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眼科工作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总结了2013年眼科病房存在的安全问题,针对在工作中发现住院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在此将眼科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一一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眼科工作 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370-02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通过对护理安全问题的分析,总结了2013年眼科病房存在的安全问题,针对在工作中发现住院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在此将眼科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一一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1 眼科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1.1 专科疾病因素。眼科疾病[1]均可引起视力下降,视物不清,视野缩小,对比觉降低,暗适应能力下降等症状,术眼敷料包扎患者行动不便,这就使得使眼科患者发生跌倒、碰伤等意外事故的危险性增高,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潜在不安全因素。
1.2 暗室问题。暗室是眼科检查的特殊环境,眼部许多精细检查都要通过裂隙灯、检眼镜在暗室内进行。为有利于检查暗室内光线较暗加上患者对环境陌生以及视力障碍,没有适应暗室环境就接受检查,很容易碰伤引起医疗纠纷。
1.3 老年患者的安全问题。眼科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占着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老年人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1.3.1 跌倒。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分辨能力差,视力模糊、身体移动和平衡能力减退,并常伴有慢性疾病,病情复杂,容易发生跌倒等意外。有报道指出老人跌倒发生率为30.6%,70~85岁年龄段老年人比60~69岁老人身体机能状况差,女性更明显。提示我们对患有眼疾的老人尤其是女性需提供更多关注。
1.3.2 坠床。眼科患者因视力障碍回避险境的反应比较迟钝,易发生坠床。
1.3.3 服药安全问题。老年住院患者所服药物的种类繁多,在服药过程中易发生错服或漏服药物、误吸等安全隐患。因此老年住院患者服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1.4 请假问题。虽然医院大都禁止住院患者请假外出,但是许多有一定视力障碍[2]却尚不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并不能遵守规定并擅自离开医院,给治疗、护理工作带来不便,而院外的不可预知的危险向护理安全管理提出了挑战。
1.5 护理人员因素。
1.5.1 护理人员缺编。眼科在综合医院里普遍被认为是清闲小风险的科室,承担的护理任务不象重症监护病房那样繁重,因此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护理人员普遍缺编的情况下,眼科就更不可避免
1.5.2 护士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眼科具有急诊病人多,住院时间短,病床周转快等特点,要求护士应变能力强,熟悉眼科专业知识,工作速度快、效率高而又审慎细致。如视网膜脱离患者根据其网脱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体位要求;术前准备准确区分是左眼还是右眼,是要求缩瞳还是散瞳,稍有不慎即可酿成大错。
1.5.3 告知行为不规范,健康宣教工作不细致。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患者及家属自愿的接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宣教不细致或不恰当,会给病人带来不稳定的心理负担,甚至导致治疗无效,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若健康宣教没有告知患者,将会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问题。
2 加强眼科护理安全的对策
由于护理专业化的进程不断发展,护理理论及科研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公众对护理需求的不断增加,护理人员的角色及功能范围已在扩大,需要制定或更新有关的护理法规,使护士能够在合法的条件下承担新的角色,实施新的功能。因此,护理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1 认真全面评估新入院患者,找出患者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个体化的安全护理计划。患者入院时即应评估是否有以下潜在的不安全因素:①低视力或极低视力。②认知行为受损:如意识混乱、精神异常、痴呆等。③高龄。④生活不能自理者。⑤有其他重要器官疾病或后遗症者:如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后遗症等。一旦确认为高危人群,就应明确标识,可在床头卡上注明患者姓名、年龄、所患疾病、电话、地址等,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安全护理计划。
2.2 完善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文件是整个医疗文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院重要的档案资料,是观察患者和为患者解决问题的真实记录,护理文件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之一是确认责任的重要依据。不认真客观记录或漏写、错记、涂改等均可能导致误诊、误治而引起纠纷。加强检查危重及抢救患者的护理文件。杜绝错记、漏写等现象。
2.3 重视安全健康教育。
(1)有事外出,请向护士说明,并写请假条,住院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医院,否则发生意外后果自负。
(2)为了安全,禁止使用电器,以免电路损坏发生火灾。
(3)讲究卫生,保持安静,禁止向地面泼水。
(4)有困难和问题,及时与分管的医护人员联系。
2.4 护士应严格遵守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暗室问题,应制定暗室安全管理制度,暗室内各仪器摆放位置合理,强调所有患者进、出暗室前均应先开照明灯,在医护人员扶持下进、出暗室;护士应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术前准备时需由两人准确核对术眼后才能送入手术室;发口服药时应坚持“看服到口”的原则,以避免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在服药过程中发生错服或漏服药物、发生误吸等意外;按照级别护理的要求及时巡视病房,以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提供护理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护理安全隐患。
2.5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随着医学的进步,新技术、新项目的大量引进与开展,以及护理职能的拓宽和护士角色的多元化,对护理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要适应新形势下的职业需要,就要不断学习,接受继续教育,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扩展知识面,使其具备合格的专业能力,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高层次的护理服务。加强护理“三基”和眼科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培训。
只有依法行医、恪尽职守、加强自律和道德建设、规范服务行为、改善社会对医院的再认识,建立协调健康的医护关系,合理应用人力资源,优化护理管理制度,增强护理风险意识才能有效解决护理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 姚克.复杂病例白内障手术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社,2004:106-109
[2] 邢怡桥,梅海峰,艾明,杨安怀.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309-311
关键词:眼科工作 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370-02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通过对护理安全问题的分析,总结了2013年眼科病房存在的安全问题,针对在工作中发现住院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在此将眼科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一一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1 眼科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1.1 专科疾病因素。眼科疾病[1]均可引起视力下降,视物不清,视野缩小,对比觉降低,暗适应能力下降等症状,术眼敷料包扎患者行动不便,这就使得使眼科患者发生跌倒、碰伤等意外事故的危险性增高,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潜在不安全因素。
1.2 暗室问题。暗室是眼科检查的特殊环境,眼部许多精细检查都要通过裂隙灯、检眼镜在暗室内进行。为有利于检查暗室内光线较暗加上患者对环境陌生以及视力障碍,没有适应暗室环境就接受检查,很容易碰伤引起医疗纠纷。
1.3 老年患者的安全问题。眼科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占着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老年人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1.3.1 跌倒。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分辨能力差,视力模糊、身体移动和平衡能力减退,并常伴有慢性疾病,病情复杂,容易发生跌倒等意外。有报道指出老人跌倒发生率为30.6%,70~85岁年龄段老年人比60~69岁老人身体机能状况差,女性更明显。提示我们对患有眼疾的老人尤其是女性需提供更多关注。
1.3.2 坠床。眼科患者因视力障碍回避险境的反应比较迟钝,易发生坠床。
1.3.3 服药安全问题。老年住院患者所服药物的种类繁多,在服药过程中易发生错服或漏服药物、误吸等安全隐患。因此老年住院患者服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1.4 请假问题。虽然医院大都禁止住院患者请假外出,但是许多有一定视力障碍[2]却尚不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并不能遵守规定并擅自离开医院,给治疗、护理工作带来不便,而院外的不可预知的危险向护理安全管理提出了挑战。
1.5 护理人员因素。
1.5.1 护理人员缺编。眼科在综合医院里普遍被认为是清闲小风险的科室,承担的护理任务不象重症监护病房那样繁重,因此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护理人员普遍缺编的情况下,眼科就更不可避免
1.5.2 护士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眼科具有急诊病人多,住院时间短,病床周转快等特点,要求护士应变能力强,熟悉眼科专业知识,工作速度快、效率高而又审慎细致。如视网膜脱离患者根据其网脱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体位要求;术前准备准确区分是左眼还是右眼,是要求缩瞳还是散瞳,稍有不慎即可酿成大错。
1.5.3 告知行为不规范,健康宣教工作不细致。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患者及家属自愿的接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宣教不细致或不恰当,会给病人带来不稳定的心理负担,甚至导致治疗无效,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若健康宣教没有告知患者,将会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问题。
2 加强眼科护理安全的对策
由于护理专业化的进程不断发展,护理理论及科研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公众对护理需求的不断增加,护理人员的角色及功能范围已在扩大,需要制定或更新有关的护理法规,使护士能够在合法的条件下承担新的角色,实施新的功能。因此,护理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1 认真全面评估新入院患者,找出患者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个体化的安全护理计划。患者入院时即应评估是否有以下潜在的不安全因素:①低视力或极低视力。②认知行为受损:如意识混乱、精神异常、痴呆等。③高龄。④生活不能自理者。⑤有其他重要器官疾病或后遗症者:如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后遗症等。一旦确认为高危人群,就应明确标识,可在床头卡上注明患者姓名、年龄、所患疾病、电话、地址等,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安全护理计划。
2.2 完善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文件是整个医疗文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院重要的档案资料,是观察患者和为患者解决问题的真实记录,护理文件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之一是确认责任的重要依据。不认真客观记录或漏写、错记、涂改等均可能导致误诊、误治而引起纠纷。加强检查危重及抢救患者的护理文件。杜绝错记、漏写等现象。
2.3 重视安全健康教育。
(1)有事外出,请向护士说明,并写请假条,住院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医院,否则发生意外后果自负。
(2)为了安全,禁止使用电器,以免电路损坏发生火灾。
(3)讲究卫生,保持安静,禁止向地面泼水。
(4)有困难和问题,及时与分管的医护人员联系。
2.4 护士应严格遵守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暗室问题,应制定暗室安全管理制度,暗室内各仪器摆放位置合理,强调所有患者进、出暗室前均应先开照明灯,在医护人员扶持下进、出暗室;护士应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术前准备时需由两人准确核对术眼后才能送入手术室;发口服药时应坚持“看服到口”的原则,以避免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在服药过程中发生错服或漏服药物、发生误吸等意外;按照级别护理的要求及时巡视病房,以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提供护理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护理安全隐患。
2.5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随着医学的进步,新技术、新项目的大量引进与开展,以及护理职能的拓宽和护士角色的多元化,对护理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要适应新形势下的职业需要,就要不断学习,接受继续教育,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扩展知识面,使其具备合格的专业能力,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高层次的护理服务。加强护理“三基”和眼科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培训。
只有依法行医、恪尽职守、加强自律和道德建设、规范服务行为、改善社会对医院的再认识,建立协调健康的医护关系,合理应用人力资源,优化护理管理制度,增强护理风险意识才能有效解决护理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 姚克.复杂病例白内障手术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社,2004:106-109
[2] 邢怡桥,梅海峰,艾明,杨安怀.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30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