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世界各国政策制定者对大学经济作用的看法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大学被视为经济增长的潜在引擎,不仅能为个人企业创造贡献,而且也能为新的行业创造贡献。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就一直强调大学与工业的关系及其在工业创新中作用。本文研究日本高校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及帮助或抑制他们参与经济的因素,具体分析了三个不同时期他们的角色转变。
【关键词】:日本大学;产业关系;改革
世界各国政策制定者对大学经济作用的看法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就强调大学与工业的关系及其在工业创新中作用,日本高校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经历了三个时期的转变,从非常活跃到自工业发展过程中消失,最后开始重新参与经济。由于机构及其特征改变缓慢且不均衡,因此三个时期间界限并不明确,彼此之间有显著重叠。
一、明治改革时期的大学
明治维新是日本在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冲击下,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全面西化和现代化改革运动,并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当时明治改革者面临的现状是日本经济和军事都落后于西方国家,他们认为西方科学是西方国家成功背后的关键因素,对日本的现代化和繁荣至关重要。因此在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变革措施比如:高薪聘请西方学者担任教师和顾问,大学常常获得财阀集团的赞助和支持,学者被聘请担任技术顾问并积极从事与企业相关的应用型研究;日本学生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被系统地送到海外学习;日本还建立了工程、农业、医学、法律等类型的学院;这体现了一种功利主义学科的选择,但是明治改革派在知识和关键技术引进日本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大战期间的隔离
二战期间,大学和工业研究人员都被招募服务于军事目的。许多国立大学的工程学院都扩大以满足对军事科技研发激增的需求,但却并不完全适应战后日本产业的发展需求,并且日本高校大量生产理工科毕业生,也不是产生于大学自身反应的工业需求。大学设施的贫困状况,日益成为形成合适大学产业关系的瓶颈。这一时期的工业企业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引进国外技术,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几乎没有大学直接参与的空间。一些企业家说:“我们不需要大学”,这标志企业的研究成为主导力量。
此外,大学和公司之间劳动力分隔现象严重,大学仅仅提供通用的具备基本认识的人力资源,而许多公司为他们的研究生雇员提供广泛的内部培训。日本大学没有对新兴工业技能的紧急需求做出回应,大学研究人员供应和行业需求不匹配的现象越来越多。有学者指出:与斯坦福课程不断更新相比,东京理工大学(TIT)课程及其范围的变化极为罕见和有限。商界领袖指责高校缺乏管理决策的校长导致大学不作为,并将其归咎于使他们看不到需求改变的象牙塔文化。
(二)隔离的原因:结构和历史因素
(1)与教育部联系的日本国立大学结构性问题;
大学与教育部的关系也有一些具体的结构特点,使大学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业需求,如早期的限制结构、法律和监管的结构约束,对他们直接从外部组织获得资助有程序上的困难。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发展变化
一部分原因是学者自己想要自治或独立于政府及军事相关的产业。军队与大学的联系是胜利的关键因素,任何军事联系在日本都是后悔和羞愧的因素。
占领政府做的一个重要改变是:合并和升级各种学院为大学,使每个州至少有一所大学。这种学院自动升级到大学有很多后果,但其对自由教育的重视与专业教育相反,许多独立的专业学校(如工程)合并成为一所巨型大学的组成部分,失去了他们的专业性和应用特征。
(3)1960s学生起义的影响
大学与产业的关系被上世纪60年代的学生运动严重抨击并随后失去了在校园的合法性,学生的批评集中在二次世界大战起变强的大学与军方关系。在日本,自从大学不再有军事连接,学生最明显的目标是大学与企业的关系,结果学者与行业的积极关系转到地下,与行业正式和可见的关系从许多校园消失,并且行业资金仍被视为“肮脏”。
三、80年代以来改革的三次浪潮
日本改革的“第一次浪潮”变化肤浅,没有进一步引入具体的货币和组织机制允许国立大学与工业合作。改革的“第二次浪潮,政策关注转移到更深层次的原因,如政府投资大学科学的需要和废除所有具体的对大学与工业合作的监管障碍。“第三波”改革,国立大学基本和全面的变革得以执行。
(一)第一次浪潮
面向基础科学的发展,成立联合研究的新机制,允许全国高校的学者进入私营企业工作,还支持建立新的全国高校行政单位。然而,这些措施只是流于表面,知识产权方案规定不明,遭遇了东京大学学生抗议,公众观念仍然消极。新的行政单位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应对不同的行业需求,也没有被授权对关键因素进行谈判,如知识产权。
(二)第二次浪潮
大学的经济作用成为一个国家的生存问题,大学工业的关系日益被视为改变经济结构衰退的最后希望。一方面,投资基础科学得到了理解。另一方面,更为关注在监管和文化上大学产业关系面临的阻碍。公务员也获得了相当大的关注,最初重点放在消除各种公务员身份导致的大学学术工作以外的障碍。仿照美国建立的由联邦政府资助的大学发明的基础知识产权法案。日本法律没有改变大学许可实质内容的合法性,但认可了通过政府补贴建立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
(三)第三次浪潮
第三次浪潮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经营的方式。2004年,国立大学终于被赋予独立的法律地位,成为独立的法律实体,拥有更广泛的管理和管理自主权。更广范围的变化是引入大学资助,开放公共和私立大学,增加利用战略计划的资金竞争提高研究和教育能力。其他政策措施包括促进专业研究生课程,博士项目的改造和国际化。
有了这些法律的变化,今天的日本国立大学基本上能够自主决策许多大学与工业的关系问题。竞争性融资环境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加强能力并适应选择。政策环境终于适合他们发挥经济作用,尽管大学需要多久才能发展出适当的内部能力和机构实践,以便有效地运用这种自由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四、日本大学的未来
三次改革浪潮将日本大学推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对卓越科学的研究和工业相关的尊重。但这并非总是一致,也可以在相反的方向推动高校。
日本高校对产业贡献的争论一直与日本科学是否发展到足以和西方科学质量匹配的争论相关。领先的科学家和工业领袖认为日本科学质量不够好,也有一些有证据表明日本的科学表现一直不平衡。如日本的研究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是世界最高水平;日本人均出版物的数量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平均水平;但日本大学学术与工业合作日益活跃,与工业合著的大学出版物增长迅速,是企业研究的重要合作伙伴。
大学大部分增长的资金来自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工业资助研究增长最缓慢,联合研究中的产业贡献仍然很小,尤其日本大学的许可收入不到美国比例的1%。即使是日本做的相当不错的大学衍生企业也充满争议,尚未达到稳定的阶段。而且日本企业工作效率不高,学术界对商业化缺乏兴趣。高校科研经费的外资比例极低。改革后的国立和公立大学仍然缺乏组织能力,2004年后政府的现实资金明显缩减使行业资金对大学更有吸引力。高校与行业和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多样。大学行业的关系也终于开始影响教育的规定,并且与工业合作也不再仅仅是一种赚钱的方式。“社会贡献”赋予大学更强的使命感,大学教育必须适应新的挑战,为全球知识经济创造适当的技能已成为大学应发挥的新作用。
日本大学需要主动积极的参与行业互动,提高大学治理和领导能力,尽管日本大学将承担的经济角色的具体形态,在变化结束之前还不清楚。但它不会孤立地改变,将取决于学生的变化和企业的行动,无论如何肯定都会呈现出鲜明的日本风格。
参考文献:
[1]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日本政府留学生政策 吴坚,赵杨,杨婧 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2009.12
[2]日本大学教育改革路径分析 姜扬 外国教育2013.05
[3]“第三经济”大国时期日本高等教育在构建全球大学中的作用 早川操,胡建华,蒋惠玲 海外来稿2010.12
【关键词】:日本大学;产业关系;改革
世界各国政策制定者对大学经济作用的看法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就强调大学与工业的关系及其在工业创新中作用,日本高校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经历了三个时期的转变,从非常活跃到自工业发展过程中消失,最后开始重新参与经济。由于机构及其特征改变缓慢且不均衡,因此三个时期间界限并不明确,彼此之间有显著重叠。
一、明治改革时期的大学
明治维新是日本在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冲击下,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全面西化和现代化改革运动,并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当时明治改革者面临的现状是日本经济和军事都落后于西方国家,他们认为西方科学是西方国家成功背后的关键因素,对日本的现代化和繁荣至关重要。因此在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变革措施比如:高薪聘请西方学者担任教师和顾问,大学常常获得财阀集团的赞助和支持,学者被聘请担任技术顾问并积极从事与企业相关的应用型研究;日本学生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被系统地送到海外学习;日本还建立了工程、农业、医学、法律等类型的学院;这体现了一种功利主义学科的选择,但是明治改革派在知识和关键技术引进日本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大战期间的隔离
二战期间,大学和工业研究人员都被招募服务于军事目的。许多国立大学的工程学院都扩大以满足对军事科技研发激增的需求,但却并不完全适应战后日本产业的发展需求,并且日本高校大量生产理工科毕业生,也不是产生于大学自身反应的工业需求。大学设施的贫困状况,日益成为形成合适大学产业关系的瓶颈。这一时期的工业企业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引进国外技术,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几乎没有大学直接参与的空间。一些企业家说:“我们不需要大学”,这标志企业的研究成为主导力量。
此外,大学和公司之间劳动力分隔现象严重,大学仅仅提供通用的具备基本认识的人力资源,而许多公司为他们的研究生雇员提供广泛的内部培训。日本大学没有对新兴工业技能的紧急需求做出回应,大学研究人员供应和行业需求不匹配的现象越来越多。有学者指出:与斯坦福课程不断更新相比,东京理工大学(TIT)课程及其范围的变化极为罕见和有限。商界领袖指责高校缺乏管理决策的校长导致大学不作为,并将其归咎于使他们看不到需求改变的象牙塔文化。
(二)隔离的原因:结构和历史因素
(1)与教育部联系的日本国立大学结构性问题;
大学与教育部的关系也有一些具体的结构特点,使大学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业需求,如早期的限制结构、法律和监管的结构约束,对他们直接从外部组织获得资助有程序上的困难。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发展变化
一部分原因是学者自己想要自治或独立于政府及军事相关的产业。军队与大学的联系是胜利的关键因素,任何军事联系在日本都是后悔和羞愧的因素。
占领政府做的一个重要改变是:合并和升级各种学院为大学,使每个州至少有一所大学。这种学院自动升级到大学有很多后果,但其对自由教育的重视与专业教育相反,许多独立的专业学校(如工程)合并成为一所巨型大学的组成部分,失去了他们的专业性和应用特征。
(3)1960s学生起义的影响
大学与产业的关系被上世纪60年代的学生运动严重抨击并随后失去了在校园的合法性,学生的批评集中在二次世界大战起变强的大学与军方关系。在日本,自从大学不再有军事连接,学生最明显的目标是大学与企业的关系,结果学者与行业的积极关系转到地下,与行业正式和可见的关系从许多校园消失,并且行业资金仍被视为“肮脏”。
三、80年代以来改革的三次浪潮
日本改革的“第一次浪潮”变化肤浅,没有进一步引入具体的货币和组织机制允许国立大学与工业合作。改革的“第二次浪潮,政策关注转移到更深层次的原因,如政府投资大学科学的需要和废除所有具体的对大学与工业合作的监管障碍。“第三波”改革,国立大学基本和全面的变革得以执行。
(一)第一次浪潮
面向基础科学的发展,成立联合研究的新机制,允许全国高校的学者进入私营企业工作,还支持建立新的全国高校行政单位。然而,这些措施只是流于表面,知识产权方案规定不明,遭遇了东京大学学生抗议,公众观念仍然消极。新的行政单位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应对不同的行业需求,也没有被授权对关键因素进行谈判,如知识产权。
(二)第二次浪潮
大学的经济作用成为一个国家的生存问题,大学工业的关系日益被视为改变经济结构衰退的最后希望。一方面,投资基础科学得到了理解。另一方面,更为关注在监管和文化上大学产业关系面临的阻碍。公务员也获得了相当大的关注,最初重点放在消除各种公务员身份导致的大学学术工作以外的障碍。仿照美国建立的由联邦政府资助的大学发明的基础知识产权法案。日本法律没有改变大学许可实质内容的合法性,但认可了通过政府补贴建立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
(三)第三次浪潮
第三次浪潮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经营的方式。2004年,国立大学终于被赋予独立的法律地位,成为独立的法律实体,拥有更广泛的管理和管理自主权。更广范围的变化是引入大学资助,开放公共和私立大学,增加利用战略计划的资金竞争提高研究和教育能力。其他政策措施包括促进专业研究生课程,博士项目的改造和国际化。
有了这些法律的变化,今天的日本国立大学基本上能够自主决策许多大学与工业的关系问题。竞争性融资环境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加强能力并适应选择。政策环境终于适合他们发挥经济作用,尽管大学需要多久才能发展出适当的内部能力和机构实践,以便有效地运用这种自由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四、日本大学的未来
三次改革浪潮将日本大学推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对卓越科学的研究和工业相关的尊重。但这并非总是一致,也可以在相反的方向推动高校。
日本高校对产业贡献的争论一直与日本科学是否发展到足以和西方科学质量匹配的争论相关。领先的科学家和工业领袖认为日本科学质量不够好,也有一些有证据表明日本的科学表现一直不平衡。如日本的研究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是世界最高水平;日本人均出版物的数量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平均水平;但日本大学学术与工业合作日益活跃,与工业合著的大学出版物增长迅速,是企业研究的重要合作伙伴。
大学大部分增长的资金来自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工业资助研究增长最缓慢,联合研究中的产业贡献仍然很小,尤其日本大学的许可收入不到美国比例的1%。即使是日本做的相当不错的大学衍生企业也充满争议,尚未达到稳定的阶段。而且日本企业工作效率不高,学术界对商业化缺乏兴趣。高校科研经费的外资比例极低。改革后的国立和公立大学仍然缺乏组织能力,2004年后政府的现实资金明显缩减使行业资金对大学更有吸引力。高校与行业和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多样。大学行业的关系也终于开始影响教育的规定,并且与工业合作也不再仅仅是一种赚钱的方式。“社会贡献”赋予大学更强的使命感,大学教育必须适应新的挑战,为全球知识经济创造适当的技能已成为大学应发挥的新作用。
日本大学需要主动积极的参与行业互动,提高大学治理和领导能力,尽管日本大学将承担的经济角色的具体形态,在变化结束之前还不清楚。但它不会孤立地改变,将取决于学生的变化和企业的行动,无论如何肯定都会呈现出鲜明的日本风格。
参考文献:
[1]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日本政府留学生政策 吴坚,赵杨,杨婧 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2009.12
[2]日本大学教育改革路径分析 姜扬 外国教育2013.05
[3]“第三经济”大国时期日本高等教育在构建全球大学中的作用 早川操,胡建华,蒋惠玲 海外来稿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