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之希望,如海如潮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h99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上摩罗先生的《中国的疼痛》,我长叹一口气。摩罗先生独具这份卓识,他用犀利的文字给当代的文化界划开一道口子,使每位读者不得不思考他提出的问题:当代中国文化领域的撕裂与动荡,究竟来自何处?
  今天中国每一位对五四文学有所研究的读者都不会对“国民性批判”感到陌生。鲁迅的阿Q、祥林嫂……读者们自然会对这些人物象征的所谓“国民劣根性”历历在目,这也说明国民性批判的理论已经深深镌刻在我们的骨血了。
  但摩罗针对这一命题提出了质疑。事实上,中国最早流传的有关国民性批判的文本来源于西方传教士史密斯所著的《中国人气质》。仔细研读这本传教随笔,你会明显发现这位传教士对美德往往视而不见,对恶行却常以偏概全,小题大做。《中国人气质》以及尾随的一系列针对中国人社会、文化、国民性格进行矮化的西方书籍在中国迅速流传开来,代表着欧洲殖民者开展征服式的文化霸权。于是,当时一批封建体制中觉醒的文化精英,在本土文化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只能对外来的话语体系束手。
  而当这些精英秉承着西方的文化立场,在本国引领文化思潮、构建自己的文化体系时,矛盾便一触即发——无论是五四时代还是后来,文化领袖们往往与西方社会有文化与价值认同上的联系;可是在血缘上、社会组织上,他们又只能属于中国社会。因而遗憾的是,这种文化认同与民族身份的矛盾,将给他们造成严重的精神分裂。而这种疼痛在文化传播中由个体波及社会群体,造成更为广泛的文化分裂和社会分裂。我想,这很可能是当今中国社会日益严重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危机的重要根源。
  因此,在当今中国不断深入“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我们面对的究竟是谁的“全球化”?是西方话语权的进一步“全球化”,还是东方话语权的“全球化”?如果现在不想清楚这个问题,未来我们的精神世界将有进一步被撕裂的危险,甚至重蹈覆辙。
  我回忆起艺术家龚琳娜创作民歌《小河淌水》时,她在云贵深山中采风数年,坚持用中国古典旋律与调式重塑这首民歌。其实,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当今愈发开放的社会里,我并不反对“西方化”的作品。但成功的西方化作品只代表了个体的智慧,却无法真正代表中国文化的旨归。文化领域唯有凭借具中国风格、蕴中国美学的作品才能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才能主动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这不仅会使世界重新发现中国,更会使中国重新发现自己。
  梁启超作为那一代首先面对精神撕裂的文人,当他回眸历史,内心被痛苦与希望所缠绕时,他怀着满腔热情写下这段话:“於兮!美哉我国!伟大哉我国民!……吾欲草此论,吾之热血,如火如焰;吾之希望,如海如潮!”受此感召,我坚信中华民族拥有着伟大的智慧来面对瞬息万变的发展。撷采过去,正视当下,展望未来,我们终将寻回渴盼已久的精神家园。
  评委在线
  有担当之少年,有格局之文字
  在評阅稿件时,评委们有一个体悟:好的文字,自会闪闪发光。是的,它就在那里静静存在着,但独特的光芒盈满了评委的双眼,不由得生发感慨:这,正是自然发光的文字。
  文字背后是一个有担当的少年。重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试想:如此宏大的题目,如无担当精神,就无思考力度,就难有自然发光的文字。但从题目到开篇,一个有担当的少年扑面而来。起笔举《中国的疼痛》,提出问题,直切中国文化的来处问题,之后五四文学,垒球化进程之中国人精神世界被撕裂的问题,龚琳娜的例证阐释中国文化回归的问题,梁启超的热情之感慨等,视野宏阔,格局不凡。
  作者的目光聚焦于大多数高中生难思考和想象到的问题,旁征博引,提出期望,让人联想到曹丕提出的文字创作的意义——“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注目此文,泪水涟涟,为如此之少年,为有希望的未来精神世界的重构。
  (肖尧)
其他文献
一种情怀一生流淌,一种素养一世修炼。重建精神世界需要厚植文化根基,树立自信与持守的定力,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奋力前行。  然而,精神世界的重建并非易事。几个世纪以来,历史上的中国在剧烈的变迁更迭中,有过太多的颠簸与适应、抉择与再造。作为近代思想家、史学家的梁启超,有感于所处时代对文化束缚的痛责,发出“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的喟叹。“一向以文明古国享誉世界的中国,却并未诞生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
期刊
常言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新航路开辟后相继而来的工业革命曙光,让各大洲如涓涓细流齐汇汪洋大海,让社会像水一般潮起潮落,让新旧元素時刻重塑人们的精神世界。若只怀随波逐流的心态,就会湮灭在翻涌的时代波澜中。只有构造恰到好处的精神世界,才可凭一定的原则和本我有一方立足之地,不至于在社会浪潮中销声匿迹。  而当世界随进步而不停变化,这种始终如一的精神世界也愈发难能可贵了。  中国古人崇尚小农经济,靠得
期刊
中国衰弱,衰弱却自负。但我们,并不永远都是一个无法强大的民族,华夏,并不是注定要失敗,我们也曾成为世界的领头羊。我们骨子里的那种精神,不屈不挠的传统文化习性,曾使我们屹立于世界的巅峰,我们怎么能让西方的文化完全取代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文化呢?  新的时代,新的使命,为了中华的崛起,我们不能再自负,更不能自卑,我们要有自信的态度,守护优良的传统文化,吸收世界的文化。用一代替一,终究是一,用—加上一,便
期刊
9月18日,对所有中国人来说无疑是沉痛的一天。  下午14时30分许,警报长鸣,刺破长空,同学们都好奇地望向窗外,议论纷纷。老师见我们无心听课,便也不再讲课,放下粉笔说道:“你们应该知道郑和下西洋吧?那请问大家,为什么郑和之后,再也没有第二个郑和?其实这是先人早已种下的恶果!也是文化的一大败笔,也正是我们曾饱受欺凌的原因啊!”他指了指窗外,深深地叹了口气。  顿时,教室里安静了  这可是平日课堂上
期刊
我听见远方传来古老而又铿锵的歌谣。  翻开一页页泛黄折旧的画卷,看火树银花,红墙绿瓦;看莘莘学子追名逐利,顾影自怜;看将士驰骋沙场,抛头颅洒热血。古人都是感性的,他们仿佛拥有与生俱来的文化归属感,他们的喜怒哀乐都现于风烟暮霭雪飘飘,他们的每一次呼吸都像在不急不忙地娓娓诉说,沉浸在自己清高自傲的精神世界。而现在高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在那时却成了天方夜谭,奇技淫巧。真正的“匠人”,只能被历史的黄沙埋没。那
期刊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在孔子看来,钻研农术的樊迟是愚蠢的。上位者只需“好义、好礼、好信”,四方之民便“襁負其子而至”,何必重视市井小民的农术、工艺呢?  樊迟问稼的故事,显露着国学中令人心惊的自视甚高与浅薄。后人不断批评思想的僵化时,是否留心到,儒学的起始,便已经带有盛气凌人的故步自封?  儒学自先师孔子开始,就有这样的缺陷。他们不屑于掌握日常生活中必须的基础技术,却硬将其归结进一套道德仁义的
期刊
麦家,小说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品有《暗算》《解密》《风声》等。  小时候,大概是读初一的时候,有一天我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本《林海雪原》,我读得真是废寝忘食,还用毛笔认真地抄写。那应该是我读的第一本小说,记忆之深,对我影响之大,要超过我的初恋。  若干年前,我也是一样的年轻稚嫩,一样在为自己的年轻而苦恼(那时我渴望自己一夜间长大),一样在为朦胧的前程苦读寒窗。内心充满向往和忧虑,千方百计想逃避。
期刊
举世滔滔中,苏城于历史风雨中飘摇千年,时光的流逝,洗涤了一砖一瓦留下的旧迹。  粉墙黛瓦可安在?是的,它们在岁月斑驳的印迹中仍存游丝之气。江米纸的窗棂破碎,露出惨淡而真实的世界,它的灵魂,孤独地在风雨中飘荡。江南旧舍在细碎的春雨中露出脆弱,院中的几树桃粉,“巧笑倩兮”,映着不合时宜的墨灰砖墙。细瓦之上,有茸茸的绿,似瓦的眉睫。愁云叠着愁云,雨雾叠着雨雾。苏州的古城区,于鳞次栉比中格格不入,像一个擅
期刊
评委在线  立意独特,经济基础决定精神世界  在“重构精神世界”的之下,有两类文章比较受人瞩目:一是“是什么”,即就“精神世界”是什么这一问题,鞭辟入里,条分缕析,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入解析;二是“怎么办”,即就如何重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展开论述,提出自己的见解。本文属于后者,且立意角度独特,从精神世界何处寻,经济基础要先行的角度来立意。文章提出的“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两条
期刊
现代人那种忙忙碌碌的生活,眼前是人山人海,耳边是机械轰鸣,于是便甘于尘世。那么,空虚的精神世界又该由什么来填满呢?  我认为,丰盈的精神世界需要的是生活的填充。所以,回归生活,与生活化干戈为玉帛。  有人曾说过:“与生活化干戈为玉帛,任意东西,风烟俱净,不问因果。”我想,这才是精神丰富的人该有的模样。  “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现在大多数人都是形式主义,把生活当成麻痹自己的利器,所以周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