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变异的背后,是极致情感的喷发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aiyan1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慈母情深》是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首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和“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某教师教学本文时,很有智慧地关注到这两处语言: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课堂上,教师把这两处语言放在一起,花了较多的时间带领学生琢磨语言。师生通过阅读背景知识,理解表达手法,讨论关键字词的意思等,以实现“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的课堂现场,听课者明显察觉到学生的体悟、思考和发言依然只是在语言的表层做机械的滑移,难以深入理解“我”此时此刻的情绪,更难以在语言表达上“有所深悟”“有所迁移”。
  课后,该教师的这一教学现象引发了大家强烈的争论:课堂已经聚焦了单元语文要素,且教师也已经整合了典型的语言材料,为什么还是难以促发学生真实的语文深度学习?原因何在?
  笔者认为,要真正理解语言的表达之妙,并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上有所建树,我们必须钻进语言的深处,不仅要“知人论世”,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语言,更要和文本的人物结成同盟,“设身处地”地触摸语言的温度,感受语言跳跃的生命。
  因此,我们不妨这样组织这一语言片段的学习过程:
  一、引发矛盾,培育学生语言理解的植入感
  按照杜威的思维原理,关键是要找到真问题。有了真问题,思考就有了目标和动力。阅读这两处句子,不难发现,梁晓声写得“一慢一快”,但实际上,母亲“抬头起身”和“坐下工作”两个动作,从时间的跨度来看,相差无几!那为什么在童年梁晓声的记忆里,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呢?
  通过这样的质疑,我们引发语言矛盾,打通儿童和语言的思维通道,建立语言与生活的经验关联,培育学生对语言理解的植入感。所谓植入感,就是学生对文本语言的阅读和理解、吸收和内化,有了“我在其中”的关切与关联。文本语言与学生有了深度联结,文本语言便不再是一块透明的玻璃,学生不再只是停留于玻璃之上的一只蜻蜓;深度的语言学习,学生必须成为一把锋利的犁,要深切地植入语言这块土地,而深切植入的简便方法就是“质疑”。经过师生思维质疑的共同“推拉”,我们把文本的语言“翻”过来,反复地“刨”,语言的种子才能埋入其中。只有把思维植入文本语言,学生才能真正领悟语言的生命气息,才能与语言互融共生。
  二、设身处地,丰富学生语言建构的获得感
  以问题为导向,我们揣摩童年梁晓声的心理矛盾:一方面,“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书价一元多钱。”“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另一方面,年少懂事的他也深知母亲的艰辛——“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但是,书的诱惑最终让梁晓声心怀纠结、矛盾、愧疚和一丝希望,来到了母亲工作的地方:“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当他看到了母亲,正常的时间发生了变异:变异体现在时间的减速和加速上。我们首先来看时间的减速。当梁晓声第一眼看到母亲时,时间的流速减缓了,甚至停滞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对时间的感觉才会产生变异?答案是:震惊,超越心理承受的意外冲击。只有异乎寻常的震惊感,才会把人的时间感打出正常的认知轨道。比如,一次你十分自信的考试,却意外得知竟然不及格;一次随意的抽奖,你竟然中了特等奖……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来到母亲“震耳欲聋”的工作场所之前,梁晓声已经心怀矛盾、纠结和惭愧,此刻,他看到了母亲那样艰辛地工作,内心的复杂情绪更是达到了顶点:通过时间的减速和语言的反复,他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此时此刻的不安、难受和愧疚。所以,“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所以,也才有了“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我们再来看时间变异的另一个表现:时间的加速。“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相比时间减速的“夸张”,时间加速更多地体现出了“真实”——真实地写出了母亲为养活这个家“争分夺秒”忘我地工作。
  那么,写实的语言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建构儿童与语言的联系了?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注意到很多教师在教学这段语言时,都不约而同地把品读重点放在四个“立刻”那儿:你从四个“立刻”,读懂了什么?其实,要让学生真正走进梁晓声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充分领悟此处语言的表达精妙,我们必须超越单词的视野,从词组的视角进行生活化解读——词组的组合一定比单词更有生命的穿透力。我们可以这样追问:此时此刻,“我”第一次到母亲的工作场所,也就是说,“我”第一次看到母亲抬头、起身,然后坐下,重新投入工作——那为什么在看到母亲坐下工作时,“我”却这样写:“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从四个“立刻又”,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通过追问,学生才能联想起母亲一次又一次弯曲,联想到母亲长年累月的艰辛,学生的阅读活动感才会变得丰满。
  三、语境表达,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整体感
  忽略学生言语内容的激活而创生的语言表达情境,实质上是一種“伪语境”。真实的语境表达必须关注儿童语言运用的整体感。所谓整体感指儿童的语言表达要摆脱语言形式的纯粹模仿或迁移,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个人生活经历的体验结合起来,使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相融共生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创生言语表达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的境界。
  本课的语言运用,我们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诧异体验:回忆曾让你感到时间过得特别慢或快的时刻,抓住你内心感觉特别剧烈的瞬间,比如,你考试时的意外失败,运动场上的“败走麦城”,逛商场时的意外惊喜等,模仿课文的语言,写一个片段。
  有了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的整体融合,学生的语言片段显得灵动而富有生气:
  “老师来了!我的同桌立刻又捧起了书,立刻又弯下了头,立刻又钻进了课文里去,立刻又变身成一个乖乖的好学生。”(杨敏凯)
  “送走爸爸,妈妈立刻又走进厨房,立刻又打起开水,立刻又泡起奶水,立刻又陷入了新一轮的忙碌。唉,二孩的妈妈真辛苦啊!”(吴清扬)
  整体感观照下的语境表达,强调儿童语言学习必须具备完整的三个要素:一是激活生活经历,充实言语内容;二是学习语言形式,内化表达规律;三是创生真实语境,通达语言表达。学生只有心有所感(激活生活经历),目有所依(领悟语言形式),方能笔有所述(通达语言表达)。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富阳区第六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设计理念】  本单元整合设计后,学生将在“打开诗文画卷”“解密文中画面”“珍爱身边环境”“描绘内心图景”“博览大美自然”的学习历程中,体验并表达自然之美。  课文、整本书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与“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实践活动”,统一在人文主题之下,各部分打通联系、相互借力。  课堂学习方式上,通过任务驱动、预习提问、合作学习以及多元评价等,促进学生在阅读联想与想象、倾听与对话、朗读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而这一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出真正的魅力。所谓品读,就是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读让学生辨文章思路,尝文章内涵,评词句运用之巧妙。因此,“品”含“辨”“尝”“评”之意。品读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一种重要
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师生合作朗读课文,读准“风筝”“水磨坊”两个轻声,了解贾平凹名字的读法及原因。  2.能梳理故事情节,简洁而有条理地说清楚作者围绕“风筝”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选择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地方与同学交流、带着体会朗读,重点围绕“憧憬”“千呼万唤”想象说话。  3.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作者是怎样把放风筝的过程写清楚的,重点体会“我们—风筝”交替写作的特别之处。  4.能围绕“孩子
教学目标:  1.熟读三首古诗,并背诵。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3.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简介常识,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发展到唐朝达到了顶峰,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比如: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唐诗还出现了很多类型,比如:描绘自然田园风光的田园诗、表达人们离愁别绪的离别诗、表现边塞军旅生活的边塞诗……我们
《美丽的小兴安岭》:  反复围绕“美”来说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直围绕小兴安岭的“美丽”、抓住四季不同美的特点——春的活力之美、夏的茂盛之美、秋的丰硕之美、冬的安逸之美来写,让小兴安岭的每一刻都充满着诱惑,每一处都让人迷恋流连。  课文的开篇便是围绕“树海”来说,“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字数不多,一片绿色海洋便展现眼前。当然,“数不清”,不是百里不绝,而是
课前交流  师:我听说咱们每年春天都要出去春游,是吗?  生:是。  师:去过哪些地方?  生:我们去过海洋公园。  师:说话完整。还去过哪里?  生:我们去过爸爸的农庄。  师:你的笑容好开心,那里有什么好玩儿的?  生: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还有很多菜园,里面有我们认识的和不认识的蔬菜。  师:今年春游,我们又会去哪里呢?春游的时候又会发生一些什么不一样的事?咱们拭目以待。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教材解读】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这一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科普文章不仅向我们展现了科学家研究得出的科学知识,也以其准确生动、富有条理性的语言展现了科普文章特有的魅力。教师该如何高效引导学生通过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条理性的表达,
编者按:  朗读成为当下的一个“主旋律”,这是全社会对语言文化的尊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有着奠基般的使命。为了让老师们都能用心、用情,有策略、有温度地指导学生朗读,我们策划了这个和朗读有关的专题。  此专题征稿体例发布以后,得到老师们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投来了很多优秀稿件。原计划做一期专题,但是优秀的稿件很多,我们不忍放弃,故分两期刊发。  我们的专题分別从“理论指引”“策略
2011年版课标在“具体建议”中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该如何进行练前指导?笔者借此浅谈几点看法:  一、改变“错误”引领,转向正面指导  课堂上,“不要……”或“不能……”似乎成了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的口头禅。且看教学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这篇课文后面的一类生字“美”的片段:  师:(出示“美”)“美”字很容易写错,大家仔细观
在学校一次作文研讨活动中,不少教师谈到摘录“好词佳句”的话题时都推崇备至,认为平时让学生摘抄、背诵优美词句,或者模仿句式写话,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对此,我认为还是要多一点思考和分析。  教师眼中的“好词佳句”,不少教师是凭个人喜好或理解,觉得这些词、句子不错,就让学生统一摘录学习。事实上,学生的阅读感受是个性的,对“好词佳句”的感受是有差异的,学生甲觉得好,学生乙可能没啥感觉。还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