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备课札记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基础教育课程中真正贯彻素质教育,这个问题已是老生常谈。自恢复高考以来,语文成了应试考试工具,脱离了传统语文的初衷。鲁迅作品地位被削弱,鲁迅作品教学现状尴尬。人们认为学习鲁迅作品已没有太多现实意义,甚至认为鲁迅作品中的旧时代精神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鲁迅作品中的消极因素,诸如:尖刻、沉重、严肃、晦涩、拗口等已经“没有一些活气,叫人活泼不得!”而社会转型时期影视作品对传统文化偶像的片面认识和“没有好声气”的调侃与恶搞,更使得鲁迅那原本就有点“半文半白”的文字得不到中学生的青睐。广大中学生不仅很难理解鲁迅这个“人”,甚至讨厌其作品。语文老师对鲁迅作品也是爱恨难说。
  这不禁让一些固守传统价值的语文老师深感痛心。
  不错,我们所处的时代已是推崇信仰自由的时代,一个崇尚娱乐的时代;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你不能要求所有人把鲁迅当偶像,就像你不可能让所有中学生去讨厌周杰伦。
  那么伟大的鲁迅已成过往了吗?当然不。但我们确实也不要再指望鲁迅继续成为现代中学生自然崇拜的偶像了。
  然而,素质教育真得不需要鲁迅了吗?
  许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在备课之余常常对笔者坦言对鲁迅作品的消极看法。笔者在几十年执教《风筝》等文章时也时有困惑:如何激活学生兴趣,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学得明白呢?
  以《风筝》为例。这篇有鲁迅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意义,有卢梭忏悔精神,既可从儿童教育角度、批判封建教育思想角度,也可从亲情角度、追求美好事物角度去理解的名篇,记载的岂止是一个简单的心灵故事呢?
  《风筝》开头由景入题。由天上到地上。由北京冬天引出故乡春天。故乡天空,春和景明、风筝浮动。其风筝的姿态、颜色、形状无不形神酷肖,栩栩如生,极具童趣!
  天空下,我们分明看到了鲁迅先生那双浸透着悔恨和悲哀的眼睛!
  对中国教育现状颇有愤激之词的哲学家周国平指出:童年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又有意义的童年。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卢梭的《爱弥儿》、《忏悔录》深刻影响了鲁迅。
  那么,时光流转。《风筝》里“精神虐杀”的罪恶和“隐性的悲剧”,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已经消失了吗?
  显然没有。在当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深刻冲突里,《风筝》里“精神虐杀”的“隐性悲剧”还在无数学校、无数家庭轮番上演着!
  如何从教学的角度正确把握和理解鲁迅作品中诸多备课难题,既切中文章主旨,又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深入呢?这就有求于广大教育工作者了。
  鲁迅作品无疑是民族宝贵的文学遗产,在过去相当长时期里,许多中学生正是通过阅读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学会了思考社会和人生,成为有思想有风骨的人的。
  今天的中学生在升学压力下普遍缺少对社会的关注,他们个人意识狭隘,对弱势群体冷漠,对老弱没有恻隐之心,对所犯错误缺乏忏悔之意;作文内容肤浅,题材老套,感觉麻木(成为别一样的闰土)。他们对国家对民族的爱也十分肤浅;而鲁迅作品中嫉恶如仇的思想及对民族炽热的爱正是现代中学生所需要的。《风筝》《故乡》《一件小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作品,无疑是难得的好教材,是真正的心灵鸡汤!
  鲁迅作品中的自我批判精神(亦即难能可贵的“忏悔精神”)与孔子“吾日三省吾身”一脉相承。鲁迅先生不是圣人,但他独立思考,爱憎分明的崇高人格却是中学生修身的典范。是当下国学热的组成部分。
  鲁迅作品不仅在感情上给人启示,其人文价值更是无限。当今鲁迅作品教学面临困境。一方面在于学生缺乏对鲁迅作品相应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一方面在于许多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不愿深入备课,将教学重点直指考试。考则教之,不考则弃之。他们放弃鲁迅作品的精髓,照本宣科,教学方式单调乏味,教学气氛沉闷。套用《孔乙己》里描写咸亨酒店的句子,就是:“掌柜的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什么好声气!”
  鲁迅作品难学也易学。关键在于教师有无正确的引导。以《故乡》为例,假如不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后的内忧外患,不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拯救国民精神的心路与辛苦辗转的生活经历;我们怎么能要求学生理解小说描写的典型人物的意义,还有小说最后那一段有关“路”的著名议论呢?
  假如不让学生了解鲁迅改造国民性的良苦用心,不了解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我们又怎么能要求学生理解可悲可笑的杨二嫂那“圆规式”的姿势呢?而像《孔乙己》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样含义隽永的写人妙句,又岂是对鲁迅作品缺乏热爱之情的老师三言两语说得清的呢?
  贯彻素质教育,鲁迅先生不能缺席!
其他文献
一、转变教学思想,提高素质教育意识  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具体来讲,教师应当从应试教育的思想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思想,进一步体会到应试教育的不足和危害,摆脱旧的、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不再单纯性地以学生的高分数作为评价依据。这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后果是:将教育的成功归结于考试的成功,在成就一少部分尖子生的同时,放弃或者是否定了大部分的学生;注重智育(高分数和死知识)
期刊
每年的六月,独属于夏季的炎热暂时还未降临,而另一种独属于中国人民的炽热,早已在期待着这喷发的一刻。无数莘莘学子,十年寒窗苦读,只为那神圣的二字——高考。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其实“高考”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隋唐的科举取士,不仅震撼了中国,更惊艳了世界。这一制度也曾选出众多优秀人才,“初唐四杰”中的陈子昂,唐宋八大家中的柳宗元,“小李杜”之杜牧,还有唐朝名相张九龄,他们都通过科举成就了功
期刊
霸王别姬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凄美爱情故事,霸王别姬的故事最早来源于《项羽本纪》,其作者司马迁是第一位用文字将霸王别姬的故事记录下来的人,项羽本纪中的霸王别姬片段也成了后人翻改的一个基础。  然而,当细读项羽本纪时,你会发现霸王别姬在整篇项羽本纪中只是一个注脚的存在,虞姬的人物描写甚至只有寥寥数语,语焉不详,就连她广为流传的自刎结局也并未在文中交代,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故事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逐渐
期刊
教育无疑是一门艺术,而一节优秀的语文课更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长期以来,语文课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加上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忙于分析字、词、句、篇等内容,把一篇完整的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而忽视了语文文本应有的整体美感受。其结果必然是: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期刊
通过走访调查和教师观察,不难发现,初一至初三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过多地依赖教师和参考书,不能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地提出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来。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展开了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相关研究,如,针对不同的文体,可以根据相应文体的知识点形成提问模式,固化给学生。但是,有不少学生是课堂上听得认真,课下落实不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的引导似乎就成了填鸭式的灌输,学生的兴趣渐渐淡化,收
期刊
阅读教学中是否让学生提问,如何引导学生提问,看起来是一个教学方法和技术,其实是一个教学观念问题。让学生能大胆地冲破迷信权威或固执己见的思想牢笼,有赖于教师在教学中营造学术氛围,给学生一个民主、和谐、平等、对话的环境。由此,提倡让学生提问走进阅读教学的课堂。  一、营造良好氛围,共享教学资源  教师要确立正确的教学思想,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要给学生的“学”更多的自由和
期刊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搞不清。”  《局外人》从一开头就无疑准确地传达出了主人公默尔索超然冷淡的内心世界,这正是他悲剧性命运的诱因之一。所以,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看作一句真实的隐喻。  主人公默尔索在稀里糊涂地被卷入了一场命案,他一进入司法机关就认为“我的案子很简单”,因为过失杀人可以从轻量刑,甚至天真地对即将运转地愈来愈发可怕的司法机关“管得这么细致”而大加称赞。但是法律机器运转的结果却是
期刊
6月8日,星期一,天气晴。  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不知该怎样形容自己的心情。高考前,我以为那将是一场决定命运的博弈,可当我真正坐在考场中时才幡然醒悟:那不过是一次考试,一次和平时的模拟并没有任何区别的考试,又何必为自己内心想象出的艰难而惶恐不安,何必为自己假想出的战斗而庸人自扰?而现在——  或许,人生的这本书真的该翻页了,高中生活的那些欢乐、那些悲伤、那些日日夜夜,那些为了一个目标而单纯地奋斗的
期刊
一、情境教学,培养综合的散文阅读理解能力  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散文阅读理解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对散文书面材料充分调动认读、理解和评价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阅读品质和思维品质的结合,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活动。因此,当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对
期刊
化学教学注重强调情境与协作,重视直观和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多媒体网络功能引入化学课堂,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创新思维,培养互助品格,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方面都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尝试。  一、多媒体网络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了条件保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使用两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