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掌握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特点,并制定相应的培养方式,使得学生对简单的问题能够进行判断、推理,进而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这既能具体实践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也是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培养。基于此,下文主要就如何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关键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现状;策略
素质教育要求老师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悉心指导方面,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认识小学生思维的特点变化,并且根据特点制定相应的培养措施。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润滑剂,更是一个好的切入点。因此,老师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其能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问题。本文主要从小学生思维特点入手,展开论述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其对应措施。
一、小学中高年级思维的特点
小学中高年级是指三年级之后的阶段。而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思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转变。三年级之前,学生的数学思维表现出明显的形象性,例如学习数字,往往要与生活常见的物体联系起来。四年级开始,学生思维逐步从具象转向了抽象,学会了区分事物的本质与非本质属性、学会区分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并且开始掌握科学定义,开始独立进行逻辑论证。(2)辩证思维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初步逻辑思维、经验逻辑思维和理论逻辑思维(包括辩证逻辑思维)。中高年级虽属于初步逻辑思维,但却具备了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因此,四年级是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转折期,更是培养辩证思维的关键期。(3)抽象逻辑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主要表现为: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提高;开始有了自己主见;多角度思考问题,甚至是异想天开。(4)学生的思维品质差异化明显。主要表现为:一是大部分学生思考问题倾向于主动思考,但少部分尚不能主动进入思维状态,不能正确思维,缺乏良好的思维习惯;二是部分学生学习数学依旧按零散知识点的方式,不能认识到数学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三是面对差异化的学生,老师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思维培养方法。
二、当前小学中高年级思维培养的现状
(一)混淆了老师与学生的教学主体性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主体是老师,同时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但往往在教学设计中,由于老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忽略了学生的需要,导致忽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老师占据了主导地位:安排教学程序的是老师,设置教学目标的是老师,验收教学成果的还是老师,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茫然被动的状态,认为只要“听从”即可,而并非是主动承担起教学中的主体责任。
(二)忽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应用
教学负担日益加重的情况下,学生对学习的动力早已脱离了兴趣使然,上课容易走神,脾气容易急躁,性格开始逆反。同时老师往往将注意力过多的放在了知识的传授掌握上,因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进而忽视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运用的习惯,使学生无法在数学学习中,灵活地掌握与运用自身的思维能力,从而将学习变得轻松、容易。
(三)传统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传统教学中,老师课堂上以讲授数学知识为主,按照教材对内容进行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导致课堂枯燥无味,致使学生对数学失去学习信心。而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老师的精力分散,更加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进而忽视指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致使学生的学习进度非常缓慢,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致使数学教学效果不佳。
三、当前小学中高年级思维培养的措施
小学中高年级阶段是学生的思维出现分化的重要节点,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应用思维习惯去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一)创造思维培养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氛围对于学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学校要营造一个人人重视的思维氛围。首先提高认识,正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其次,改变培养目标,从传统的“授人以鱼”转变到“授人以渔”上来,逐渐把教学重心转到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上来。同时,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老师要重视课堂气氛的营造,使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情绪放松的情况下绽放。
(二)培养、鼓励学生应用数学思维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应用的重要一环。老师除了要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胡情景条件外,还要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惯性依靠对问题中所涉及的定义、法则运用的依据的解释外,还要联系生活经验,说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2、培养学生应用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在教学中,除了传统方案外,非标准结果的方案更有利用学生多思考,因此老师要尽可能多组织一些一题多解的活动,在过程中鼓励学生将想法表述出来,每一次展示思维的过程就是对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3、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数学知识本身就是一套严密的逻辑系统,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数学其实就是将新旧知识做出链接,因而老师应该教会学生每学一新知识都要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一遍,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举一反三,例如,教“乘除各部分的关系”时,让学生先复习,然后引导学生从2×5=10得出:10÷2=5;10÷5=2的结论,让学生正向、反向比对后,总结出公式,进而促进他思维的发展。
(三)创新教學方式
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开阔,因此“小组讨论”这种有利于学生思维培养的方式应运而生。例如:采取“一帮一”形式,一个小组配置为一个优等生、一个中等生、一个后进生,他们之间存在互助关系的同时,还借助了榜样力量,具体讨论课程由老师指派的小组长负责。通过这样“思维火花”碰撞,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逐渐加深,从而实现小组思维教学方式的有效开展。
结束语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数学教学的关键一环,通过思维气氛的养成、思维习惯的应用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小李老师.小学数学教育中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知易家教,2019(9).
[2] 张学志.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国期刊网,2018(11).
[3] 刘冬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胡思维能力[J].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18(7).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现状;策略
素质教育要求老师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悉心指导方面,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认识小学生思维的特点变化,并且根据特点制定相应的培养措施。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润滑剂,更是一个好的切入点。因此,老师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其能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问题。本文主要从小学生思维特点入手,展开论述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其对应措施。
一、小学中高年级思维的特点
小学中高年级是指三年级之后的阶段。而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思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转变。三年级之前,学生的数学思维表现出明显的形象性,例如学习数字,往往要与生活常见的物体联系起来。四年级开始,学生思维逐步从具象转向了抽象,学会了区分事物的本质与非本质属性、学会区分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并且开始掌握科学定义,开始独立进行逻辑论证。(2)辩证思维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初步逻辑思维、经验逻辑思维和理论逻辑思维(包括辩证逻辑思维)。中高年级虽属于初步逻辑思维,但却具备了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因此,四年级是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转折期,更是培养辩证思维的关键期。(3)抽象逻辑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主要表现为: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提高;开始有了自己主见;多角度思考问题,甚至是异想天开。(4)学生的思维品质差异化明显。主要表现为:一是大部分学生思考问题倾向于主动思考,但少部分尚不能主动进入思维状态,不能正确思维,缺乏良好的思维习惯;二是部分学生学习数学依旧按零散知识点的方式,不能认识到数学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三是面对差异化的学生,老师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思维培养方法。
二、当前小学中高年级思维培养的现状
(一)混淆了老师与学生的教学主体性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主体是老师,同时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但往往在教学设计中,由于老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忽略了学生的需要,导致忽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老师占据了主导地位:安排教学程序的是老师,设置教学目标的是老师,验收教学成果的还是老师,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茫然被动的状态,认为只要“听从”即可,而并非是主动承担起教学中的主体责任。
(二)忽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应用
教学负担日益加重的情况下,学生对学习的动力早已脱离了兴趣使然,上课容易走神,脾气容易急躁,性格开始逆反。同时老师往往将注意力过多的放在了知识的传授掌握上,因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进而忽视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运用的习惯,使学生无法在数学学习中,灵活地掌握与运用自身的思维能力,从而将学习变得轻松、容易。
(三)传统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传统教学中,老师课堂上以讲授数学知识为主,按照教材对内容进行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导致课堂枯燥无味,致使学生对数学失去学习信心。而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老师的精力分散,更加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进而忽视指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致使学生的学习进度非常缓慢,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致使数学教学效果不佳。
三、当前小学中高年级思维培养的措施
小学中高年级阶段是学生的思维出现分化的重要节点,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应用思维习惯去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一)创造思维培养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氛围对于学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学校要营造一个人人重视的思维氛围。首先提高认识,正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其次,改变培养目标,从传统的“授人以鱼”转变到“授人以渔”上来,逐渐把教学重心转到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上来。同时,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老师要重视课堂气氛的营造,使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情绪放松的情况下绽放。
(二)培养、鼓励学生应用数学思维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应用的重要一环。老师除了要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胡情景条件外,还要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惯性依靠对问题中所涉及的定义、法则运用的依据的解释外,还要联系生活经验,说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2、培养学生应用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在教学中,除了传统方案外,非标准结果的方案更有利用学生多思考,因此老师要尽可能多组织一些一题多解的活动,在过程中鼓励学生将想法表述出来,每一次展示思维的过程就是对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3、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数学知识本身就是一套严密的逻辑系统,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数学其实就是将新旧知识做出链接,因而老师应该教会学生每学一新知识都要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一遍,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举一反三,例如,教“乘除各部分的关系”时,让学生先复习,然后引导学生从2×5=10得出:10÷2=5;10÷5=2的结论,让学生正向、反向比对后,总结出公式,进而促进他思维的发展。
(三)创新教學方式
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开阔,因此“小组讨论”这种有利于学生思维培养的方式应运而生。例如:采取“一帮一”形式,一个小组配置为一个优等生、一个中等生、一个后进生,他们之间存在互助关系的同时,还借助了榜样力量,具体讨论课程由老师指派的小组长负责。通过这样“思维火花”碰撞,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逐渐加深,从而实现小组思维教学方式的有效开展。
结束语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数学教学的关键一环,通过思维气氛的养成、思维习惯的应用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小李老师.小学数学教育中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知易家教,2019(9).
[2] 张学志.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中国期刊网,2018(11).
[3] 刘冬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胡思维能力[J].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