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时代化”的三个命题 变革的意义,只在于还来得及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去年探讨北京古城墙时,我提到过:一个领导者是不是自信,对一个组织的决策和命运都至关重要。而我们的自信以及信心,则来自于我们对于转瞬即至的未来,也就是跟上时代的节拍,是否有深入的思考。
  在今天,怎么看明天?对于广大决策者而言,我们是拆古都,还是建新城?抑或者,如何让新都与旧城之间交相辉映、互通有无?而不是割裂违和,各成孤岛?这些对于我们,依然是个问题。我一直相信:联系产生价值。而这也是作为媒体人的责任。基于此,我这一段思考后有三个命题,或说是猜想,这里与大家分享。
  命题一:供给侧+互联网思维=?
  供给侧改革,成为当下举国热点。据统计,习近平主席已经至少7次公开提到了供给侧,可见中央对于通过供给侧改变中国当前经济困境的决心。不管各界对于供给侧的理解是否一致,供给侧改革都是箭在弦上了。而“互联网+”,则是去年李克强总理提出而点燃的举国热点。
  问题不在于它们本身。而在于,这两个要素虽然都很现实、很重要,但如果它们都是各自割裂独立的,可能都无法有效解决我们当前的棘手问题。诚如在供给侧概念火爆之前,我就提出的:“互联网思维”如果始终只在消费端和销售端发酵,而不能尽快延伸渗透到中国实业的制造、研发,也就是我们工业企业生态圈里,形成供给侧的整体变革,那么我敢说:互联网对中国和中国企业,不仅无益,反而是有害的。
  另一方面,我同意任正非的观点:供给侧改革,就是为了提升供给的品质。事实上,如今中国经济如此低迷,消费者依然在海外疯狂采购,就很说明问题。但如果,我们仍只是采用过去的行政手段简单去产能、去冗员,也不可能真正改善和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减很容易,增更容易。一减一增,举国双重倒霉。
  那么,如果在我们企业的微观层面,能够把两者结合起来,会对我们企业的转型意味着什么呢?
  命题二:工匠精神+品牌意识=?
  这个命题,或许更微观,但或许更具根本性。这一段,我也接触了不少知名企业家,他们也大多对这一条共鸣强烈。“工匠精神”,去年开始在企业界悄悄流传,今年就第一次进入了我们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可见其重要,也可见其稀缺。工匠精神,是一种孜孜不倦、执着追求的精神,是日本和德国之所以成为全球制造强国的根本。这也是我们之所以只能说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的原因之一。我们骨子里缺少工匠精神,或说缺少诞生工匠精神的土壤。
  而我们的另外一个痛点,就是品牌。而做品牌,是美国人最擅长的。其实很多行业,最精致的产品都不一定是美国人做的,但最强势的品牌,往往都是美国人做的。
  那么,我们中国企业有没有可能,利用中国在互联网时代下独一无二的市场优势,将日德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美国人大胆创新的品牌意识结合过来呢?——又特别是在我们更为广括的工业B2B领域?其实本刊上一期封面文章,已经在尝试思考:在互联网时代,工业品如何将品质与品牌统一起来?
  命题三:阿尔法围棋+马桶盖=?
  这带有一点展望味道,但其实已经走到眼前。
  阿尔法围棋今年很时髦,我上一期卷首语做了专述。“他”在人类最复杂、最具有人文气息的围棋领域打败了人类的世界冠军,就意味着真正的人工智能,已活生生地出现!人工智能时代已不再是科幻小说。
  而吴晓波更早的博文,更揭开了一个属于中国的新时代!因为中华子民此前的海外扫货,主要是奢侈品。它多半是虚荣的,甚至是灰色的。因而它既不说明问题,也不解决问题。但是当中国百姓都排着队去国外买大块头的马桶盖和电饭煲时,就说明中国社会开始真正进入了关注自身生活品质的阶段!
  而这,与我们的供给侧改革又息息相关。没有对高品质产品的刚性需求市场,怎么可能出现和支撑一个真正而可持续的高品质供给呢?而高品质的供给,在看得见的未来必然和智能化,又特别是人工智能紧密集合。但具体在何时?又以什么形式如何结合?结合出来的,又会是什么东西呢?
  这三个命题,只有未来能给出答案。但我们现在就应该思考和行动。张瑞敏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因此,变革的意义,从不在于它本身,而都在于还来得及。
其他文献
2017年入夏后的重大中国企业事件,莫过于王石和贾跃亭这两位商界明星,几乎同时离开了自己打造的舞台。  关于王石和贾跃亭,我都分别写过。2016年春节前,写了《王石如何过人生的“年关”?》,一年后的今年3月份,又写了《贾跃亭,你奔哪去?》。近日,二人同时退去,《中外管理》杨光总编期待我把二人放在一起比较着写。是的,这两人看起来八杆子打不着,可是这两人的背影真的毫无关联?当他俩并肩而立,我们芸芸老板
期刊
2016年美国大选最诡异之处,就是民调对希拉里有利,但选票走了另一个方向。这个现象让企业界看起来也颇为紧张,因为不得不说,这种事情在商业领域出现得一点也不少。不知多少企业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带着自己的“优势”进入新领域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如今,美国大选已经过去,而其中最值得商业领域关注的永恒话题则是:该怎样面对和使用市场调研?真正撬动消费者“选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听听定位理论大师
期刊
如今遇上坎儿的中国企业家,可绝不只是王石。换言之,即便成功与潇洒如王石,都在面临企业人生如此大的艰难挑战,遑论我们其他人呢?  我们都走在坎儿上  如今,市场化运营的中国企业,几乎都在面临疾走狂奔20年中最大的成长拐点与发展瓶颈。在2015年我们《中外管理》主办的第24届官产学恳谈会上,一位和我们杂志伴行了多年的民企老板,私下愁容满面地对我讲:过去20年来虽然也历经坎坷,但他从来都能自信应对。但唯
期刊
凭借一米八八的大高个儿,于扬的水平视线会稍高于普通人。所以,他常常看得比别人远一些。  例如2007年,他提出“互联网化”,并预言:15-20年后,所有的企业都会互联网化。事实是,近10年间,从渠道到供应链,传统企业不同程度地被互联网改写着历史。  2012年,他又首次提出“互联网+”。随后,这一概念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时间,“互联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到各行各业,
期刊
做减法,也会改善体验  哲理的故事:  瑞典小伙儿斯万在小镇上开了一家小电影院。由于自己对悬疑片兴趣浓厚,便把电影院打造成悬疑主题电影院。果然,这个举措受到了很多爱好者的欢迎,他们常常一待就是一天,过足享受悬疑电影的瘾。  但斯万发现电影院的上座率越来越低,有时甚至入不敷出,这让他很不解。电影院虽小,但与高档影院的配置一样。他引进的电影都很小众,保证影片的新颖度,而且在情节上,悬念设置的手法很特别
期刊
不在于你拥有了什么,而是你接触到什么  哲理的故事:  西德尼·温伯格是著名投资公司高盛的前掌门人。16岁时,身无分文的他和好友雷恩一起到美国华尔街求职。接连受挫后,两人约定哪怕有清洁工的岗位也要争取。他们走进一栋宏伟的交易大厦,然后挨个办公室询问是否招人,但是从早上一直问到晚上,都没有结果。最后高盛公司的一位员工告诉他们:“明天你们可以再来问问,好像大堂需要个清痰盂工。”两人疲惫地离开了大厦。雷
期刊
凝聚团队,先凝聚团队背后的家庭  哲理的故事:  一战期间,英法联军决定于1916年6月底在法国北方的索姆河区域实施作战。由于在凡尔登战役中法军严重受挫元气大伤,进攻的主力任务就落到了英国部队头上。  英军士兵看到法军伤亡惨重,也跟着士气大减。6月上旬,一小股英兵在逃跑时被抓,时任英国第四集团军总指挥的罗林森雷霆大怒,当场要将逃兵枪毙示众,杀鸡儆猴。参谋对罗林森耳语:“杀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
期刊
美国时间7月21日,特朗普终于在共和党全国大会上获得总统候选人提名资格。  要知道,早有报道称,不少共和党人将集结大会,对特朗普进行最后狙击。结果,“打了鸡血”的特朗普最终突破了党内障碍,进入美国总统大选的决赛阶段。  对于美国大选,定位理论大师劳拉·里斯曾这样解读:美国总统大选意味着要建立一个在选举日当天至少全美51%的消费者愿意买单的品牌。在美国这样一个大而多样化的国家里,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
期刊
当下,你的企业是不是正在面临这样的管理难题:  组织机制不灵活,具有创新精神的员工找不到位置,优秀人才流失,企业的创新能力下降……尤其是当企业的“围墙”被打破,组织越来越无边界,人才价值可以完全自主去发挥。企业如何灵活应变?组织如何高效运转?  唯有“激活”组织!  当人们开始渐渐明白互联网思维是怎么回事,并开始将其应用于组织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时,也意味着需要真真正正地在组织结构上寻求改变,增强组织
期刊
“我想说,创业要想取得成功,关键就一句话:只要你能解决一个问题,那么你的项目就一定会成功。”京东创始人兼CEO刘强东在他的新书中如是说。  纵观刘强东的创业史,尽管他取得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也在于解决问题。  中关村卖磁盘:明码标价  1998年,刘强东带着积攒的12000元在中关村租了一个柜台,开启磁盘销售生涯。那时,中关村的市场相当混乱,盗版横行,以次充好,几乎所有的商家都在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