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原色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ao126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广西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青年作家,他们以悲悯的情怀、敏锐的洞察力、细腻的笔触描摹生活、折射内心,反映在时代骤变里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表现社会边缘群体的生存困境、道德坚守。他们的作品受到了极大关注,并被文学界广泛认可。这些少数民族青年作家在题材选择、美学追求、道德审视等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共性,代表了广西少数民族青年作家的整体创作面貌和诗学追求,对他们进行整体考察,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全貌,探讨文学的使命与意义。本文以2013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广西少数民族新锐作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为观察对象,探讨广西少数民族青年作家的创作特质。
  一、底层书写
  《丛书》收录了六位小说家的作品,即潘小楼、黄土路、梁志玲、陶丽群、周耒、杨仕芳等,他们来自壮族、侗族等广西世居民族,多出生于普通家庭,来自农村、工人家庭,或本身原是打工者,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了底层小人物恶劣的生存状态,对其充满同情,并且深切关注他们的命运。《丛书》多以这类人为描写对象,即农民、打工者、小摊贩、收破烂的、下岗工人、风尘女子、残疾人等,他们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生活困顿,没有一技之长,没有能力提升自己,没有创业资本,也没有能力自救,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里没有任何竞争力和优势。为了生存特别是在城市扎根,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受歧视、受污辱,抛弃尊严、扭曲人性,他们的抗争多以失败告终,最后向生活妥协。《丛书》通过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展现命运的悲剧和人性的丑恶,揭露权力的腐朽、欲望的肮脏,描写两性的龃龉,映射生存的困境,展现城市文明对乡村生存空间的挤压,并为寻求底层民众的出路做出各种探索。
  (一)表现底层人物特别是女性的生存困境
  生活中各有各的苦楚,作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求存,注定要承受更多的苦难和不公。例如,梁志玲的短篇小说《梳头的声音》里的打工女胡美丽,为了留在城市跟老板娘斗志斗勇,甚至出卖身体勾搭老板,最终以失败告终;另一打工女绿女,自尊自爱,希望通过辛勤劳动换取幸福,却因劳累过度死在大火当中;秀子表姐虽然嫁了城里人,却为了保住地位而努力生儿子。三位来自农村的年轻姑娘在进军城市的过程中受到了重重阻碍,城里人给予她们的是鄙夷、排斥、刁难、玩弄、污辱,她们最终都惨淡收场。作者用悲凉的笔调涂画了她们悲剧的一生,为这一类来自农村或城市底层的女孩们谱写了一曲悲歌,探讨新时期那些逃离家乡的年轻人变幻莫测的前途,追问他们何去何从。类似的题材还有梁志玲的《纠缠》、陶丽群《行走在城市里的鱼》等,这些小说表现出相似的主题:生存的艰辛、权力和制度的压制、道德的束缚、命运的愚弄、畸形的人物关系、平凡人的无限妥协退让。
  (二)表现小人物的坚韧生命力
  《丛书》同时也写描写了底层小人物强大的生命力,为了生存,他们百折不挠,拥有一颗坚韧的心。例如,陶丽群的《漫山遍野的秋天》描写了三位人物,即不能生育的丈夫、侏儒妻子、傻子。丈夫因不能生育被前妻抛弃后娶了侏儒妻子,侏儒妻子一心想要生个孩子,做一个完整的女人,傻子是隔壁赵巫婆的儿子,二十多岁了还没有老婆,更遑论后代。傻子与妻子发生了关系,有了孩子,丈夫得知后离家出走。一系列戏剧性的事件过后,丈夫回归家园继续耕种心爱的土地,妻子幸福怀孕,傻子也有了后代。这个故事讲述了三个残缺的人经过互补,完成了人生的圆满。故事令人心酸,但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令人动容。这些顽强的生命力,不肯放弃、不服输的精神,正是人性中最可宝贵的闪耀点,也是小说最动人的地方。
  对底层的书写是大多数广西少数民族青年作家的选择,他们通过对这些社会边缘人物遭际的观照,探讨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那些未能登上时代列车的底层人物的命运前途,揭示生活并非处处充满鲜花,依旧有泪水和辛酸,当然还有希望。
  二、美学追求
  作家们善于从小处着眼,细腻真实的描写生活,刻画人物栩栩如生,讲述故事娓娓道来。在他们笔下,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跃然纸上,为读者建构了一幅幅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生活画卷,并展现出独特的美学追求。
  (一)对人性丑恶的揭露
  《丛书》在着力刻画人性的丑陋特别是男性的丑陋面貌方面十分突出。与普遍描写女性的人性美与悲剧美不同,小说在描写人性丑陋方面多以男性为突破口,这未尝不是对男权社会的批判和讽刺。例如,《飞入天中的梯田》(周耒)对官场中某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和皮条客的批判入木三分,刻画出了令人作呕的人物群像;文中男性无一正面形象,官员冯自达、拉皮条的基础干部邓明亮、饭店老板、父亲农宝可以说是三个阶层的代表(官员、商人、农民),也是社会结构的主要支柱,但他们在女孩小菱走向灭亡的路上无一不是推手,亦无一不将社会的另一半——女性,当作玩物与商品。小说给读者展现了一幅集体腐烂的丑恶现象,亦揭示了弱势女性在男权社会的卑微与挣扎。
  《秘密渡口》(潘小樓)中,赵尔克利用职务之便玩弄各种女性,油腻而猥琐,却给自己贴上“牧歌”的诗意标签。《桂林的田螺姑娘》(黄土路)是对民间故事“田螺姑娘”的一次魔幻现实主义的创造性改编,田螺姑娘并没有与小伙子幸福一生,而是遇到一个家暴、悭吝且与寡妇偷情的丈夫,为了填饱肚子,田螺姑娘不得不委身于村老,最后怀孕事发,逃回水里做回了田螺。小说揭露了农村田园牧歌的另外一面——粗俗无知、野蛮暴虐,突出表现为村老的强权与腐败、村民的麻木与愚昧,同时向读者展现了人性中的贪婪、自私。
  《丛书》中诸多男性形象承载了作者对人性的批判。虚伪、贪婪、自私、纵欲、懦弱、无能,这些附着在人身上的劣根性,是与生俱来的,亦是人类文明进程中需要克服的。作家们通过对这些人性丑恶的揭露和批判,表达对真与美、爱与善的缅怀和追求。
  (二)善于用悲剧震撼人心
  《丛书》中不少小说以悲剧结局,或者作品中始终弥漫着悲凉的氛围。陶丽群《风的方向》中的移民在新迁徙的土地辛苦十五年,仍得不到法律和当地百姓的接纳,依旧是不受欢迎的外来客,跪着求活——为死者求一席安眠之地,为生者求一片故土,只有回到贫瘠偏远、曾经迫不及待抛弃的老家,才能有一种归宿感和安全感。梁志玲《突然四十》的女主人公张国花是一位普通的送报员,在丈夫失业而颓废后扛起养家的重担,做着对女人来说过于沉重的工作,她乐观豁达,并不报怨,正当丈夫翻然悔悟、努力赚钱给她买礼物和蛋糕过生日的时候,她却死于车祸。《梳头的声音》里,无论是出卖肉体的胡美丽,还辛勤工作的绿女,都没有得到好下场,前者被婚姻保卫者的老板娘驱赶,鸡飞蛋打,后者因为太累睡着了,被火烧死。潘小楼《小满》中小满的离奇波折的一生,杨仕芳《流逝》中欧元刚失败的两段婚姻,均让读者对主人公的命运充满同情。   鲁迅曾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小说中的人物虽然平凡,个个鲜活、充满生命力,却被命运玩弄于股掌之间,以惨淡收场。这是生活的悲剧,亦是时代的悲剧,作家们用悲剧的力量,表现了社会边缘人物的生存困境和迷惘、对命运的失望及无力感。
  三、道德审视
  文学即人学,描写人物的伦理道德问题是小说创作的一大题材。作家们对于传统伦理道德持慎重的审视态度,亦通过作品展现他们的矛盾和困惑,他们对传统美德给予肯定和赞美,但同时又更敏锐地意识到传统伦理道德对人性的毁灭。
  (一)对传统道德的赞美
  小说所描写的人物大多是普通百姓,整日为生活奔波,身上存在着各种小毛病,如自私、懦弱、蠢笨等,但这些瑕疵不能掩盖他们身上的光辉,如勇敢、坚韧、宽容、勇于牺牲等品质。无论是《起舞的蝴蝶》(陶丽群),还是《一塘荷香》(陶丽群),抑或是《醉月亮》(陶丽群),主角身上都存在着一种对传统道德的坚守。《起舞的蝴蝶》(陶丽群)中的胡蝶,勤劳善良,热情爽利,但因为太过“能干”而被丈夫抛弃,胡蝶离婚后努力挣钱,孝顺公爹、照顾儿子,克制生理需求,坚持不找情人,坚守贞操,并大度原谅前夫,最后在公公临终前,也十分识大体地退让出儿媳妇的位置,让前夫的妻子上前守候病榻前,突显了传统女性的自我牺牲精神和贞洁意识;李一锄因是上门女婿被村民排挤、欺辱,在争夺土地中失去妻子,等到儿子有能力报仇,不但阻止儿子报仇,而且依仇人所愿,又将田地调换回来,体现了“以德报怨”的品德;《醉月亮》里的刘桂香苛待自己的孩子,悉心照料现任丈夫的孩子、维护前夫的孩子,这种舍已为人的品质令周围人对她赞不绝口。小说人物对传统道德的固守有些迂腐甚至是残酷,但在当下的生活语境当中,作者执意描写这种坚守与呼唤,又显得有几分执着与悲壮。
  (二)对于传统道德的批判
  对于传统道德对人性的束缚和戕害,小说家们又保持着警惕态度。《第四个春天》(陶丽群)中的万宝路是一位普通的高楼外体清洁工,他乐观善良,有着做蜘蛛侠的梦想;因为救助一位老太婆而被诬撞人,被无良媒体歪曲事实,受不了大众谴责和旁人误解而自杀。《臻蔡先生》(杨仕芳)中的老师陈林,仅因漂亮女学生的一个恶意玩笑,就被大众打为流氓,从此尊严尽失,被逼堕落,放弃坚守半生的职业操守和信念。这是两则道德暴力的故事,可怕之处在于——当它以“正义”为旗帜,成为某些人的武器时,所有被害者都要在它的屠刀下瑟瑟发抖,而且它不需要证据便可判定你的“罪”,便可毁了人的一生,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道德暴力的残酷令人触目惊心。作者通过或悲剧或荒谬的故事,完成对道德的审视和批判,“美德”固然令人肃然起敬,但当它作为杀人利器或者阻碍人生存的帮凶之时,“道德”就已经变成了吃人的魔鬼,对人只有束缚和毁灭。《雪越来越暖》(周耒)中的杨凤莲是一位被拐卖妇女,几经抗争,接受了命运,与买她的男人结成了夫妻,过着有几许家庭温暖的生活。几年之后,她携夫带女回乡探亲,发现家庭因为寻找她而支离破碎,为了報答父母之恩,她抛弃丈夫与女儿,将自己作为“换婚”的交易品换来了弟弟的婚姻,却彻底滑入了悲剧的深渊。她的牺牲并没有换来弟弟的幸福,热衷家暴的弟弟将弟媳打死,她作为被报复的对象也终日受到新丈夫的凌辱和虐待。杨凤莲的“愚孝”“报恩”以及所谓的“牺牲”和“成全”并没有让她显得高尚,反倒揭显示了传统伦理道德对女性思想的荼毒和驯化、对女性自身的毁灭以及女性被“物化”的可怕现实。
  广西少数民族青年作家对底层百姓命运的关注、对人性丑恶的批判、对真善美的执着、对命运的迷惘和思考,形成了一种整体的创作特质。这既是他们小说的优点,也是一种束缚。文学反映生活、人性,折射内心,寄托理想和愿望。生活不仅仅有底层,也不仅仅有苦难,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大的格局能促使小说更好地提升。
  (广西民族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编号:2017KY01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石丽芳(1979-),女,瑶族,广西平乐人,博士,教师,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其他文献
山水田园诗在我国诗歌史上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题材,戴叔伦和苏舜钦虽然在这一题材领域不能算名家,可同样创作出不少杰作。相似的仕途经历、不同的思想追求使两人在这一题材的表现上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两人所处的朝代并不相同,人们可以通过分析两人诗作的意境风格等细微差别,比较中唐诗风和北宋诗风。戴叔伦和苏舜钦两人都曾创作一定数量的山水田园诗,因生平经历和创作题材的相似性,本文对两人的山水田园诗加以对比分析。  一、
期刊
众多名著中,吝啬鬼形象数不胜数,巴尔扎克和吴敬梓笔下的尤为典型,充斥鲜活饱满的生命力,诉说着最平凡但却令人印象深刻的悲剧。“吝啬鬼”是名著中典型形象之一,本文通过中式吝啬鬼严监生与西式吝啬鬼葛朗台形象比较,试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旨在引导人们正确看待不同文化下的人物形象,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优秀文化。  一、人物形象比较  葛朗台是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人物,是法国索谬城最有钱与威望的
期刊
凌蒙初《二拍》中《叠居奇程客得助 三救厄海神显灵》是描写明末商人生活和命运的名篇。小说通过对年轻商人程宰艳遇海神,从而发家致富,逃过厄运,前困后享的描写,真实地表现了当时商人群体的心灵世界,揭露出其生活欲望和追求——渴望美丽女性、预知商品信息,祈求生命安全,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和认识价值。当今,研究者主要从商人角度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对另外一个角色——海神的分析寥寥无几。本文中,笔者着重以生态主义女
期刊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道德,平等自由是正义的首要原则。正义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的标准。正义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有利于人民自由平等的发展,有利于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抵制不良的社会思潮,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虚无主义等。面对社会上一些不正义的行径,人们必须提高对正义的科学认识,自觉抵制不正义的行为。当前,要建立和完善使正义可以得到实施的法律保证监督机
期刊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文化底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稳步发展的力量源泉,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所要分析和讨论的重点问题。本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道路进行分析,对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路径进行重点研究。  从源头上讲,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世代传承的文化,规定着每代人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
期刊
《七十七天》是根据杨柳松的真实经历和他撰写的小说《北方的空地》改编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位迷失于都市生活的探险家杨,计划在八十天之内横穿漫无边际的羌塘无人区的故事。  杨在领略了羌塘无人区壮丽风景的同时,也领教了其特有的极端气象。在经历了与动物的生死搏杀、呆呆地看着补给消耗殆待尽却无能为力的生死考验后,极度的孤独感导致主人公心理最后的防线崩溃,一触即发。当这一切结束之后,迎来的只是绝对的冷静。但在迎来
期刊
雕塑家是书写美术史的重要一员,更为立体地投射出艺术家所处的时代特征。这种艺术形式在当下多元化、碎片化的图像视觉文化生活中,在机械、电子、信息的现代文明语境下,应该以何种姿态示众,如何延续发展,所经历的时代跨度又带给当代观众怎样的启示,它的存在空间和延续方式是否具有生命力呢?笔者试图从艺术家作品中找出切入点进行探讨,剖析雕塑艺术家对艺术创作与时代关系的探索,并将这种文化积淀以新的视角解读,探寻雕塑作
期刊
电影《驴得水》上映于2016年10月底,由于其选题的新颖,加之制作团队的精良制作,这部乌托邦破灭的黑色幽默喜剧片在中国影坛上崭露头角,成为了小成本电影的成功典范。《驴得水》最终获得1.73亿的高票房,是一部集票房与口碑于一身的优秀电影作品。这部电影的镜头语言以叙事性镜头为主,将故事的细节刻画得十分到位。影片中的开放型构图、人物特写、剪影、自然光效的运用都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本文
期刊
《如来梦》是刘文金创作的大型二胡套曲,与其他作品相比,它拥有十分恢宏的气势,蕴含的佛学哲理较为丰富。其中,《如来藏》是二胡套曲《如来梦》的最后一首作品,它是刘文金在1997年以愚溪先生小说《袍修罗兰》的主要人物为题材创作的二胡曲。《如来梦》是迄今唯一一部现存较为完整、以佛教文化为题材的二胡套曲。这套二胡作品与先前的二胡作品相比存在极大的不同,以往的二胡作品大多表现景色、民风和人,《如来梦》则由八首
期刊
《野火春风斗古城》是当代优秀的中国歌剧作品。其首演至今,剧中的经典唱段广为传唱,各种舞台和音乐会上都能听到那些熟悉的旋律。这足以看出它的魅力。《开药方》是剧中的一首对唱曲目,本文分析了该唱段的创作特色和演唱技巧,旨在引导演唱者把握好歌曲的演唱风格和韵味,更好地诠释作品。  《野火春风斗古城》描绘了古城中的抗日故事,“野火”代表的日本侵略者嚣张的气焰,而“春风”则深情讴歌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