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大致起源于晚唐五代时期,至宋朝发展成熟。与“诗言志”的诗歌不同,词并不被视为正统的文学,而更多是一种关乎词人个体生活情感的文学形式。因此在创作上,词更能包涵文人们的个人感情、生活琐事等等。除此之外,词最初作为一种音乐文学兴起,还带有一定的音乐的特征。尽管今天大部分词已不能以演唱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还是保留了传统的词牌名和其相应的形式。词最初以长短句称,句子长短不一,并不像诗歌有严格对仗要求。因此,词在词汇的使用上更加有张力。词以其自身的特点带给读者以别样的审美享受。
王国维曾经这样评价:“唐五代之词, 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 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 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 及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王国维对李煜词给予极高的评价。本文暂时忽略各家各派词中所存在的风格差异,以李煜词的翻译为例分析古典词翻译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在李煜词中有许多句子是由单纯意象的排列而构成的。这样的句子中往往没有一个主语,但是中国的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通过对词的整体把握来进行理解。以情感的线索将其连缀在一起。不但不会觉得看不懂,反而在感受到意象之美的同时更进一步交融到意象所构筑的环境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审美效果。然而在英译的李煜词中,不难发现,如果选择像原文一样将意象按照原来的排列顺序进行翻译,就会导致外国读者的阅读困难。往往需要将原本隐形的抒情主人公具体化。《乌夜啼》一词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许渊冲先生译为,
“Silent, I go up to the west tower alone
And see the hooklike moon. ”
照顾到对词意的传达,因此月如钩被翻译为了And see the hooklike moon.。这里就改变了原词中的单纯的如钩之月这一意象,而添加了逻辑的关系在里面。寂寞无言,我独自登上西楼看如钩的弯月。这样添加一个显性的主人公虽然有利于对原词意思的传达,但是却把意象之美给消弱了。另外《应天长》中“一钩初月临妆镜, 蝉鬓凤釵慵不整。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被翻译为“Before her mirror where a crescent moon peeps in,
She’s too weary to dress her hair with phoenix pin.
From bowers to bowers
Curtains hang down with ease;
She’s grieved to see flowers
Wafting in the breeze. ”同样在这首词中主人公也显现出来,作为全词的一条线索。只有这样出现一个逻辑上的主语才有利于读者把握全词的表面意思,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感受深层的情感因素。为了更好地表现词所传达的感情,只能增加一个抒情主人公,借助他把词中意象的排列、转换统一在一起。但是这样做,对于某些形式性较强的词而言,或者说借助意象来传情的词而言是一种审美形式的损失。
此外在词的翻译中有很多词汇因为文化传统的原因,本身积累着丰富的内涵。在翻译时需要特殊的关照。比如“千言万语”所代表的是有很多话想说的意思,因此不能单纯的翻译成千和万。与之相同,“九”也是一个具有特殊意味的词。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具体的数字,也是表示数量多之意。此外,另外一些词汇则有更深的象征之意。“倚栏”“登高”“春水”“东风”等等,大多是与离别、愁苦等联系在一起的。凭栏远眺、登高望远已是一种文化传统,代表着对远方之人的思念或者已经成了一种感情寄托的凭借。因此,这些词汇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准确地表现出其内涵。“栏杆”一词在许先生的译本中是“rails”。许多词中会出现“rails”这一意象。因此在翻译此类词汇时,不妨借助注释的方法来向读者解释清楚其中的文化传统和内涵。又如《应天长》中,“蝉鬓凤釵慵不整”中蝉鬓凤钗被译为phoenix pin。只是译出了凤凰钗这一个意象。其实在这里原文不过是想表达女主人公精美的发型因思念而懒得再去收拾。这样的词便不必追求每个含义都翻译出来。如果过于较真,反而会损伤读者对词的体会。像这样许多固定化的对女子发饰的描述可以在注释中一起告诉读者。同样是固定化的词汇,前者栏杆和后者这样的蝉鬓凤钗相比,显然两者在翻译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前者是需要关注的,后者则属于基本不会影响到阅读体会的,因此需要区别对待。
关于古典词英译,最后还想谈谈不可译的问题。在翻译中不可译一个指语言层面的不可译,一个则指文化层面的不可译。开头提到词很大程度上是词人借以抒情的一种文学形式。因此,这里想要探讨的是对于词人所想传达的情感的翻译。许渊冲先生在关于译诗上有一个“三美论”。三美即是意美、音美、形美,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才是形美。这一观点与傅雷先生的“神似”论,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论有着相似之处。傅雷先生认为首先应当“化为我有”,对原著彻底弄明白完全消化,才能够成为作者的最佳“代言人”。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化境是翻译中高境界。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显出生硬,又要保留原有的风味,才算是达到“化境”。总的来说,傅雷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观点并无太大区别。都强调对原文的一种领会和在此基础上的完美再现。无论是神似还是化境,都是以原文的神韵为旨归的。许渊冲先生强调的意美最重,也是对于原著所要传达的内在涵义的重视。因此,在对古典词的翻译上我们首先应该重视的就是意蕴情感。在了解原著所要表达的感情的基础上进行翻译,要始终以意美为关键。不能因为形式或者音韵上的原因而牺牲了词作最为本质的情意因素。如果不能取其平衡也应该适当牺牲形式和音韵来成全情意因素。至于是否可译这个问题,翻译本身作为一种再创造过程就包含了译者的主观因素。即便是可译也未必是原著的本意。是否可以、译成何种程度只是相对来说的。因此,不必过于拘泥于古典词中情感、意境等是否可以这个问题。既然,意美是词中最为重要的,那么就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毕竟古典词是中国传统心理文化的产物。重直觉重感受重体验是其很重要的特点。鉴于此,译者应该尽量理解和体会词作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传达的意境,然后通过翻译技巧将其呈现给读者。让读者也能体会到这其中的感受和意境,便是词作翻译的成功。
关于对于古典词作的翻译,我认为首先应该确立一个标准或者说一个底线。以何种形式呈现给读者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读者能否获得相应的心理体会,阅读感受是最重要的。通过译作能够与原创的作者在感情上形成共鸣并且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个性化的体会,即与作者的内心有一个沟通,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翻译时要以意美为重,但是这也并非是说忽略其他的形式、韵律等方面。而是在尊重形式和韵律的同时一定要把情感表达的效果表现出来。这样,才能展现古典词独特的美感、获得具有中国古典美的审美体验。我想,对于外国读者而言,这才是古典词的价值所在。本文仅就古典词翻译中,我所感兴趣的方面展开分析。
参考文献:
[1]陈刚, <翻译学入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0级)
王国维曾经这样评价:“唐五代之词, 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 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 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 及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王国维对李煜词给予极高的评价。本文暂时忽略各家各派词中所存在的风格差异,以李煜词的翻译为例分析古典词翻译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在李煜词中有许多句子是由单纯意象的排列而构成的。这样的句子中往往没有一个主语,但是中国的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通过对词的整体把握来进行理解。以情感的线索将其连缀在一起。不但不会觉得看不懂,反而在感受到意象之美的同时更进一步交融到意象所构筑的环境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审美效果。然而在英译的李煜词中,不难发现,如果选择像原文一样将意象按照原来的排列顺序进行翻译,就会导致外国读者的阅读困难。往往需要将原本隐形的抒情主人公具体化。《乌夜啼》一词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许渊冲先生译为,
“Silent, I go up to the west tower alone
And see the hooklike moon. ”
照顾到对词意的传达,因此月如钩被翻译为了And see the hooklike moon.。这里就改变了原词中的单纯的如钩之月这一意象,而添加了逻辑的关系在里面。寂寞无言,我独自登上西楼看如钩的弯月。这样添加一个显性的主人公虽然有利于对原词意思的传达,但是却把意象之美给消弱了。另外《应天长》中“一钩初月临妆镜, 蝉鬓凤釵慵不整。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被翻译为“Before her mirror where a crescent moon peeps in,
She’s too weary to dress her hair with phoenix pin.
From bowers to bowers
Curtains hang down with ease;
She’s grieved to see flowers
Wafting in the breeze. ”同样在这首词中主人公也显现出来,作为全词的一条线索。只有这样出现一个逻辑上的主语才有利于读者把握全词的表面意思,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感受深层的情感因素。为了更好地表现词所传达的感情,只能增加一个抒情主人公,借助他把词中意象的排列、转换统一在一起。但是这样做,对于某些形式性较强的词而言,或者说借助意象来传情的词而言是一种审美形式的损失。
此外在词的翻译中有很多词汇因为文化传统的原因,本身积累着丰富的内涵。在翻译时需要特殊的关照。比如“千言万语”所代表的是有很多话想说的意思,因此不能单纯的翻译成千和万。与之相同,“九”也是一个具有特殊意味的词。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具体的数字,也是表示数量多之意。此外,另外一些词汇则有更深的象征之意。“倚栏”“登高”“春水”“东风”等等,大多是与离别、愁苦等联系在一起的。凭栏远眺、登高望远已是一种文化传统,代表着对远方之人的思念或者已经成了一种感情寄托的凭借。因此,这些词汇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准确地表现出其内涵。“栏杆”一词在许先生的译本中是“rails”。许多词中会出现“rails”这一意象。因此在翻译此类词汇时,不妨借助注释的方法来向读者解释清楚其中的文化传统和内涵。又如《应天长》中,“蝉鬓凤釵慵不整”中蝉鬓凤钗被译为phoenix pin。只是译出了凤凰钗这一个意象。其实在这里原文不过是想表达女主人公精美的发型因思念而懒得再去收拾。这样的词便不必追求每个含义都翻译出来。如果过于较真,反而会损伤读者对词的体会。像这样许多固定化的对女子发饰的描述可以在注释中一起告诉读者。同样是固定化的词汇,前者栏杆和后者这样的蝉鬓凤钗相比,显然两者在翻译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前者是需要关注的,后者则属于基本不会影响到阅读体会的,因此需要区别对待。
关于古典词英译,最后还想谈谈不可译的问题。在翻译中不可译一个指语言层面的不可译,一个则指文化层面的不可译。开头提到词很大程度上是词人借以抒情的一种文学形式。因此,这里想要探讨的是对于词人所想传达的情感的翻译。许渊冲先生在关于译诗上有一个“三美论”。三美即是意美、音美、形美,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才是形美。这一观点与傅雷先生的“神似”论,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论有着相似之处。傅雷先生认为首先应当“化为我有”,对原著彻底弄明白完全消化,才能够成为作者的最佳“代言人”。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化境是翻译中高境界。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显出生硬,又要保留原有的风味,才算是达到“化境”。总的来说,傅雷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观点并无太大区别。都强调对原文的一种领会和在此基础上的完美再现。无论是神似还是化境,都是以原文的神韵为旨归的。许渊冲先生强调的意美最重,也是对于原著所要传达的内在涵义的重视。因此,在对古典词的翻译上我们首先应该重视的就是意蕴情感。在了解原著所要表达的感情的基础上进行翻译,要始终以意美为关键。不能因为形式或者音韵上的原因而牺牲了词作最为本质的情意因素。如果不能取其平衡也应该适当牺牲形式和音韵来成全情意因素。至于是否可译这个问题,翻译本身作为一种再创造过程就包含了译者的主观因素。即便是可译也未必是原著的本意。是否可以、译成何种程度只是相对来说的。因此,不必过于拘泥于古典词中情感、意境等是否可以这个问题。既然,意美是词中最为重要的,那么就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毕竟古典词是中国传统心理文化的产物。重直觉重感受重体验是其很重要的特点。鉴于此,译者应该尽量理解和体会词作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传达的意境,然后通过翻译技巧将其呈现给读者。让读者也能体会到这其中的感受和意境,便是词作翻译的成功。
关于对于古典词作的翻译,我认为首先应该确立一个标准或者说一个底线。以何种形式呈现给读者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读者能否获得相应的心理体会,阅读感受是最重要的。通过译作能够与原创的作者在感情上形成共鸣并且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个性化的体会,即与作者的内心有一个沟通,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翻译时要以意美为重,但是这也并非是说忽略其他的形式、韵律等方面。而是在尊重形式和韵律的同时一定要把情感表达的效果表现出来。这样,才能展现古典词独特的美感、获得具有中国古典美的审美体验。我想,对于外国读者而言,这才是古典词的价值所在。本文仅就古典词翻译中,我所感兴趣的方面展开分析。
参考文献:
[1]陈刚, <翻译学入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0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