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一师一卷”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l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师一卷”的推行使师生关系逐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就这样诞生了。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更具人文关怀精神,使课堂互动更加积极,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一师一卷;新型师生关系;人文关怀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很多人一直在思考理想的师生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对此很多人进行了阐释,概括起来就是要构建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也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可是课改很多年,我们教师却仍然在迷雾中行走。
  学生感叹:“老师只关心我们成绩好不好,一点儿都不关心我们开不开心。”教师无奈:“我是在戴着镣铐跳舞,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这个“镣铐”就是我们称之为教师约束学生的法宝——考试。其实如果学校大刀阔斧地改革,实行“一师一卷”制,将考试权下放给教师,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自然能拨开云雾,看到光明,构建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构建更具人文关怀的师生关系
  人们常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试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在统一命题,又要比平均分的情况下,考试对教师来讲又何尝不是一种“煎熬”?教师不知道考试的题目,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就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应试教育”,并给很多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在“题海”中挣扎,疲于奔命。
  为了学生能考取高分,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关注学生的生活与内心,也无法与学生建立起友好、互信、健康的师生关系。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的主要是与考试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得到的人文关怀很少。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不得不面对考试,可是心里却很讨厌考试,很讨厌为考试而做的各种习题。而考试也夺去了教师与学生大部分的相处时间。因缺少心与心的交流,缺乏人文关怀,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日久弥深。
  考试权的下放让教师有了喘息与思考的时间,也有了关注学生生活的时间。教师只有参与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去观察他们、倾听他们、了解他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教育契机,及时地给予学生所需要的人文关怀。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才能更好地接受教育。这种新型的具有人文关怀的师生关系也是学生喜欢的、乐于接受的师生关系。
  二、构建更加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都看到过这样的现象:课堂教学时教师很认真、很投入,也很想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但很多学生却并不领情,也不去积极主动地思考。对于作业,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够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完成,而很多学生却总要在家长或教师的督促下才能完成。教师教学非常积极,但学生学习却完全是被动的。“一师一卷”虽然没有完全扭转这种局面,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种现状,推进构建更加积极的师生关系。
  “一师一卷”不仅是在考试时由教师出一张试卷这么简单,而是与教师的日常教学联系在一起的,是与教师一个学期甚至一学年的教学联系在一起的。试卷内容是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主张的体现,而不是让学生感到枯燥的、可怕的、没有个性与灵魂的题海。学生只要跟随教师教学的指引,按时抵达预定的港口,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实行“一师一卷”之后,往往出现这种情况:每当到了两个单元快要结束的时候,就会有学生追着教师问:“老师咱们什么时候考试呀?考试内容难吗?我要回家复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见一斑。
  平时教学的时候因为不用看试卷的“脸色”,教师可以制订出更具个性的教学计划,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学。有个性的才是有魅力的,在这样有魅力的课堂上,同学们的积极性比以前提高很多;教师作业的布置具有指向性和个性,学生也再不用为盲目而繁多的题海烦恼。
  以前是教师追着学生学,“一师一卷”神奇地改变了这种现象,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让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顺利进行。
  三、构建更关注学生发展的师生关系
  以前因为要应试,所以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关注点都在如何掌握考试技巧上。虽然平时的教学也围绕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但是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教学内容关联性较弱,试卷的内容更加缺乏连续性、序列性,缺乏对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诊断性评价,即使诊断了,也难以制订后续跟进措施,进行持续性诊断评价。整个教育的过程缺乏序列性与巩固性,缺乏对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的了解。
  “一师一卷”让教师的教学更从容,能够实现为班级学生的发展进行“私人定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试卷,使得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还是教育都更有效,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师一卷”让教师和学生不用再为了迎合、应付考试而紧张、匆忙。这样教师和学生可以关注和感受的方面就会更多,评价学生的角度也会更全面,让更多学生得到更公正、更全面的评价,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能在学校里有“出头”之日。心理学研究表明:“赞赏一个人的杰作比赞赏一个人本身更有效。”这样的评价更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降低了考试对学生和教师产生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完成了教师和学生由只关注考试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转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师一卷”帮助教师和学生构建了适合学生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能更好地成长。
  构建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师一卷”制使这种理想成为了可能,但让理想成为现实还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很多努力。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上,我们要且行且思,践行理想师生关系的路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河北省武邑县赵桥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3.在教学中积累阅读素材。  教师应引导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段摘录下来,博采众长并加以吸收,鼓励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积跬步成千里,积小流成江海”。这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也是一个运用所学阅读知识赏析文章的过程。教师可每周开展一次读书笔记交流会,让同学们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把好的读书笔记传阅、展览,激励学生的上进心。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  4.在阅读中,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期刊
“科研兴校”的口号很多人都喊过,“写十年教案,不如写一年教学反思”大家也耳熟能详,“科研写作”的作用管理者也明白,但如何有效地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提升学校的科研氛围,提高教师的科研写作水平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过摸索和探讨,我校确立了以科研先锋队为载体,推进学校科研建设的方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进退自由的团队更易获得认同  真实的科研需要发自内心的需求。科研先锋队需要在形式上保持灵活,
期刊
如今,互联网打破了或有形,或无形的国界线。网络不仅让每一个网民享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盛宴,也让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对个人而言,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移动技术让学习、娱乐、工作……触手可及。全世界几十亿人都在参与这场移动革命,而移动智能也延展着个人的能力与影响力。我们每天都在QQ、微博、微信上晒着自己的生活和观念,越来越多的人也正在加入这一行列,分享领悟与心得
期刊
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语文命题组在原有材料作文题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形成了新材料作文题型。材料型作文多采用事实材料,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的能力。材料型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了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从近年的使用情况看,已成为目前高考作文的主要呈现形式。  一、关于“材料内容”“材料含意”  
期刊
治混乱巧用宝典  由于班级纪律较差,我果断采取了两个措施力图扭转班级风气:其一,改组班委会,建立健全约束机制,提升服务意识;其二,班级内部全面展开小组建设,组内相互监督,小组之间良性竞争。  我抽出时间跟班上每一位同学都进行了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初中表现及其家庭情况,并询问了他们最近的学习情况以及是否适应高中生活。通过和学生的逐一沟通、交流,我大致掌握了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现状和思想动态。  通
期刊
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我校以终身发展为引领,坚持“一个核心,两个主体,三个层次,四个结合”原则,积极构建指标多元化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一个核心”是指把培养“渗透在人的血液中、能带得走的能力与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核心;“两个主体”就是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三个层次”指学校评价重过程,班级评价求实效,学生评价看发展;“四个结合”指评教结合、评学结合、评育结合、评研结合。  一、评价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曾谈到了自己的个人爱好,“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并列举出多项读书的好处,“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优化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中,经典诵读对帮助中学生了解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以及培养其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具有深远的意义。  经典美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在这浩瀚的经典文学宝库中带领学生诵
期刊
世人皆知,许多高考作文题都关涉到哲理。例如2016年全国卷Ⅰ、Ⅱ、Ⅲ分别关涉到动机与效果、理论与实践、破与立的辩证,北京卷关涉到精神与物质,江苏卷关涉到转换角度观点变,天津卷关涉到一般与个别,浙江卷则关涉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如果考生熟知这些哲理并能运用它们分析相关现象,相信定能增强作文的思辨性和说服力。  由此笔者想到在社会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反映“物极必反”之哲理的事例。例如《广州
期刊
摘要:教学高潮是指师生双方积极性达到最佳的配合状态,它既能让学生自觉投入学习中,又能充分展示教师的才能,是评价课堂优劣的重要标准。本文主要深入分析了教学高潮的内涵、作用、四种方式及其准备工作。  关键词:教学高潮;作用;以生为主;语文素养  近年来,我校轰轰烈烈地掀起了教学改革的热潮,纷纷探讨“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的问题。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里不妨套用一
期刊
摘要:要想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对作文讲评课的“亲近感”,把作文讲评权还给学生,给同学们动手实践的机会,激发同学们评改作文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培养;评改;能力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令师生最费神思、最感苦恼的教学内容之一。传统的作文讲评课以教师为中心,对全班作文情况分类归纳——示范范文——列举几点有代表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