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玉米是粮、经、饲兼用作物,稳产性好,抗逆性强,在糧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种好地膜玉米,既是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畜禽产业稳步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有力保证。本文探讨了如何种植地膜玉米,也展望了地膜玉米在冷凉山区的前景。
关键词:冷凉山区 地膜玉米 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8-01-01
多年来,农业部门在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认真研究和谋求冷凉山区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和办法,通过多年、多点引进试验示范和摸索实践,筛选出一批适宜冷凉山区种植的玉米良种进行示范推广,取得了成功。但由于冷凉山区山高、水冷、温低,加之交通闭塞,经济欠发达,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文盲、半文盲比例较大,科技意识低,加之沿用传统的生产耕作方式,栽培管理科技含量较低,严重制约了冷凉山区粮食生产的发展。所以根据玉米的生长特殊性,除了尽可能采用早熟品种以外,在这一地区可用中、晚熟品种,大力推广种植地膜玉米,对于确保玉米作物的早熟、稳产和高产以及轮作倒茬具有很重要的价值。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增湿、保墒、保肥、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一般比不覆膜玉米增产150公斤以上,增收260元以上,成为农民朋友喜爱的种植方式之一。眼下正是农民种植地膜玉米的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覆盖栽培技术水平,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现将玉米地膜覆盖简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种植基础
1、土地选择土壤肥沃的麦茬地、休闲地、棉花地、绿肥地、瓜地等,轮作期一般为2—3年。
2、因地制宜,选用优质良种和地膜
地膜玉米应选用生育期较长、株型紧凑、优质高产、增产潜力大的玉米品种。但各地对品种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地膜选购应注意膜的耐拉强度,必须选用合格地膜,不要使用再生膜而影响效果。
3、施足底肥、精细整地
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一般亩施腐熟农家肥2500公斤、纯氮10公斤、磷57公斤、钾3公斤,施肥应根据地墒适时施入,施完后进行机耕深旋,精细整地,整地时可以一并进行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方法是:每亩用5%辛硫磷2公斤掺细土30公斤拌匀,施完底肥后撒施覆土。
4、趁墒起垄,适时播种
过早容易使土壤中层板结,过晚则容易跑墒影响出苗,整地要求达到松、碎、平、齐、均、墒六字标准。及时覆膜,用土压实。一般应在气温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上时趁墒起垄。为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建议采用“一垄两行”的宽窄行种植法。做到足额下种、确保全苗。
5、种子处理
选用的种子要大小开头整齐,发芽率在90%以上;播种前2—3天用种子量的0.3杀菌剂拌种,预防黑穗病。
6、播种与密植
(1)播期:4月10日前后。
(2)播量:条播3.5—4公斤/亩,精量播种2.5公斤/亩,深度4-5厘米。
(3)种肥:钙镁磷或复合肥每亩30—40公斤左右。
(4)密度:行距60—70厘米,株距20—25厘米,亩保苗株数4000—4300株。收获株数4250株左右。
二、栽培管理
1、生长管理
玉米从播种到出苗后,运用叶龄模式判断内部穗分化进程,掌握外部形态变化和内部发育的对应关系,为玉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据观察,不同品种的玉米穗分化期与外部叶片不同,但是穗分化各时期的叶指数比较接近。用叶龄模式强化玉米促控措施,在田间管理中简单易行。生产中有“三中间,五叶定,七叶控,十叶攻”的经验,以促进玉米的早发稳长,壮杆和大穗。
玉米苗期,可见叶1至9片时,是生根长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出叶速度较慢,平均3—5天出现一片,对水肥要求不高,但对磷肥的需求较迫切。因此在播种时种肥一定要带够。这期间在栽培管理上以放苗条、封洞、中耕松土、除草、蹲苗为主,第一遍中耕的深度以14—l6厘米为宜,距苗带5—7厘米。蹲苗要掌握好“蹲黑不蹲黄,蹲湿不蹲干,蹲肥不蹲瘦”的原则,穗期可见叶 10—10片时,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这时是玉米需水、需肥的关键时期,管理中心是水肥的合理运用。田管上以破膜、开沟、封土、封垄追肥为主,施肥是:一般氮肥60—80个标准肥,磷肥30—40个标准肥为宜,配合使用,追肥后紧跟着浇头水,以形成玉米合理的群体和健壮的个体发育。
可见叶l7—l9片时,正好是玉米花粒期管理阶段,此时玉米的生长发育特点是:在开花、传粉、受精的基础上,以籽粒为中心的生殖生长期,营养器官生长速度下降,有机物质不断向籽粒中进行转化、运输和积累。这时田间管理以浇水为主,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适当补施一定量的微肥,以增强长势,加大叶面积,克服花期不遇,减少秃顶缺粒。头水之后一般l5天左右接着浇第二水。
当最后一片叶子展开时,茎叶生长逐渐停止,则是玉米需水的临界状态,需水达到高峰。从抽雄穗前l0天——已抽雄穗20天的一个月内,田间持水量应保持80%左右为最佳,因此要特别注意浇好扬花天水和灌浆水,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促进有机质的转化速度,使得粒大粒饱。但最后一水不能浇得太晚,一般在8月20日前后停水,以免影响玉米成熟。
2.病虫害的防治管理
玉米的主要病害有黑穗病和叶锈病。其防治方法有:播种前种子用杀菌剂拌种处理,病初期喷洒多苗灵可湿性粉剂。
玉米的虫害主要有玉米螟和地老虎,玉米螟的防治可采用呋喃丹每亩2公斤左右。在大喇叭口时期,灌洒效果较为显著。地老虎一般采用诱杀的方法,在田边摆上糖浆盘进行粘捕。
三、注意事项
l、生产技术管理上要处处体现出“早”字。要早播种,一般5厘米土壤温度稳定通过8度时即可播种:早中耕松土,早除地膜以外田问杂草,早开沟封垄,早追肥,早浇水,早收获。
2、铺膜播种时要注意地膜要铺履,铺平,采当面要留足,留够,封膜两边的土以不要压在种带上为宜,沿播种方向,每隔11—15米在地膜上用少许土质打一个横档,保证地膜覆盖的严、细、实和增温保墒作用。
3、在大面积推广地膜玉米种植时,要考虑到栽培制度和机械化作业的有机结合相适应。目前我国市场上玉米收获机械的行距60—70厘米农用地膜生产的规格也以60—90厘米宽度为主,因此,在种植玉米前就庆结合地的实际情况,即物资设备技术等条件,考虑播种、地膜、田管和收获的配套作业,以利于机械化作业程度的提高和大面积的推广。
四、总结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简称地膜玉米),具有显著的增温和保墒效果,可以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增产幅度达30%,并可扩大玉米的朴植范围,对稳定解决贫困地区温饱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冷凉山区 地膜玉米 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8-01-01
多年来,农业部门在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认真研究和谋求冷凉山区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和办法,通过多年、多点引进试验示范和摸索实践,筛选出一批适宜冷凉山区种植的玉米良种进行示范推广,取得了成功。但由于冷凉山区山高、水冷、温低,加之交通闭塞,经济欠发达,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文盲、半文盲比例较大,科技意识低,加之沿用传统的生产耕作方式,栽培管理科技含量较低,严重制约了冷凉山区粮食生产的发展。所以根据玉米的生长特殊性,除了尽可能采用早熟品种以外,在这一地区可用中、晚熟品种,大力推广种植地膜玉米,对于确保玉米作物的早熟、稳产和高产以及轮作倒茬具有很重要的价值。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增湿、保墒、保肥、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一般比不覆膜玉米增产150公斤以上,增收260元以上,成为农民朋友喜爱的种植方式之一。眼下正是农民种植地膜玉米的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覆盖栽培技术水平,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现将玉米地膜覆盖简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种植基础
1、土地选择土壤肥沃的麦茬地、休闲地、棉花地、绿肥地、瓜地等,轮作期一般为2—3年。
2、因地制宜,选用优质良种和地膜
地膜玉米应选用生育期较长、株型紧凑、优质高产、增产潜力大的玉米品种。但各地对品种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地膜选购应注意膜的耐拉强度,必须选用合格地膜,不要使用再生膜而影响效果。
3、施足底肥、精细整地
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一般亩施腐熟农家肥2500公斤、纯氮10公斤、磷57公斤、钾3公斤,施肥应根据地墒适时施入,施完后进行机耕深旋,精细整地,整地时可以一并进行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方法是:每亩用5%辛硫磷2公斤掺细土30公斤拌匀,施完底肥后撒施覆土。
4、趁墒起垄,适时播种
过早容易使土壤中层板结,过晚则容易跑墒影响出苗,整地要求达到松、碎、平、齐、均、墒六字标准。及时覆膜,用土压实。一般应在气温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上时趁墒起垄。为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建议采用“一垄两行”的宽窄行种植法。做到足额下种、确保全苗。
5、种子处理
选用的种子要大小开头整齐,发芽率在90%以上;播种前2—3天用种子量的0.3杀菌剂拌种,预防黑穗病。
6、播种与密植
(1)播期:4月10日前后。
(2)播量:条播3.5—4公斤/亩,精量播种2.5公斤/亩,深度4-5厘米。
(3)种肥:钙镁磷或复合肥每亩30—40公斤左右。
(4)密度:行距60—70厘米,株距20—25厘米,亩保苗株数4000—4300株。收获株数4250株左右。
二、栽培管理
1、生长管理
玉米从播种到出苗后,运用叶龄模式判断内部穗分化进程,掌握外部形态变化和内部发育的对应关系,为玉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据观察,不同品种的玉米穗分化期与外部叶片不同,但是穗分化各时期的叶指数比较接近。用叶龄模式强化玉米促控措施,在田间管理中简单易行。生产中有“三中间,五叶定,七叶控,十叶攻”的经验,以促进玉米的早发稳长,壮杆和大穗。
玉米苗期,可见叶1至9片时,是生根长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出叶速度较慢,平均3—5天出现一片,对水肥要求不高,但对磷肥的需求较迫切。因此在播种时种肥一定要带够。这期间在栽培管理上以放苗条、封洞、中耕松土、除草、蹲苗为主,第一遍中耕的深度以14—l6厘米为宜,距苗带5—7厘米。蹲苗要掌握好“蹲黑不蹲黄,蹲湿不蹲干,蹲肥不蹲瘦”的原则,穗期可见叶 10—10片时,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这时是玉米需水、需肥的关键时期,管理中心是水肥的合理运用。田管上以破膜、开沟、封土、封垄追肥为主,施肥是:一般氮肥60—80个标准肥,磷肥30—40个标准肥为宜,配合使用,追肥后紧跟着浇头水,以形成玉米合理的群体和健壮的个体发育。
可见叶l7—l9片时,正好是玉米花粒期管理阶段,此时玉米的生长发育特点是:在开花、传粉、受精的基础上,以籽粒为中心的生殖生长期,营养器官生长速度下降,有机物质不断向籽粒中进行转化、运输和积累。这时田间管理以浇水为主,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适当补施一定量的微肥,以增强长势,加大叶面积,克服花期不遇,减少秃顶缺粒。头水之后一般l5天左右接着浇第二水。
当最后一片叶子展开时,茎叶生长逐渐停止,则是玉米需水的临界状态,需水达到高峰。从抽雄穗前l0天——已抽雄穗20天的一个月内,田间持水量应保持80%左右为最佳,因此要特别注意浇好扬花天水和灌浆水,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促进有机质的转化速度,使得粒大粒饱。但最后一水不能浇得太晚,一般在8月20日前后停水,以免影响玉米成熟。
2.病虫害的防治管理
玉米的主要病害有黑穗病和叶锈病。其防治方法有:播种前种子用杀菌剂拌种处理,病初期喷洒多苗灵可湿性粉剂。
玉米的虫害主要有玉米螟和地老虎,玉米螟的防治可采用呋喃丹每亩2公斤左右。在大喇叭口时期,灌洒效果较为显著。地老虎一般采用诱杀的方法,在田边摆上糖浆盘进行粘捕。
三、注意事项
l、生产技术管理上要处处体现出“早”字。要早播种,一般5厘米土壤温度稳定通过8度时即可播种:早中耕松土,早除地膜以外田问杂草,早开沟封垄,早追肥,早浇水,早收获。
2、铺膜播种时要注意地膜要铺履,铺平,采当面要留足,留够,封膜两边的土以不要压在种带上为宜,沿播种方向,每隔11—15米在地膜上用少许土质打一个横档,保证地膜覆盖的严、细、实和增温保墒作用。
3、在大面积推广地膜玉米种植时,要考虑到栽培制度和机械化作业的有机结合相适应。目前我国市场上玉米收获机械的行距60—70厘米农用地膜生产的规格也以60—90厘米宽度为主,因此,在种植玉米前就庆结合地的实际情况,即物资设备技术等条件,考虑播种、地膜、田管和收获的配套作业,以利于机械化作业程度的提高和大面积的推广。
四、总结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简称地膜玉米),具有显著的增温和保墒效果,可以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增产幅度达30%,并可扩大玉米的朴植范围,对稳定解决贫困地区温饱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