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开阔视野 提升格局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y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暑假,我再一次阅读了吴忠豪教授的《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本书,深刻感悟到当下的语文教学中过多的內容分析的确是语文教学低效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那么,怎样才能真正落实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材无非就是例子”,怎样用好这些例子来教语文,这本书通过12个研究课例,瞄准当下语文教师关心的一个个课堂热点问题,全程展示每个课例的打磨过程。阅读这些课例,我就如同那些国培班的学员一样,经历头脑风暴,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思想接受了一次洗礼。
  一、要用课文来教语文
  许多一线语文教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做法:在拿到一篇新课文的时候,经常会想这一课我怎么来教,但却没有思考过这一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或者说没有深入思考究竟要教给学生哪些关于语文学习的内容、方法和能力。于是重视课文内容的理解,却忽视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课堂自然少了语文的味道,时间久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何提高?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主要不是学习课文的内容,而是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就语文学习来讲,学习课文理解固然不可少,但是缺少运用的语文课堂的确是单薄低效的。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每篇课文教学不仅承担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任务。所以,理解与运用并重,理所当然成为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我们要切忌脱离文本的语境或过早脱离文本语境的语言学习,要做到在读中理解、读中运用,因而反复朗读、潜心读书等典型的阅读行为不可少,两者要与读书有机结合,这样才可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以运用加深理解。
  二、围绕课程内容,选择教学目标
  回顾之前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之后感觉一堂课想教给学生的很多,导致“贪多嚼不烂”,耗时低效。叶圣陶先生曾这样定义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课就是让学生在言语智能上获得发展。所以,我们应从“关注本体”上落实语文教学的高效。
  阅读这本书中“教学目标的选择与实施”这一节内容,我很受启发。我们教学中一定要依托教材,结合学段目标、学生年龄认知特点,挖掘语文元素的口语、习作训练点,达成教学目标。当然学生手中的文本丰富多样,文本的丰富必然会有多元的解读,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它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语用训练点的丰富性,设置太多的训练点会顾此失彼,无法落实到一个核心的训练点。在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师还没有真正做到精选语用训练点,一堂课有限的时间内“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停地切换,只是教过并没有教会,效果不好。由此,我更赞同吴忠豪教授的观点: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由此可见,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三、围绕读写结合点,设计教学过程
  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的确注意到课堂上加强写的训练,增加学生言语实践动笔写作的机会,但是往往见词抓词,见句抓句,这里安排一个说话练习,那里设计一段仿写。这样的语文课虽然很热闹,但往往教学目标分散,读写结合点抓不准,教学效率不高。阅读本书“围绕读写结合点,设计教学过程”这节内容后,我深感寻找最佳读写结合点并围绕阅读课读写结合实施教学的重要性。因为“读写结合”是搭建学生从阅读到习作的桥梁,从阅读中学到课文的表达方法,欣赏课文表达的特点,可以为学生的习作提供范本。那么如何确定最佳读写结合点呢?这本书又给了我启发。《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里有这样一段话:“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那么,语文教学就理应承担起责任,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认识“常见的表达方式”,然后再引导学生“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由此来看,什么是最佳读写结合点,那就是学生应该认识常见的表达方式并学习运用。经典名著《穷人》的教学,选取人物心理描写,或人物对话描写,或环境描写,都是最佳的结合点。究竟选择哪一项表达方式作为结合点,由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由教师的作文训练进度来决定,完全可以“因班而异”,因地制宜。
  合上这本书,我依然在体悟咀嚼着专家的教育思想,更感自己学识的粗陋浅薄,还会生出几许虚度时光的悔意。从教二十六年,自己与专家在读书学习方面确实差距太远,之前总是以各种借口忽视了阅读,以至于自己在专业成长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不过好在我已然觉醒,让我们就从阅读开始,读儿童经典、读文学社科经典、读经典教育书籍,以书为友,不断提升自己,我相信教育生活定会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作者单位 陕西省铜川市青年路小学
其他文献
我是一粒种子  一粒新教育的种子  我来自理想与激情催开的花儿  我无法选择我落到怎样的土壤  ——富饶还是贫瘠,北国还是南方  无论把我埋得多深,我终将穿越泥土  向着明亮的那方……  看到这首诗歌,我浮想联翩。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如同一粒种子,怎样才能在教育实践中生根、发芽、生长,怎样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生长成为一道风景呢?我有一些感触,一点思考。  觉醒,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我们有的教师整天
期刊
“这个老师看起来和别的老师不太一样。”学生眼中的“别的老师”是什么样的?课堂中呆板乏味的讲述,从概念到定理的说教,令人感到疲倦;冷漠的、师腔十足的语言,和学生不经意间产生了很大的距离;和尚念经似的,音量节奏、遣词造句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说的每一句话都像英语中的长难句。这样的老师,自然无法吸引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靠什么去吸引学生?所谓言传身教,也是把“言传”放在了前面。教师这个职业决定了语言在教学
期刊
又完成了一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认为与其说我的任务是教育,不如说其实就是和班里的孩子们以合适的方式相处,因为教育能被接受的前提就是和谐相处。通过一年多的摸索,班里大部分孩子的特点,和应该以什么方式和他们相处,我已经基本掌握了。但在此过程中,与一个学生的相处却显得尤为困难。  第一次关注到刘小鸣是在他高一刚进校的时候,我还不是班主任,他是我的课代表。他看上去很有灵气、很精干。但不久后,我就发现他不够负责
期刊
一、调查背景  为了解小班幼儿的情商现状,发现造成幼儿目前情商较低的家庭方面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提高幼儿情商的策略,笔者以西安市A幼儿园小班家长为研究对象展开调研、收集信息、整理反馈、给出建议。A幼儿园小班7个班,各班随机发放问卷20份,共发放140份问卷,其中有效回收问卷120份,回收率85.7%,具有分析研究的价值。  二、基本信息  此次参加调研的小班幼儿家长中,80后中年父母居
期刊
在榆林市高新一中,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总是在孩子们上下学的时候,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她就那样牵着孩子的手来了去,去了又来,安静而祥和。时间久了,大家也就都知道了,她就是小彤的妈妈。小彤是残障儿童,但小彤的妈妈不愿意把孩子送到特殊学校,因为孩子长大后总是要同正常人打交道的,让她生活在一个阳光健康的集体当中,是有利于孩子心智发展的,同时也可以在与同学的相处中,锻炼孩子的交往能力、生存能力。就这样,小彤成
期刊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触碰到心的深处。”这句话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它不仅体现了陶行知先生个人所具有的伟大师爱,也是陶行知先生在勉励我们要爱满天下,因为关心爱护学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  一、案例描述  在我教的这个班里,有个名叫佘云雨的女孩,平时在班里几乎听不到她的声音、看不到她活动的身影。即使你主动跟她交流,你连她的回答也听不清
期刊
美术教学中,课外素材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是对课堂知识的有力补充,对教师讲解的透彻阐述。如何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搜集运用好课外教学素材,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研究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搜集素材  在教学设计时,有时我们会发现课本上的例子不能完全阐述清楚、讲透课本知识,或老师讲透了,但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这时,我们需要搜集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素材内容补充阐述,増强讲授效果。在搜集素材时要研究
期刊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认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信息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产生智能意义,才能变成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因此,我们物理教师要想方设法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高效地学习物理,首先必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保持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剌激他们的求知欲。笔者认为营造高效的课堂氛围,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为此总结以下几点:  一、建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话教学就是把沟通和交流作为教学基础,通过建立平等、尊重、信任的课堂氛围来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将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核心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利用理解和反思等互动过程来开展学习活动,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可以说,小学数学对话教学充分地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以及对人性化教学的追求。对话教学在进行知识传播的同时,也注重情感的交流,实现思想
期刊
2018年11月9日至11日,我参加了2018年陕西省教学能手高级研修班。本次研修分学科进行,我担任中学地理组组长职务,负责联络学员、主持研修活动以及其他服务工作。  11月9日下午举行了开班仪式,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王长远主任做了《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的讲座。11月10日分学科举行教学研讨活动,上午进行了同课异构,下午全组学员和陕西省地理学科领军人赵丽老师以及往届优秀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