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gang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发展来看,可持续发展最终归结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在个人的发展中不会影响和阻碍他人的发展,而会与周围的人协调发展,共同提高。因此,一名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在自身不断发展提升的同时,也能指导和成就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一名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学生,素质应该是全面的,人格应该是完整的,他的潜能被合理地保护着、保持着,并推动他不断向前发展。学校作为育人机构,肩负着为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的重任。
  一、对教师: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并为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动力、平台和制度保障
  搭建平台,就是为有发展提升意向或潜力的教师提供资金、场地和人力的支持,鼓励和帮助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支持他们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让他们的才干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制度建设,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奖励和激励制度,保障积极主动、乐于奉献、取得成就的教师能获得应有的奖励和待遇。只有建立了完善而且科学公平的评价、激励制度,才能更有效地保障教师工作和自我发展的积极性。
  好的平台和科学的评价制度,可以激励教师发挥聪明才智,促进他们的发展。而教师培训则可以帮助一大批教师在理念和能力上得到提升,促进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培训中,我们应该着力培养教师以下几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认同感、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与创新力、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习惯、课程整合与开发能力、反思能力、健康的心态与心理调适能力、教育和教学相结合的能力、接受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的能力、协调与合作能力等。
  二、对学生:提供可持续的理由和发展力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上学读书并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所以,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愿意继续在学校学习的理由,就是加强学校在文化、教学、教育等诸方面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价值,能让学生从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力。
  1.改革评价制度,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点
  对学校而言,学校不能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而是要看除了成绩之外,教师还给学生留下了什么。一位优秀教师能够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和乐观向上的品质,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的方向,认可教师、认同母校。
  对教师而言,教师不能以成绩“论英雄”。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要关注他们品德和人格的修养,增强他们的抗挫折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和唤醒他们除学习以外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成绩不那么突出,甚至较为落后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点,鼓励他们参与各类活动,甚至为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搭建专门的平台,让他们也能赢得掌声和喝彩,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的重要工作,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点,并愿意为此而努力。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的课堂,应该是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求知和探索精神、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最终形成终身学习意识为主要目的的课堂。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而言,就是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设计问题、设计教学方式、设计考试形式,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对学生而言,就是要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己思考的习惯。宽松活跃的课堂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教师的信任和尊重,这样的课堂,能让学生的才智得到充分发挥,更能保护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心,促成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3.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实现最佳发展
  如果说课堂改革是解决了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的问题,课程体系建设则是为了解决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學什么的问题;如果说课堂改革扩展的是学生学习的深度,课程体系建设则是为了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课程体系必须围绕课程理念和学生培养目标构建,这两个要素共同组成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也就是说,课程体系必须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有序构建。
  课程体系建设可以根据地方特色或学校特色进行地方课程或特色课程的开发;也可以在国家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课内课外、不同学科间、同一学科不同年级间的整合,也就是进行统整课程的建设。
  4.实现德育的内化,培养学生可持续的核心素养
  学生的品德修养缺乏长效性、持续性和自觉性,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改变这一状况的有效途径就是进行德育内化的改革,改变原有的德育模式、德育形式,以培养可持续的公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以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及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为基础,注重体验、注重感悟,让品德修养成为每位学生的自我需求,而不是学校和教师强加在他们身上的表象。
  5.营造和谐宽松的校园氛围,让学生爱上学校
  我们一直在努力打造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校园,可实际上,这种喜欢很大程度上是学校的一厢情愿。有人曾经做过调查,问学生喜欢什么样的班级,什么样的学校。许多学生都表示,他们喜欢在雷夫老师的“五十六号教室”里学习,喜欢像《床边的小豆豆》里“巴学园”那样的学校。
  “五十六号教室”和“巴学园”之所以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因为教育者使教育回归了本真,遵循了学生的成长规律,关注了学生的自然天性。回归教育的本真,就是要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成长、发展的天性,在学校里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创设适合学生成长和个性发展的环境;教师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探寻知识,掌握获得知识的技能和技巧。
  本文系广东省基础教育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二批项目结业论文。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惠州一中东江学校)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其他文献
编者按  疫情尚未结束,反思早已开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教育部、各地区、各学校积极开展延期开学期间的“停课不停学”工作。面对突发情况,区域、学校如何通过综合部署,力保各项措施稳步实施?线上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如何利用特殊情境,积极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建立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本期专题聚焦“停课不停学”下的教育教学思考,围绕相關话题,呈现教育研究者的理性思考及典型区域、学校的实践经验,以期为读者
《慈母情深》是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的经典作品,节选自他的中篇小说《母亲》,题目为入选教材时编者另外添加,入编在人教版五年级上自读课文,同时也入编为统编新教材教读课文。让儿童去阅读这样的优秀篇目,体验母亲对子女的深情、期望、鼓励、扶持,整个阅读与学习的过程无疑将产生直抵人心的震撼。阅读此文的历程,也必将成为儿童难以磨灭的童年记忆。文中,作者使用的表述呈现方式,细腻的笔法,自然巧妙的场景描写等,无不
一、案例背景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要面向儿童的生活实际”,“让课堂回归生活”。以儿童生活实际为基础,不仅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掌握学生对话题的已有经验与认识,而且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借助iPad教学中对过程性数据的挖掘,我可以更快速、更便捷、更全面地掌握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兴趣点和掌握程度,能打破传统课堂中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师生、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避免阅读的低质量、碎片化、低效化,以专题阅读、整本书阅读等形式,推动阅读教学改进,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已经引起许多语文教师的重视。专题的学习特点和设计思路可以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活动设计提供抓手。当整本书阅读基于专题学习的思路进行开展和推进时,学生的阅读活动将呈现出整体化、高效化特征,阅读质量将得以提升。笔者尝试以专题学习的手段,设计、开展了七年级学生的《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活动
编者按:在丰富多样的教育生态中,“小规模学校”是一种存在形式。实践证明,就近、分散和小型是今后教育发展的方向,因此,“小规模学校”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和关注,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和现实需求。一个成熟的教育系统必然存在不同类型的教学机构,并服务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小规模学校”不仅是教育的现实存在,更是民生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应努力创建“小规模学校”,让其朝着个性化学习和社会化课程的
主持人的话  《街头日记》(又译《自由作家》)是一部基于一位美国教师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直面激烈的师生冲突以及冲突背后更为深重难解的美国社会的种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无疑,艾琳老师是一位英雄,以一己之躯直面矛盾,帮助她深陷社会困境、家庭困境甚至个人生命困境的学生们重新发出更好地活着的希望,从而愿意开始学习。但是,我们并不想只把艾琳老师看作一位孤胆英雄。在这个故事中,我们更愿意探讨普遍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至今已有四十个年头了。四十年来,高考长期以文理分科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虽然大大小小的高考改革从未停止,但文理分科的局面始终保持了下来。因此,当浙江、上海开始试行“不分文理科”时候,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新方案,旧思路  高考年年都在改,为何偏偏这次改革被冠以“新高考”的头衔?我们不禁要问:“新高考”到底“新”在何处?其实,“新高考”并没有多大的神秘之处,甚至可以
“好学校应该更加重视人的感受,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教师的发展,关注校园里每一个人的幸福感。让每一个孩子能在清晨醒来时,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让每一个孩子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家时,能对学校充满留恋和不舍,让每一个生命都在校园里开花。”这是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科大附中”)王世东校长的筑梦自白和教育情怀,也是科大附中的教育价值追求。  在一个炎热的午后,笔者一行走访了科大附中,在深入了
窦桂梅可以说是小学语文教育界乃至小学教育界一朵盛开的玫瑰花。她的主题教育思想,以语文立人为导向,用主题统整课程资源,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作为重要载体,促进儿童思维和精神的发展,最终提升儿童语文素养,塑造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思想,指向儿童完整人的发展,在促进语言生长的同时,实现文化的积淀与价值的  引领。  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举办的首届北京国际儿童阅读论坛上,窦桂梅执教了《大脚丫跳芭蕾》的绘本阅读课。
【摘 要】基于深度学习的“现象教学”是为了解决科学课堂教学中的两大问题: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熟视无睹、积极实验却没有形成科学概念。“现象教学”是以教材为线索,围绕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展开的科学实践活动,从现象的真实性、探究的有序性、思维的深刻性三个视角进行研究,摸索出“现象教学”的三种基本模式:现象引入—探究—发现规律;现象引入—设计—创造作品;现象引入—探究—发现规律—创造作品。  【关键词】现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