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由此可见,猜想是数学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很多的问题都是从猜想中开始的,如:歌德巴赫猜想、欧拉猜想、四色猜想等,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应用猜想,可以改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各种智力因素的充分发挥,从而使思维活动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该将“猜想”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在“猜想—探究—验证”式的学习方式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且在学习中获得愉悦且有成就感的情感体验。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理猜想?接下来就猜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谈点个人见解。
一、把握新旧知联系,激发学生猜想,形成知识表象
数学猜想不是凭空瞎猜,要凭借的是直觉思维。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等方面往往存在着某些内在的联系,这些正是数学猜想的生发点。因此,教师在新知的教学中,要提供有连接性的教学材料,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合理地猜想。如在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时,上课开始,我让学生先计算:做4朵大红花要用28米彩带,平均每朵大红花用彩带几米?接着出示:做4朵小红花要用2.8米彩带,平均每朵小红花用彩带几米?2.8除以4得数还是7吗?部分学生很快地说出:不是,是0.7米,因为0.7×4=2.8,所以2.8÷4=0.7。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先是根据已有知识进行猜想2.8÷4的计算结果,这时学生的猜想是凭直觉作出判断的。如果老师追问:“为什么?”学生大多会根据乘、除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得到初步的验证。学生有了这种猜想,并且已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就使接下来的探究过程有了方向和目标,使学生对于发现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充满了自信。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供猜想的因素,找准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点,从而引导学生积极猜想,为学习活动作好良好的准备。
又如在教学《平形四边形的面积》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两幅草地图,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猜一猜,哪块草地的面积大?学生们可能会猜出:长方形的大,一样大,或平行四边形的大三种结论。究竟哪种猜想结论正确呢?从而引出学生对这两块草地的面积的准确计算。因此,引出求它们的面积,从而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自然过渡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从关注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特殊与一般的内在联系,通过比较由此激发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学生头脑中也就初步勾勒出了知识的轮廓,从整体上了解了所学的内容,启动了学生思维的闸门,进而处于思维的亢奋状态。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验证猜想,得出知识结论。
学生提出猜想后,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对猜想加以验证、分析或解释。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在教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后教师出示正方形纸片,大家猜猜:正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关系?你能想办法证明你的看法吗?学生操作验证,然后交流汇报。有学生把正方形纸片的四边折在一起,发现四边会重合,可以看出正方形四边相等。也有用尺子量正方形纸片的四边来发现这一规律的,等等。在学生形成猜想之后,我没有直接把“正方形四边相等”这一结论直接、机械地告诉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弄清猜想的真伪,努力引导学生对这个猜想加以验证、分析或解释,学生通过“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等学习方式,多角度地参与了“正方形四边相等”这一结论的验证过程,实现了知识技能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和谐发展。
又如,在“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这个概念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拿出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囗,可以摆几个囗剩下几根?再让学生列出如下算式:
9÷4=2……1 10÷4=2……2
11÷4=2……3 12÷4=3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除数是4的除法算式中,余数有几种可能?除数与余数的大小有何关系?从中你猜测出什么结论?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此时我引导学生进一步猜想:当除数是5,余数有几种可能?除数是6呢?除数是7呢?为什么?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对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理解得更加透彻与深刻,还在观察、猜想中探索出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
三、在知识运用与拓展中,鼓励学生猜想,培养创新思维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疏通学生潜能涌动的通道,以求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猜想,在知识运用和拓展阶段,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数学信息(概念、性质),并对之进行移动和重组,开拓新思路,从而获得突破性的结论。
如在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后,有这样一道题:“学校围墙外面是大片草地,一只羊拴在桩上,绳净长5米,这只羊可在多大面积吃到草?”,很快学生提出猜想:要求这只羊可在多大面积吃到草,就是求以绳长5米为半径的圆的面积。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位学生提出的他不同的想法。他说:“根据围墙的状况,特别是这个木桩的位置情况,羊吃草有多种情况。”他并且还画出了各种情况时的图形,这种由图形表达的结论充分展示了学生无法估量的创造潜能,对他猜想的构思、生成过程及其所经历的体验也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猜想教学”,即学生用“猜想—探究—验证”式学习方式学习,这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之一。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展开合理的想象,在一次次地猜想和验证中思维得到发散,不但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猜想意识,还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
一、把握新旧知联系,激发学生猜想,形成知识表象
数学猜想不是凭空瞎猜,要凭借的是直觉思维。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等方面往往存在着某些内在的联系,这些正是数学猜想的生发点。因此,教师在新知的教学中,要提供有连接性的教学材料,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合理地猜想。如在教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时,上课开始,我让学生先计算:做4朵大红花要用28米彩带,平均每朵大红花用彩带几米?接着出示:做4朵小红花要用2.8米彩带,平均每朵小红花用彩带几米?2.8除以4得数还是7吗?部分学生很快地说出:不是,是0.7米,因为0.7×4=2.8,所以2.8÷4=0.7。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先是根据已有知识进行猜想2.8÷4的计算结果,这时学生的猜想是凭直觉作出判断的。如果老师追问:“为什么?”学生大多会根据乘、除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得到初步的验证。学生有了这种猜想,并且已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就使接下来的探究过程有了方向和目标,使学生对于发现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充满了自信。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供猜想的因素,找准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点,从而引导学生积极猜想,为学习活动作好良好的准备。
又如在教学《平形四边形的面积》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两幅草地图,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猜一猜,哪块草地的面积大?学生们可能会猜出:长方形的大,一样大,或平行四边形的大三种结论。究竟哪种猜想结论正确呢?从而引出学生对这两块草地的面积的准确计算。因此,引出求它们的面积,从而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自然过渡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从关注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特殊与一般的内在联系,通过比较由此激发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学生头脑中也就初步勾勒出了知识的轮廓,从整体上了解了所学的内容,启动了学生思维的闸门,进而处于思维的亢奋状态。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验证猜想,得出知识结论。
学生提出猜想后,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对猜想加以验证、分析或解释。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在教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后教师出示正方形纸片,大家猜猜:正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关系?你能想办法证明你的看法吗?学生操作验证,然后交流汇报。有学生把正方形纸片的四边折在一起,发现四边会重合,可以看出正方形四边相等。也有用尺子量正方形纸片的四边来发现这一规律的,等等。在学生形成猜想之后,我没有直接把“正方形四边相等”这一结论直接、机械地告诉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弄清猜想的真伪,努力引导学生对这个猜想加以验证、分析或解释,学生通过“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等学习方式,多角度地参与了“正方形四边相等”这一结论的验证过程,实现了知识技能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和谐发展。
又如,在“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这个概念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拿出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囗,可以摆几个囗剩下几根?再让学生列出如下算式:
9÷4=2……1 10÷4=2……2
11÷4=2……3 12÷4=3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除数是4的除法算式中,余数有几种可能?除数与余数的大小有何关系?从中你猜测出什么结论?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此时我引导学生进一步猜想:当除数是5,余数有几种可能?除数是6呢?除数是7呢?为什么?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对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理解得更加透彻与深刻,还在观察、猜想中探索出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
三、在知识运用与拓展中,鼓励学生猜想,培养创新思维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疏通学生潜能涌动的通道,以求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猜想,在知识运用和拓展阶段,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数学信息(概念、性质),并对之进行移动和重组,开拓新思路,从而获得突破性的结论。
如在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后,有这样一道题:“学校围墙外面是大片草地,一只羊拴在桩上,绳净长5米,这只羊可在多大面积吃到草?”,很快学生提出猜想:要求这只羊可在多大面积吃到草,就是求以绳长5米为半径的圆的面积。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位学生提出的他不同的想法。他说:“根据围墙的状况,特别是这个木桩的位置情况,羊吃草有多种情况。”他并且还画出了各种情况时的图形,这种由图形表达的结论充分展示了学生无法估量的创造潜能,对他猜想的构思、生成过程及其所经历的体验也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猜想教学”,即学生用“猜想—探究—验证”式学习方式学习,这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之一。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展开合理的想象,在一次次地猜想和验证中思维得到发散,不但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猜想意识,还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