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的思想世界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hrim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世人仍然不免俗地去争论汤翁与莎翁孰高孰低。自然,在知名度与影响力上,莎剧据说是地球上仅次于《圣经》的印刷物。套用流行语,汤翁与莎翁之间,应至少隔着几个塞翁(塞万提斯。今年亦是塞翁逝世四百周年,但国人势利,不太提及)。
  在中国的研讨会上,学者们为汤翁抱不平,譬如,云汤翁比莎翁要伟大得多。莎翁只是个戏子与编剧,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概只能是李玉那样的角色(李玉是清初的文人,写过不少有名的传奇,但因是奴仆出身,故而身份较低),连李渔都不是。而汤翁呢,是明代中后期的典型文人。所谓典型文人,既是进可安邦治国的政治家,又是退则诗酒风流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作家。
  上戏剧课时,我也不想免俗,主动和学生们谈论这个今年的热门问题。
  首先说,汤翁与莎翁,其实是一个“拉郎配”。因为我分明记得,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一对“男神”是莎士比亚与关汉卿,因为据说二人都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而且彼时都以他们为人民性的代表。但是风水轮流转,过了几十年,关汉卿变成了汤显祖,大家谈论莎士比亚的关注点从“人民性”变成了“人性”。
  所以我们谈论莎士比亚,谈论关汉卿,谈论汤显祖,说到底,谈论的还是我们自己,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我们的头脑与意识。
  一位学生发表意见说,汤显祖还是比不上莎士比亚,因为莎士比亚挖掘人性很深,譬如《哈姆雷特》的内心独白云云。但是汤显祖呢,《牡丹亭》里还是中国式的大团圆。我对这种观点早已司空见惯啦。于是,便一边谴责中学语文教育的狭窄性,一边微笑着说出了我的答案。


  答案之一来自《易经》大学者潘雨廷。潘先生曾言及汤翁之“临川四梦”,明代王思任以“四梦”为“情侠道佛”,“情侠”可归之于“儒”,因此汤翁的“临川四梦”其实说的就是“儒道佛”,而三教合一正是明代中国人的思想世界。
  因之,汤翁在“临川四梦”里体现出来的思想世界,即是中国思想发展到明代时的一个典型样态。儒是现世,道为出世,佛则是度世,最后所达至的是众生平等之佛家境界。这一点,莎翁哪里能够比得上呢?
  在世人眼里,知晓汤翁,多是从《牡丹亭》,而将汤翁仅作为一名戏剧家来看待。但汤翁少年时即追随罗汝芳,是陆王心学的信徒,因此在《牡丹亭》里标榜“情教”。而于儒家经典,自是熟稔非常。近来郑志良君偶然发现汤翁讲尚书之书,约二十万言,由门人所撰写的序言即说汤翁以研究《尚书》闻名于世。
  汤翁与达观之间的交往尤可一说。达观乃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也是彼时禅宗之代表,与汤翁则是亦师亦友。在一首诗中,汤翁写道:
  思达观
  何来不上九江船,船头正绕香炉烟。
  第一人从欢喜地,取次身居自在天。
  语落君臣回照后,心消父母未生前。
  看花泛月寻常事,怕到春归不值钱。
  这是一首表达汤翁与达观之间的心意的诗。从诗中看,汤翁对于禅宗之境界应是了然于胸,如“第一人从欢喜地,取次身居自在天。”虽是套语,但可表达汤翁对达观及自己的期许。而“语落君臣回照后,心消父母未生前。”则是著名的禅宗曹洞宗的公案与话头,也即达至前述境界的参修之法门。而最后一句“看花泛月寻常事,怕到春归不值钱。”则是汤翁的印证之句,也即通过此句,便能窥见汤翁此时修证的境界到何等地步。因前几句不过是禅宗之套话,最后一句才是转语,最能见作者的修为。解读者多认为此句反映了汤翁对禅宗的“当下性”的领悟。但此语却可商榷,因“看花泛月寻常事”仍是套语,而“怕到春归不值钱”却又似《牡丹亭》里杜丽娘游园之感概,不能说是境界较高的顿悟之语。
  或者,此诗仍只是士大夫之禅学,只能代表汤翁此时所至为《牡丹亭》之儒家境界,还未到《南柯记》之佛家之解脱了。而汤翁辞世之《绝笔诗》云“含笑侍堂房,班衰拂蝼蚁。”或者可说近乎其境了。
  最后,我又问:《牡丹亭》里杜丽娘生可死、死可生,莎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只能借助药物,而且都是不可逆转的。说起来,虽然“还魂”在中国故事里并不稀奇,但也足以证明汤翁的世界比莎翁更深一层呢。
其他文献
太上曰:上士不争下士好争,上士不徳下士好德。不争是智慧,无为是道。不争不是无能,而是取舍。不争不是放弃,而是包容。不争是一种境界,不争是一种生命态度。俗人好争,争强好胜,争名夺利,巧取豪夺。甚至为了控制,争得头破血流。西洋主流文化主张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自然界是争夺,企业之间就是竞争,国家间就是战争,总是演绎丛林法则。中国文化主张让,谦让、禅让、礼让。有理让三分,让,是一种不
期刊
第二站:丹凤县博物馆  1月1日下午6点左右,抵达丹凤县。丹凤县是一个很小的县城,县城内大部分地方都可以步行走到。  在赴陕之前,已和博物馆取得联系,对于我的拜访,刘馆长表现得非常热情,随着话题深入,亦是越谈越多。商洛本属于楚国,商鞅变法后,秦国强大,遂取商於之地。商於地方六百里,南接楚国,东接魏国,在魏楚两大强国的重压下,秦国能如此扩地,南取商於,东收河西,可谓扬眉吐气。自古有八百里秦川之说,而
期刊
《论语》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是我们了解孔子思想的最重要典籍,如果要说哪一本古籍在中国社会中流传最广,可能非《论语》莫属。  那么,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读《论语》呢?  文字是最基础的钥匙和工具  我们解读任何一本典籍,最基础的就是文字关。文字,是解读书籍的钥匙,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不搞懂文字就可以研究透彻书籍的。所以,我们读《论语》首先也就要从文字方面下功夫。  《论语》大概成书于战国早期,所以我们
期刊
北京有个安定医院,专门治疗精神疾病。人们经常服用治疗失眠的药也叫安定。还有一种治疗早搏、心律不齐的药叫作心得安。情绪、情感、精神的不安、不定,确实是困扰现代社会人们的主要问题。  “安”是会意字,有女在家,有家护女。女属阴性,主内主静,主封固闭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所以“安”有保全、稳定、静谧的意思。  从风水、堪舆的理论来讲,三面环山封闭,一面
期刊
孔子的时代,周游六国,遇到过荷條丈人、佝偻者、耕者等等,这些隐士对孔子没有曲语。而所有的儒家道家经典记载,孔子也始终不失孔子应有的儒家气象,孔子的气象是不自大,洗耳恭听。尽管有时主张不同,孔子仍然尊重教训他的人。但是弟子们往往不服气,孔子从没有不服,隐者们不是为了羞辱他,孔子的圣境就在于他的大、和。孔子与批评他的隐者、智者所处都是同样的道境,都有一样的慈悲之心,所不同的是,孔子知不可为而为之,力图
期刊
艺术与经济、政治经常不平衡。如此潇洒不群飘逸自得的魏晋风度却产生在充满动荡、混乱、灾难、血污的社会和时代。因此,有相当多的情况是,表面看来潇洒风流,骨子里却潜藏深埋着巨大的苦恼、恐惧和烦忧。这一点鲁迅也早提示过。  这个历史时期的特征之一是频繁的改朝换代。从魏晋到南北朝,皇帝王朝不断更迭,社会上层争夺砍杀,政治斗争异常残酷。门阀士族的头面人物总要被卷进上层政治漩涡,名士们一批又一批地被送上刑场。何
期刊
我想我可能天生就对古老的中华文化有浓郁化不开的思古情怀,那些关乎中国古典历史的东西,对我具备着致命的吸引力,一往而深。  与昆曲的结缘依旧来自《红楼梦》,一回书中,黛玉听到梨香院中传出的一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斗付与断井颓垣……”“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时不觉呆住了。当时只是心下好奇这两句究竟是什么,便去搜寻了。  声腔跌宕起伏穿云裂石,唱法细腻舒徐委婉,这样看似抽象的形容词,却在昆曲所
期刊
老子依据自己的无为理论给政治家评了一个等级: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最好的政治家,是人民根本没有感觉到他的存在;其次的政治家,是人民亲近赞美他;再其次的政治家,是人民害怕他;最差的政治家,是人民蔑视嘲笑他。  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给天下的政治家评了一个等级。这个等级评得好厉害,到了今天仍然值得我们琢磨,特别值得官员们思量。  “太上不知有之
期刊
汤显祖所拥有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成绩在中国文化史上是少有的。近代以来,自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开始,陆续有学者将之与莎士比亚并举。汤显祖和莎翁的相同之处最终落脚都在一个“情”字。从汤显祖的艺术实践中逐渐析出的“情”字,不仅在明代后期散发着强烈的思想启蒙的光芒和巨大的女性主义觉醒力量,更是其后人们对汤翁美学接受的最直接也是最深层原因。  从泰州学派中所流淌的自由主义和人文力量实在和西方人文主义的某些核心思想高
期刊
汤显祖以戏曲诉情,他的《牡丹亭》,历经几百年烟尘,流传至今,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个“情”字,满溢在代代相传的表述方式中,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就绝不会为岁月长河所淹没。那份凄婉的情怀,恰似时空长廊划过的电光,来到现世,依然透亮如新。  世间之情,有那么多的美丽和哀婉,或怅然如梦,或悲忆交加,或缠绵难尽,或至死不渝……在我们生存的世界里,人可以了,情却不可以了。一个“情”字,无休无止,将生命的过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