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家作为中华民族本土宗教,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论文从自然观、宇宙观、辩证观和朴素观四个方面阐释了《老子》和《庄子》的哲学辩证思想及其对中国古典园林营造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道家;自然;天人合一;园林
《老子》共八十一章,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老子把“道”看作是人和万物的本源,把“德”看成万物生存的自然本性。万物的生存应遵循“道”,这样其生存状态才是自然的。而《庄子》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天道宇宙观,认为宇宙万物只是迹相,而演造这些迹相的就是道。庄子主张顺应天道,与天地想通,各任自然,才是最高境界。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处的“自然”是自身如此、自如其然的意思,并不是自然界的意思。道并不是以自然界为法,而是自然界的万物都要以道为法。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道包含天地万物,而其所效法的就是自身的存在状态。王弼注解道:“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与自然无所违也。”道是顺应自然万物的,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只有万物发展都遵循其自身的规律与状态,而不掺杂任何的其它欲念,才能有利于其自身的发展。如造园者在对园林进行设计、营造以及观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将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融入到了建造园林的理念中,除了遵循自然的生长规律对大自然环境进行了再现,更多的是包含了人对自然的了解,对自身志趣、审美的艺术化表达,创造出自身所憧憬的美好境界,从而使得园林在艺术审美的境界上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老子》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体现出万物的本源是道的“一”。道的整体是一,一能产生天地,天地含有阴、阳二气,互相交冲而产生和谐之气,阴、阳、和三气产生了万物。万物始于道,又融于道。这句话说明了万物与道的关系就是和谐与相容,这种和谐与相容体现出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的这一重要思想在园林艺术方面主要就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出的一种人和大自然的相互关系,也表现了道家顺应万物,尊重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庄子》的天道中写道:“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这就是庄子的“物化”思想,在主体心灵“虚静”的状态下,超越主客体之间的界限,达到一种与道合一的境界。如在进行植物配置的时候,造园师们都会选择乡土树种或是园林周边的一些树种,而园林所在位置的一些自然树种也被保留下来,成为自然与园林中的一部分,力求达到园林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与融合,使游园观赏者身处园林之中仿佛身处自然一样,忘却内心的杂念,回归自己内心的自然与清净,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老子》的第二章中说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王弼注解到:“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而偏举也。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偏举之明数也。自然已足,为则败也。智慧自备,为则伪也。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也。”好的东西是人所向往的;不好的东西是人们所厌恶的。老子的这句话说明了事物总是互相依存,相反相成。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是凝固的、隔绝的,而是相通的、变动的、统一的,展现出了老子的朴素辩证主义思想,世间万物的生存是相对的,互补共生的。
道家的这一辩证哲学思想就如中国园林中的对比的营造手法一样,有无共生、虚实相生、大与小、高与低、抑与扬、疏与密、藏与露、动与静等都有大量的运用。“有”为实,“无”为虚,道体为实,道性为虚,彼此阴阳相对,虚实相合。“虚实相生”是中国园林之中不可或缺的造园手法,其遵循着“实者虚之,虚者实之”的规律,因地而异。正如老子所说:“凿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园林的空间是随着人的心境而改变的,当人融于园林环境的时候,内外空间即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假山本体坚实有力,此为实;而假山上的漏与透,则为虚,使得假山摆脱呆滞笨拙,显得灵活透气。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经常使用藏与露的艺术手法,将景色藏于幽僻的小空间中,或者隐藏在山石的后方,或者是树梢的中间,使其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有藏便有露,有露便有藏,只有两者同时出现,统一相通,才能产生丰富有趣、意蕴深远、朦胧优美的园林景观。
《庄子》中写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郭象注解道:“夫美配天者,唯朴素也。”能够与天相配唯美的,只有朴素了。老庄的道,追求道法自然,万物顺应自然,不干预,不修饰。可见老庄崇尚质朴,反对装饰。自然之美乃是大美、至美。从江南园林来看,其用色清新直扑,淡雅清美。园林建筑的基本色相是白墙灰瓦,以最简单的最朴素的颜色构成了建筑的基本基调。在建筑的装饰以陈设上,不过多的粉饰与雕凿,保持了木质的自然本色,与白墙灰瓦混为一体,融合协调,淡妆素裹,朴实无华。园林植物主要以白色或墨绿色等冷色调为基本色,园中多栽植常绿植物,如翠竹、苍松等,这些植物的青绿色表现出了清净明朗、悠然自得的深远意境,与建筑的白灰色调相和谐,与山石、水体相配合,古朴葱郁,如此淡雅素洁的色彩正体现了道家的朴素自然观。
《老子》和《庄子》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辩证观以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朴素观都对中国园林的营造与意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使得中国园林带给我们回归自然、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境界美感。道家哲学思想不仅仅对中国的园林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的处理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弼注. 郭象注.老子 庄子[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李朗然. 道家自然美学观与中国传统园林[J]. 湖南林业科技,2005,32(3):58-59
[3]曹林娣. 中国园林艺术论[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4]金学智. 中国园林美学[M]. 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关键词】:道家;自然;天人合一;园林
《老子》共八十一章,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老子把“道”看作是人和万物的本源,把“德”看成万物生存的自然本性。万物的生存应遵循“道”,这样其生存状态才是自然的。而《庄子》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天道宇宙观,认为宇宙万物只是迹相,而演造这些迹相的就是道。庄子主张顺应天道,与天地想通,各任自然,才是最高境界。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处的“自然”是自身如此、自如其然的意思,并不是自然界的意思。道并不是以自然界为法,而是自然界的万物都要以道为法。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道包含天地万物,而其所效法的就是自身的存在状态。王弼注解道:“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与自然无所违也。”道是顺应自然万物的,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只有万物发展都遵循其自身的规律与状态,而不掺杂任何的其它欲念,才能有利于其自身的发展。如造园者在对园林进行设计、营造以及观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将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融入到了建造园林的理念中,除了遵循自然的生长规律对大自然环境进行了再现,更多的是包含了人对自然的了解,对自身志趣、审美的艺术化表达,创造出自身所憧憬的美好境界,从而使得园林在艺术审美的境界上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老子》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体现出万物的本源是道的“一”。道的整体是一,一能产生天地,天地含有阴、阳二气,互相交冲而产生和谐之气,阴、阳、和三气产生了万物。万物始于道,又融于道。这句话说明了万物与道的关系就是和谐与相容,这种和谐与相容体现出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的这一重要思想在园林艺术方面主要就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出的一种人和大自然的相互关系,也表现了道家顺应万物,尊重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庄子》的天道中写道:“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这就是庄子的“物化”思想,在主体心灵“虚静”的状态下,超越主客体之间的界限,达到一种与道合一的境界。如在进行植物配置的时候,造园师们都会选择乡土树种或是园林周边的一些树种,而园林所在位置的一些自然树种也被保留下来,成为自然与园林中的一部分,力求达到园林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与融合,使游园观赏者身处园林之中仿佛身处自然一样,忘却内心的杂念,回归自己内心的自然与清净,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老子》的第二章中说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王弼注解到:“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而偏举也。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偏举之明数也。自然已足,为则败也。智慧自备,为则伪也。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也。”好的东西是人所向往的;不好的东西是人们所厌恶的。老子的这句话说明了事物总是互相依存,相反相成。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是凝固的、隔绝的,而是相通的、变动的、统一的,展现出了老子的朴素辩证主义思想,世间万物的生存是相对的,互补共生的。
道家的这一辩证哲学思想就如中国园林中的对比的营造手法一样,有无共生、虚实相生、大与小、高与低、抑与扬、疏与密、藏与露、动与静等都有大量的运用。“有”为实,“无”为虚,道体为实,道性为虚,彼此阴阳相对,虚实相合。“虚实相生”是中国园林之中不可或缺的造园手法,其遵循着“实者虚之,虚者实之”的规律,因地而异。正如老子所说:“凿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园林的空间是随着人的心境而改变的,当人融于园林环境的时候,内外空间即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假山本体坚实有力,此为实;而假山上的漏与透,则为虚,使得假山摆脱呆滞笨拙,显得灵活透气。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经常使用藏与露的艺术手法,将景色藏于幽僻的小空间中,或者隐藏在山石的后方,或者是树梢的中间,使其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有藏便有露,有露便有藏,只有两者同时出现,统一相通,才能产生丰富有趣、意蕴深远、朦胧优美的园林景观。
《庄子》中写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郭象注解道:“夫美配天者,唯朴素也。”能够与天相配唯美的,只有朴素了。老庄的道,追求道法自然,万物顺应自然,不干预,不修饰。可见老庄崇尚质朴,反对装饰。自然之美乃是大美、至美。从江南园林来看,其用色清新直扑,淡雅清美。园林建筑的基本色相是白墙灰瓦,以最简单的最朴素的颜色构成了建筑的基本基调。在建筑的装饰以陈设上,不过多的粉饰与雕凿,保持了木质的自然本色,与白墙灰瓦混为一体,融合协调,淡妆素裹,朴实无华。园林植物主要以白色或墨绿色等冷色调为基本色,园中多栽植常绿植物,如翠竹、苍松等,这些植物的青绿色表现出了清净明朗、悠然自得的深远意境,与建筑的白灰色调相和谐,与山石、水体相配合,古朴葱郁,如此淡雅素洁的色彩正体现了道家的朴素自然观。
《老子》和《庄子》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辩证观以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朴素观都对中国园林的营造与意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使得中国园林带给我们回归自然、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境界美感。道家哲学思想不仅仅对中国的园林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的处理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弼注. 郭象注.老子 庄子[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李朗然. 道家自然美学观与中国传统园林[J]. 湖南林业科技,2005,32(3):58-59
[3]曹林娣. 中国园林艺术论[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4]金学智. 中国园林美学[M]. 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