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应用史料教学法,并提出了一些确有实效的教学方法以供参考。史料教学法是当代历史学科教学中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是通过列举史料的方式,让学生近距离的直面历史,并利用创设情境、设问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应用史料教学法时要慎重选择史料,在恰当的契入点插入史料,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史料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4-203
引言
在当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者更加注重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育,所谓“历史知识”,就需要学生近距离的“触摸”历史,以史料为纽带,建立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使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更富有内涵。在史料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育者通过实践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这一教学方法的形式,将其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创新了史料教学法的模式,对优秀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构建出更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中历史人文课堂。
一、趣味化史料教学法,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历史中应用史料教学法,教师应结合教材的知识内容,选择趣味性更强的文献资料,以启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历史学科的知识是基于客观的史料之上的,不容更改也不能肆意评论,故趣味化教学应从史料的选择入手,而并非对史料进行改编或歪曲,教师要格外注意这方面要求,尊重客观历史事实,可选择名人轶事作为趣味性元素,来增添课堂的色彩。如在高中历史“古代手工业发展”方面的知识学习中,教师可以讲解相关青铜器、瓷器等文化,或是通过多媒体教学器材来展示有关故宫博物院的一些电子资料,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关于故宫的文化轶事或有趣传说,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进而将古代手工产物与世博会的工艺品进行对比,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之下,对历史文物产生浓厚的了解欲,这种了解欲就会逐渐转化为对历史知识的求知欲。在导入历史故事的同时,教师应能夠从多维度、层次化的引导学生的思考模式,切勿从单一角度分析事实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到限制作用,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对历史故事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一定要出于实际,避免“妄下定论”的问题出现。趣味化史料教学法的应用,有助于课堂气氛的良性发展,进而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形成积极的引领作用。
二、情境化史料教学法,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
情境化史料教学法是史料教学法与情境创设法的结合,教师通过对史料故事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在情境化史料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最大化的利用情景合作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历史史料中的内涵。如在高中历史“诸子百家思想”方面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扮演不同学派的学者,让学生分别作出本学派的思想文化总结,发表本学派的演说及见解,并且学生要从史料中摘取有关自己学派的内容以印证思想文化的正确性。在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诸子百家融合汇”中,学生对各家思想的认知更加全面,能够通过独立思考模仿百家学子进行争论,达到了史论与教学结合的目标。在情境化史料教学与高中历史课堂融合的过程中,教育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组织情境教学互动到活动结束总结发言,教师必须加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悟与体会,鼓励学生勇敢发言,同时也要重视细节,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的研究方向,避免学生的讨论偏离研究主题。
三、设问化史料教学法,训练学生的学习思维
设问化史料教学法是设问法与史料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设问作为教学形式,以史料为教学内容,通过相应问题的创设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可作出层次化的整理,以便于更好的发挥教学引导性作用,“由易至难”的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有计划的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在史料设问的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各问题之间的联系,如在讲解“西汉”初期的史实时,教师可以列举《汉书》或《史记》中的片段,以加强对史料的印证作用,进而提出相关问题。如“西汉初期采取的经济恢复政策是什么?”及“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政策?”这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性较强,有助于引导学生的思考,在这两个问题之后还可提出相关问题,如“西汉初期的经济恢复政策体现出哪家学说的思想?”“西汉初期的经济恢复政策对其军事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具体说明。”如此提问就将历史史料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军事四个方面联系在一起,而在高中历史中,对史料的分析必须从这四个方面作出总结。由此可见,设问化史料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历史知识。
结束语
史料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倾向于教育者对史料的灵活掌握,同一份历史资料可从不同的角度发挥不同的作用。史料是历史知识的真实体现,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学生必须具备独立分析史料的能力,并且能够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解读史料。对此,教师也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教学方法,将史料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联用,为高中历史课堂创造更多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艳红.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探索及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34):5-6.
[2]李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法分析[J].发展,2019(12):123.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史料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4-203
引言
在当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者更加注重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育,所谓“历史知识”,就需要学生近距离的“触摸”历史,以史料为纽带,建立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使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更富有内涵。在史料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育者通过实践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这一教学方法的形式,将其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创新了史料教学法的模式,对优秀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构建出更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中历史人文课堂。
一、趣味化史料教学法,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历史中应用史料教学法,教师应结合教材的知识内容,选择趣味性更强的文献资料,以启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历史学科的知识是基于客观的史料之上的,不容更改也不能肆意评论,故趣味化教学应从史料的选择入手,而并非对史料进行改编或歪曲,教师要格外注意这方面要求,尊重客观历史事实,可选择名人轶事作为趣味性元素,来增添课堂的色彩。如在高中历史“古代手工业发展”方面的知识学习中,教师可以讲解相关青铜器、瓷器等文化,或是通过多媒体教学器材来展示有关故宫博物院的一些电子资料,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关于故宫的文化轶事或有趣传说,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进而将古代手工产物与世博会的工艺品进行对比,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之下,对历史文物产生浓厚的了解欲,这种了解欲就会逐渐转化为对历史知识的求知欲。在导入历史故事的同时,教师应能夠从多维度、层次化的引导学生的思考模式,切勿从单一角度分析事实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到限制作用,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对历史故事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一定要出于实际,避免“妄下定论”的问题出现。趣味化史料教学法的应用,有助于课堂气氛的良性发展,进而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形成积极的引领作用。
二、情境化史料教学法,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
情境化史料教学法是史料教学法与情境创设法的结合,教师通过对史料故事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在情境化史料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最大化的利用情景合作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历史史料中的内涵。如在高中历史“诸子百家思想”方面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扮演不同学派的学者,让学生分别作出本学派的思想文化总结,发表本学派的演说及见解,并且学生要从史料中摘取有关自己学派的内容以印证思想文化的正确性。在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诸子百家融合汇”中,学生对各家思想的认知更加全面,能够通过独立思考模仿百家学子进行争论,达到了史论与教学结合的目标。在情境化史料教学与高中历史课堂融合的过程中,教育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组织情境教学互动到活动结束总结发言,教师必须加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悟与体会,鼓励学生勇敢发言,同时也要重视细节,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的研究方向,避免学生的讨论偏离研究主题。
三、设问化史料教学法,训练学生的学习思维
设问化史料教学法是设问法与史料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设问作为教学形式,以史料为教学内容,通过相应问题的创设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可作出层次化的整理,以便于更好的发挥教学引导性作用,“由易至难”的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有计划的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在史料设问的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各问题之间的联系,如在讲解“西汉”初期的史实时,教师可以列举《汉书》或《史记》中的片段,以加强对史料的印证作用,进而提出相关问题。如“西汉初期采取的经济恢复政策是什么?”及“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政策?”这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性较强,有助于引导学生的思考,在这两个问题之后还可提出相关问题,如“西汉初期的经济恢复政策体现出哪家学说的思想?”“西汉初期的经济恢复政策对其军事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具体说明。”如此提问就将历史史料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军事四个方面联系在一起,而在高中历史中,对史料的分析必须从这四个方面作出总结。由此可见,设问化史料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历史知识。
结束语
史料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倾向于教育者对史料的灵活掌握,同一份历史资料可从不同的角度发挥不同的作用。史料是历史知识的真实体现,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学生必须具备独立分析史料的能力,并且能够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解读史料。对此,教师也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教学方法,将史料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联用,为高中历史课堂创造更多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艳红.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探索及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34):5-6.
[2]李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法分析[J].发展,2019(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