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崛起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z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斯坦贝克的著名小说《愤怒的葡萄》被称为“改变美国的20本小说之一”。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位形象十分生动的女性——乔德的母亲。乔德妈勇敢坚毅,果断理智,担负领导全家的重任。这一形象颠覆了传统社会女性的固有形象,表现了在父权社会下女性从被压抑到逐渐崛起的过程,有助于读者对女性生存和女性地位有更清楚的认识。
  一、被压抑的女性
  《愤怒的葡萄》是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刻画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土地无产,农民温饱难以解决,乔德一家从俄克拉何马州迁徙到加利福尼亚州寻找生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画。小说不仅围绕生态环境、土地资源做了大量描写,体现了生态不平衡造成人与自然的冲突,还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描绘了“乔德妈”这一生动的女性形象,体现了斯坦贝克对女性的关怀和重视。作者认为,可以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待人类,既唤起社会对农民生存状态的关注,也让人们重新思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两性之间的关系。法国生态女性主义者弗朗西丝娃·德·奥波妮在著作《女性主义·毁灭》中提出,在人与自然、男性和女性之间应该创立一种新型的关系。她号召妇女领导一场拯救地球的生态革命,指出“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直接的联系”。
  在传统社会的偏见下,女性常常被认为是没有主见,懦弱,感性,只适合照顾家庭、养育孩子的群体,而男性則与之相反,男性更加有思想,刚强,理性,是家里的顶梁柱。女性往往和自然一样,置于男性与理智之下,处在客体的地位。小说一开始介绍了乔德的母亲,可是纵观整篇小说,她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一直被称为“乔德妈”,可见,在父权社会中,女性就是附属般的存在,没有自我。除此之外,当人们面临由于气候环境恶化导致地里庄稼毫无收成的困境时,男人们因不能解决温饱问题而沉默不语,而“妇女们从家里出来,站在自己的男人身边——悄悄窥测他们这回是否会完全泄了气”。在女性眼中,男性是一家之主,如果他泄了气,那整个家庭就失去了希望。此外,田地的业主来劝他们搬走时只与男人们谈话,妇女们则站在屋子里,望着家里的男人们与业主谈话,她们从不发表意见。由此可见,在传统父权社会中,男性的地位远远高于女性,女性在家中的任务只是生养孩子,照顾家庭,没有任何的话语权。这不仅是整个社会的认知,就连女性自己也认可,觉得自己只是家庭的附件,男性才是家庭的顶梁柱。由此可以看出,父权社会根深蒂固的思想对家庭、男性甚至女性都是很深的。
  二、女性的崛起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乔德妈和其他女性并不相同。作为一位母亲,她不仅担负传宗接代的大任,还负担了很多家庭劳动,挑起照顾老小的任务。在小说中,乔德妈从不抱怨每日辛苦的家庭劳动,用爱意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除此之外,她还是一位勇敢、理智、善良、有大智慧的女性。小说中,在乔德奶奶快要病死的时候,乔德妈表现出超乎一般女性的勇敢和坚强。穿越沙漠时,她为了不让大家害怕,整夜保守奶奶已经去世的秘密,直到顺利通过沙漠,大家才知道奶奶去世的真相。牧师吉姆·凯西由衷地感到佩服:“整整一夜,只有她独自守着死人……约翰,这女人的仁慈心肠太伟大了——她真使我吃惊。”这里,斯坦贝克通过乔德妈的表现,揭示出女性并不是脆弱、胆小的弱女子,也有勇敢、坚强的一面。
  在去加利福尼亚州的路上,威尔逊家的车出现了故障,乔德爸做出决定:为了顺利到达加利福尼亚,全家得分成两路走。乔德妈不顾一家之主的颜面,断然地说“我不走”,让所有人无比吃惊。她抓起铁扳手,表示强烈的反抗,坚决要求一个家庭必须完完整整,一家人必须呆在一起。在她看来,家应该是完整的,任何一个成员都不能离开。理智的乔德妈拿起了“武器”维护了自己内心的准则,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乔德爸爸也没有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全家人又集体出发。作为女性,乔德妈并不是唯唯诺诺,只听男人建议。
  乔德妈是个内心十分善良的人,当牧师吉姆·凯西表达想跟乔德一家一起去加利福尼亚州时,汤姆和父亲是有些犹豫的,因为此刻的他们身上并没有足够的钱,自身难保,多带一个人无疑多增加一个负担。乔德妈却说:“不是行不行,而是肯不肯。说到行不行,即我们什么都不行——到加利福尼亚去不行,干什么都不行。至于说到肯不肯,那么凡是我们肯做的事,我们都可以做。”
  还有一次,乔德母亲打破传统的女性形象,直接挑战一家之主。乔德一家住进了有“热水和抽水马桶”的收容所,结束了短暂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家里的孩子包括大人都很喜欢这里的生活。无奈的是,在这里,男人们找了很久,都找不到工作,全家人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迫不得已,乔德妈就把全家人召集起来,告诉大家必须离开收容所,还鼓励男人们不要失去信心,一定能找到挣钱的工作。乔德爸和乔德却表现得犹豫不决,乔德妈表示这里的环境虽然好,但是找不到工作,所有人都要忍受饥饿。在乔德妈的强烈坚持下,第二天,全家人就动身离开了收容所。此刻,乔德爸真想拿出棍子展示自己的威风,他感叹不已,家里的地位仿佛发生了变化,以前都是男人做主,现在却要听女人的话了。乔德妈立刻反驳道:“从前有粮食可以吃,有房子可以住,你也许可以用你的棍子摆摆威风。可是你现在没有干活,想也不想,干也不干。”这里可以体现出乔德妈的大智慧,她不贪恋收容所一时的享乐生活,有更长远的打算。她敢于和一家之主直接较量,为了整个家庭的生计,做出最果断的决定。另外,女性的家庭地位发生了变化,从前,男人养家糊口,是一家之主,家里的大事全由男人做主,现在全家吃不上饭,颠沛流离,男人不再是说一不二的一方,女性的地位发生了改变,逐渐拥有了话语权。
  三、女性力量的延续
  乔德妈还将自己优秀的女性特质继续传承下去,小说中,家里的小女儿罗萨夏性格敏感,脆弱感性,面对丈夫的离开,罗萨夏失去了生活的方向,整日郁郁寡欢,甚至觉得自己的孩子都不能平安降生。乔德妈时常鼓励她,让她投入劳动中来,面对生活的挑战和磨难,忘却男人离开的痛苦,做一个坚强的女性。乔德妈还为女儿穿耳洞,这就像是一个传承,要把自己身上美好的女性特质,如坚强、勇敢、理智和善良,传给自己的女儿。小说最后,母女俩在洞穴里遇到了一位饿得奄奄一息的中年男性,乔德妈让罗萨夏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他。失去了孩子的罗萨夏把这个男人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躺下来用乳汁喂养它。此时的罗萨夏具备乔德妈善良的母性光辉,变得坚强、勇敢。
  四、结语
  《愤怒的葡萄》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社会真实情景:许多农民背井离乡,踏上通往希望的西行之路。乔德妈作为女性形象代表,她的形象平凡而伟大。在斯坦贝克的描绘下,乔德妈得到了全家人的尊重。通往加利福尼亚州的路上,乔德妈展现出来坚强、勇敢、善良和大智慧,反映了女性并不是一直处于被压抑、被动的客体地位,而是处于逐渐获得话语权、争取到决定权、最后获得主导权的地位。对于20世纪20年代初父权思想甚嚣尘上的美国而言,《愤怒的葡萄》标志着对女性认识的一种进步,也让读者对女性生存和女性地位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哈尔滨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张涛琪(1998-),女,安徽亳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其他文献
《野火春风斗古城》是当代优秀的中国歌剧作品。其首演至今,剧中的经典唱段广为传唱,各种舞台和音乐会上都能听到那些熟悉的旋律。这足以看出它的魅力。《开药方》是剧中的一首对唱曲目,本文分析了该唱段的创作特色和演唱技巧,旨在引导演唱者把握好歌曲的演唱风格和韵味,更好地诠释作品。  《野火春风斗古城》描绘了古城中的抗日故事,“野火”代表的日本侵略者嚣张的气焰,而“春风”则深情讴歌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剧
期刊
近些年,来广西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青年作家,他们以悲悯的情怀、敏锐的洞察力、细腻的笔触描摹生活、折射内心,反映在时代骤变里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表现社会边缘群体的生存困境、道德坚守。他们的作品受到了极大关注,并被文学界广泛认可。这些少数民族青年作家在题材选择、美学追求、道德审视等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共性,代表了广西少数民族青年作家的整体创作面貌和诗学追求,对他们进行整体考察,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广
期刊
《兰花花叙事曲》是著名作曲家关铭根据陕北民歌《兰花花》改编而成的二胡作品,乐曲由五个部分串联,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兰花花爱情悲剧”。作品取材于陕北地区凄美的爱情故事,讲述了兰花花不满买办婚姻,与黑暗势力抗争并追求自己幸福的爱情故事,体现出封建社会的女性也渴望争取自己的幸福和自由。乐曲分为五个部分,在演奏过程中,该作品的旋律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音乐风格兼具抒情与叙事。  《兰花花叙事曲》是二胡演奏中
期刊
《赫索格》中通过多个人物以及人物组合的塑造,表现了人物抒写的三重境,即人物行为之境、心理描写之境和人性表现之境。在每重境之上,小说文本都通过具体内容体现出种种矛盾,包含宗教之间、宗教和现实人生以及赫索格的精神需求的矛盾等,这些矛盾构成了《赫索格》的复杂性。本文梳理《赫索格》中的多组矛盾,总结了人物抒写的三重境,指明了《赫索格》中矛盾人生的人性和解。  一、人物抒写的第三重境——人物行为之境  《赫
期刊
《红楼梦》是不是经典,为什么成为经典?《红楼梦》凭什么成为四大名著之首?使其成为经典中经典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在汗牛充栋的红学研究中少有人专门论及。“否定主义文艺学”提出“越经典的作品独创性程度越高”的“以独创性为坐标的文学批评方法”,为当代文学批评开辟了一条原创道路。学者汤拥华指出:“所谓独创性问题研究,是要揭示一个作家不可替代的贡献,或者探究作家未能做出此种贡献的原因。”所以,相比其他作品
期刊
乔治·奥威尔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政治作家之一,其作品在探究人性的同时也对真实的政治与社会生活进行了写实,他用政治寓言的方式揭露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段悲剧。他对双方这种乌托邦式的、过于理想化的政治没有一点好感,大部分原因是童年所受的私立教育有一定的极权主义特点,鞭子教育、等级制度让奥威尔的童年备受摧残。成年后,参与西班牙内战也让他看清了法西斯主义的真实面目。因此,对于德国纳粹主义和苏联个人
期刊
戏曲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性质的艺术,因此,戏曲的审美意境要比单一的诗、画、歌、舞等艺术有更多元的呈现形态和更丰富的呈现层次。在所有戏曲元素中,戏曲音乐是构成戏曲审美意境最重要的手段。广西彩调的传统唱腔比古调就为彩调剧《哪嗬咿嗬嗨》呈现了意味无穷、空灵超脱的审美意境。  彩调作为广西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地方色彩,但其最鲜明的标志就是它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和唱腔。彩调也跟其他地
期刊
高丽爱情歌谣具有独特的个性,能够表达妇女内心的情感,唱出妇女内在的诉求,属于高丽歌谣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丽文化密切相关。本文结合高丽爱情歌谣的特点,分析抒情主人公的伦理困境、伦理诉求和伦理选择,深刻解读高丽爱情歌谣的寓意和内涵,赋予高丽爱情歌谣特有的伦理价值和美学韵味。  高丽爱情歌谣的产生受到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的影响,属于特定时期形成的歌谣。其多为普通妇女宣泄内心情感的方式,意在通过真
期刊
“罗丹一生,热爱艺术,垂暮之年,犹以忠诚恳切之言作此嘱词,为一般青年艺术家作一详明之指导。”这是《罗丹艺术论》嘱词中的第一句话,说明这本书是为广大青年艺术家所作,其中包含了艺术技法理论和人生哲学等。对于青年艺术家来说,艺术技法和绘画基础显得尤为重要。技巧只是方法,如果忽略了它,将永远达不到想要表达的目的,传达不出表现的思想。只有正确理解技法,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真与美,才有可能变通和创新。“美”存在于
期刊
《莎乐美》是奥斯卡·王尔德重要的代表作,亦是他唯一的悲剧剧本。他以希腊文学的原欲精神改造《圣经·马可福音》里的一个故事,用纷繁隐秘的文字承载极度饱满的情感,将这个阴惨壮烈的悲剧滴血成花。其间,世俗权力、自由意志、虔诚信仰、人性原欲,冲突尖锐纵横博弈。王尔德通过唯美的人物、唯美的意象、唯美的瞬间将他笔下唯美主义的爱情表达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所主张的“艺术高于道德”的唯美主义艺术观同时凝结于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