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阿育王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守护释迦牟尼苦修洞窟的喇嘛一再叮嘱我们赶快离开,我们一看地图,干脆再去一个佛教重地,现在叫巴特那,佛教典籍中一再提及的华氏城。释迦牟尼时代已经是一个小王国,叫波吒厘子,阿育王更把它定为首都,很长时期内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弘佛决定都在这里作出,为此,中国的法显和玄奘也都来拜访过。从巴特那北行,可以进入尼泊尔,好,那我们就选定这一条路。
  这些天来,自从我们由新德里出发,又进入了一个行路特别艰难的严峻考验期。开头还好点,但从斋普尔到阿格拉就不行了,再到坎普尔、瓦拉那西越来越糟糕,瓦拉那西往东简直不能走了,巴特那达到顶峰。
  这次不再是提防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那条目前全世界最危险的道路上国际恐怖集团的出没,也不是担心巴基斯坦南方省份土匪的拦劫,而是彻底领受了一种未被有效管理的贫困社会必然喷涌出来的巨大混乱和恐怖。一天24小时,路上始终拥塞着逃难般的狂流。严重超载的卡车和客车,车顶上站满了人,车窗外面还攀着人,尖声鸣着喇叭力图通过,但早已塞得里外三层,怎么也挪动不得。夹在这些车辆中间的,是驴车、自行车、牛群、蹦蹦车、闲汉、小贩、乞丐和一丝不挂的裸行者,全都灰污满身。窄窄一条路,不知什么年代修的,好像刚刚经历地壳变动,永远是大坑接小坑,没走几步就见到一辆四轮朝天的翻车,一路翻过去,像是在开翻车博览会,但没有围观者。大家早就看腻了。
  在这样一条路上行车,必须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一开出去就是十几个小时,半路上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吃饭。大家全都饿得头昏脑胀,但最麻烦的还是上厕所。沿途哪里有厕所啊,在沙漠、田野还能勉强随地解决,而这里永远是人潮汹涌。只能滴水不进,偶尔见到远处一片玉米地,几位小姐、女士便疯了般地飞奔而去。
  不仅沿途不能吃饭,旅馆里的饮食也完全不能相信。李辉去参观了一家据说是最大的乳品厂回来之后发誓不再喝一口这里的牛奶,而平日只在旅馆吃饭的队员们绝大多数肚子都出了问题,有的还高烧不退。队长郭滢严格规定,只准吃几样东西,连在旅馆刷牙时,也不准用这里的自来水漱口,一人一小杯纯净水。但这里买的唯一能让队员们吃的只有两样东西:带壳的煮鸡蛋和带壳花生。我知道国内一定会有批评家对我们愤怒:“人家这么多人口怎么活下来的,何必如此娇气?”我们不好意思叫批评家们自己来试试,只说,要让我们的身体熬炼过来至少一年半载吧,工作在身,实在等不及。而且,我们也没有接受这种熬炼的雅兴。
  行车十几小时,须让开白天的参观时间,那么大半时间只能在夜间行驶。夜间,闲汉和自行车少了,超载的卡车却比白天更多,它们大多没有尾灯,迎头开来时必以强光灯照得你睁不开眼,而且往往只开一盏,完全无法判断这是它的左灯还是右灯,冷不防,横里还会窜出几辆驴车。因此,其间的险情密如牛毛,几位司机熬过了荒漠,冲过了沙暴,闯过了险区,现在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张,对讲机声声急呼,所有的人都憋住了气,睁大了眼,浸透了汗,看这几位勇士如何步步为营地穿越新的难关。我觉得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电视拍摄,也不可能有我的文化考察,因此必须写下他们的名字了。第一位当数队长郭滢,他如此繁忙还坚持开车,有时还开头车探路,十几小时在对讲机里指挥,把嗓子也喊哑了:另一位出色的指挥者是马大立先生,我们此行十个国家的路面大多数由他一公里一公里地开辟着,他的助手欧阳少辉也功不可没。陈吉勇押尾车,不仅需要察看车队后方的情况,还要统观车队整体状态,由他在后面大家都觉得安心。我坐的四号车由李兆波驾驶,我们前面的三号车的驾驶员是王争,都以熟练的技术和快乐的性情让大家高兴。除他们之外,崔国贤和谢迎也驾了很长时间的车。我们一行中好几位小姐都是驾车好手,但早就规定,绝不让她们碰驾驶盘,她们百般无聊地当起了“副驾驶”,坐在驾驶员旁边的前座上,手持对讲机指挥后面的车辆。主持人李辉一来就在三号车上指挥四号、五号车,用语的果断、准确立即能让人判断她本人的驾驶水平。编导刘星光小姐在车队越过危险区的那晚没放下过对讲机,赵维小姐虽然发号施令不多,却也总是平稳而及时地告诉尾车该怎么行驶。结果,半夜到达驻地,往往是所有的人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步履蹒跚地搬运行李。
  今晚到巴特那,进城后更开不动车,好不容易寸寸尺尺地挪到了一家这里比较好的旅馆,胡乱吃了一点什么便倒在床上,但蚊子成阵,顺手就拍死二十几个,满墙血迹,听见隔壁也在拍,忽然一条狗叫了,一条条全叫起来,到最后我相信全城的狗都叫了,一片凄烈。完全没法睡了,便起身坐在黑暗中想,这些天的经历实在终生难忘。在埃及的尼罗河边已经觉得不行了,没想到后来还看到了伊拉克和伊朗。但与这儿一比,伊朗简直是天堂。伊拉克再糟糕,至少还有宽阔平整的道路可走,干净火烫的大饼可吃,但在这里看见的,只是三个极端:极端的贫困、极端的混乱、极端的肮脏。很难相信这是一个有人管理的社会,那些热热闹闹地选出来的官员们不知在忙什么。
  我真诚地希望,眼中所见只是一些外层,只是一些片面,我们确实也没有时间作更深入地调查,但自身的经历却告诉我们,街边路头的景象,普通人群的神貌,比很多文章和调查报告更能真实地反映一个社会的本相。何况,我们这次并没有故意地深入他们的偏远地区而是横穿了号称富饶文明的整个北印度,面对的是声名显赫的恒河平原!
  这个阿育王首府一定有很多文化遗迹,但一看行路情况已提不起任何寻访的兴趣,那就对不起了,伟大的阿育王,我们明天只好别你而去,去尼泊尔。
其他文献
“对一个写实画家来说,没有比此种满怀敬意将物之真实带上前来的虔诚摹绘更令人沉醉和期待的方式了。‘寂静之吹拂’,吹来的是淌过我内心的时间之河,寂静的物之自身悄然谢幕,真实涌上前来。  我始终存在着一种怀疑,特别是在画到顺手的时候,会有一种恐慌感。因为写实绘画会有这个问题,你说这是对于画画始终有一种危机也好,警惕也好,我要有一些时间停下来想一想。”  50年前,中国美院附中,一位叫着来汶阳的学生的才气
期刊
重商主义下的学院派  提及学院派,往往和庸俗文化,僵化保守等这样的略含贬义的名词连结在一起,这种批判性质的异乎寻常的高度一致性也体现在不同版本的艺术史专著中。故19世纪的学院派被不约而同地打上了“无视艺术家个性自由和创造”、“脱离现实生活,回避艺术社会性”的标签。再加之晚期现实主义和印象派等现代艺术在20世纪初期的蓬勃发展,学院派的教化无疑作为一种历史前进的绊脚石而成为众矢之的,被视为一种反动的、
期刊
卡米拉·英格曼出生于1966年,家乡是瑞典小镇Trollh睏ttan。从那里开始,她用一种独特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记录下那些大多数人只会匆匆扫过一眼、然后迅速遗忘的碎片。长大后,卡米拉在歌德堡大学取得艺术硕士学位,并迅速成为瑞典乃至欧洲在艺术与设计博客领域最知名的艺术家之一,在美洲、欧洲、澳洲等地举办过9场个人画展,作品遍布全世界的博物馆和画廊。  卡米拉的创作领域几乎无所不包——油画、拼贴画、铅
期刊
2012年9月16日,当我第二次来到奥赛博物馆,懵懵懂懂地跟着人群进了馆才发现没有买票。后来才知道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天都是免费日,这样的好运气,让我瞬间感受到奥赛的亲切。  走进奥赛博物馆,仿佛走进了大师的画室,满满的精彩作品让人不知如何取舍。米勒和莫奈,这是我上一次来奥赛印象最深的两位艺术家。米勒的《拾穗者》中那种安静朴实的气质深深吸引着我,没有强烈的环境色,一切都在柔和的光线下,人物的动作充满
期刊
话说玄奘法师登上了灵鹫山,站在释迦佛像前面,心中思潮起伏不已。他想灵山缥缈,佛迹难寻,自己冒了千辛万苦,跋涉千山万水,现在总算到达了目的地。宗教徒的信仰,和哲学家的思想,纠缠在一起。作为一个宗教徒,他是信仰释迦佛的。他想起了晋朝的法显,以70多岁的高龄,渡过流沙,越过葱岭,来到这里,还在灵鹫山顶上,露宿一宵。这种无比的宗教热忱和对于事业坚持不懈的毅力,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作为一个哲学家,他是醉心
期刊
大学,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长得什么样子,大门、教学楼、图书馆、宿舍,大体都由这些部件构成,而这次我所参观的大学,也差不多都有这些部分,但却是一所将近2000年前建造的佛教最高学府,连著名的“唐僧”——玄奘,都曾在此学习。这里就是印度东部的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在5世纪到12世纪之间,是印度最高的佛教学府,曾有多达900万卷的藏书,历代学者辈出。据说当时这里有个水池,池中栖息了一只名为那烂陀的龙,支
期刊
印度,比哈尔邦。盛夏。让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阳光是用“刺眼”来形容的,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讲,在印度的白天,除非乌云密布或是下雨,其它时间都是睁不大眼睛的。当地人对我的穿着感兴趣——我的包、我的发卡、我的墨镜。他们很友善,总是冲我微笑。我看到他们的眼睛,浅棕色的,比我的浅,像奶茶一样,于是开始怀疑,如果在这里待很久,并且从不戴墨镜,那会不会,我深棕色的眼睛也会变得这么浅?那么,玄奘的眼睛变成奶茶色了吗?曾
期刊
“毗舍离,这仅仅是梵语音译的地名吗?”  “是,那里是佛陀最后一次讲法的圣地。”  “车要开多久到啊?”  “3个多小时吧。”印度导游发仔回答。  3个多小时,我竟松了一口气,这是此次印度之行,我们从这个遗址到那个遗址,车程最短的一次。  这几天,追寻着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足迹,我们从博帕尔的桑吉——佛教的起源地,经鹿野苑、菩提伽耶到巴特那,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路途颠簸,特别是沿途的路上一个坎坑接一个泥
期刊
塔克西拉有一处古迹的名称很怪,叫国际佛学院,很像现代的宗教教育机构,其实是指乔里央(JauJian)的讲经堂遗址。由于历史上这个讲经堂等级很高,又有各国僧人荟萃,说国际佛学院倒是并不过分的。它在山上,须爬坡才能抵达。  一开始我并不太在意,觉得在这佛教文化的早期重心,自然会有很多讲经堂的遗址。但讲经堂的工作人员对我们一行似乎另眼相看,一个上了年纪的棕脸白褂男子,用他那种不甚清楚的大舌头英语反复地给
期刊
平凡得像婆罗树的落叶,平凡得像拘尸那罗小村,平凡得如你我的身躯,佛陀也走过老、病而终进人寂灭。  2010年4月29日沿着西行的行程,我们来到佛陀生命中的最后一站,印度北方邦东北部的边陲小镇——拘尸那罗。  平凡的佛陀,2500年前在这里结束了不平凡的一生!  这座清净优雅的园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前后毗连的主要建筑物——卧佛殿和涅槃塔。它们被涂以本色,建立在一个高大的平台上。前方是低平的一大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