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r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达丽绘画艺术的又一个春天。
  应中国一些美术馆的邀请。立春这天,达丽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飞达中国,与这些美术馆接洽,并为她创作的油画做画册。
  “你终于印画册了。”“是啊,这次看来是没办法追求完美了。”她带着遗憾地回答我。这次,距离上次她在我这里印制画册,已整整8年。这8年期间,她每年至少两次,为了采风,跑遍世界各个角落,也经常到中国来。除此,达丽所有的时间几乎全部投入在绘画上,她隐居在洛杉矶的画室作画,画了不少好作品。
  她曾经带着美国画友来我的印厂制作画册。有好几次我问她“你画了这么多画,为什么还不印画册呢?”“再画一些吧,” 达丽仿佛总是对已画好的作品不满意,想有更好的作品再说。看来这次的不得已,是因下半年她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个画展,紧接着这些画作便要到中国的几个城市连续展览,这些展览中要用到画册。
  很巧,到中国联展,她又挑了翌年立春时节开始。
  “立春”这个词意很恰当地表达了她绘画艺术的现状。达丽在美国与中国绘画界的朋友们,对她绘画艺术上那种日新月异的进步,赞叹不已。达丽一直在绘画中寻觅着春的感觉信息,她似那柳条上新发的嫩芽,似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在艺术的大地上散发着自己的芳香,展示着她独特的魅力。
  达丽的油画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她的作品是在灵感涌动之时泼洒出来的。她说:“希望我的作品会让人感觉似进入春天般的美好世界,像感受春天在人间一样给人们的激情,是生长的、温暖的、欢愉的,充满着热情。”她还补充说,“我像许多艺术家一样,在创作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设想,会内心矛盾。我曾经花了多年时间,让我的感觉也变得敏锐起来,像变幻的四季,不断涌现新的景象,希望我的画作能达到视觉、心灵、自然的天人合一境界。”
  


  


  7岁那年,达丽便开始向世界著名的哲学教授Qun Yan学习书法。严先生是隔壁邻居,又是父亲的同事兼好友。他深厚的书法和国画造诣,使童蒙时期的达丽受到了中国艺术的熏陶,并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与书画艺术同源的旨趣。
  之后,达丽在浙江的一所中学担任美术的教学工作。在这期间,她酷爱的美术,逐渐滋润着她的艺术心田,使她的绘画造诣又得到更进一步提高。
  随着年岁增长,达丽眼界渐渐开阔,这些从小浸润的东方审美情趣和书法的功力,几十年后,在达丽的油画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其构图的简练意赅,笔触的遒劲收敛,色调的绚丽冲和,无不透露出东方艺术哲学的神韵,形成了达丽的油画创作具有中西合璧的独特艺术风格。
  怀着对艺术的虔诚向往,20年前,她带着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只身前往巴黎。在那里,她进了艺术院校学习;在那里,有她挚爱的绘画艺术;在那里,有她做一个职业艺术家的梦想。
  在巴黎时,达丽租住在一个公寓里,街对面就是卢浮宫。她每天除了上学便是到这座艺术的殿堂里向大师们学习。比如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1796-1875)、保罗.塞尚(1839-1906)、克劳德.莫奈(140-1926)、埃德加.德加(1834-1917)、爱德华.维亚尔(1868-1940)、奥古斯特.雷诺阿(1841-1919)、文森特.凡.高(1853-1890)等都是她师从的对象。学习观摩之余,达丽走遍欧美各大博物馆,向艺术家请教,与同行切磋技艺,给自己创造了多种实践机会。
  


  


  


  在异国它乡,虽然生活单调,但达丽在学习西方绘画艺术之余,探索了艺术的不同流派,尝试了各种不同的绘画风格。
  就这样,达丽在法国和美国学习绘画艺术,前后整整5年。
  她认为对一个艺术家来说,“美术”二字,美术中的“术”,是绘画入门的条件,而美术中的“美”,却是需要绘画者有博大的修养和学识。“美”和“术”两者的完美结合,才是艺术的至高境界,没有这样的境界,就很难创作出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
  丰富的人生阅历,使达丽对艺术有独到的感觉和解读:“色彩有多种功能。它更重要的是具有与人们沟通情感的作用,并富有诗的韵律和生命的活力;掌握色彩理论固然重要,但毕竟绘画是作者个人的品味和对色彩的取舍。这些,奠定了作品的艺术风格”。
  达丽的绘画,融合了俄罗斯的写实油画风格。继前人薪火并佐以她广阔的视野,她将丰厚的文化积淀与深邃的思想一起,倾泻于油画创作之中,以特定的瞬间或场景去关注社会的变迁,文化的思考,人类的生存状况和自然生态的变化等。
  她的绘画,不仅仅是小情小景的自我愉悦与情感渲泄,更是她冷静的哲思激情,化成澎湃四射的笔触,大刀阔斧,挥洒自如。
  达丽作品画面的色彩腾挪闪烁,跳跃舞动,言情吐志。画面中大多物象追求强烈的直线条与视觉冲击力,凝重而激荡,朴拙而艳丽,在对立中达到了和谐统一,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又富有写实表现主义的激情。
  


  


  达丽以长期积淀的丰厚文化底蕴为根基,汲取中外优秀艺术元素,广采博纳,注入自己的绘画实践中,把西方绘画的色彩和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完美结合在一起。因而,她的油画具有文化的厚度与充盈的诗意化,注重象外之象、味外之味的意境追求。即便宏阔壮大的画面,亦不以叙事性的精雕细刻为能事——如她描绘内蒙古意境的油画《牧羊人》。
  记得印象主义大师雷诺阿曾说:“惟有艺术家内心自然涌现的热情,才能让初见作品的人为之感动。”达丽的作品是让人感动的,回味的,忘返的;那是她对生活充满了挚爱与热情,其绘画寄情于物,化思为象,并加以独特的哲思诠释。
  她的油画小品多笔调轻快,用随意而苍劲的笔触表现明丽的色彩和充分的光感,多采用厚涂法,质感强烈,力度十足。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用色之大胆,用笔之奔放。
  这些作品不仅是达丽激情与灵感碰撞的结果,更是其思想的升华。表现了作者对人类栖息的关怀与岁月的吟唱。
  6年前,达丽曾参加了一场全美油画写生比赛。那是全美的近百位画家,汇聚一起后,住在一个大修道院里,以画修道院的任意景色、人物作为比赛内容,画家们需在3天内交3幅最满意的画作。最后,达丽的两幅画都评上了奖。在颁奖大会上,为她颁奖的老师见到达丽本人大吃一惊,因为从画面上,感觉这应该是个50多岁男人的画作,不应该是这么一个娇美的女人而画。确实,不少绘画的大家,评价她的画都是——大气、大美、色彩强烈、构思慎密有气势。
  达丽以别具一格的语言符号,演绎成她博大、深邃、典雅的绘画风格。她在绘画中用色彩放飞激情,倒不如说是在用激情阐释哲思,用理想激跃而成就生命的赞歌。
  达丽的艺术才华方兴未艾,如立春般在天地中展示她的大美。她的画作在美国多次获得大奖,引起了许多绘画同行关注和世界著名艺术收藏家们的浓厚兴趣。
  从达丽的那些油画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它们积蓄了一冬的力量,在春暖花开之时,展示着自己的本色,让艺术大地无限璀璨。
其他文献
(1)  清明,往良渚遗址,寻觅我心目中的越魂。  这时节,这举动,有点像去祭奠祖先灵魂的意思了。尽管,吴越文化和良渚文化相隔了几千年。尽管,它们之间的文化断裂,对现代考古来说有着难解之谜。然而,我还是称呼它为“越魂”。  今天回深,当我提笔欲寻良渚文化与今天文化发展之间的渊源时,这字里行间竟又总离不开已逝父亲的身影。  也许,这也是清明捣的“鬼”吧。  图腾,是一个民族向神灵寄托灵魂的艺术形式。
期刊
造像艺术.浪漫故事.人文美景——这就是烟霞洞。  这里,除了峰岩叠翠,绿荫蔽日之自然景观,重要的是洞中禅坐之吴越时期及宋代的佛像。这些珍贵的造像艺术,弥补和传承了中国佛教石窟艺术在这一时期的空白。更为浪漫的是,这里曾有胡适一段“犹如神仙生活”般风花雪月的故事。我喜欢他当时就在这里写的那首诗“依旧是月圆时,依旧是空山,静夜。我独自踏月归来……”  (1)  一个在杭州居住了30多年的人,竟未到过烟霞
期刊
(1)  历史,如花朵般只管开放却永远无语。  飞来峰石窟雕像群,积孕了五代之后历代王朝的精湛艺术,将杭州这座古城的神秘,默默地掩隐在山水之间。  一迈入灵隐飞来峰前的小道,迎面,便见它的笑脸——布袋弥勒石佛。从小便认识它,年复一年,我们相遇又相约,它一直、一直是这般快乐,静静地迎着我,静静地看着我一点点长大。我与他之间那种亲近和熟悉感,难以言语……童年那些快乐的回忆,仿佛都从弥勒佛和蔼的笑容里纷
期刊
杭州西湖的周围,第一多若是蚊子的话,那第二多当然可以说是寺院里的和尚尼姑等世外之人了。若五台、普陀各佛地灵场,本来为出家人所独占的共和国,情形自然又当别论;可是你若上湖滨去散一回步,注意着试数它一数,大约平均隔五分钟总可以见到一位缁衣秃顶的佛门子弟,漫然阔步在许多摩登士女的中间;这,说是湖山的点缀,当然也可以。  杭州的和尚尼姑,虽则多到了如此,但道士可并不见得比别处更加令人触目,换句话说,就是数
期刊
作为明代最有成就的画家之一,戴进在绘画史上是屈指可数的全才。山水、神像、人物、走兽、花果、翎毛,无不精能,独步当时。不仅如此,他的绘画风格也呈现出一种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和他广泛吸取宋元诸家大师的表现技巧,并且善于融会贯通与发展创造有关。  宣德年间,南宋院体画成了画院主流。戴进生长在杭州,可能有机会亲眼见到南宋的院画,并加以临摹。他的临摹功夫素来为人称道,据说“临仿旧人,而无款者,法眼观之,莫辨真
期刊
2、举世瞩目的玉石之河,串演过无数动人心魄的活剧  当南疆的钻石之河现而复隐,人们还在苦苦寻觅的时候,而昆仑山下的一条条色彩斑斓的玉石之河,却早已举世瞩目,串演过一场场动人心魄的活剧。1980年代,在辽宁西部的几项考古重大发现惊动了全国。  牛河梁是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的一座山梁,因牛河源出山梁东麓而得名。1981年,在文物普查的时候,根据当时群众提供的线索,在这里发现了一座石棺墓。经过试发掘,在
期刊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作为皇帝,他的政治生涯灰暗而短促,但作为艺术家,徽宗是中国2000多年封建历史,346位皇帝中最赋艺术气质,最才华横溢者。他自幼熏染在艺术之中,喜爱诗词、戏曲、音乐、书画,尤其对美术有真挚的爱好。徽宗在书画上的才华和成绩是举世公认的,更是历代皇帝所不可比拟的。  从美术史角度论徽宗的绘画,他最擅者应为写生花鸟,这是与他的艺术情趣和所处时代密不可分的。唐至五代时期是
期刊
编者按:仲春之月,春分之时,孤山西冷印社旁的梅花开得正好,袭袭暗香,朵朵放彩……在敬一书院父亲《世界史文集》的出版发布会上,我遇到了镇中兄,他是我哥哥的同学,因都学绘画,甚为熟稔,算是发小吧。但现在的他却让我刮目相看,他是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西冷印社副秘书长,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副秘书长。  去年年底,黄镇中应联合国的一个协会、美国洛杉矶罗思密市市长杰夫?阿尔雷德先生的邀请赴美成功举办个人艺术展
期刊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不同在于何处?我们只能感到而不能说出。只是像吃糖一般地感到一下子甜,而无以记录站在窗前所以切实地经验的这微妙的心情,我们总不甘心。于是就有聪明的人出来,煞费苦心地设法表现这般心情。这等人就是艺术家,他们所作的就是艺术。  对于窗前的梅花,在我们只能观赏一下,至多低徊感叹一下。但在宋朝的梅花画家杨无咎,就处处是杰作的题材;在词人姜白石,可为暗香,疏影的动机。我们看
期刊
编者按:三月初春的惊蛰之时,来到浙江宁波的它山美术馆,欣赏崔小冬绘画作品。见到了《惊蛰》这幅画,一下子,我就被布面上淡雅空灵的少女吸引住了。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万物。而崔小冬的绘画也如惊蛰始雷、草木纵横般,在中国写实油画界独领风骚。  北京有位刘小东,杭州有位崔小冬,据说二位Xiao Dong是朋友,不同的是,当小东在京城以简明率直的纪实视角描画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