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5333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展语文能力的需要。所谓阅读要有独立的见解,指的是在读书过程中,学习的结论不是老师直接给的,也不是拘于教科书中的现成答案,而是经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出来的,是个体对阅读材料的独立的认识和见解。
  鼓励学生阅读勤于思考,有自己的独立自己见解,是古今中外有识之士的共识。如我国先哲孟子强调"心之官则思",又如法国近代教育家卢梭指出:"为了使一个青年能够成为明智的人,就必须培养他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硬在他采取我们的看法。" 早在15世纪的苏格兰W·德拉蒙德说过:"不愿思考推理的人是顽固的,不会推理思考的人是愚昧的,不敢思考推理的人是奴隶。"在阅读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有独立的见解,我们要创设条件,优化教法,让学生敢想、会想、肯想。
  一、 尊重思想自由,使学生敢想
  在弘扬学生主体的实践中,对如何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不少人作了有益的探索。但对如何鼓励和保护学生的思想自由却少有涉及。只有允许思想上的自由,才会有心灵上的解放,才会有真知灼见的出现,而被禁锢的思想是产生不了独立的见解的。这是已被无数的历史事实所证明的。要使学生敢想,老师就必须热情鼓励和细心呵护学生的思想自由,对他们不能有意或无意地哪怕是丁点儿的伤害。正如美国学者奥尔科特所说:"真正的教师保护着学生,不使其受他人的影响。" 鼓励和保护学生的思想自由,首先,在教学中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如教学中老师的反馈不要过早,以保证学生能在不受老师的影响下作深入的思考;老师对学生的答问不要过早表态,要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以保证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比较,从而认识各种见解的价值。其二,在学生的认识发生错误时,老师更要明确:"对每个人来说,自己的任何思想都是宝贵的",对学生不指责,更不嘲讽,而是小心翼翼地把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引,由他们自己纠正不正确的想法,自己悟出正确的见解。
  二、教思考方法,让学生会想
  宋代学者陆世仪说过:"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意思是说独立的见解是想出来的,不去想就谈不上什么见解。教给思考方法,让学生会想,学生的独立见解就会如不竭的山泉汩汩流淌。
  (1)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去想。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是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可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如《挑山工》一课,在引导学生比较挑山工和游人的不同走路方式、速度和结果,从而理解课文的中心(不管做什么事,都是朝着一定的目标坚持到底)后,老师可启发学生:还可以从什么方面去比较,可以得出什么样的认识?如果从登山的目的去比较,就会得出另一种认识。挑山工以挑货上山为谋生手段,当然得一个劲儿往前走,而游人是以登山为休闲方式,当然是走走停停。目的不同,行为方式也就不同。
  (2)从发散思维的角度去思考。发散思维提一种多向开展的思维,它不墨守陈规,不拘泥于一种想法,而是广开思路,从多方面进行思考,从不同方向进行探索,对问题作出多种答案。如教完《圆明园的毁灭》,笔者曾提出这么一道问题:从《圆明园的毁灭》,你想到什么?启发学生:(1)从文章内容和标题的关系去想;(2)从圆明园的毁灭的原因去想;(3)从圆明园的奢华去想;(4)从圆明园的毁灭的结果去想。学生认识之深刻出人意外。如有的学生说,根据课文的内容,标题应改为《圆明园的美及其毁灭》,如果保留原标题,课文应修改,主要写毁灭过程;又如有的说,圆明园是清政府自己毁灭的,清政府如果不是腐败无能,外国侵略者也打不进来。
  (3)从非逻辑思维的角度去想。爱因斯坦根据自己的科学实践,深有感触地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这直觉和灵感就是非逻辑思维。小学生也可以运用直觉思维。直觉思维不像思维那样严谨,没有经过明显的推理过程就直接提出结论。在直觉思维过程中,主体不能明确它是怎样进行的,也不能用语言将该过程和得出结论的原因清楚地表述出来。但是它在认识事物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学生许多不同一般的见解都是直觉思维的产物。如教完《西门豹》,老师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一个学生说:"西门豹太残酷了!"问他们为什么,他再也说不出来了。这个同学用的就是直觉思维。老师抓住这个话头,启发学生:不给河伯娶媳妇,还有其他办法吗?有的同学说,可以事先进行宣传工作,让大家知道河伯娶媳妇是骗人的;有的同学说,可以把带头搞迷信的人抓起来,关他几年,其他人就会害怕,不搞了;有的说,应该修水利,不发大水了,老百姓也就不会想着给河伯娶媳妇的事了。对学生直觉思维得出的见解,还要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加深对事物的认识,能把见解清楚地表达出来。小学生直觉思维,经常无意识地运用联想的方法,如看到冰河解冻,就会想到冬去春来,想到万物复苏。因此要经常引导学生联想,以利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三、激欲励志,让学生肯想
  激欲,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英国学者约翰逊说过:"人生是从需要走向需要的进程,而不是从满足走向满足的过程。"要使學生勤于思考,对事物有独立的见解,就必须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保持对新知的渴望。让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首先是要启发学生乐于质疑,"欲求真智,必先疑之",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凡事都创根问底。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就会永远有刨根问底的劲头。其二,"思考即生活",要鼓励学生把思考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享受思考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其三,要鼓励学生以思考为荣,以有自己的见解为荣,"除了思想以外,我别无财产,但这就是使我满足的巨大财富。" 励志,就是磨励意志。美国著名学者爱默生说过:"世界上最艰苦的事是什么?是思想。"思想的果实是甜的,但思考的过程却是苦的。没有刻苦的精神,思考就会深入不下去,甚至半途而废。在学生想不下去的时候,我们要鼓励他们坚持到底,再给时间让他们思考。独立的见解是智慧的花朵,只有苦的砥砺,它才能孕育和开放。
  总之,只要我们创造条件让学生敢想、会想、肯想,学生就会逐步有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并乐于表达出来。在不同见解的交流碰撞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像种子那样萌芽成长成参天大树。
其他文献
提要: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在理念上有了较大的变化。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更要努力改变教学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期刊
一周一次的班会开始了,为了让孩子遵守学校纪律,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我制定了一系列班规,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规对一个班集体来说自然必不可少。 古人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吗。  周一下午的班会课上,我照例拿出了上周学生的表现记录,放到展台上,学生一周的表现清清楚楚,突然一声叫喊:“怎么又扣我的分了,不是说好的不扣吗?”原来是小赵同学,这个小赵是个比较特殊的学生,脾气暴躁,一言不合
期刊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并不多,而且学习文言文比现代文有很大难度,它短小精悍、难读、难理解,把握文章中的写作方法就更难了。如果我们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使教和学得到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也会随之大幅度提高,那么怎样才能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在以《伯牙绝弦》一课教学为例来谈谈自己的对文言文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解读教材要读出自己的理解  文言文语言难读,难
期刊
从文学角度讲,语文课本中的作品几乎都有典型意义,具有比较的美学特征。在语文教学中,若能与美育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定能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教育。那么,如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对学生施以美育呢?  一、对教材中精美的语言文学进行比较,揣摩语言美  这是挖掘教材中美学因素的主要方法。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写背影的词句最富有表现力:先写看见父亲的服装,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
期刊
中考的实验探究题着力体现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使得实验探究题的得分情况成为决定物理学科成绩高低的分界点。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物理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以便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每年的实验考试已成了物理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就近年来物理实验考试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解读考纲  根据《课程标准》,初中阶段学生物理实验项目共分三类,河南省
期刊
导入是一种教学技能,是教师在讲解新课时所运用和建立问题情境的一种教学方法。导入的关键,在于上课的第一时间就能够引起学生的极大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形成新的学习动机和动力,建立起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极大兴趣,这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求音乐教师在课前要下足功夫,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一、“美”为主题的导入法  1、教态美
期刊
课标中明确指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以后学习和发展的必要能力,也是必需能力。所以做为老师的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培养的这种能力。说到写,首先我们做为语文老师就会想到。让学生多去  阅读,丰富他们的阅历,知道的多了,写作的时候当然可以随手捻来。不是有句古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有有一个量的问题,小学阶段,课标对小学生生阅读的要求是这样的:小学六年要背诵优秀诗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下,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也对教师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这个目标,本文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作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字:信息素养 信息环境 课程整合 网络教学  信息素养指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
期刊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的教学尾声时,我让学生根据对本课的学习以及对林冲的认识,谈谈自己的收获或启发。学生的发言让我很惊喜,也让我倍受震动。  按课前我对这个问题的预设,学生最可能从两方面给出答案,一是忍,二是反抗。也确实如此,大部分同学都想到了这两点。有人说,人活着要学会忍,因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因为“忍一时风平浪静”,也因为“君子能忍人之所不忍”;也有人说,我们不仅要会忍,更要敢于反抗,尤
期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关于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等深层的问题迫切地摆在了中小学教育面前,因此,中小学阶段作为孩子成长的基础阶段,进行生命教育,更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呢?  一、深挖教材,渗透生命意识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