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思维,创造出人们从未知觉过,甚至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的形象的能力。它的基本精神是再造形象,而不是再现形象,它的心理机智是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和求异性。有了创新精神,学生就会不断发现新信息,提出新见解,写出新形象;反之,写出来的文章常常是构思雷同,千篇一律,缺乏富有特色的文字和创造思维的闪光。
关键词 学生 观察 思考
一、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
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是写作创新能力的基础。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起跑线。鲁迅先生说过:“写作时第一需要观察”观察能力是指学生借助感觉器官感知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并觉察事物特征的能力。在写作中。有了作文的心理准备,就有了写作的前提条件,也才会有新颖的主题和合理的想象。因为即便是虚构故事,也离不开生活,虚构的细节也必须有生活的原型和依据。
二、创新能力形成的动力:榜样感染、表扬鼓励和激发成就感
从学生作文心理看,大部分的学生都希望得高分,受表彰。所以,表扬不仅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人格尊重”,是一种最能体现“人本”思想的无可替代的举措。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对待学生的作文时,应该多表扬,少批评,尽量看到作文的长处,及时抓住作文的进步、“闪光点”予以鼓励。并特别注意“差生”作文中反馈出来的点滴进步,及时呵护,而不是求全责备,使学生能满怀自信,愉快地进入某种写作状态。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信力,激发人的奋斗欲望。成就愈大,奋斗愈甚,而奋斗愈甚,成就也就愈大。因此教师应力求让学生在作文中获得成就感。具体说来可采取以下措施:⑴传阅,即鼓励同学们好文章后,相互传阅,相互欣赏,相互鼓励;⑵张贴,即选出佳句、佳作张贴在班级园地、学校的墙栏或报栏里;⑶发表、广播,对优秀的文章,推荐给报社、“校园之声”,乃至报刊杂志。
三、创新能力形成的门径:立意创新思维的训练、选材创新思维的训练、结构创新思维的训练以及文体创新思维的训练
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人的创造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而一切创造活动都是以创新思维为前提的。作文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并贯穿始终。在这个创造过程中,作者要借助于创新思维,将眼前和大脑中存储的材料重新组合并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文章。因此,要形成较强的作文创新能力,必须多方位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立意创新思维训练
开启思路,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和思维积淀,拓展思维空间,深化文章主题。主要方法有:
1.散发式构思,打开思路。
所谓散发式构思是作者以文题(或话题)为中心让思维向四周进行发散思考的思维活动。这实际上是要我们根据事物间存在的相关、相似、相类、相反、相对等关系,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相应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使思维洞开、文思泉涌,让相关的生活积累在心中复活。思路的激活导致写作激情的高涨,写作灵感的激发,创造性思维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为多元化构思立下了基础。
2.聚焦式构思,选择最佳思路
这里所说的”聚焦式构思”是指在发散构思的基础上进行定向聚集,即在诸多思路中选择一条最佳思路,并以此为思维中心进行第二次发散思维,同时对两次发散思维中引发的写作素材进行定向聚敛思维,通过比较、筛选,为定向构思行文准备丰富的素材。聚焦思维可沿着时间上的纵向延伸和空间上的横向拓展,进行纵横驰骋的联想和想象。聚焦构思的目标,是求得对写作对象的强大穿透力和溶解力,为深化主题打下坚定的基础。定向构思中的“定向”标准有三条:求新、求深、求优。
3.逆向式构思,以“异”求新
逆向构思也称“反弹琵琶”,指从与材料内容或题目相反的角度去思考,从超出一般常理的角度来阐述独立见解,使文章别有洞天富有创意。像作文《就是要“班门弄斧”》、《也谈“愚公移山”》、《好酒也怕巷子深》、《知足者未必常乐》等构思立意上就是以“反”为主,以“正”忖“反”,以“反”写“正”,这种构思赋予了主题更深刻的意义,新人耳目。
(二)选材创新思维训练
新世纪是创新的时代,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只要用心观察,留意,“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上所见所闻均可入文。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材料的千变万化。家务劳动、校园活动、走亲访友、兴趣爱好都是写作的材料,关键是要用独到的眼光进行选材。
(三)结构创新思维训练
文似观山不喜平。作文要根据材料、主题的需要,安排恰切的结构形式才能使文章更有新意。如恰当运用倒叙能引人入胜,增强读者的兴趣;有时突破议论文三段论结构,能使行文纵横捭阖,挥洒自如。可以说结构在作文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正不断得到创新。如2003年河北中考要求以“发现”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拟题《发现美丽》。文章主体部分的四段以“春”、“夏”、“秋”、“冬”领起,又分别以“啊,美哉”“啊,爽哉”“啊,快哉”“啊,乐哉”作结,中间抒写四季独特的审美感悟,构成镜头组接式结构,可谓匠心独运。文章结尾点出“人生的四季白也是一种需要不断发现的美丽吗”深化主题作文的布局有发而无定法,学生完全可以根据需要推陈出新,创造发展。
(四)文体创新思维训练
近年来,话题作文风行校园考场,话题作文因其“文体不限”或“文体自选”,学生的思维、创意有了更为广阔的舞台。童话、小说、寓言、戏剧、诊断书、会议纪要、书信、碑文等文体相继出现。
参考文献:
[1]丁學明《作文教学要重视作文的能力结构》(原载《语文学刊》2002年5月)
[2]张庆岭《作文教学三论》(原载《山东教育》2002年10月)
[3]龙钢华《关于话题作文的整体思考》(原载《邵阳学院学报》2003年1月)
[4]刘国强《话题作文要略》(原载《读书月报·高中版》2003年6月)
关键词 学生 观察 思考
一、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
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是写作创新能力的基础。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起跑线。鲁迅先生说过:“写作时第一需要观察”观察能力是指学生借助感觉器官感知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并觉察事物特征的能力。在写作中。有了作文的心理准备,就有了写作的前提条件,也才会有新颖的主题和合理的想象。因为即便是虚构故事,也离不开生活,虚构的细节也必须有生活的原型和依据。
二、创新能力形成的动力:榜样感染、表扬鼓励和激发成就感
从学生作文心理看,大部分的学生都希望得高分,受表彰。所以,表扬不仅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人格尊重”,是一种最能体现“人本”思想的无可替代的举措。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对待学生的作文时,应该多表扬,少批评,尽量看到作文的长处,及时抓住作文的进步、“闪光点”予以鼓励。并特别注意“差生”作文中反馈出来的点滴进步,及时呵护,而不是求全责备,使学生能满怀自信,愉快地进入某种写作状态。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信力,激发人的奋斗欲望。成就愈大,奋斗愈甚,而奋斗愈甚,成就也就愈大。因此教师应力求让学生在作文中获得成就感。具体说来可采取以下措施:⑴传阅,即鼓励同学们好文章后,相互传阅,相互欣赏,相互鼓励;⑵张贴,即选出佳句、佳作张贴在班级园地、学校的墙栏或报栏里;⑶发表、广播,对优秀的文章,推荐给报社、“校园之声”,乃至报刊杂志。
三、创新能力形成的门径:立意创新思维的训练、选材创新思维的训练、结构创新思维的训练以及文体创新思维的训练
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人的创造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而一切创造活动都是以创新思维为前提的。作文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并贯穿始终。在这个创造过程中,作者要借助于创新思维,将眼前和大脑中存储的材料重新组合并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文章。因此,要形成较强的作文创新能力,必须多方位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立意创新思维训练
开启思路,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和思维积淀,拓展思维空间,深化文章主题。主要方法有:
1.散发式构思,打开思路。
所谓散发式构思是作者以文题(或话题)为中心让思维向四周进行发散思考的思维活动。这实际上是要我们根据事物间存在的相关、相似、相类、相反、相对等关系,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相应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使思维洞开、文思泉涌,让相关的生活积累在心中复活。思路的激活导致写作激情的高涨,写作灵感的激发,创造性思维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为多元化构思立下了基础。
2.聚焦式构思,选择最佳思路
这里所说的”聚焦式构思”是指在发散构思的基础上进行定向聚集,即在诸多思路中选择一条最佳思路,并以此为思维中心进行第二次发散思维,同时对两次发散思维中引发的写作素材进行定向聚敛思维,通过比较、筛选,为定向构思行文准备丰富的素材。聚焦思维可沿着时间上的纵向延伸和空间上的横向拓展,进行纵横驰骋的联想和想象。聚焦构思的目标,是求得对写作对象的强大穿透力和溶解力,为深化主题打下坚定的基础。定向构思中的“定向”标准有三条:求新、求深、求优。
3.逆向式构思,以“异”求新
逆向构思也称“反弹琵琶”,指从与材料内容或题目相反的角度去思考,从超出一般常理的角度来阐述独立见解,使文章别有洞天富有创意。像作文《就是要“班门弄斧”》、《也谈“愚公移山”》、《好酒也怕巷子深》、《知足者未必常乐》等构思立意上就是以“反”为主,以“正”忖“反”,以“反”写“正”,这种构思赋予了主题更深刻的意义,新人耳目。
(二)选材创新思维训练
新世纪是创新的时代,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只要用心观察,留意,“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上所见所闻均可入文。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材料的千变万化。家务劳动、校园活动、走亲访友、兴趣爱好都是写作的材料,关键是要用独到的眼光进行选材。
(三)结构创新思维训练
文似观山不喜平。作文要根据材料、主题的需要,安排恰切的结构形式才能使文章更有新意。如恰当运用倒叙能引人入胜,增强读者的兴趣;有时突破议论文三段论结构,能使行文纵横捭阖,挥洒自如。可以说结构在作文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正不断得到创新。如2003年河北中考要求以“发现”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拟题《发现美丽》。文章主体部分的四段以“春”、“夏”、“秋”、“冬”领起,又分别以“啊,美哉”“啊,爽哉”“啊,快哉”“啊,乐哉”作结,中间抒写四季独特的审美感悟,构成镜头组接式结构,可谓匠心独运。文章结尾点出“人生的四季白也是一种需要不断发现的美丽吗”深化主题作文的布局有发而无定法,学生完全可以根据需要推陈出新,创造发展。
(四)文体创新思维训练
近年来,话题作文风行校园考场,话题作文因其“文体不限”或“文体自选”,学生的思维、创意有了更为广阔的舞台。童话、小说、寓言、戏剧、诊断书、会议纪要、书信、碑文等文体相继出现。
参考文献:
[1]丁學明《作文教学要重视作文的能力结构》(原载《语文学刊》2002年5月)
[2]张庆岭《作文教学三论》(原载《山东教育》2002年10月)
[3]龙钢华《关于话题作文的整体思考》(原载《邵阳学院学报》2003年1月)
[4]刘国强《话题作文要略》(原载《读书月报·高中版》200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