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有效应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yin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一种体验,而体验需要情境。根据低年级孩子的认知和掌握知识的规律以及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我努力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境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并达到乐学、好学的境界。
  一、情况教学法与语文课堂的关系
  情境教学法同以往那种“满堂灌”教学方法存在很大不同。在情境教学方式下,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教师的角色由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学生则成为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变原来被动接受为积极主动探求。
  二、展现生活情景,激发乐识字、爱习作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为此,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乐识字,爱习作的兴趣。
  第一,在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使教学变成枯燥无味的苦差事,让学生望而生畏,丧失学习动机和兴趣。因此,利用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受感染的,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的特点,充分放手让学生参与,通过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图片来让学生识字。
  第二,“语文课标”从低年级开始强写话训练,提倡学生不拘形式写出见闻和感受。低年级写话要以习作开始,让学生养成能写好一句话的习惯。低年级的习作素材多半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来自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想。所以,我试着把学生带出教室,深入生活,回归大自然。
  对于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不多,知识视野不丰富的情景、表达水平处于起步阶级的现实,我开展了《我的小制作》《我喜欢的小动物》等这些切合实际生活习作主题。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勇于探索、善于动手来把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下来。我想,习作一旦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学生们的真切体验,那学生的想象真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
  三、体会表演情境,加深内心体验
  新课标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打破传统木板、僵硬、枯燥的教学模式,以一种“把生活引入课课堂,把课堂融入生活”的方式教学。这就是提倡课堂上的“互动”,讲究在课堂“动”起来。以表演体会情境、理解内容,这样的表演增添了课堂教学情趣,加深了学生对文本情境的体验。
  在教学《小鹿的玫瑰花》《玩具台前的孩子》《玲玲的画》等课文时,我都让学生积极参与,自己选择喜欢的角色,把课文当故事来演起来,学生表演得很投入,惟妙惟肖的动作、逼真的表情,把大伙都吸引起来,其他同学有的当导演、指导和评委,看了表演后,都跃跃欲试。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不仅特别接近儿童生活,而且使得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课本上的,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把课本里的知识掌握得更牢。
  四、创设多媒体情境,增强学习有效性
  我们知道新时期小学生对动画片百看不厌的特点,同时对各种新的事物接受能力较快。运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和兴趣。在教学《雷雨》一文时,我于课前准备相关的课件。上课后用多媒体先是播放蝉叫的声音,让学生猜这是什么昆虫叫?而这种昆虫喜欢在做么季节里叫呢?接着播放打雷的声音,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出课题《雷雨》。我通过借助多媒体课件,尽量做到先让学生直观感知后再进行理解其义,让学生如同和作者所看到的景色一样:火热的夏日,骄阳似炎,雷雨前满天乌云,一场大雷雨后,送来了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感受真实,不虚设,印象十分深刻。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臆,入境始觉亲。”要想学生有文中所描绘的那种感知体验,我们必须要创设一个意境和氛围,才能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的感受。再如学习《望庐山瀑布》一古诗时,通过让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风光,体会瀑布磅礴的气势,领略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接着把诗句屏蔽起来,只播放画面跟音乐背景,让学生随着画面和音乐把诗句背出来。如此这般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并同时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我们应该明确多媒体永远只是辅助课堂的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所以,在教学过程要把握好“度”,切不可滥用多媒体,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最佳效益。
  五、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提问的方式,对于每一个人提问,都要使其的价值。既不能让学生感觉太难,也不能让学生感觉太容易,既要给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同时又不能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最好,将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会让学生比较熟悉,容易回答。
  例如,在学习《画风》的时候,我先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再让学生说说风能把什么怎么样呢?风能画出来吗?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就能把风画出来,他们分别是谁呢?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你更喜欢谁画的风?你也能画风吗……这样巧设问题情境,经贯穿课堂的始终,使课堂教学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深化。问题设计应具备怎样的特点呢?
  一是围绕题目设计问题,捕捉眼睛,设计富有吸引的提问内容,或者提示中心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是抓住重点设计问题,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设计有启发性、有思考价值、发展学生思维的问题。
  三是抓住关键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含义深刻关键的句子,加深学生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发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要由浅入深,贴近实际,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挫折承受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不同的教材,采用不同的情景教学形式,既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感情的体验,又能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内容。让学生摆脱“苦学”的束缚,走进“乐学”的天地。
其他文献
国家教育部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对研究性学习的内含作了明确界定: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对自然现象、生产、人的实践采取恰当的带研究性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努力的从实践中挖掘更多的材料,他们就能养成一种宝贵的脑
期刊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之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学理论的精髓,强调了“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做上教”“拿米来教,乃是真教”;作为学生要“在做上学”。他强调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即重视“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倡导的是教育与生活的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让学生不仅通过书本学习,更要从生活实践中学习,学
期刊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就好似一本连环画,情境图占据大量的篇幅,这样的教材是生动活泼的,更是学生所喜爱的。 “情境图”是教材编写专家精心设计的,蕴涵着丰富的教学信息,小学低年级的情境图是训练学生看图说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较好的教材。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教师要深入研究“情境图”。在准确理解“情境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开发与运用 “情境图”的教学功能,充分挖掘“情境图”的教学资源,
期刊
初中地理的教学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尊重学生独立的个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因为学生的遗传因素、生存环境、主观能动性及心理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初中地理教学就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及创新
期刊
广东省是课程改革的先头兵和领头羊,英德市一中作为课程改革的实验样本校之一也与时俱进,为了适应时代的步伐,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强势推进 “自学—探究—反思”的教学模式。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政治课堂焕发魅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学—探究—反思”下的趣味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中,多数例题都由生活场景引入新的学习内容,把丰富的生活素材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怕写作文,  不想写作文,写不出作文,更别说写出好作文。教师对每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讲了不少,可学生的作文水平仍是没有提高,教师感到无可奈何,一筹莫展。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还是教师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
期刊
《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而以往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转变学习方式就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
期刊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这是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情境或设计富有童趣和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切身体验到“数学就在我身边”,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常设计与数学知识紧密相连的生活实践作业
期刊
近些年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人们正有意识地告别过去那种“灌输式”或“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试图通过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来创设一种教学情境,从而充分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问题是,有许多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手段,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展示”或“演练”,语文教学不但具有越来越明显的“技术化”倾向,而且也进入一个“语文味”匮乏的新的误区。那么,我们究竟如何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