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探索,一次契机,对每位一线教师而言,它都是一次机遇与挑战。而如何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到课堂之中,则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总结。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 价值观 情感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合作与探究,要求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积极正面的影响,这是与以前的素质教育一脉相承的。教学目标上的关联性,让我们的教育实践可以沿着一个统一的方向前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密切相关,这就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帮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主动的追寻中去挖掘文章的内涵,生出自己的心灵感悟,最终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为此,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能够在知识传承之外,还要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
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诗言志,歌永言”文章是作者的价值展现,出现在教科书上的文章内容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其主旨都是表达了作者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样的作品被学生阅读、认同,会称为他们成长中的阳光雨露。“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文天祥,一腔爱国热忱,身处囹圄,依然一身的铮铮铁骨,希望可以“留取丹心照汗青”,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炽热的爱国之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众人皆醉却依然保持自己的一份清高与洁净,纵使葬身鱼腹,也不愿随波逐流,这是对自我信仰的坚守……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这种积极健康的价值观,让学生去感悟,去领会,最终内化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
要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病梅馆记》的文章大家都是知道的,教育学生与文章内涵有异曲同工之妙,要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尊重学生的真性情,关注起人性和个性的成分,要让学生做一个自由发展的人。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文字的力量,去触发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求,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中获得强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他们会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自我管理能力大大提升,自我认同感也会增强。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创造一个健康的、自由的、自我的未来。
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笨拙的身体爬过月台,朱自清笔下,父亲的背影感动的不只是一代人,还有今天重读文章的学生。这样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触摸到亲情的温度。人间的亲情是共通的,虽历久而弥新。这样的文章承载的是生活,是浓浓的人间真情。读到这样的句子,每个孩子的眼睛都难免酸涩,这就是语文教育的契机。语文教师要善于借助这样的文章来把握心灵的共鸣,唤醒学生真挚的情感,用语文来让学生体验人生。
要实现上面几个目标,语文教学就必须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来构建课堂,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巧妙地课堂设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师所营造的课堂气氛中来。
备课一定要把“备学生”放在首位。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有针对性,要讲究有效性。情景设计一定要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引起他们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不是传统的划分段落、背景、写作意图与思想。巧妙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把学生带进知识探究的过程中,避免形形色色的参考资料扼杀学生的思维。所以,我们备课时一定要远离现成的教案,这是我们给自己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也是在给学生一个创新思维的机。
让学生动起来。新课改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既然我们认同课堂的主体是学生,那么我们就要学会淡出,就要让学生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权利,让智慧的花儿绽放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每一个个体的才能是不可小视的,教师要相信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相信学生,给学生最广阔的天地,期待他们成长。语文教学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它注重的是知识的积累以个体的感悟,因此教学中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去规范。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力,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拓展课堂的容量。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能力,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让学生学会语言、应用语言,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职,只有让个体去表达切身的体会、独到的见解,才是语文教学的意义所在。字、词、句的积要累贯穿到课堂的每一部分,同时要学会对教学进程进行有效的掌控,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在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上,拓展容量,这样做下来往往会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果一堂课下来,学生能熟练地用学到的字词来交流,能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灵感受,能够描述我们的美好生活,那么就可以说我们尽到了语文教师的责任。
(作者单位:重庆市木洞中学)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 价值观 情感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合作与探究,要求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积极正面的影响,这是与以前的素质教育一脉相承的。教学目标上的关联性,让我们的教育实践可以沿着一个统一的方向前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密切相关,这就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帮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主动的追寻中去挖掘文章的内涵,生出自己的心灵感悟,最终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为此,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能够在知识传承之外,还要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
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诗言志,歌永言”文章是作者的价值展现,出现在教科书上的文章内容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其主旨都是表达了作者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样的作品被学生阅读、认同,会称为他们成长中的阳光雨露。“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文天祥,一腔爱国热忱,身处囹圄,依然一身的铮铮铁骨,希望可以“留取丹心照汗青”,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炽热的爱国之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众人皆醉却依然保持自己的一份清高与洁净,纵使葬身鱼腹,也不愿随波逐流,这是对自我信仰的坚守……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这种积极健康的价值观,让学生去感悟,去领会,最终内化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
要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病梅馆记》的文章大家都是知道的,教育学生与文章内涵有异曲同工之妙,要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尊重学生的真性情,关注起人性和个性的成分,要让学生做一个自由发展的人。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文字的力量,去触发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求,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中获得强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他们会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自我管理能力大大提升,自我认同感也会增强。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创造一个健康的、自由的、自我的未来。
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笨拙的身体爬过月台,朱自清笔下,父亲的背影感动的不只是一代人,还有今天重读文章的学生。这样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触摸到亲情的温度。人间的亲情是共通的,虽历久而弥新。这样的文章承载的是生活,是浓浓的人间真情。读到这样的句子,每个孩子的眼睛都难免酸涩,这就是语文教育的契机。语文教师要善于借助这样的文章来把握心灵的共鸣,唤醒学生真挚的情感,用语文来让学生体验人生。
要实现上面几个目标,语文教学就必须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来构建课堂,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巧妙地课堂设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师所营造的课堂气氛中来。
备课一定要把“备学生”放在首位。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有针对性,要讲究有效性。情景设计一定要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引起他们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不是传统的划分段落、背景、写作意图与思想。巧妙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把学生带进知识探究的过程中,避免形形色色的参考资料扼杀学生的思维。所以,我们备课时一定要远离现成的教案,这是我们给自己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也是在给学生一个创新思维的机。
让学生动起来。新课改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既然我们认同课堂的主体是学生,那么我们就要学会淡出,就要让学生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权利,让智慧的花儿绽放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每一个个体的才能是不可小视的,教师要相信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相信学生,给学生最广阔的天地,期待他们成长。语文教学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它注重的是知识的积累以个体的感悟,因此教学中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去规范。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力,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拓展课堂的容量。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能力,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让学生学会语言、应用语言,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职,只有让个体去表达切身的体会、独到的见解,才是语文教学的意义所在。字、词、句的积要累贯穿到课堂的每一部分,同时要学会对教学进程进行有效的掌控,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在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上,拓展容量,这样做下来往往会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果一堂课下来,学生能熟练地用学到的字词来交流,能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灵感受,能够描述我们的美好生活,那么就可以说我们尽到了语文教师的责任。
(作者单位:重庆市木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