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脉中国基础教育的“精气神”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p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于漪老师的著作,当然是一种光荣,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因为于漪老师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的高度。她的作品,事关新中国基础教育的历史叙事,事关语文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经验留存,事关教育发展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就著作谱系而言,这两部论稿又直承2008年出版的六卷本《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和2001年出版的六卷本《于漪文集》。三套丛书,构成了一个于漪著述的垂直序列,清晰勾勒出一代名师实践探索和学术演进的完整轨迹。因此我认识到,以怎样的方式来呈现这部书稿,必须认真对待,不能有丝毫马虎。
  我认为,要想处理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清楚构成书稿的这些文章的独特性,而这又离不开对作者这个人的探讨和定位。
  在我看来,于漪老师首先是一位教师,一位终生从教的优秀教师。她的思想,是从丰厚的实践土壤中,经过漫长时间的培育而开放出来的花朵;她的话语,是从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中提炼出来的,带着教育生活新鲜露水的智慧结晶。
  正因如此,于漪老师才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家。她的著述,迥异于那些醉心宏大叙事和追求体系建构的学院专家;她的身上体现出了她作为教育家的一些鲜明特征,比如独立自由的思想,淡泊功利宁静致远的定力,坚守教育根本价值的勇气,对教育问题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哲学思考,以及富有独特性、创造性和持久性的教育实践,还有堪称辉煌的教育教学成就。直到现在,她依然实打实地同时主持两个教师培训班,教学第一线始终是她坚守的战场。
  作为终生从教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于漪老师的文章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直面现场。这里的现场,既是于漪老师写文章或作演讲的需求背景,更主要的是令于漪老师心绪难平的教育现实。我们的教育当然取得不少成绩,但同时又乱象丛生,迷雾重重,比如西语肆虐,理念横飞,文化失语,价值缺位,功利至上,自信缺失,机械训练,目中无人,等等。对于这些突出问题,她不回避,不虚饰,而是直面矛盾,像鲁迅先生那样“揭开疮疤,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同时又发现亮点,坚定希望,指引教育教学的光明之境。她的每一篇文章,基本上都是对基础教育和语文教学的冷峻思考、理性批判、切实分析和中肯建议,表现出一种务实的精神、清醒的眼光、建设的热情。
  二是富有洞见。于漪老师文章的说理方式,有分析,但绝不纠缠;有思辨,但绝不玄虚;有综合,但绝不笼统;有推理,但绝不枝蔓。她行文中不乏洋洋洒洒、娓娓道来的案例叙事,也不乏对事理的阐述和解说,但在要害处则总能三言两语,直击要害,兔起鹘落,绝不纠缠,有如醍醐灌顶,令人豁然开朗。这就是“洞见”,一种清明的眼光,一种透彻的理性,一种瞬间爆发的清醒认识。这种境界,靠的不只是写作演讲的技巧,不只是语言运用的智慧,也不只是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更重要的是卓越的见识和过人的胆略。而这种见识和胆略,则是以丰厚的文化积淀、独立的思考方式、清醒的价值立场、高远的思想境界为基础的。
  三是文体独特。于漪老师很多文章真的很难明确界定文体属性。且不说那些由演讲而整理出来的文章,即便是正式发表的很多论文,文体特征同样非常独特。它们既是论文又不像论文,既像随笔又不是随笔;有论文的理性深度,有散文的随意洒脱,有记叙文的生动鲜活,有的甚至还有报告文学般的丰富与张扬呢!记忆深处的精彩往事涌上心头,笔下便是情感的世界;往事退场,理性突入,笔下便是思想的战场。我不知道还有谁具有这样的气度,能够让思想在叙事、抒情、议论之间这样大开大合、自由流转。我也不知道除于老师外,还有谁是这样写教育教学文章的。此前,陶行知不这样写,叶圣陶不这样写,吕叔湘和张志公也没有这样写;此后的人呢,估计为了能够发表起见,也不敢这样写。于漪老师独创的这种教育教学的“于漪文体”堪称空前绝后了。
  基于作者之“人”和作品之“文”的上述特点,我确定了这样的编纂思路:
  一是淡化体系建构,突出思想主线。建构教育学和语文教学论的完整体系,既与于老师的定位不符,更不是于老师的初衷。于老师一直是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思想探索的,她在一段时间之内所关注和思考的一系列问题,便构成了于漪老师思想的主线。把思想主线梳理清楚,不仅有利于呈现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和语文思想的整体图景,而且方便读者准确把握作为标杆和旗帜的于漪老师,当下关注的是什么,作出了哪些思考,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和主张,以便澄清认识,增进对话,进而激发自己的思考,明确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
  二是撰写编者手记,权作阅读导引。这些编者手记,首先是我学习于老师著作的读书报告和心得体会,敝帚自珍,不忍舍弃,便遵于老师之命编入论稿,出于野人献曝的一片愚诚,或许对于读者整体把握每组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所裨益。
  三是珍视文章之间的互文性。这里所说的互文性,指的是不同文章之间彼此参证、互相生发的特点。这种互文性,我认为既表现了于漪老师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时的整体思维和宏观视野,又使得全书在阅读过程中有所呼应,就像山中蜿蜒的小溪,时隐时现之间,不觉就让人感到亲切和快乐。又像一部恢弘的交响音画中反复出现的音乐动机,次第演进遂成为扣人心弦的主旋律。
  其实,更重要的还在于保持原作的原貌,因为在原作原文的原汁原味中有一股于漪老师独有的中国基础教育的“精气神”。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栏目责编:葛 君)
其他文献
首届“吉视传媒·净月杯”象棋全国冠军南北对抗赛有感  这几年长春的象棋比赛很多,平均每年我都要去两次,300公里的路程,乘坐高铁1个小时左右就到了。来采访本次南北棋王对抗赛之前,主办方代表吉林省棋院刘沫兄弟要派人接站,被我好言婉拒了,在我看来,既然大家是朋友,就不要给朋友添麻烦。  按照之前打听好的路线,出了火车站,换乘摩电、轻轨,一路上信马由缰,走走停停,倒也轻松自在。轻轨终点站是长影世纪城,距
期刊
现在语文阅读教学比较流行“多元解读”“个性解读”“深度解读”“创新解读”等等。其实,“囿于教参”本身并没有错,我们不仅需要借助教参避免“错误解读”,还需要反思一些不适当的解读。  一、“多元解读”的边界在哪里  “多元解读”正成为当今阅读教学的一种走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阅读可以随意发挥,如果放手让学生随意解读文本,学生在没有读懂原文的情况下随意发挥,往往会出现“误读”,文本不仅被肢解,而且被曲解。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叙事学作为一门关于叙事、叙事文本、形象、事件以及“讲述故事”的文化产品的理论,对我们理解、分析以及评价叙事性文本都有很大的帮助。将叙事学理论引入叙事性文本教学领域,对于实现叙事性文本教学的课程目标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比如:叙事学理论在解读文本时的多元视角可以给学生以更加深刻、丰富的情感体验;叙事学理论用于解读文本的基本思路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以及艺术思维能力;叙事学理
期刊
孩子写作文,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缺少想法,立意肤浅,结构平面,板子不能打在孩子身上,也不应片面地抱怨学校和老师。年轻父母要从自身努力起,从家庭教育开始,保护孩子已经有的想法,让孩子一直能有“想法”,并引导孩子把想法留下来,这意义真的太大了。  孩子本来是有想法的  想法,有疑问、意见、看法、灵感等义项,还有动机(本文也指写作欲望)的意思。心理学认为,想法是孩子很容易就能产生的,只是大人们常常忽
期刊
晋代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序里有“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的句子,意思是说左丘明写的《春秋》就像江海被水浸漫、肥沃的湖泽被水滋润一样,使人的疑虑困惑如冰遇热消融般尽释,让你在自然逸乐中学习正确的道理,然后你就会掌握这些知识。我用“江海之浸,膏泽之润”作为题目,应该说比较准确地表达了我跟李震老师学写语文论文的体会。  我和李震老师还是有些缘分的。  最初在淮安中学任教
期刊
一、设计缘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生应“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这一目标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指导意义,但现在中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课余时间有限,学生在校外有网络媒体等诱惑,课外阅读要落到实处有一定难度。面对这些情况,教师想要改变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但如
期刊
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中一扁舟,一翁,一竿,渔翁侧身垂钓,其他皆为空白。整幅画,空而未空,让人感到烟波浩渺,仿佛天与云与水与人,融为一体,天人合一。我们所阅读的作品里,也有大量的“空白”。而这些留白,常常被我们忽略了。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利用作品中的“空白”,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完而未完,沿着作品的主题继续进行  在我们语文课本中,一些作品因为创作的需要,
期刊
如果说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并能“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那么课外阅读则是在运用中提高阅读能力,积淀阅读方法,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组织与调控课外阅读呢?笔者的实践体会是,让评价为课外阅读留下痕迹,用档案描画学生成长轨迹。  一、把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感悟作为评价
期刊
对于看似浅显的课文而言,最大的挑战就在于教学内容的确定,课堂教学教什么取决于什么?王荣生先生说主要取决于文章体式与具体学情。这固然不错,但也不都限于此,客观地讲,还应考虑到课文的特点、教学的资源等因素,尤其是课文的特点,这往往是我们选定教学内容的关键。《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似乎较为浅显,没什么特点,其实无特点正是最大的特点。更何况,浅近也不等于无特点,准确地讲,本文最大特点就是浅近:1.文字浅
期刊
詹丹: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作协《红楼梦》学社副社长。主要从事古代小说及语文教学研究工作,近年来有《〈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再阐释 》(上海古籍出版社)、《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教学的批评与反批评》(商务印书馆)等近10种论著出版。  《爱莲说》是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中学语文教师在利用此教材开展课堂教学时,已经驾轻就熟。除开必要的词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