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学生生命感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ire6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在1.6万人以上,平均每天死亡40多人,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教学班的孩子,令人触目惊心。增强生命感教育,促使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扬和丰富生命,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懂得生命承栽的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呼唤,由教育本质所决定,是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要求。
  关键词:生命教育现状必要性重要意义
  一、学生轻视生命的现状
  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的一份资料显示,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一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而且低龄化严重。有24.39%的孩子曾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15.23%的人曾认真考虑过自杀;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其中实施自杀而未遂者达到1.71%。
  近年统计,每年全国各类安全事故中,溺水占31.25%,交通事故占19.64%,斗殴占10.71%,校园伤害占14.29%,中毒占2.68%,学生踩踏事故占1.79%,自杀占5.36%,房屋倒塌占0.89%,自然灾害占9.82%,其他意外事故占3.57%。全国各地报道的各类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中,27.68%发生在城市,72.32%发生在农村。
  另据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15岁以下未成年人每年意外死亡有40万—50万之多,占这个年龄段总死亡人数的31.3%,是发达国家的3至11倍1
  2002年12月29日晚,某市八名少年网虫在虚拟世界玩“杀人游戏”不过瘾,现实中上演网上暴力,活活将一14岁少年打死;2003年9月7日,长沙宁乡双凫镇一名仅15岁的少年,全身被人捅了20多刀,一只脚被砍掉,并遭汽油毁容焚尸,其状惨不忍睹,如此歹毒的杀人凶手竟是五名十五六岁的初中在校学生……2004年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某中学一名14岁的初中生因偷东西被人发现,便从宿舍楼5楼顶跳下,自杀身亡;2004年5月7日,通州市张芝山镇初级中学学生陆凯家中服毒自杀身亡;初中生升学考试迫在眉睫,丹江口一市民女儿因被分入“慢”班以为丧失中考权利而服毒自杀,结束了年仅15岁的幼小生命;2010年10月9日,山东省临沂市的一位女中学生由于学校要求把长发剪短服毒自杀;2010年12月2日晚,海口市某中学一高三男生跳楼自杀身亡;2010年12月7日,福州一位13岁女孩撕掉考卷,从家里的8楼天台跳下走了,留下被撕烂的书本和几张数学试卷,让家人悲痛欲绝。浙江金华中学生徐力杀母;湖南衡阳一名初三学生李毅(化名)毒翻全家;贵州安顺两名16岁孪生姐妹将6瓶鼠药放进稀饭里,毒死亲生父母……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1月1日到11月27日,全国共发生中小学生自杀事件73起。为什么孩子们这么不懂得珍惜生命?我们的教育哪里缺失了?此外,令人惊心的一组数字是: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而在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据《中国教育报》披露,我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6万人以上,平均每天死亡40多人,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教学班的孩子,还有更多的学生在学校遭遇各种事故并受到伤害。
  看到这么多触目惊心的事件,我们不禁长叹沉思:当代学生的心理怎么了?为什么年轻的生命如此脆弱?为什么中学生视别人的生命如同草芥?
  青少年如此漠视生命,实在令人触目惊心。一个个悲剧不禁使人发问:为何他们要用如此过激的手段应对人生的苦恼和挫折?为什么他们对于自己的生命如此轻率?
  近几年,媒体关于中小学生自杀或者杀人的报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触目惊心。往往只是一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便足以让孩子放弃自己如花的生命或剥夺他人本不应被剥夺的生命。
  面对这些现象,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往往从教育体制、思想教育、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这当然是对的,但我认为还不够。我们还应该从生命教育缺失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突遇一点挫折、打击,青少年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除了青少年心理的脆弱外,还跟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青少年缺乏生命教育有关。”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研究中心郑宁老师说。他指出,生命与死亡教育在我国教育中仍然是一片空白,而在国外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就有了关于死亡教育的课程,教育学生用客观的态度看待死亡现象,从而珍惜自己的人生。
  二、生命教育的含义
  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不仅要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要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河南大学刘济良教授在全面考察了国内部分学者的重要观点后提出,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生命教育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从生命教育近40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首先是从人们要求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的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是作为预防未成年人自杀的权宜之计被提出来的,然而人生命的全部不仅仅是生物的躯体,自然的生命仅仅是人生命存在的前提和物质载体,真正让人和动物区别开的是人类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因此,我们在考察生命教育的内涵时就要从多个层次人手,不仅要教育未成年人珍爱生命,还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
  以人为本的真正含义是生命教育,尊重生命就是以人为本教育的最好体现。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命为载体进行教育与提高认识。懂得克服不良嗜好,学会拒绝烟酒和毒品,学会拒绝不良诱惑,能够正确应对敲诈、恐吓等事件。正确认识成长、学习、发展中的困惑与问题,增强抵御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自我认同观、自我评价观和勇于进取的精神。学会感恩,理解与尊重父母、师长。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培养协作精神。了解环境、爱护环境,维护社会公德,具有初步的法律意识。 理解生与死的意义,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充实自己,学习规划自己美好的人生。
  三、增强学生生命感教育的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构建生命教育体系,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四、增强学生生命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会的发展不断呼唤对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当前社会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中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他们看似获得了空前绝后的自由,但也陷入了失去人生路标、没有人生参照系的苦恼,无法在新的生产及生活方式下找到行为的方向和准则,导致他们生命存在的价值难觅,生活的意义呈现空白。于是,不少中学生彷徨、无奈、消沉也就不足为奇。学生需要宽松的发展空间和对压力的疏导。令人遗憾的是,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往往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对其机械地填充,忽视了引导学生对人生意义、价值和尊严的思考,学生的个性、情感、心灵被忽视,学生情感的麻木和责任感的丧失最终导致了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怀疑、虚幻与破灭。
  (二)教育的本质决定了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生命教育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让受教育者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在当今的社会教育背景下,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成为“训练”、“成绩”等应试东西的代名词。但是,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就业的困难,现代教育越来越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受教育者越来越缺乏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意义关怀。于是,不少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文化素质、人格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有些还相当严重。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没有把学生领入生命领域的探寻和思索,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生命對自身、对家人和朋友、对社会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课堂没有告诉我们的中学生。教育尚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意义关怀。人的生命是道德的载体,没有生命,自然就无道德可言,从而也就可以说,不讲生命教育,道德教育自然也会落空,要改进道德教育,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
  (三)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要求重视中学生生命教育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生理发育逐步成熟,但心理发育相对滞后。在这个时期,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交往需要与自卑闭锁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家庭贫困、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客观存在,特别是当代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社会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耐挫力,稍有不顺即容易走极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这些特殊性,决定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中学生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的实际,对中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及时加以疏导,使其向积极的方面转化。
  五、增强学生生命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认识和理解生命
  认识生命就是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人、人性,解决“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等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特别是认清自己的优点、缺点,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异,给自己的生命价值一个科学的界定。理解生命就是要了解生命的组成、特点、规律、价值和真谛等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
  (二)尊重和珍惜生命
  充分理解和把握自我生命,也要对他人生命负责;人死不能复生,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一切。保尔·柯察金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这句话明确地写出了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只给予人一次,人也只能在世上活一次。在这个世界上许多的事,成了败了还可以重来,花,开了谢了还可以重开。只有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假如明天不再来临,我们所拥有的只是今日、当下,所以应该及时把握、珍视此刻,踏踏实实地过好今天。学会调控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需要个体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要控制不良情绪,调出最佳心境,在加强思想品德和个性修养的基础上,生命教育还应帮助中学生学会延缓过激情绪的产生。
  (三)保护和延续生命
  每一个人都要千方百计地保护自己的生命、保护他人的生命、保护大干世界的一切生命。生命教育既要关注中学生自身精神发展的规律,防止来自外界的任何可能性的伤害发生。同时,又要通过各种方式,尽力延续生命。一方面,努力增强抗挫折能力。首先要提高中学生的心理承受水平,使他们形成对刺激的适宜的反应方式;其次要提高中学生的心理调节水平,使他们正确地认识与评价自己和现实,掌握正确的认识、评价方法;最后要提高中学生心理活动的状态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自信水平。另一方面,提高适应能力。对刚刚入学的中学生来讲,他们在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之时,个人对社会、学校的期望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工作者要在短期内帮助中学生尽快适应,并完成个人角色的转变。
  (四)激扬和丰富生命,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中学生不懂得感恩,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学校在社会环境的驱使下一直以来形成了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一切为学生服务,狠抓教学质量,有时忽视了对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
  一位教育家说:“孩子变得冷漠与自私,是家庭、学校、社会感恩文化长久缺失造成的,我们现在所缺失的正是感恩文化,如今我们要找回它们,不仅要从学前教育开始,通过情感心理的发展和培养逐步潜移默化,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的努力,重新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实践证明,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奏效的,尤其是德育素质教育,依然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素质教育的成功,仅仅依靠学校一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
  所以,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很有必要,通过生命教育可以让中小学生知道生命是父母赐予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能增强学生的情感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对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可以让中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五)让中学生懂得生命承载的责任
  俄国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车尔尼雪夫斯基把生命与责任的关系说得很通俗,然而含义很深刻。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绵阳市安县桑枣中学2300名师生在1分36秒内,全部从教室安全撤离到操场,毫发无损!55岁的校长叶志平从绵阳赶回后,看着师生们像平日演习一样有序列队,泪水恣意。在大震时分布四处的学生家长们的伤亡数尚在统计中,学校墙外的镇子上,也是房倒屋塌,求救声一片。但是一个镇里的农村初中,却在大震之后,把孩子们带到了家长面前,告诉家长,娃娃连汗毛也没有伤一根。这就是校长叶志平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创 造的生命奇迹。
  生命与责任的关系,犹如鱼与水的关系,两者是不可分开的。可以说,责任是生命的依托,如果丧失了责任感,生命就会成为枯枝败叶,没有一点鲜活的生气和价值。
  世界是一个充满责任的世界。树开花有结果的责任,云彩有下雨的责任,太阳有光明的责任。生命就是一种责任,谁逃避自己的责任,谁就会被命运捉弄。对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可以使中学生懂得生命是一种责任。人的一生,背负的是对生命的承诺和责任。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丝毫依靠不了别人。所以说,人生因责任而伟大,生命因责任而不朽。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而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拥有了一个生命的责任。母亲十月怀胎生养你,对母亲,我们拥有责任;老师给你温暖和关心,对老师,我们拥有责任;同学在你绝望时帮助你,對同学,我们拥有责任……那我们的生命,还是我们自己的吗?已显然不是了。那是你对爱你的人的责任。而好好活着,也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责任。你可以平凡,但不能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因为,生命是一种责任——人性中最重要的责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的责任有许许多多。而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有价值些,这个责任也非常重要。大自然中再不起眼的野草,也会因为生命的责任为大地添一抹绿意;再细小的小溪,也会因为责任而养育生命,滋润土地;再平凡的一只鸟儿,也会因为生命的责任向人们及时报告春天来临的喜讯。世间万物,无论卑微或高贵,皆有责任,人亦如此。因为这无数个责任的践行,便构成了我们今日这纷繁美好的世界。
  其实,人从母体中呱呱坠地开始,就有了责任,童年时代的责任是健康成长,学生时代的责任是学习,工作后的责任便是对职业岗位负责。人,一生中有多重责任,抚育后代是责任,敬老养老是责任,遵守社会公德是责任。不同的职业岗位,具有不同的责任标准和责任要求范围。职务越高,肩负的责任也会更大。一个人最崇高的责任是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对最广大的人民负责。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都是惟一的,都是不同寻常的。生命的意义绝不在于自己的享受,那么既然已来到这世界,就有责任为人类的进步、为社会的繁荣做一个高尚的对社会有益的人!
  因为生命的责任,我们乐观地生活,努力地工作,为国家繁荣、社会发展稳定贡献力量。世界便因无数生命的责任而变得美好,我们为生活所做的努力也变得意义非凡。责任就是我们生活的动力,它让我们不轻易放弃,让我们勇于直面艰难的困境,让我们认清并实现自身存在的价值。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充满荆棘,抱怨无用,逃避更不可能。鲁迅说: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山穷水尽变得柳暗花明,可使悲剧性的生命变得伟大。截瘫的史铁生因为对生命的责任而坐在轮椅上讲述遥远的清平湾的故事;正因为对生命沉甸甸的责任,才有瞎子阿炳那如泣如诉的《二泉映月》。因此,周国平说:
  “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
  总之,增强中学生生命感教育,能够让中学生珍惜生命、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懂得生命承载的责任。只有让中学生无私奉献,团结一致,勇敢地承担生命的责任,乐观地生活,今后他们才会努力地工作,为国家的繁荣,社会的发展、稳定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同样,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也不会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不可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根据情感的特点改革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依据情感的感知性特点,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先导。有关研究表明:人们接受外来信息和接受知识主要
期刊
“文以载道”历来是文史类传统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方式,而在物理教学中同样可以进行,中学物理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不仅要善于把教材作为科学知识来传授,而且要善于挖掘,把教材作为德育内容来渗透,从而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目的。  一、以教师的人格魅力进行德育渗透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的思想品德对青少年的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可
期刊
学习困难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由于不用功、基础差或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极少数是由于先天生理发展的缺陷引起的某一方面障碍。根据“学困生”的成因,我们可以把“学困生”分为以下几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教师必须采取不同的对策予以帮助,从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不用功型  学生学习不用功,主要原因有二:(1)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2)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因此,要使学生用功学习,首先要帮助学生认
期刊
应用题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的桥梁,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就为小学生来说,由于其知识、理解力、分析和综合能力都处于发展阶段,对于应用题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解答应用题。一般来说,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一、图示法  当教师出示一道应用题后,要让学生读题,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
期刊
以往的作文教学,选材、拟题、编写提纲,全部是教师一人包办,学生往往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按教师的意愿行事,自己没有发表见解的余地。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思维受到禁锢,墨守成规,致使写出来的文章没有个性,没有特色,千人一面,  “八股味”十足。基于此,2009年5月,我校参与了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主持的《小学生自由作文》教学实验,在全省五十多个学校铺开。我校青年优秀教师王丽娜接受了这个任务,在市教科所
期刊
视力残疾者由于生理的缺陷会给其带来或多或少的心理畸形或思维能力的不完善。尤其是视力残疾者的形象思维能力远远低于同年龄的正常人群。中国视障研究中心一连三个五年对视力残疾者各年龄段进行咨询、问卷、行为、ZPI多方面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形象思维能力学龄前期低于正常23%—79.6%;学龄期逐渐减小;成年人人群逐渐两极分化,文化素养越高的,形象思维能力越接近正常或正常,而不上学或上学不符合当时的教育结
期刊
三十多年来,我一直担任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从农村小学特点出发,不断吸收外地新鲜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语文作文教学做了探索性尝试。在此谈谈自己平时几点不成熟的做法。  一、注重观察,读写结合  观察是获取写作素材的第一要素,是前提。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多读多写,读写结合则是促进学生作文质变的重要门径。三十多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首先根据教材特点,遵循读写结合的原则,灵活系统地指导学生练笔。如
期刊
幼教专业的钢琴教学不同于一般的钢琴教学,教师应针对幼教专业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来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尤其要体现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力求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改实施后,幼教专业钢琴教师更应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出合格的实用型人才。  幼教专业是职业高中的一个热门专业,它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而钢琴课则是幼教专
期刊
一、英汉模糊语言之美在遣词方面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英语中,模糊语言之美主要表现在转义(connotation)及抽象词汇的运用上。尤金·奈达(EugeneA.Nida)在《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一书中说:词汇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所指意义(designativemeaning)即本义(denotation),另一种是伴随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即转义(connota
期刊
摘要:物理概念教学目标的达成将对物理规律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文从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的层面给出几点尝试,来揭示物理概念本质,达成有效教学目标。  关键词:创设情境;概念本质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在于:一是物理概念是物理学最重要的基石;二是让学生掌握好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关键;三是物理概念教学是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