的;许多人没烧的,我们有烧的;许多人没用的,我们有用的。即使是在1960年,我们兄弟五个,没有一个饿死。我们没有另外的收入,一切都归功于母亲的操劳。这也是母亲常常为之骄傲的:我的儿子一个也没有饿死。
  母亲,你应该骄傲,没有人比你更有资格骄傲。
  
  2
  在1960年的大饥饿中,小小的村子饿死了那么多人。那时全村大约100户吧?500人左右?死了几十口。从我们家往北,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不是没有父亲,就是没有母亲,不是死掉了儿子,就是死掉了女儿。一家又一家,残缺不全。
  我们家没有饿死人。有什么食物来源吗?没有。有什么特别的办法吗?也没有。若要寻找原因,大约主要还是在于母亲。粮食没有,真正的食物没有,但哪怕是一把草,一撮树叶,甚至什么也没有,母亲也照常要为孩子们“开饭”。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吃过各种东西,大多数树叶都吃过了,因此留下了一些知识,比如,核桃叶子是不能吃的,枣树叶子是不能吃的,国槐叶子很面,而且能当饭,但吃多了就会肿脸。桑树叶子很好吃,但吃了容易犯困。榆叶最好吃,其次是洋槐叶,当然,榆钱和洋槐花都是佳品,再次是柳树叶,虽然有点苦,但用清水煮了,在冷水里泡一泡,就可以吃了,杨树叶子却需要较长时间的浸泡,否则是很苦的。青蒿、黄蒿、白蒿都是可以吃的,只是要选嫩的,同样需要煮过之后再浸泡……就是靠这一切,母亲把我们养活了,我们没有像我的一些同龄人那样倒在野地里就再也起不来。后来母亲说,有许多人都死于懒,因为没饭吃,因为普遍的水肿,因为一口力气也没有,人们往往倒头便睡,从早晨睡到中午,从中午睡到晚上,越睡越不想起来,结果就再也起不来了。母亲说,如果没有你们,我也会那样睡过去的。然而,母亲不能睡过去,而是必须忙碌,而且不准我们无限地睡。我们总是在吃饭的时间面对一点吃的,哪怕是一撮树叶,一点草根,但都要按时吃上一点,哪怕只是喝一点清汤。结果,我们没有死掉。
  我有一个朋友,直到他的母亲去世,也没有原谅他的母亲。因为在1960年的春天,他曾经被母亲洗得干干净净放进了锅里,就在他的母亲外出拿柴的时候,一个邻居的奶奶来串门,从锅中把他抱走了。从此,他就跟着那位奶奶。当他长大之后,他的母亲无颜见他,他也不再认他的母亲。我曾劝我的朋友不应为此而怀恨。然而,相比之下,一样是人,我们是多么幸运,面临饿死的威胁,母亲也舍不得把我们送人。当有人向她要一个孩子时,她的回答是:“要是能活下去,就一块活;要是脱不了饿死,就死在一块吧。”
  最后,我们活过来了,我们有一个完整的家。
  母亲,我们的好日子还没有开始,你为什么这么匆忙地离去呢?
  
  3
  虽然我一直叮嘱自己:你是男子汉。但风暴袭来的时候,母亲,我真的有点害怕。窗外电闪雷鸣,我只有钻进你的怀里,或者偎依在你的身边。
  这时候,母亲是多么强大!越是风雨中,母亲越是坚强。母亲是一棵树,可以撑起一片蓝天,是避风港,可以为孩子挡住冲向内心的风暴。
  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在一次次的劫难中,母亲,你曾经害怕过吗?你曾经发抖过吗?在我的记忆里,你没有。
  我见过许多女人面对劫难而悲痛欲绝,我听过许多女人遇到不幸而大哭大叫。我的母亲永远不会那样。天似乎塌下来了,母亲稳稳地坐在家里,继续搓她的麻线,继续纳她的鞋底,继续做饭,然后招呼孩子们吃饭,一切都似乎算不了什么,日子还要照常过下去。
  在文化大革命的“一打三反”运动中,当父亲突然成为反革命分子的时候,无论什么样的家庭,都会立即感觉到世态炎凉。在威胁面前,在冷眼之中,母亲仍然一如往常。当一些昔日亲友对我们如避瘟神的时候,当有人要看这个能够经过一次次改朝换代而长盛不衰的家族垮掉的时候,母亲竟然有了闲功夫站街,一次又一次,吃过饭,收拾完,抱起孙子,领着孙女,上街了。在大街上,你的腰挺得很直。在一次次批斗大会召开的时候,在一次次大喇叭的狂喊声中,你的脸只是有些严峻,但那严峻却如坚硬的石头。
  你不曾软弱过,不曾慌乱过。风暴之中的家呵,尤其是孩子们,因为有这份镇定,无论外面是如何风狂雨骤,心,都可以停泊在一片平静的港湾。
  
  4
  母亲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然而,母亲本是地主家的小姐。
  直到母亲去世之后,我才把零碎的片断连接起来:1921年农历2月8日,母亲出生在益都县城北王家庄一个富裕之家,1939年农历6月28日,嫁到了也算富裕的我们家,与父亲拜堂成亲。在做姑娘时,母亲过的是富足而舒心的日子。外祖父虽然土地并不算多,但他不是那种贪婪的土财主。在母亲的片断讲述中,他很讲究,也很懂得享受。母亲说起在娘家的生活,好像没有什么劳作,我所听到的,只是这样一些事情:如何到东院去搬花盆,如何给花浇水,如何伺候山茶、杜鹃,如何养育佛手,等等。唯一使她骄傲的,是她们家的一头骡子,在某个早晨,谁也无法使它上套,而母亲抱住骡子的头,就把笼头给套上了,惹得长工直夸三姑娘厉害。我还知道,母亲刚刚嫁到我们家时,到了应该做饭的时候,就问:几点了?惹得奶奶和姑姑们大眼瞪小眼,因为我们家没有钟表。尽管作为长房长孙的我的瑞玉大哥已经戴上了手表,骑上了自行车,但作为那个家,与母亲的家相比,大概真的有点土气。
  从这些,我知道母亲有个幸福的青少年时代。我为此而略感欣慰,因为有这样一段,还算上帝对母亲不太薄,母亲的生命历程中并不只是艰难困苦。我曾经计算过,18岁以前,母亲是幸福的,从18岁到28岁,虽然尝到了做媳妇的酸辛,但物质生活不算困难。从28岁开始,作为地主的女儿,增加了一份精神上的重压。但一直到1957年,日子也还不算难过。在母亲的生命历程中,最难过的应该是1958年到1978年,也就是她从38岁到58岁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母亲从一个娇小姐,成了一个含辛茹苦而且能够支撑一切的坚强母亲。1978年之后,各种压力慢慢消失,母亲得到了解脱,苍老的脸上终于常常出现笑容。
  这样算账,我心里似乎好过一些,因为无论如何,母亲的早年和晚年都不算苦。然而,在那个中间段落,母亲的痛苦太多太多。仅仅因为母亲,我也不会忘记那个年代,不会宽恕那些专门制造苦难的人。
  安息吧,母亲!
  
  母亲去世三年祭
  
  1
  我现在才知道,自己的内心原来如此纤弱,竟经不住一支歌、一个场景、一小段回忆。“妈妈的吻,甜蜜的吻……”在过去,没有觉得它有什么动人之处,而如今,却一听就止不住泪流满面。
  我知道,并非上天对我不公。上天对所有人都一样,谁都不能跟着母亲过一辈子。我44岁失掉母亲,与他人相比,应该不算不幸者。一些人很小就没有了母亲,那才是真正的不幸。但是,道理虽然明白,却常常说服不了自己。有时候把自己说服了,于是想得开,有时候却仍然说服不了,想起来悲痛欲绝。至少,母亲不该走得那么匆忙,母亲还不算老,还应该再活几年。
  我也知道,母亲的在天之灵如果知道我如此泪流满面,一定非常心疼。母亲病中,我回去看望,母亲特意对我说:我死了,你别哭呵。人都一样,老了当然要死,怎么哭也不顶事,只是哭坏了自己。别哭。母亲大概想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她心疼她的儿子,不愿她的儿子为她的去世而伤心流泪。
  为了让母亲放心,我本不该伤心。为了让母亲放心,我应该想开一些。既然是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固有一死,伤心又有何益!然而,我仍然无法说服自己。我看到母亲就在天上望着我,一脸的痛楚,一脸的无奈。
  上帝呵,为什么把人造得这样,生命是如此短暂,却又有喜怒哀乐,情思如此悠长。
  
  2
  记得送母亲入土归来,三哥的叮咛语重心长:别因为没有娘了,就不回家了!
  一些东西他感觉到了,或者说是预料到了。自从母亲去世之后,我很少回家,父亲还在,兄弟们很亲,不是不想,只是害怕面对那种撕心的残缺。家,一旦没有了母亲,说真的,还是家吗?
  只要家中有母亲,对于游子来说,回家意味着温暖,意味着心灵的抚慰。坐在母亲身边,听着她说一些也许实在不值得关心的琐事,心里就会很踏实,没有什么地方悬着。如今没有了母亲,我们的家,已经出现了永远的残缺,在心上,是一个不能结痂的伤口。
  我不知道人与人之间是否真的有感应。开始,我以为真有。因为母亲与我就是证明。
  自我22岁离开家,直到44岁母亲去世,在这之间,我一次次回家,从来没有预先跟家里说过。然而,在这二十多年中,我每一次回家,母亲似乎都知道,她总是在村头的东大桥接我,然后我们一起回家。我问母亲为什么在这里,因为每年寒假回家,天气总是非常冷。母亲说:我知道你今天回来。你怎么知道我今天回来?你哪一天回来,我当然知道,怎么会不知道呢?因此,我真的相信母子之间存在感应,因为许多事实都证明,儿子在远方遇难,母亲会在家中坐立不安。古代那些传奇故事中也说,某人遇险,他的师傅在山上会一阵心血来潮,于是赶紧下山搭救徒弟。师徒尚且如此,母子岂无感应?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根本不是什么感应,也根本不是什么知道我哪一天回来,而是到了我应该回家的大致日子,母亲几乎天天到村头等我。
  一年三百六十天,我在异乡忙碌,只有在暑假和寒假回家一两次,开始还是暑假寒假都回去,越到后来,一年就只回去一次,再后来,甚至有时过年也不回去。我很后悔,我为什么那么忙,有什么事很重要吗?没有。可是,我常常不能按时回家。那些日子啊,对于母亲,是多么漫长!她在等待,她到村头大路上,去等待,去遥望,我为什么不及时回家!
  在一次又一次的漫长等待中,母亲不知是如何焦急,也不知有多少次希望落空。然而,她不会对人说,对我不说,对别人更不说。但嫂子们能看出,母亲想我了,因为母亲又在给我扫床,又在给我晒被子。这么多年,我每次回家,与妻子、孩子一起回家,床都是扫过的,被褥都是新晒过的。妻子葆莲说:这一切以后都没有了,说着,已经是满眼泪水。
  母亲呵,你的离去,留下的是无法弥补的残缺,是无尽的哀思。
  
  3
  我到山里去修水库,母亲在家终日坐卧不宁。从工地到我家,距离120里路,我要几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母亲却天天跑到村东的大桥边坐着,久久地望着通往县城的大路。因为我将从这条大路上回来。
  母亲总是挂念我,总是那样不放心我。二伯母问她,为什么单单挂念这个四儿,他都那么大了!母亲说:“他不是傻嘛!”因为我傻,不知让母亲多操多少心,也曾让母亲多受许多累,直到最后,她还是带着无尽的牵挂撒手而去。母亲去世我不在床前,二哥说:她醒过来就问你。
  在兄弟们中,我真的比较傻。兄弟五个,一母所生,大家都聪明,唯独我有点呆。原因并不清楚,但大概不是先天的。很小的时候,我一切正常,但在4岁之后,却有了许多毛病:一是夜哭,二是尿床。似乎对一切都过于敏感,夜里总是睡不稳,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闻声而起,然后是大哭大叫,而自己却什么也不知道,早晨醒来,好像一切都没发生过。天天如此,夜夜如此,父亲常常无法忍受,试图以痛打治疗。可是,白天自己摸着屁股上的红印子,却不记得夜里曾经挨打。于是父亲知道打是没用的,于是不再打。不仅是夜哭,还要夜游。母亲喊我起床撒尿,我也会闻声而起,但起床后却往往是到处乱走,到处乱动,自己却什么也不知道。只要叫醒就哭,于是母亲不忍再叫,而是小心地呵护,尽量不弄醒我。结果是撒尿也不醒,每夜都把被褥尿湿。为了不让儿子睡湿褥子,母亲缝了糠包,让我睡在糠包上。它的好处是可以翻动,即使一夜尿几次,也可以不睡在湿地方。然而,为此却多了许多劳累,如果好天气,就把它拿到太阳底下晒,如果阴天下雨,就要点起火盆烤。
  后来,母亲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个偏方:在一颗猪心里装了朱砂,煮了给我吃。母亲知道吃朱砂有点风险,会吃傻了,但还是决定给我吃吃看,宁愿傻一点,也比天天夜哭和尿床好呵!吃过那个猪心之后,我果然不再夜哭,从入学开始,也不再尿床。但是,反差大概很大,效果是我反应迟钝,常常瞪着大眼听人说话,却像木头一样没有反应。在哥哥们眼里,原来的我也许是很机灵吧?现在却一下子成了“呆子”,而且有了一双“死牛眼”,再后来,又成了“傻大个儿”。这些,都曾经是我小时候的绰号,它们是写实的,都是根据形象取的。
  我成了母亲的心病。她总是为我担心,把我特别放在心上。几个哥哥都曾出工去修水库、挖大河,母亲似乎并不担心,到了我离家外出,她就总是放心不下。尽管后来的事实证明,她的儿子并没有傻到不能生存的程度,但母亲仍然不放心。直到我大学毕业,成了教授,儿时的朋友都不再说我傻,兄弟们也不再说我傻,甚至父亲也对我自己的生存能力表示放心,母亲却依然如故,只有母亲,仍然特别牵挂她的傻孩子。
  有一句老话说:知子莫如其父。我想,也许应该补充一句:知子莫如其母。我的傻也许外人真不知道,但母亲和我知道。如今母亲走了,就只有我自己知道了。我要说,母亲的判断一点不错,我是她最傻的儿子,她的担心并非多余。有人曾经用我上学的成绩向母亲证明,说我不傻。但母亲知道,我也知道,这不能证明什么,虽然从上小学到中学,我没有考过第二名,但这并不证明我不傻,恰恰相反,也许正是傻的证明。许多人对此都不明白,但事实一目了然。到学校去看看吧——无论在哪一个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不是那些聪明孩子,而是一些死心眼或缺心眼的孩子。那些缺心眼的孩子,是需要特别呵护的。可是,除了他的母亲,谁知道他的缺陷呢?
  母亲,我想你!
其他文献
鲁迅一生,披坚执锐,奋发踔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一路边走边战,所经处石走沙扬,落叶纷纷,确是一厉害角色。鲁迅的大名虽如雷声响亮,但在许多人尤其是今人心目中,他始终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而非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最熟悉的往往最陌生。世间悲哀,莫过于被扭曲的盆景,被念歪的经文。孔子如此,鲁迅亦是如此。鲁迅生前死后,多少人谩骂他、侮辱他、诋毁他,多少人利用他、拉拢他、攀附他。于是,有时他成了教主,有时他
期刊
在舞台上,面对黑压压的观众,我说:“3·15”打假,是什么假都打,就是不打魔术。为什么呢?因为魔术是假是真时真亦假,真是假时假亦真。魔术是真是假,请观众评断。  雷鸣般的掌声是观众对魔术师的回报,魔术受到观众的喜爱,就是因为它亦真亦假,亦影亦幻。数千年来,在中国,在外国,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历史上最早的魔术记录是在埃及,大约是在公元前2600年,也就是距今四千多年前。1823年发现的威斯卡手稿
期刊
加拿大的华人女作家张翎近年来在文坛掀起了不小的旋风。长篇小说《望月》、《邮购新娘》等贯穿东西跨越世纪,纵横大气,以一个女子的纤笔托起来一份历史的沉重和沧桑。中短篇小说更是以其独到的语言风格和故事张力在当代华文文坛上独树一帜,引人注目,代表作品《尘世》、《羊》、《雁过藻溪》等都获得读者和评论界的好评。作为“新移民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张翎的创作不可避免也遵循着“乡土记忆”或“寻根”的路径,她在描写“
期刊
平生极爱听民歌、看地方戏,常常听得如痴如醉,看得如疯如癫。民之歌,歌之曲,曲之美,不同地域的民歌,皆有各自奇特与绝妙。    信天游    信天游不叫“唱”,应当叫“吼”。只有陕北人、西北人吼,才能吼出味道:高亢、辽远、粗犷、浑厚、激越……换个地方的人来吼,吼出来的信天游就不是那个味了。  信天游是为陕北人、西北人而吼的。  陕北人、西北人是为信天游而生的。    四川号子    四川号子不叫唱,
期刊
早年读刘勰的《文心雕龙》,特别注意到他写的一段文字:梦孔子。当时觉得他这样写,不仅是为了景仰孔子,同时也是在编造一种善意的谎言,通过步孔子梦周公的后尘来抬高自己著作的身价。看来,这个推测未必有什么道理。  说起来真是奇怪,很早就想着要写一篇纪念周老校长的文字,只是苦于不知从何下笔,一拖竟不知拖了多少年。前一些时候,我突然梦见了周公——周立新老校长。我这样写,并不是为了模仿刘彦和,确实是日有所思、夜
期刊
家装业,是近20年来新兴起的一个行业。是人们生活由温饱走向小康的一个标志,是改革开放伟大国策结出的一个硕果。  在六朝古都南京家装企业中,有一个堪称老字号的代表,它就是南京爱华装饰有限公司。爱华装饰始创于1990年,原名叫军威装饰工程处,属军办企业。1997年12月改制为现名。18年的艰苦奋斗,铸就了爱华装饰这个倍受消费者欢迎的金字招牌。  爱华装饰为啥能够长盛不衰,笔者近日走进爱华装饰有限公司,
期刊
隔壁电脑公司的小陈,那天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他很爱女友,几天不见就跟没魂似地。我忽然想起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爱他就给他最好的”,还有南京教科频道的那一连串不同人异口同声的“我爱你”的公益广告。  我不知道小陈那句“很爱女友”是出自男性荷尔蒙的作用,还是那种所谓两情相悦的自然流露,我凝望了一眼在阳光照射下一脸严肃的小陈,“扑哧”一声失态地笑了。小陈尴尬地问我:“为什么笑?”我说:“爱这个词是个大词,
期刊
[编者按]《马克思主义美学和现代性》是著名学者包忠文教授去年8月在南京举办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所作的主题报告。文章集中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代性”的反思、批判的理论、思路和立场,并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设提出自己的构想,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来自美国、德国、西班牙、英国以及港台地区的专家、学者和作者就这一论题作了深入的研讨,并对包教授的文章予以高度重视和认可。本刊在此
期刊
《秦淮世家》入选“阅读中国——当代文学精品(数字)文库”,向建国六十华诞献礼    日前,庞瑞垠先生收到“阅读中国——当代文学精品(数字)文库”编委会通知:长篇小说《秦淮世家》三部曲(即《钞库巷》、《桃叶渡》、《乌衣巷》)被收入该文库。  选编活动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出版集团联合文化部中国国家图书馆、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管理中心共同发起,作为向建国六十华诞的献礼项目。  这一文库是国
期刊
2008年,是在中国长大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l892-1973)诞辰105周年。这位终生与中国分不开的美利坚女性,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渊源。然而在她生前与身后,伴随着她的巨大的文学成功,她的名声日隆,却曾经被冷落于“红色风暴”的喧嚣声中,甚至被一再误读,直到改革开放时代拨乱反正,正视事实,赛珍珠才恢复了应有的历史地位。  而今,深藏于南京大学内的一栋两层小洋楼早已修缮,在门前挂出了“赛珍珠故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