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1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P)患者以计划性教育和随机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疾病知识、功能锻炼及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等知识实施健康教育,加强患者的自我保健,减少复发,叙述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健康教育;功能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纤维环软骨板的不全或断裂,髄核向裂隙方向移动,对周围关节、脊柱、神经产生压迫而导致的各种症状,通常为下腰痛和/或下肢痛[1]。通过对LDP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减少疼痛的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1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患者共113例,其中男62例,女51例,年龄16-91岁,平均52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20年,平均6年4个月。113例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LDP诊断标准,51例经MR,42例经CT检查证实,平均住院19天,LDP术后转入我科治疗患者不列入本范围。
2. 健康教育
2.1 教育方法
2.1.1 计划性教育 以图片、宣传册等形式,定期编制刊登,内容精炼,通俗易懂,图文并茂。
2.1.2 随机性教育 贯穿于就诊的始末,根据实际情况,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采用计划性和随机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健康宣传,对不同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接受能力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适当的健康指导,使患者能够完全理解和接受。了解患者LDP的诱发因素,下腰痛和/或下肢痛程度,运动障碍情况,生活方式和习惯,工作状况,根据个体资料制定适合个人的健康教育计划。如针对患者对暗示易接受的特点,在交流中积极用语言暗示,避免不良暗示,从而得到真实反馈[2]。
2.2 健康教育的内容
2.2.1 急性期教育 热情接待患者,介绍病房环境,住院规章制度,主管医生及护士,讲明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性,讲明消除恐惧心理的方法(如谈心、听音乐等),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应绝对卧硬板床休息3 -4周,包括进食及排泄均不应离开病床,腰部忌负重,使用腰围,腰椎牵引,推拿按摩及予对症消炎止痛、活血化淤治疗。鼓励多进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排便困难而使症状加重。
2.2.2 缓解期功能锻炼 在确认患者的状态没有显著恶化以及锻炼对他们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后,应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腰背肌锻炼应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可进行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弓桥支撑法及飞燕点水法,锻炼时间可由每天2次,每次10次开始递增,一般增加到30 ~60次,注意运动量的增加以锻炼后不感到疲劳和疼痛加重为宜,如果锻炼后出现上述不适应减到原来次数,1~2天后再增加运动量。出院后继续早、晚锻炼并坚持6个月[3]。腰背肌锻炼能调整和增强腰背肌力,使紊乱的脊柱力学结构得到恢复[4],能矫正脊柱侧弯畸形,平衡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恢复脊柱的生理功能,防止腰背肌僵缩,改善腰的活动度和增加腰肌肌力。此外,还可指导患者进行倒走、前后踢腿、直腿抬举收腹训练,方式选择因人而异。
2.2.3 行为指导 纠正一些不良生活行为和习惯,如提举重物,腰部活动过剧,睡眠卧具不适,长时间坐立。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站立时头抬起、下巴收入、肩膀平直、挺胸收腹,坐有靠背的椅子,腰部挺直,座位高低大小应合适,不要坐小板凳低沙发,并避免久站或久坐,睡床应使用大约2寸厚硬床垫,或在其底部加一块硬板,增加承托力。注意保暖,忌用冷水洗澡。适当调换工作种类,积极锻炼,包括慢跑、自行车锻炼、游泳等,可使腰背部肌肉的柔韧性增加[5]。
2.2.4 出院后随访 出院后每1-2月电话随访1次,包括症状有无复发或加重、有无坚持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方式和方法、目前生活及工作状态,根据不同情况予以指导和教育,必要时来院复诊。
2. 2.5 心理护理 本病常反复发作使患者易产生抑郁、焦虑或恐惧心理。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在心理评估的基础上,理解关心患者,解答患者的疑问,提供所需信息,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为患者提供指导、支持和帮助等,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劝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配合治疗。
3. 小结
LDP是腰部最常见疾病,好发于青壮年[6],在突然或连续地受压力情况下发生,如弯腰搬重物、抬举重物时与他人配合不好、腰部扭转幅度过大、摔倒时臀部坐地等,真正由于腰部直接外伤而引起者并不多见,但洗脸、洗衣服甚至咳嗽、打喷嚏而发病者倒亦不少见,它的实际发生率尚无具体数字,但鉴于许多所谓“腰肌劳损”、“腰扭伤”的患者以后在诊治过程中被证实为LDP,故其发生率是相当高的,对个体和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长期以来,人们极少重视患者自身的潜能[7]。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达到自我保健、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在健康教育前评估了解患者最关注的问题及最缺乏的知识,让患者的需要成为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选择患者最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进行个体化的教育,通过不断的重复性的教育,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同时采用PDCA循环方法[8],及时评估健康教育成果,扬长避短,使健康教育环环相扣。
参考文献:
[1]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第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155.
[2]肖根秀.门诊注射室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81.研究
[3]谭婉雯,腰背肌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4,18(9):1610
[4]曹建中.当代中国骨科临床与康复[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339;901.
[5]宁德花。慢性腰背痛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研究。2004,18(9):1600
[6]石美鑫.实用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969-2971.
[7]黄素英.健康教育的动态及尝试[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3):238.
[8]杨英华.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1.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健康教育;功能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纤维环软骨板的不全或断裂,髄核向裂隙方向移动,对周围关节、脊柱、神经产生压迫而导致的各种症状,通常为下腰痛和/或下肢痛[1]。通过对LDP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减少疼痛的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1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患者共113例,其中男62例,女51例,年龄16-91岁,平均52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20年,平均6年4个月。113例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LDP诊断标准,51例经MR,42例经CT检查证实,平均住院19天,LDP术后转入我科治疗患者不列入本范围。
2. 健康教育
2.1 教育方法
2.1.1 计划性教育 以图片、宣传册等形式,定期编制刊登,内容精炼,通俗易懂,图文并茂。
2.1.2 随机性教育 贯穿于就诊的始末,根据实际情况,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采用计划性和随机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健康宣传,对不同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接受能力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适当的健康指导,使患者能够完全理解和接受。了解患者LDP的诱发因素,下腰痛和/或下肢痛程度,运动障碍情况,生活方式和习惯,工作状况,根据个体资料制定适合个人的健康教育计划。如针对患者对暗示易接受的特点,在交流中积极用语言暗示,避免不良暗示,从而得到真实反馈[2]。
2.2 健康教育的内容
2.2.1 急性期教育 热情接待患者,介绍病房环境,住院规章制度,主管医生及护士,讲明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性,讲明消除恐惧心理的方法(如谈心、听音乐等),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应绝对卧硬板床休息3 -4周,包括进食及排泄均不应离开病床,腰部忌负重,使用腰围,腰椎牵引,推拿按摩及予对症消炎止痛、活血化淤治疗。鼓励多进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排便困难而使症状加重。
2.2.2 缓解期功能锻炼 在确认患者的状态没有显著恶化以及锻炼对他们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后,应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腰背肌锻炼应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可进行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弓桥支撑法及飞燕点水法,锻炼时间可由每天2次,每次10次开始递增,一般增加到30 ~60次,注意运动量的增加以锻炼后不感到疲劳和疼痛加重为宜,如果锻炼后出现上述不适应减到原来次数,1~2天后再增加运动量。出院后继续早、晚锻炼并坚持6个月[3]。腰背肌锻炼能调整和增强腰背肌力,使紊乱的脊柱力学结构得到恢复[4],能矫正脊柱侧弯畸形,平衡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恢复脊柱的生理功能,防止腰背肌僵缩,改善腰的活动度和增加腰肌肌力。此外,还可指导患者进行倒走、前后踢腿、直腿抬举收腹训练,方式选择因人而异。
2.2.3 行为指导 纠正一些不良生活行为和习惯,如提举重物,腰部活动过剧,睡眠卧具不适,长时间坐立。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站立时头抬起、下巴收入、肩膀平直、挺胸收腹,坐有靠背的椅子,腰部挺直,座位高低大小应合适,不要坐小板凳低沙发,并避免久站或久坐,睡床应使用大约2寸厚硬床垫,或在其底部加一块硬板,增加承托力。注意保暖,忌用冷水洗澡。适当调换工作种类,积极锻炼,包括慢跑、自行车锻炼、游泳等,可使腰背部肌肉的柔韧性增加[5]。
2.2.4 出院后随访 出院后每1-2月电话随访1次,包括症状有无复发或加重、有无坚持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方式和方法、目前生活及工作状态,根据不同情况予以指导和教育,必要时来院复诊。
2. 2.5 心理护理 本病常反复发作使患者易产生抑郁、焦虑或恐惧心理。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在心理评估的基础上,理解关心患者,解答患者的疑问,提供所需信息,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为患者提供指导、支持和帮助等,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劝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配合治疗。
3. 小结
LDP是腰部最常见疾病,好发于青壮年[6],在突然或连续地受压力情况下发生,如弯腰搬重物、抬举重物时与他人配合不好、腰部扭转幅度过大、摔倒时臀部坐地等,真正由于腰部直接外伤而引起者并不多见,但洗脸、洗衣服甚至咳嗽、打喷嚏而发病者倒亦不少见,它的实际发生率尚无具体数字,但鉴于许多所谓“腰肌劳损”、“腰扭伤”的患者以后在诊治过程中被证实为LDP,故其发生率是相当高的,对个体和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长期以来,人们极少重视患者自身的潜能[7]。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达到自我保健、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在健康教育前评估了解患者最关注的问题及最缺乏的知识,让患者的需要成为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选择患者最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进行个体化的教育,通过不断的重复性的教育,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同时采用PDCA循环方法[8],及时评估健康教育成果,扬长避短,使健康教育环环相扣。
参考文献:
[1]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第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155.
[2]肖根秀.门诊注射室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81.研究
[3]谭婉雯,腰背肌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4,18(9):1610
[4]曹建中.当代中国骨科临床与康复[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339;901.
[5]宁德花。慢性腰背痛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研究。2004,18(9):1600
[6]石美鑫.实用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969-2971.
[7]黄素英.健康教育的动态及尝试[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3):238.
[8]杨英华.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