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视角”研读教材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lixi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国防 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曾获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无锡市社会事业领军人才等称号。兼任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课程团队专家,山东省义务教育新课程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专家,山东省农村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专家,无锡市首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导师。著有《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一书。主编《有效上课》《走进名师课堂》等多本教师培训用书。
  【摘要】本文“跳出教材”研究教材,用一种全新的思路阐释了笔者对教材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从内容、学生和过程三个视角研读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打开了教材研究的“另一扇窗”。
  【关键词】内容 过程 学生 教材研究
  《小学教学研究》2001年第7期曾发表过我与田成生老师合作撰写的文章《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16年后,再来谈如何研读教材,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的視角也在不断丰盈。当时,恰逢新一轮课程改革,新理念、新教材让教育教学发生着全新的变化,那时我们关注的是对教材本身的研读(即“内容视角”)。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自己对教学、对教育理解的不断丰富,再来讨论研读教材的话题,我想,必须注入对学生的关照(即“学生视角”)和对学与教过程的考量(即“过程视角”)。
  一、内容视角:化繁为简,把好教材解读的“密钥”
  面对教材,教师要有意识,有能力,化繁为简,去伪存真,及时精准地抓出“核心内容”,以达到教材解读的深刻性与实效性。只有真正把握了教学的“核心内容”,才能围绕其展开深入的解读和研究,才能从该知识点的纵向关联和横向系统进行全面研究。
  以“方程的认识”一课来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中指出:“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在“内容标准”中提出:“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可见,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是认识方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苏教版教材采用直观形象的天平,帮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面对各种姿态的天平,教师要善于化繁为简,抓住本质。例1揭示等式,例2认识方程。在例2的教学中,教师切莫紧紧围绕“天平”是否平衡,为认识方程提供素材做文章,而应重点关注天平在不同状态下的“关系表达”,尤其是天平平衡时的“关系表达”。只有抓住这一核心内容,才能帮助学生顺利建构方程概念的模型。有的老师还会有这样的疑问,明明是教方程,学等量关系,为什么还要有天平不平衡的情境呢?实际道理很简单,就是让学生全面观察天平的两种状态(平衡与不平衡),为引出等式和不等式提供感性素材,为理解方程提供多元感知。
  围绕“关系表达”这一核心内容,可以实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逐步引导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二是帮助学生由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三是让学生经历一种抽取、提炼与多元表达的完整过程。可见,抓住了教材的“核心内容”,也就抓住了教材的“根”。
  二、学生视角:四个“对接”,用好教材研究的“支点”
  教育教学的本质追求是发展和成就学生。所以,在研究教材时,理应注入对学生的关照。只有站在学生的视角来审视和研究教材,我们的研究才会有意义、有味道、有温度、有能量。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曾说过:“作为数学教师,有两件事很重要:一是理解儿童,二是理解数学。只有在理解儿童、理解数学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儿童数学教育。”可见,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注入对学生的关照是何等之重要。
  1.对接学习“起点”
  学生的学习起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逻辑起点”,二是“现实起点”。“逻辑起点”指学生按照教材学习的进度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上已具有的知识基础。在研究和解读教材时,我们要切实关注这两个方面的起点。通过关注逻辑起点,可以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通过把握现实起点,可以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
  “方程的认识”一课,从“逻辑起点”来看,学生已经完成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四则运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数量关系的知识,是在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从“现实起点”来看,五年级学生已经经历了大量等式模型的积累,已经能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常见的等量关系。关注了学习起点,再来研究和设计学习内容,自然有了抓手和具体路径。
  2.对接学习“兴奋点”
  “兴奋点”原指使人感到精神振奋或激动的事件。在教材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在抓准“核心内容”的基础上,不妨遵循学生的情感态度影响学习进程的理念,来找寻刺激学生深度学习的“兴奋点”。把准了“兴奋点”,教学设计时就会围绕其展开充分的考量和活动策划。
  在教学“方程的认识”时,核心内容是等量关系的理解和表达。面对这一核心内容,怎样来把握学生的“兴奋点”呢?经过大量的实践与研究,学生的“兴奋点”就在“表达”上,一是写方程的表达,二是方程中等量关系的表达,尤其是面对一种情境,学生用不同的方程来表达基本的等量关系。把准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教学设计时,便可围绕这一点充分展开,给学生尽可能多自由表达的机会和空间。
  3.对接学习“困惑点”
  儿童的思维活动,一般是因为一个问题引发了另一个新问题。“另一个新问题”常常成为他们学习与探寻的“新领域”。面对这一“新领域”,有时能轻松突破,有时则“困难重重”。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要善于把握这一“困惑点”,然后围绕其进行精心预设,为学生预留突破的路径和空间。有的“困惑点”是教学的重难点,有的则是问题延伸的“生长点”。教师要善于权衡“困惑点”的“开发和利用价值”,有没有必要充分展开,深度探究?有没有必要在此再设计更为丰富的学习素材,帮助学生自主突破?有没有必要再围绕其作适度提升,把学生引向一个新的高度?有没有必要教师“单刀直入”,通过示范讲解顺利突破?这些,都是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就要充分考虑的问题。教材研究,尽管常常被视作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但我更认为,教材研究的过程应和教学设计充分结合,同时进行。   在教学“方程的认识”时,教师不妨围绕“一个问题为何可以列出几个不同的方程”这一困惑点来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一步步感悟,一个基本的等量关系,可以变形为几个等量关系,每个等量关系都可以用一个方程来表达。通过对“困惑点”的对接,加深理解,强化认识,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4.对接学习的“差异点”
  学生间的差异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教师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这一“差异”,巧妙地将其转化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资源。学生在经验、兴趣、理解、智能倾向等方面会存在种种差异,这是客观事实。从逻辑上讲,差异可能导致两种结果:冲突与共享。学生之间可能会因为差异而形成冲突,但是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学生便可以共享差异,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
  三、过程视角:活动设计,超越教材的基本“路径”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研读教材时,教师要在把握教材“核心内容”,对接学生学习状况的前提下,时时考虑活动设计,不断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可以接纳和参与的“学材”及“活动”。
  1.让“教材”变“学材”
  教科书,对教师来说是教材,对学生来说自然应是学材。然而,由于教科书受呈现方式所限,有些内容并不完全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在研究教材时,教师要有意识,并要有能力,千方百计将现成教材变为能吸引学生并适合学生探索与发现的“学材”。
  这一过程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问题引领,即让所要学习的内容,围绕核心问题展开,便于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与挑战性。二是目标明确,即通过内容设计,让学生明白自己即将展开的学习到底要“走向何方”,增强学习的方向性与发展性。三是要层次清晰,即所要学习的内容,在适度精简的同时尽量做到层次清晰,逐步提高,增強学习内容的逻辑性与层次性。
  如教学“方程的认识”时,不妨将教材内容进行创编,让它真正成为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学材”。
  (1)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量?请回顾并列举一下。
  (2)写一写: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任意写几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达某些量的等量关系吗?试试看。(如果有困难,请参照下图写一写)
  (3)说一说:你能把自己写的等式中所蕴含的等量关系和同桌说一说吗?记得要简洁、准确哦!
  (4)理一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那么,方程和等式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清楚地表达出它们两者的关系吗?试试看。
  这样,就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可以充分展开学习的“学材”,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学生在回顾学过的量时,他们会积极反思,充分梳理,把所学过的量一一呈现,长度、面积、质量、时间、角度、温度……这些小学阶段涉及的量,会被他们系统整理。
  2.让“教材”变“活动”
  教材编者尽管努力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来生动呈现教学内容,但它由于受篇幅、地域等条件的影响,它的局限性依然存在。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善于抓住核心内容,围绕其来精心设计数学活动,用活动推进课堂。
  在设计活动时要把握两项基本原则:一是要有研究味,即所设计的活动要有浓浓的数学味和研究性,能充分吸引学生,这是决定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否充分开展的前提条件;二是要有参与性,即所设计的活动要立足学生实际、遵循内容的逻辑体系,方便学生个体参与和群组互动,这是决定学习活动能否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其中的重要基础。
  如教学“方程的认识”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围绕方程的认识与理解设计了“想一想”“写一写”“说一说”“理一理”四个小活动,让学习内容不仅巧妙融合于活动之中,而且让学生充分经历了反思回顾、主动建构、同伴互动、提炼概括等过程。“想一想”,主要是启发学生自主回顾整理小学阶段学过的量。这样设计,一方面为充分认识方程和以后使用方程解决问题打下坚实基础(方程本身就是表达“量”的等量关系),另一方面,彻底打通知识间的密切联系,盘活所学的“量”。“写一写”,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任意写几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达某些量的等量关系。这样设计,一方面训练了学生对等量关系的科学表达,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为提炼和概括方程的意义提供素材,经历过程,积累经验。“说一说”,让学生把自己写的等式中所蕴含的等量关系和同桌说一说,并提醒他们记得要简洁、准确。这样,一方面让等式与现实生活对接,加深对所写等式的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切实训练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让表达带动思维走向深入。“理一理”主要是让学生结合上述过程自己概括方程的意义,并用自己的方式清楚地表达出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这样设计,一方面让学生进行理性反思与整理,加深对等式与方程两者辩证关系的理解,另一方面切实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表达等能力与意识。
  教材,在教师的设计下悄然变为学生可参与、愿参与、会参与的学习活动。这样一来,让学习不再拘泥于教材,而是变得自主,变得生动,变得充满挑战性与趣味性。当然,无论是教材变学材,还是教材变活动,都对教师的专业功底和教材研究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只要我们潜心研究,躬身实践,善于反思,让教材“变身”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有意思。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学会数学地思维[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刘坚,孙晓天.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赵国防,田成生.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J].小学教学研究,2001(7).
其他文献
【摘要】问题导向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培养学生学会深入分析、合理推理相關数学问题知识。利用分层设计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让学生的学习更有目标、有层次、有梯度,使每个学生与同伴进行思维碰撞、经验交流、学习反思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促进知识的构建与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问题导向 分层引领 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
【摘要】大多数的儿童对于作业是有抵触情绪的。当前作业设计形式单一、千篇一律,令人诟病。因为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以进行有效作业设计,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让作业成为儿童学习的助推器势在必行。在作业练习的助推下,让儿童既能丰富知识储备,又能发展智力水平,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和審美能力。因而在作业设计中,笔者进行了“大空间作业”变革的新实践。  【关键词】儿童学习 作业设计 大空间作业 
【摘要】课程,是学校的一种文化形态,它综合反映了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和育人目标。拓展性课程是对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深度思考后的延展与拓宽,是在日常教学基础上,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着眼于提升学生综合学力并关注未来学力增长,以形成学生高品质思维能力、高水平综合素养为导向的选择性、延伸性课程。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建设的突围之路:整合与重组,旨在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实施时间、内容与要求;沟
“翻译”原为两种语言系统间的转换。现今的语文教学中,翻译只是作为古文阅读理解的练习,但“翻译”曾是公认的一种作文练习。回顾历史,最先提出“作文用翻译”的是胡适先生,这个主张一经提出便得到了语文教育界的积极响应。后来,“翻译”的作文练习在1932年的《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1940年的《修正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和1941年的《六年制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草案》中都有提及。在二十多年的课程编写史上,“翻
記得儿童文学博士徐丹曾说:“经典图画书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让孩子在无压力的状态下爱上阅读。”绘本图文共存,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儿童在不知不觉中走进绘本,爱上绘本,从而开启生命的桃花源。  打开李欧,李奥尼的绘本《小蓝与小黄》,相信很多人都会被震撼:“这样的绘本我也会画。”每一页的大部分都是留白,几个撕贴的
中图分类号:S815.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01-0030-01  当畜牧业面临蛋白质原料的需求及其价格增长时,在饲料中使用替代性原料,如干酒糟及其可溶性物(DDGS),在全球范围内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DDGS在动物饲料中的使用量必须经过仔细计算,因为在DGGS产品加工过程中,原料中的有毒物质,如霉菌毒素并没有被破坏。因此,这些毒素仍然普遍存在,且与先前
【摘要】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如何让学生养成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作文习惯至关重要。由于学生言语表达水平的不平衡性以及日常积累与运用之间相隔离,导致学生在写作上存在明显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就以《赶海》中叹词教学的拓展写作为例,试图通过联结性学习,将学生的生活积淀同课堂教学相结合,将学生的拓展协作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盘活学生的日常积累,发展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  【关键词】日
富兰在《极富空间》一书中提出“深度学习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与人关联的、参与合作的终身问题解决者的能力和倾向”。因此,深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学会迁移,即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真实世界中得以运用。如何才能连接学校教育和真实世界,实现深度学习,教学中“大概念”的建立是关键之所在。  威金斯和麦克泰格把大概念比作“车辖”。有了车辖,车轮等零部件才能组装起来,否则只能散落一地、毫无
【摘 要】教师作为引路人,可以用搜集资料这个办法让学生“有话可说”。本文试从“资料搜集,唤醒生活经验”“信息处理,充实写作思路”“类比阅读,培养思辨能力”这三个方面来击破学生习作的“无根之水”,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和习作兴趣。  【关键词】资料搜集 生活经验 处理信息 观察思辨  作文教学之所以难,难就难在学生无话可写;难在学生内心的一股畏难情绪。笔者选择避让“抄”“拼”“凑”的作文,教给学生搜集资
《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操作”有这样一句话:数学学习是重要的智力活动,需要学生动手操作获得直接经验。动手操作是学生探索数与计算知识的有效方式,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低中年级计算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并没有重视操作活动,或者把操作当成激发学生兴趣的一项活动,可有可无,操作已成为鸡肋。下面就以本校一位青年教师在计算教学磨课活动中两次执教“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为例,谈谈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