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达丽绘画艺术的又一个春天。
应中国一些美术馆的邀请。立春这天,达丽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飞达中国,与这些美术馆接洽,并为她创作的油画做画册。
“你终于印画册了。”“是啊,这次看来是没办法追求完美了。”她带着遗憾地回答我。这次,距离上次她在我这里印制画册,已整整8年。这8年期间,她每年至少两次,为了采风,跑遍世界各个角落,也经常到中国来。除此,达丽所有的时间几乎全部投入在绘画上,她隐居在洛杉矶的画室作画,画了不少好作品。
她曾经带着美国画友来我的印厂制作画册。有好几次我问她“你画了这么多画,为什么还不印画册呢?”“再画一些吧,” 达丽仿佛总是对已画好的作品不满意,想有更好的作品再说。看来这次的不得已,是因下半年她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个画展,紧接着这些画作便要到中国的几个城市连续展览,这些展览中要用到画册。
很巧,到中国联展,她又挑了翌年立春时节开始。
“立春”这个词意很恰当地表达了她绘画艺术的现状。达丽在美国与中国绘画界的朋友们,对她绘画艺术上那种日新月异的进步,赞叹不已。达丽一直在绘画中寻觅着春的感觉信息,她似那柳条上新发的嫩芽,似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在艺术的大地上散发着自己的芳香,展示着她独特的魅力。
达丽的油画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她的作品是在灵感涌动之时泼洒出来的。她说:“希望我的作品会让人感觉似进入春天般的美好世界,像感受春天在人间一样给人们的激情,是生长的、温暖的、欢愉的,充满着热情。”她还补充说,“我像许多艺术家一样,在创作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设想,会内心矛盾。我曾经花了多年时间,让我的感觉也变得敏锐起来,像变幻的四季,不断涌现新的景象,希望我的画作能达到视觉、心灵、自然的天人合一境界。”
7岁那年,达丽便开始向世界著名的哲学教授Qun Yan学习书法。严先生是隔壁邻居,又是父亲的同事兼好友。他深厚的书法和国画造诣,使童蒙时期的达丽受到了中国艺术的熏陶,并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与书画艺术同源的旨趣。
之后,达丽在浙江的一所中学担任美术的教学工作。在这期间,她酷爱的美术,逐渐滋润着她的艺术心田,使她的绘画造诣又得到更进一步提高。
随着年岁增长,达丽眼界渐渐开阔,这些从小浸润的东方审美情趣和书法的功力,几十年后,在达丽的油画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其构图的简练意赅,笔触的遒劲收敛,色调的绚丽冲和,无不透露出东方艺术哲学的神韵,形成了达丽的油画创作具有中西合璧的独特艺术风格。
怀着对艺术的虔诚向往,20年前,她带着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只身前往巴黎。在那里,她进了艺术院校学习;在那里,有她挚爱的绘画艺术;在那里,有她做一个职业艺术家的梦想。
在巴黎时,达丽租住在一个公寓里,街对面就是卢浮宫。她每天除了上学便是到这座艺术的殿堂里向大师们学习。比如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1796-1875)、保罗.塞尚(1839-1906)、克劳德.莫奈(140-1926)、埃德加.德加(1834-1917)、爱德华.维亚尔(1868-1940)、奥古斯特.雷诺阿(1841-1919)、文森特.凡.高(1853-1890)等都是她师从的对象。学习观摩之余,达丽走遍欧美各大博物馆,向艺术家请教,与同行切磋技艺,给自己创造了多种实践机会。
在异国它乡,虽然生活单调,但达丽在学习西方绘画艺术之余,探索了艺术的不同流派,尝试了各种不同的绘画风格。
就这样,达丽在法国和美国学习绘画艺术,前后整整5年。
她认为对一个艺术家来说,“美术”二字,美术中的“术”,是绘画入门的条件,而美术中的“美”,却是需要绘画者有博大的修养和学识。“美”和“术”两者的完美结合,才是艺术的至高境界,没有这样的境界,就很难创作出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
丰富的人生阅历,使达丽对艺术有独到的感觉和解读:“色彩有多种功能。它更重要的是具有与人们沟通情感的作用,并富有诗的韵律和生命的活力;掌握色彩理论固然重要,但毕竟绘画是作者个人的品味和对色彩的取舍。这些,奠定了作品的艺术风格”。
达丽的绘画,融合了俄罗斯的写实油画风格。继前人薪火并佐以她广阔的视野,她将丰厚的文化积淀与深邃的思想一起,倾泻于油画创作之中,以特定的瞬间或场景去关注社会的变迁,文化的思考,人类的生存状况和自然生态的变化等。
她的绘画,不仅仅是小情小景的自我愉悦与情感渲泄,更是她冷静的哲思激情,化成澎湃四射的笔触,大刀阔斧,挥洒自如。
达丽作品画面的色彩腾挪闪烁,跳跃舞动,言情吐志。画面中大多物象追求强烈的直线条与视觉冲击力,凝重而激荡,朴拙而艳丽,在对立中达到了和谐统一,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又富有写实表现主义的激情。
达丽以长期积淀的丰厚文化底蕴为根基,汲取中外优秀艺术元素,广采博纳,注入自己的绘画实践中,把西方绘画的色彩和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完美结合在一起。因而,她的油画具有文化的厚度与充盈的诗意化,注重象外之象、味外之味的意境追求。即便宏阔壮大的画面,亦不以叙事性的精雕细刻为能事——如她描绘内蒙古意境的油画《牧羊人》。
记得印象主义大师雷诺阿曾说:“惟有艺术家内心自然涌现的热情,才能让初见作品的人为之感动。”达丽的作品是让人感动的,回味的,忘返的;那是她对生活充满了挚爱与热情,其绘画寄情于物,化思为象,并加以独特的哲思诠释。
她的油画小品多笔调轻快,用随意而苍劲的笔触表现明丽的色彩和充分的光感,多采用厚涂法,质感强烈,力度十足。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用色之大胆,用笔之奔放。
这些作品不仅是达丽激情与灵感碰撞的结果,更是其思想的升华。表现了作者对人类栖息的关怀与岁月的吟唱。
6年前,达丽曾参加了一场全美油画写生比赛。那是全美的近百位画家,汇聚一起后,住在一个大修道院里,以画修道院的任意景色、人物作为比赛内容,画家们需在3天内交3幅最满意的画作。最后,达丽的两幅画都评上了奖。在颁奖大会上,为她颁奖的老师见到达丽本人大吃一惊,因为从画面上,感觉这应该是个50多岁男人的画作,不应该是这么一个娇美的女人而画。确实,不少绘画的大家,评价她的画都是——大气、大美、色彩强烈、构思慎密有气势。
达丽以别具一格的语言符号,演绎成她博大、深邃、典雅的绘画风格。她在绘画中用色彩放飞激情,倒不如说是在用激情阐释哲思,用理想激跃而成就生命的赞歌。
达丽的艺术才华方兴未艾,如立春般在天地中展示她的大美。她的画作在美国多次获得大奖,引起了许多绘画同行关注和世界著名艺术收藏家们的浓厚兴趣。
从达丽的那些油画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它们积蓄了一冬的力量,在春暖花开之时,展示着自己的本色,让艺术大地无限璀璨。
应中国一些美术馆的邀请。立春这天,达丽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飞达中国,与这些美术馆接洽,并为她创作的油画做画册。
“你终于印画册了。”“是啊,这次看来是没办法追求完美了。”她带着遗憾地回答我。这次,距离上次她在我这里印制画册,已整整8年。这8年期间,她每年至少两次,为了采风,跑遍世界各个角落,也经常到中国来。除此,达丽所有的时间几乎全部投入在绘画上,她隐居在洛杉矶的画室作画,画了不少好作品。
她曾经带着美国画友来我的印厂制作画册。有好几次我问她“你画了这么多画,为什么还不印画册呢?”“再画一些吧,” 达丽仿佛总是对已画好的作品不满意,想有更好的作品再说。看来这次的不得已,是因下半年她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个画展,紧接着这些画作便要到中国的几个城市连续展览,这些展览中要用到画册。
很巧,到中国联展,她又挑了翌年立春时节开始。
“立春”这个词意很恰当地表达了她绘画艺术的现状。达丽在美国与中国绘画界的朋友们,对她绘画艺术上那种日新月异的进步,赞叹不已。达丽一直在绘画中寻觅着春的感觉信息,她似那柳条上新发的嫩芽,似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在艺术的大地上散发着自己的芳香,展示着她独特的魅力。
达丽的油画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她的作品是在灵感涌动之时泼洒出来的。她说:“希望我的作品会让人感觉似进入春天般的美好世界,像感受春天在人间一样给人们的激情,是生长的、温暖的、欢愉的,充满着热情。”她还补充说,“我像许多艺术家一样,在创作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设想,会内心矛盾。我曾经花了多年时间,让我的感觉也变得敏锐起来,像变幻的四季,不断涌现新的景象,希望我的画作能达到视觉、心灵、自然的天人合一境界。”
7岁那年,达丽便开始向世界著名的哲学教授Qun Yan学习书法。严先生是隔壁邻居,又是父亲的同事兼好友。他深厚的书法和国画造诣,使童蒙时期的达丽受到了中国艺术的熏陶,并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与书画艺术同源的旨趣。
之后,达丽在浙江的一所中学担任美术的教学工作。在这期间,她酷爱的美术,逐渐滋润着她的艺术心田,使她的绘画造诣又得到更进一步提高。
随着年岁增长,达丽眼界渐渐开阔,这些从小浸润的东方审美情趣和书法的功力,几十年后,在达丽的油画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其构图的简练意赅,笔触的遒劲收敛,色调的绚丽冲和,无不透露出东方艺术哲学的神韵,形成了达丽的油画创作具有中西合璧的独特艺术风格。
怀着对艺术的虔诚向往,20年前,她带着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只身前往巴黎。在那里,她进了艺术院校学习;在那里,有她挚爱的绘画艺术;在那里,有她做一个职业艺术家的梦想。
在巴黎时,达丽租住在一个公寓里,街对面就是卢浮宫。她每天除了上学便是到这座艺术的殿堂里向大师们学习。比如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1796-1875)、保罗.塞尚(1839-1906)、克劳德.莫奈(140-1926)、埃德加.德加(1834-1917)、爱德华.维亚尔(1868-1940)、奥古斯特.雷诺阿(1841-1919)、文森特.凡.高(1853-1890)等都是她师从的对象。学习观摩之余,达丽走遍欧美各大博物馆,向艺术家请教,与同行切磋技艺,给自己创造了多种实践机会。
在异国它乡,虽然生活单调,但达丽在学习西方绘画艺术之余,探索了艺术的不同流派,尝试了各种不同的绘画风格。
就这样,达丽在法国和美国学习绘画艺术,前后整整5年。
她认为对一个艺术家来说,“美术”二字,美术中的“术”,是绘画入门的条件,而美术中的“美”,却是需要绘画者有博大的修养和学识。“美”和“术”两者的完美结合,才是艺术的至高境界,没有这样的境界,就很难创作出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
丰富的人生阅历,使达丽对艺术有独到的感觉和解读:“色彩有多种功能。它更重要的是具有与人们沟通情感的作用,并富有诗的韵律和生命的活力;掌握色彩理论固然重要,但毕竟绘画是作者个人的品味和对色彩的取舍。这些,奠定了作品的艺术风格”。
达丽的绘画,融合了俄罗斯的写实油画风格。继前人薪火并佐以她广阔的视野,她将丰厚的文化积淀与深邃的思想一起,倾泻于油画创作之中,以特定的瞬间或场景去关注社会的变迁,文化的思考,人类的生存状况和自然生态的变化等。
她的绘画,不仅仅是小情小景的自我愉悦与情感渲泄,更是她冷静的哲思激情,化成澎湃四射的笔触,大刀阔斧,挥洒自如。
达丽作品画面的色彩腾挪闪烁,跳跃舞动,言情吐志。画面中大多物象追求强烈的直线条与视觉冲击力,凝重而激荡,朴拙而艳丽,在对立中达到了和谐统一,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又富有写实表现主义的激情。
达丽以长期积淀的丰厚文化底蕴为根基,汲取中外优秀艺术元素,广采博纳,注入自己的绘画实践中,把西方绘画的色彩和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完美结合在一起。因而,她的油画具有文化的厚度与充盈的诗意化,注重象外之象、味外之味的意境追求。即便宏阔壮大的画面,亦不以叙事性的精雕细刻为能事——如她描绘内蒙古意境的油画《牧羊人》。
记得印象主义大师雷诺阿曾说:“惟有艺术家内心自然涌现的热情,才能让初见作品的人为之感动。”达丽的作品是让人感动的,回味的,忘返的;那是她对生活充满了挚爱与热情,其绘画寄情于物,化思为象,并加以独特的哲思诠释。
她的油画小品多笔调轻快,用随意而苍劲的笔触表现明丽的色彩和充分的光感,多采用厚涂法,质感强烈,力度十足。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用色之大胆,用笔之奔放。
这些作品不仅是达丽激情与灵感碰撞的结果,更是其思想的升华。表现了作者对人类栖息的关怀与岁月的吟唱。
6年前,达丽曾参加了一场全美油画写生比赛。那是全美的近百位画家,汇聚一起后,住在一个大修道院里,以画修道院的任意景色、人物作为比赛内容,画家们需在3天内交3幅最满意的画作。最后,达丽的两幅画都评上了奖。在颁奖大会上,为她颁奖的老师见到达丽本人大吃一惊,因为从画面上,感觉这应该是个50多岁男人的画作,不应该是这么一个娇美的女人而画。确实,不少绘画的大家,评价她的画都是——大气、大美、色彩强烈、构思慎密有气势。
达丽以别具一格的语言符号,演绎成她博大、深邃、典雅的绘画风格。她在绘画中用色彩放飞激情,倒不如说是在用激情阐释哲思,用理想激跃而成就生命的赞歌。
达丽的艺术才华方兴未艾,如立春般在天地中展示她的大美。她的画作在美国多次获得大奖,引起了许多绘画同行关注和世界著名艺术收藏家们的浓厚兴趣。
从达丽的那些油画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它们积蓄了一冬的力量,在春暖花开之时,展示着自己的本色,让艺术大地无限璀璨。